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318章 :意想不到的上門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318章 :意想不到的上門客

第318章 :意想不到的上門客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8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318.

大同,這個白蓮教鬧得最為厲害的地方,這個大明受戰火荼毒最為厲害的地方,此刻錦衣衛千戶所內,姜偉正苦著臉對一個姑娘點頭哈腰。請大家搜索(品書¥網)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面前的人很漂亮,漂亮得讓已經過了不惑之年的姜偉都有些把持不住,要不是這女子名義上對他有救命之恩,又貌似對某位對他有恩情的人糾纏不休,他定然會來一次老夫聊發少年狂。

“他到底去了哪里,你說是不說,你要是不說,別怪本姑娘把你這千戶所翻個底朝天。”讓姜偉低頭哈腰的女子不是別人,正是救過姜偉性命的江采薇。

此刻這位云英未嫁的大姑娘跟個潑婦一樣一只腳搭在凳子上,老氣橫秋的用馬鞭指著姜偉的鼻子怒吼。

姜偉苦著臉道:“我的小姑奶奶,您可就別為難我了,侯爺和你一個是爺一個是姑奶奶,誰都不是我得罪得起的人物。侯爺去了什么地方,他老人家不讓說,我也不好說。說了的話侯爺那邊不會放過我,我這條命都是侯爺給的,可不敢得罪他老人家。”

江采薇皺了皺小巧的鼻子,不屑道:“別跟本姑娘打哈哈,今天我既然上了你的門,沒問到消息就不會離開。”

“咱不帶這樣的。”姜偉左右瞅了瞅,發現壓根就沒機會逃過對方的鞭子,只好作罷。

江采薇哼哼道:“你說是不說,不說我就真把你這千戶所翻過來,反正到時候倒霉的是你不是我。”

姜偉壓低聲音道:“我說姑奶奶,我家侯爺有什么好的,就值得你這樣委屈自己?再說了,我不止一次跟你說過,侯爺心里有個人,在沒有徹底忘記那個人之前,他是不會開始第二段感情的。”

江采薇臉上劃過一抹紅霞,頗為自傲道:“你家侯爺的好,你這大老粗怎么可能會知道。再說了,本姑娘有什么委屈的,他可是大明堂堂國侯,要不是本姑娘自認為有幾分姿色,還不敢高攀他呢!他心里有人又怎么了,你也說了那個人已經死了,本姑娘就不信我一大活人還比不過一個死人。”

姜偉臉色微變:“我的姑奶奶,你真要是喜歡侯爺的話,我可以告訴你侯爺去了什么地方,不過你得注意點,可千萬別在侯爺面前一口一個死人的。侯爺雖然寬宏大量,唯一的逆鱗卻是已經過世的夫人。”

見他說話的時候鄭重其事,江采薇收起戲謔的表情,認真道:“我也不知道我為什么會這么死纏爛打,連姑娘家最基本的臉皮都不要了。他就像是一塊磁鐵一樣吸引著我,讓我無法自拔。”

姜偉聞言嘆了口氣:“算了,誰讓你是我救命恩人呢!侯爺現在在江南沿海一帶,應該不是在南京就是在福州。具體在什么位置,我也不知道,你要是真想去找他,就去南邊吧!”

江采薇有些懷疑的瞪著美麗的大眼睛:“真的?你沒騙我吧!”

姜偉道:“姑奶奶,我不說你說要把我這千戶所給翻了,我說出來你又懷疑我說謊,你到底要我怎么樣。”

江采薇將姜偉臉都漲紅了,半信半疑道:“好吧,我明天就去江南,要是在江南找不到他,哼哼!”

說著,她威脅似的揚了揚雪白的拳頭。

姜偉搖頭嘆氣,表示如果自己說了謊話愿意接受懲罰。

好不容易把這瘟神給送走,姜偉立馬就進書房寫了一封信給張儒,信件上的內容自然是將江采薇要去福州找他的消息告知,順便將大同這邊的情況作了匯報。

寫完信之后,晾干信件封上火漆,姜偉在信封上寫上了地址,那地址赫然便是張儒現在所在的福州知府衙門。

他不是不知道張儒所在地方,而是為了給張儒一個緩沖的時間,至少能夠讓張儒做好準備。別到時候江采薇真的去了,一個不小心說漏嘴了將是他泄露行蹤的事說出來,到時候他可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第二天,江采薇果然帶著人離開了大同,這讓姜偉松了口氣的同時不免也暗暗將心提了起來。

這邊廂江采薇幾乎是跟京城欽差同一時間出發的,那邊廂張儒還在馬不停蹄的整頓福州的大小海商。

以郭漢生為首的海商盤踞福州等地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他們在這里可以說根深蒂固,不少人都是仰仗他們生活的。

