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346章 :新的挑戰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6章 :新的挑戰

第346章 :新的挑戰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2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熱門小說


時光似箭,一晃而過,眨眼間就到了弘治三年。、

數年時間,邊軍的整頓在馬文升的微風細雨下慢慢發生著變化,雖然這變化不是很大,卻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邊軍和各地衛所吃空餉的現狀。

大同白蓮教基本上處于蟄伏狀態,姜偉在大同發展了不少幫閑,這些幫閑散落在各地,只要有風吹草動,錦衣衛立馬會傾巢而出。

牟斌掌管的錦衣衛勉強算是兢兢業業,很多以往只知道欺壓良善的錦衣衛全部被清除出去,某些依靠裙帶關系進入錦衣衛的人也紛紛失去了實權。

朝中有人說牟斌是要只手遮天,也有人說牟斌意圖謀反,但這種聲音都在皇帝朱佑樘和以定邊侯張儒為首的一干勛貴打壓下銷聲匿跡。

天津港發生過白蓮教發動的叛亂,還在訓liàn之中的水師聯合天津衛聯合將尚未真zh惡ng成型的叛亂扼殺在了萌芽之中。

在張儒的建議下,朝廷加大了對天津港和東南沿海一帶的民間手工業扶持,允許小手工業者進行組合。更是在朝廷的扶持下,成立了數家商號。

同時,對這些賦稅相對來說要輕很多的地方,朝廷也加強了官員的管理,農業賦稅減少,商業賦稅卻在不停增加。

朝中幾位閣老將賦稅的額頭卡得恰到好處,既不會讓那些商人短短幾年之內擁有富可敵國的家財,又能讓那些人嘗到甜頭。

朝中一片和諧,至少在這段時間內,沒幾個人站出來攻訐張儒。倒是有幾個跟定邊侯府關系還算親近的青年文官是不是會在朝中幫定邊侯府說幾句話。

這些年輕人大都是御史言官,其他文官根本就不好指摘他們。

滿朝文武幾乎都在等待著天津和福州那邊的海商出結果,只要結果讓他們不滿yì,他們就有把握對張儒發動攻擊。

朝中攻訐的方式很簡單,政治運用的方式也很簡單。無非就是讓對手下來,自己上去而已。不少已經將一切看得透徹的文官甚至不惜在朝堂內對張儒大肆吹捧,意圖捧殺張儒。

只可惜這點小心眼根本就沒讓朱佑樘上心,他對張儒的信任,根本就不是一般人能夠比得了的。

當然,這也跟朱佑樘這段時間的修養有關,反正張儒閑著沒事的時候就會拿著穿宮牌子入宮跟皇帝聊天玩樂。有什么好的建議,他也不是自己提出來,而是通過汪直的嘴巴告sù皇帝,然后用皇帝額嘴巴告sù朝臣。

甚至有一次連內閣大學士邱濬都說:吾皇之英明,堪比唐宗。

當然,好事是朱佑樘享shòu,張儒自然也是要背一些黑鍋的。例如朝臣之中就有人說他蠱惑皇帝,荒廢朝政。

朝中涌現出不少新貴文官,其中最為耀眼的要屬楊廷和。這位曾經在張儒時代的錦衣衛待過一段時間的年輕人后來被張儒強行趕出錦衣衛之后發奮讀書,考取進士之后就入了翰林。恰逢憲宗實錄的修訂,他作為新晉翰林,得以有機會跟人老成精的內閣大學士邱濬接觸。

邱濬這個老頭很奇怪,有時候,連張儒這個真zh惡ng的穿越者都覺得邱濬這老頭比他更像一個穿越者。

老頭是瓊州府人,永樂十九年進士,歷經成祖、英宗、憲宗三朝,而今到了弘治年,可謂是四朝元老。

可在朝廷內部,他的官職升遷速度卻不是一般慢,別人從一個小小的庶吉士爬到文淵閣大學士的位置只需yào一二十年,可他卻足足用了一輩子。

他負責編纂的《宋元綱目》、《大學衍義補》兩部鴻篇巨著張儒都有幸吧拜讀過,一開始看的時候,張儒差點就把這老頭當成了同一個時代的穿越者了。

要知道他的經濟思想,都是十分超前的,很多東西,這個時代的讀書人很難想到,可這老頭都想到了。

然而,他想到的東西,在朝中卻無人贊同,就算僥幸有幾個志同道合的人和他一起討論,這些理論終究無法付諸實踐。

可以說,張儒的出現,讓老頭的某些想法和思想得到了一個實踐的機會,比如說,他所主張的互市立法,就讓張儒真真切切的執行下去了。

故而,朝中文武百官十之八九對開海禁大加指摘的時候,唯有邱濬不動如山。

那是他的夢,只不過這個夢是經過一個后生的手來執行而已,他雖然不能明著站出來幫zhù,卻至少也不會使絆子讓自己的夢破碎。

楊廷和從進入翰林開始,就對定邊侯府保持著親近,這一點邱濬看在眼里,不曾提點,也不曾敲打。

老頭已經七十歲了,很多事情他都不會去管那么多。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邱濬卻對楊廷和刮目相看。

