悍臣第369章 :亂起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69章 :亂起

第369章 :亂起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03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春寒料峭,夜涼如水,從定邊侯府圍墻上翻下來一人,此人身手矯健,腳步似鬼魅,身形如猿猴。

黑影落地,躡手躡腳正準備走動,忽然,四五道身影帶著燈籠疾馳而至。

墻上下來的黑影不再想著離開,反而站在原地,手握腰間腰刀,一雙眸子中滿是怒火。

“張先生,請回,牟帥吩咐過,不論如何,都不能讓您踏出侯府一步。”圍攏過來的人中為首之人拱手之后,十分謙卑的道。

從墻上跳下來的人自然是張儒,而這些圍住他的人,則是牟斌派來保護兼監視他的眼睛。

他以為牟斌會派一些不入流的人來,沒想到他派來的人竟然都是高手。

“牟斌給你們什么好處,我加倍給,讓我離開。”張儒摘下面巾,有些生氣的道。

為首錦衣衛笑了笑,指著自己的脖子:“牟帥給的好處就是小將脖子上這顆腦袋,張先生認為,什么東西能夠打動小將?

牟帥說了,張先生在侯府安然無恙,我等加官進爵不是問題。可牟帥也說了,要是讓張先生神不知鬼不覺的逃離了侯府,我等項上人頭不保。”

張儒頗為著惱:“這牟斌做事的時候不積極,讓他抓人的時候倒是挺積極。行了行了,老子不出去了,你們回去休息吧!”

為首之人也沒說話,目送張儒進入侯府大門之后,這才紛紛四散開去。

可以說,這次皇帝的命令十分棘手,為了不讓張儒這個高手逃出去,牟斌幾乎動用了整個京城所有的勢力。

從某種意義上說,他是理解張儒的,昔日袍澤,一個重傷再床,另一個生死不知,如果換成是他牟斌,也會著急上火。

可現在這個時候真的不是最好的時機,先不說大同那邊到底是什么情況,就算張儒去了大同,也未必能夠找到姜偉。就說朝廷里那些巴不得張儒出去送死的人,現在可都將目光停留在定邊侯府這里。

一旦張儒出去,他最先面對的絕對不是大同的白蓮教,而是京城這些達官貴人派遣出去追殺他的人。

的確,牟斌承認張儒功夫不低,可他畢竟只有一個人。

連范無咎那樣的老江湖,一身功夫高深莫測的人,都不敢說能夠面對數百人全身而退。

一旦在開闊地遇到伏擊,而且是對方有弓弩箭矢的情況下,張儒必死無疑。

張儒死,皇帝不高興,皇帝不高興,作為錦衣衛都指揮使的牟斌,勢必要遭殃。他要是遭殃,這好不容易才平靜下來的京城,難道就不會再次掀起血雨腥風?

悶悶不樂的回到宅邸,張儒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睡不著覺,他在想姜偉現在到底怎么了,再想大同那邊的情況是不是真的已經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

與此同時,大同知府衙門遭受攻擊,連帶知府在內的一百七十三十人盡數殞命。末了,那些人還在知府衙門放了一把火,將知府衙門燒成了一片廢墟。

索性大同總兵楊榮及時派人救援,將火撲滅,這才讓周圍居住的人家得以幸免于難。

知府衙門前面豎著一塊牌子,牌子上寫著兩個字:“滅明!”

從那有些扭曲的字跡來看,寫這塊牌子的人應該識字,但絕對不是讀書人。

得知知府衙門被攻擊,楊榮馬上派副總兵馬璁帶領三千精兵進駐大同城,連同大同城內駐軍一起防控。同時,寫八百里加急上書皇帝,告訴皇帝大同發生的一切。

翌日,大同西北五十里處村莊被徒村,除了一戶人家不曾有任何損傷外,其他人家全部陷入一片火海。

當馬璁馬不停蹄帶著人趕到這個村莊的時候,除了那家在村口瑟瑟發抖的人之外,村子里雞犬不留。隔了老遠,就能聞到從村莊傳來的烤肉香味。

馬璁走過去費了不少唇舌才將那個男主人安撫得情緒稍微穩定,然后才有軍中刑訊逼供的高手上千問話。

過了一會,軍中高手走到馬璁耳邊耳語了幾句,這幾句話,讓馬璁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

