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251章 :打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51章 :打算

第251章 :打算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14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還記得我跟你說過什么嗎?”張儒淡淡道。

朱佑樘陷入了回憶之中,從認識張儒到現在,張儒跟他說過的話很多,不過在這種情況下的談話,他自動過濾了許多不痛不癢的話語。

好半天都沒想起張儒為什么這么問,他只能有些疑惑的看向張儒。

張儒笑道:“我跟你說過,我要和你并肩開創一個前所未有的盛世。這盛世,比大唐盛世還要好,比全盛時期的大唐還要昌盛。我要萬國來朝,要讓大明周圍那些明面上小心翼翼實際上狼心狗肺的小國真正對大明俯首帖耳。”

朱佑樘不太相信地道:“這真的能做到嗎?”

張儒道:“你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我,很多事情不去做,誰都不知道能不能做到,只有做了,才知道做不做得到。”

“我相信你,從小時候就一直相信你,只是我不太敢相信,這大明,那些人能夠任由我們去做我們想做的事。”朱佑樘有些惆悵地道。

大明的國情很復雜,其實封建社會的國情,一直都很復雜。就算是漢朝文景之治,休養生息的那段時間,國家內部也有很多矛盾。只是相對于動亂的楚漢相爭來說,文景之治算得上是大治了。

大明現在有很多冗官冗員,每年數百萬兩白銀養著一堆的邊軍不說,還要養很多衛所兵,這些衛所兵的戰斗力十分弱,根本就無法抵擋強大的敵人。

官員和士紳勾結,地方的大地主和官員勾結,他們在角落里做著很多見不得人的事。

可以說,大明從根子上,已經開始糜爛了。

這不是亂世,沒法用重典,可是不用重典,卻沒有那么多人愿意花那么多時間去一點點改變大明的現狀。

張儒冷冷道:“變革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阻力,荊棘也好,頑石也罷,都是需要人去破除才行的。

攔路的,不管是老虎還是蛟龍,斬殺便是。

前路艱難,臣愿為陛下披荊斬棘,建立一個大明盛世。”

朱佑樘點頭道:“好,讓我們攜手共創大明盛世。”

張儒道:“等七七走了之后,這西山,臣希望陛下能夠賜給臣,臣不希望有人打擾她的安寧。”

這個小小的請求,朱佑樘自然不會反對,他很爽快的答應了。

不過馬上,這位皇帝就問起了,張儒接下來第一步會做什么。

張儒面色古怪,隔了一會才道:“國家要強盛,不僅僅是在兵力上強盛。我大明兵甲比不上前朝蒙古人,大明兒郎的戰斗力也比不上那些人。打仗要錢,錢不是從土地里一分一毫摳出來的,所以我們要另辟蹊徑。”

朱佑樘道:“這就是你之前在廚房說的開海禁?”

張儒點點頭:“不錯,這個想法很早之前臣就有了,只是時機不對,所以臣一直都沒跟陛下提過。王恕王老大人主持京察,相信很快便會拿下一大批貪官污吏。這些人不除,就算陛下支持開海禁,只怕也會遇到莫大的阻力。

治理天下的畢竟是這幫文官,就算陛下堅持,那些文官一頂祖制的大帽子壓下來,陛下也沒法開罪于他們。

勛貴集團是另外一個既得利益者,他們手里握著大明的兵權,他們不停搜刮著金錢,但是他們又是最好拉攏的一批人。

陛下應該也清楚,大明的江山靠的是什么人保住的。這些人我們不能打壓,只能拉攏。

當然,偶爾抓幾個不聽話的出來殺雞儆猴,還是很有必要的。不然那些勛貴就會眼高于頂,以為大明沒了他們就不行了。

文官知天下,治天下,但是大明文官權柄太重,陛下應該適當收回一些皇權。臣說的不是皇權至上,而是避免大權落到某一個閣臣手中。

大明無相,可那些閣老等同于宰相,大權在握的感覺誰都喜歡,誰都不喜歡自己做決定的時候有人指手畫腳。”

朱佑樘忍不住打斷道:“你跟朕說的這些朕都懂,問題是那些文官最是棘手,他們不會像武將一樣硬來,可是一柄柄軟刀子,卻能在無形之中要人性命。”

這個擔憂不是沒有原因的,畢竟文官治天下,那么多文官,基本上都有千絲萬縷的聯系,沒有合適的理由,只要動一個人,就會牽一發而動全身。

大明歷代君王,除了太祖皇帝和永樂皇帝之外,怕是還沒有一個皇帝敢公然和文官集團為敵。

倒是大明的太監膽子比皇帝大了不少,時不時就會冒出來一個跟文官作對的。前有王振,后有汪直。當然,這些冒出來的太監,手里的權力歸根結底還是來自于心里憋屈的君王。

張儒估摸著這些君王心里的真實想法無非就是,我既然不好跟你們翻臉,那我讓個不男不女的太監來惡心你們。

張儒站起來,將酒壇放下,伸手拍了拍屁股,又一把將朱佑樘拉了起來:“飯要一口一口吃,我們可以先爭取一部分人,然后讓這一部分人去對付另外一部分人,一點點的讓那些人改變故步自封的想法。