現在朝廷突然之間將郭漢生等人拿下,而且開始著手整頓福建一帶,這就不免會觸及很大一部分人的利益。

老百姓從來都是這樣的,如果不是逼到了完全沒法活下去的地步,老百姓基本上都是選擇得過且過。一旦到了他們活不下去的地步,其中必定有不安分的人揭竿而起。

如今福州很多人都在觀望之中,等待著朝廷的下一步動作,一旦張儒代表的朝廷有太多過激反應,只怕福州很多老百姓都會站在反賊那一邊跟朝廷作對了。

在這個問題上,張儒不得不慎之又慎。

他選擇的第一步就是安撫那些被釋放的海商,不僅以朝廷的名義支持他們造海船,而且還加大了官府對民間海商的扶植力度。簡單點說,就是如果有人想做海商,在有人擔保的情況下,他們就算沒有實力,也可以從官府領一筆銀子當做創業基金。

這個舉措倒是讓很多人升起了小心思,能夠從朝廷手里拿錢,而且還款的額度在兩年這么長的時間里。大海上商機無限,只要不是遇到什么天災**,這可是穩賺不賠的活計。

大明的絲綢、瓷器、茶葉,在國外是十分受歡迎的。

第一個舉措的發布,讓第二個舉措得以快速在沿海一帶推行,那就是支持民間工藝,支持作坊的擴大化。

這一點,張儒還是寫了奏折送往京城的,畢竟從福州府里拿錢他可以說了算,但是真正支持手工業的發展,就需要朝廷的人來支持了。

他的奏折還沒有到達京城,朱佑樘的褒獎圣旨就已經到了福州,接了圣旨之后,給了宣紙太監蕭敬二十兩銀子,也沒跟他寒暄幾句就打發他走了。

不是他看不起蕭敬,而是他實在忙不開。

老百姓漸漸相信了朝廷,而且已經有不少人在知府衙門做了登記,這種場合都是需要他在場的。一旦有人提出異議,可就不是福州知府雷遠能夠答復得了的。

過了幾天,來知府衙門的人少了不少,凡是有些小心思人都已經來過知府衙門了,剩下那些要么就是根本沒想法,要么就是有想法還在觀望之中。

幾天的忙活下來,最讓張儒欣慰的不是那三百二十多個在知府衙門登記過的老百姓,也不是新造出來的三艘一千料海船,而是坊市之中已經有人開始說朝廷的好了。

這是一個不錯的開端。

不過事情還才剛剛開始,接下來幾天,他決定召集那些手工業作坊的坊主,適當的將一些作坊整合在一起。

現在江南一帶的作坊基本上都是分散開來的,就拿絲綢來說,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架織機,織出來的布被商賈收集之后,再經過幾道甚至十幾道的轉賣到達了海商手中。

這其中產生的巨大利潤讓海商賺了個盆滿缽滿,同時也養活了不少人,可是卻苦了那些辛辛苦苦織布的織工。

他決定先讓那些作坊合并,讓有實力的人來掌控作坊的運作,提高織工的個人收入,然后分出一部分人來種桑養蠶。

中間那些轉賣的二道販子,他打算全部拋開,讓他們去做其他事情。

江南一帶的工匠說起來發散性思維比京城的匠戶要強許多,張儒不過給了一個開水頂起水壺蓋的提示,就有人想到了用蒸汽作為動力。

一大波匠戶在張儒和雷遠的支持下聚集在一起,開始商量如何研制出用蒸汽作為動力的新動力。反正路張儒已經鋪出來了,最后人家能不能研究出來,那就不是他要考慮的問題了。

作為一個穿越者,他能夠做的也只有這些,畢竟他不是理科生。

召集織工和作坊主的消息已經張掛出去,還沒等時間到期,就有人提著榜文找上門來了。

雷遠愁眉苦臉的跟張儒匯報的時候,張儒還覺得有些納悶:“一個織工而已,你自己接待或者叫下面的人接待就是了,這點小事都來煩本侯,莫非你這福州知府是不想干了?”

“侯爺,這人下官覺得您還是親自接見的好,她帶了不少人,點名要見侯爺。”雷遠哭喪著臉道。

他心里正在咒罵王周的祖宗十八代,后悔聽這孫子的話跑來跟張儒匯報。

張儒道:“什么人這么大的口氣,前頭帶路,本侯倒是要看看,到底是什么人。”

他還以為是某個織工的頭領跑過來要求他這個侯爺代表朝廷做出一些承諾什么的,沒想到走出知府衙門一看,卻發現事情不是他想象的那樣。

那膘肥體壯的壯漢,哪里有半點像織工?當先一個俏生生的身影,更是讓他大感頭痛。

本書來自/book/html/31/31740/(虹騰)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