誰都不知道那個高手跟馬璁說了什么,連楊榮事后追問都沒有問出個所以然來。這人是馬璁救過命的人,他能夠跟馬璁說,但是絕對不會跟其他人說半個字。

回到大同城后,王周命人嚴防死守,許進不許出,接著帶領軍士一家一家開始排查。凡是家中有無生老母畫像的,全部緝拿歸案,押入大牢等候審訊。

一方面大同邊軍忙著整頓內憂,另一方面,大同總兵楊榮還得隨時防范著有可能進犯邊境的韃靼大軍。

這些韃靼部落也不知道抽了什么風,好像知道大同鬧了匪患一般,在新的小王子巴圖孟克帶領下,二十萬草原大軍屯兵大同邊疆。

連日里,楊榮現需寫了三封書信回京城,每一封書信都是十萬火急,每一封書信都寫滿了這位大同總兵的無奈。

反倒是副總兵馬璁跟個沒事人一樣,每天除了巡查軍營之外,就是帶著幾個心腹手下在大同城內的青樓酒肆中流連忘返。

那些白蓮教余孽不停作亂,時不時就會跳出來蹦跶一下,楊榮命令馬璁早日解決白蓮匪患,可馬璁以流寇太盛,左右難以相顧為由,死活賴在大同城內不肯出去。

弘治四年三月初九,韃靼二十萬大軍發動小規模襲擾,放眼十日之內拿下大同三十六堡寨。

楊榮都快要被氣死了,可又不敢貿然出兵。

大同整個防線的守軍有幾十萬,可他手里能夠指揮的守軍卻只有不到三萬人馬。其他人基本上都是馬璁這些年培植的心腹手下擔任主將。就拿鴉角山來說,這個地方曾經有數千將士戰死,所以大同的邊軍對這個地方有獨特的感情。

數年前大同之戰后,很多將士都要求調派到鴉角山去。

現在好了,這個地方從將軍到士兵,沒一個不是經過馬璁點頭之后才得以成為鴉角山守軍的。

張儒還是朝廷定邊侯的時候,給楊榮的職位就是一個被架空的總兵。這么些年過去,昔日只知道跟在楊榮屁股后面討好的馬璁羽翼已豐。別說他楊榮想要做點什么,就是他想要說點什么,沒經過馬璁的同意也是不行的。

奏折里面,他也或多或少提過這個,可皇帝不知是看不懂還是不想看懂,根本就沒有理會他的意思。

弘治四年三月廿一,京城太和殿,皇帝朱佑樘面色陰沉的坐在龍椅上,眼睛不停在一干朝廷重臣身上逡巡。

下面所有朝臣包括內閣幾位大學士在內,全部低著腦袋不吭聲。

大同那邊發生的變故,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一時間,誰也想不出一個切實際的辦法來解決眼前的這一切。

那一直蟄伏的白蓮亂黨就像是憑空冒出來的一樣,先是設置陷阱幾乎滅了一個千戶所的錦衣衛,緊接著又滅了一個知府衙門。

然后,不等大同邊軍和朝廷做出反應,大同那邊的草原韃子立馬就像是聞到了血腥味的豺狼一樣撲了過來。

這些天,所有大臣都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大同離京城的距離不遠,如果敵人打過來了,他們只有做亡國奴的份。

“說啊!平時你們不是挺能說的嘛!”朱佑樘壓著嗓子道。

連續問了好幾次,下面的臣子都不敢站出來說話。

最后,還是邱濬主動出班道:“臣有一不情之請,只怕陛下不會同意。”

朱佑樘一喜:“我的邱先生吶,你有辦法干凈說出來啊!這都火燒眉毛了,你那里還管得了朕高不高興。”

邱濬緩緩道:“九邊人馬不能亂動,如果亂動,可能會引起連鎖反應,所以要策應大同之變,唯一的可能就是從宣府調兵。但是宣府總兵張安為人桀驁,先帝命其守衛宣府,不到萬不得已的地步,他是不會輕易挪動的。

如今京城能使之聽令而行者,不過二三人而已,所以臣請陛下冊封保國公朱永為大將軍,率十二團營出征。”

話說完,第一個站出來反對的不是皇帝,而是朱永本人。

他一口回絕道:“老臣老矣,若是強行出征,只怕會亂了軍心。”

朱佑樘有些為難的看了朱永一眼,試探性問道:“不若再給愛卿委派一員先鋒大將?”

朱永搖頭道:“陛下,老臣年過六旬,早已不再是當年能征善戰的保國公了。大同之事關乎大明江山社稷,臣不敢冒領。”

開玩笑,邊軍悍勇,年輕的時候那個保國公或許能夠憑借自己的勇武震懾邊軍士卒,現在的保國公朱永養尊處優,早就沒了當年的那份膽識了。

朱佑樘剛剛有所好轉的臉色再次黑了下去,朱永的確老了,而且早年征戰,身上的傷不少,暗疾也不少。他是個仁厚的君主,他沒法自私的強迫朱永出征。

正當朱佑樘的心已經跌到了谷底的時候,朱永又道:“老臣雖不能出征,但老臣倒有一個十分合適的人選。”

朱佑樘像是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快說!”

朱永一字一頓道:“前定邊侯,張儒張文軒。”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