給他們足夠的利益,他們就會付出努力讓這利益擴大化,這一點,政客和商人有異曲同工之妙。”

“哦,難怪你會讓你手下那個什么跑去經商。”朱佑樘恍然大悟。

張儒有些委屈道:“這不是主要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錦衣衛真的很缺錢。”

朱佑樘翻了個白眼:“錦衣衛的軍費全部是內庫出的,朕可比你們要缺銀子。”

張儒壞笑道:“開了海禁,陛下就不會為銀子而發愁了,就算到時候要發愁,陛下愁的也是銀子太多,而不是銀子不夠。”

朱佑樘奇道:“開海禁真的有你說的這么神?”

張儒懶洋洋道:“不是神,是事實。陛下知不知道大明之外的天地到底有多大?陛下知不知道大明之外的天地到底有多少銀子存在?不說把那些銀子全部搬到大明來,就是把那些銀子的三成搬到大明來,大明的國力就會增強數十倍乃至百倍。

想想,當我們老了之后的某一天,閑著沒事上街閑逛,聽到百姓議論的是今天吃的是紅燒肉還是水煮魚,那滋味,該有多享受啊!”

聽到他這么一說,朱佑樘也不免瞎想起來,想著想著,他就開始傻笑。

一直到回到西山別院,朱佑樘臉上都掛著二傻子一般的微笑。

搞的定張窈夭嚇了一跳,還以為皇帝跟張儒出去一趟之后犯了魔怔。

還好在她帶著哭腔搖晃了朱佑樘兩下之后,這位深陷遐想之中的皇帝總算是回過神來了,不然焦急的皇后說不定會帶人把西山給平了。

西山的風景很好,在西山待了三天的皇帝頗有些樂不思蜀的感覺,張儒幾次勸他回去他都不肯,還說什么在這山上有侯爺做飯,有大好河山,回那囚籠做什么。

是的,在朱佑樘眼中,那座非常宏偉的紫禁城,就是一個龐大的囚籠。他在里面看不到任何自由的氣息,只有在西山上,他才能真正享受片刻安寧。

作為一個皇帝,安寧的時間不會太長,第四天,就有大臣冒死上山求朱佑樘回京了。

來人是內閣大學士邱濬,這小老頭挺可愛,一見面也不說讓朱佑樘回去的話,只是問了問朱佑樘在這山上過得開不開心。

等到朱佑樘回答很是暢快之后,老頭立馬順桿子往上爬,說陛下既然在西山過得比京城開心些,老臣這就回去召集文武百官,大家伙一塊來西山議事算了。

朱佑樘算得上是個好皇帝,就算是在山上,這四天時間內所有的奏折,都是通過司禮監那邊送到山上批閱的。他沒有絲毫松懈,因為他知道這江山是老祖宗傳給自己的,他不能敗了這江山。

可是在群臣眼里,皇帝離京,那就是昏聵的表現。

那些批判皇帝是昏君的奏折都被覃吉給壓了下來,他知道皇帝的不容易,不想給皇帝惹麻煩。這無形之中救了那些文官的性命,可嘆那些文官還對覃吉口誅筆伐。

真要是文武百官上西山議事,那第一個不答應的肯定是張儒,最后無奈之下,朱佑樘只得跟受了氣的小媳婦一樣擺駕回宮。

邱濬對張儒很客氣,張儒對他也很客氣,只是這客氣之中,夾雜著一種冷漠。

在邱濬眼里,張儒真的是一個諂臣,是一個讓皇帝不肯回宮的諂臣。如果不是張儒身材高大,長得英俊卻不失男兒氣概,說不定邱老夫子會以為皇帝好男風才執意留在西山。

送走皇帝之后,張儒輕松了不少,可是這輕松的日子沒過幾天,他就再也輕松不下去了。

蘇七七的病,終于變得嚴重了,她連床都起不了,只能神情呆滯的看著床頂發呆。

這對張儒來說,是一個十分沉重的打擊,盡管在這之前他就知道早晚有一天蘇七七會離開,可是他沒有想到,這一天的到來,竟是這么快。

蘇七七阻止了張儒想要找太醫的想法,只是拉著張儒的手說:“不用去麻煩他們了,妾身的身體妾身知道,妾身只想你好好的陪陪我。”

舉報:/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