憲宗實錄的撰寫,是邱濬負責的,他叫了幾個人幫忙,這其中,就有一個楊廷和。

本來邱濬也沒盼著楊廷和等小年輕能夠做出什么讓他滿yì的事,讓他們來做事,只不過是想著為朝廷培養一下年輕人而已。

但是三個月之后,當楊廷和把憲宗實錄的大綱交給邱濬的話,已經到了老眼昏花地步的文淵閣大學士徹底震驚了。

他強忍住心中的震驚,不動聲色的揮手讓楊廷和離開,又帶著海商特地供奉的西洋眼鏡將書稿完完整整的看了一遍之后,心中驚駭莫名。

這樣一份書稿,他竟然找不到半點紕漏。

如果說這樣一份書稿是一個窮經皓首埋頭于故紙堆里的人寫出來的,不足為奇。可這樣一份書稿竟然由一個新晉翰林寫出來,就由不得邱濬不目瞪口呆了。

自那次之后,邱濬對楊廷和大加贊賞,就算是跟其他幾位閣老聊天的時候,對楊廷和也是不吝溢美之詞。

用劉吉的話來說就是:如果不是楊廷和比邱老頭的女兒要小很多,老頭說不定得招個東床快婿。

這些笑料自然傳到了張儒和皇帝的耳中,不過兩人都沒在意,只是當做玩笑而已。

楊廷和之才,張儒是知道的,不然他也不會在接手錦衣衛不久之后就把楊廷和帶在身邊。后來之所以把楊廷和踢出錦衣衛,不是因為楊廷和不會武功,也不是因為楊廷和不夠聰明,而是錦衣衛這個平臺對于楊廷和這種財富的人來說,實在是太小了。

弘治三年秋,楓葉紅了半個南山,站在長城上看去,就像是一片血色的樹林一般,偌大個長城上,只有兩人并肩而立。

一個,是權傾朝野而攻訐聲遍地的定邊侯張儒;一個,是體弱多病卻致力于匡扶大明江山社稷的弘治皇帝朱佑樘。

“大好河山,應如是也。”朱佑樘感慨道。

他身上穿著有些厚,不過相對于以前孱弱的身體來說,他的身體已經好了不少了。這還要歸功于張儒想出來的幾套鍛煉方法,正是因為這些鍛煉方法,朱佑樘的身體才比以前要好一些了。

張儒摸著下巴道:“這恢弘的長城之下,掩埋著多少白骨,這紅遍了南山的楓葉,誰又知道是多少兒郎的鮮血染就。”

朱佑樘笑道:“文軒,你一個披堅執銳的武將,怎生也開始學那些文人一般悲春傷秋了。”

張儒嘆了口氣,目光迷離的看向遠方:“佑樘,你我兄弟二人,做這么多,為的是什么?你我君臣二人做這么多,又是為了什么?

無非就是為了太平二字而已。

你是天子,天子一怒伏尸百萬,我是匹夫,匹夫一怒血濺五步。但是天下黎民百姓,他們的日子該怎么過?

他們的日子應該自己想怎么過就怎么過,不再有逼良為娼的事情發生,不再有恃強凌弱的事情發生。

我們的目的很簡單,一個盛世而已。

我們的目的也很困難,需yào一個盛世啊!”

朱佑樘滿懷信心道:“文軒無需多慮,你我兄弟二人只要還活著,這大明的盛世江山,就不會遠。朕相信,待你我垂垂老矣,還能來這長城上,好好kàn一看不再有血色的大明盛世。”

看著朱佑樘年輕而又有些蒼白的臉,張儒不由有些失神。

朱佑樘抬手在他面前晃悠了好幾下,他才回過神來道:“哦哦,會的,一定會的。”

別人不知道朱佑樘最后的結局,他是知道的,這位皇帝創立了弘治中興,可是他沒有來得及享shòu就累死了。

他不知道這個時代的朱佑樘會不會如自己那個時代的史書所寫,但是以現在朱佑樘的身體狀況來看,最后的結局,多半會如史書所寫。

弘治三年了,留給他們兩個的時間,都不長了。

張儒沉默了一會轉移話題道:“錦衣衛密探傳來消息,草原蒙古韃靼部不日將遣使朝見,請求歸還韃靼部小王子巴圖孟克。”

朱佑樘眉頭輕皺:“這事你打算怎么處理?”

張儒呵呵笑道:“陛下,這可是個不小的挑zhàn,這些年韃靼不曾大規模犯邊,多半就是因為定邊侯府的巴圖孟克。說實話,臣還真不想把人還回去。”

朱佑樘道:“不還也不好,不還就等于給了他們犯邊的理由。”

微風拂過,稍微有些涼,朱佑樘打了個哆嗦。張儒看到之后,拉了皇帝一把:“陛下,這個挑zhàn就交給臣去做吧!已經消停了這么久了,再不動彈一下,京中某些人還以為臣死了呢!”

說完,他拉著朱佑樘朝下面走去。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