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212章 :出殯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212章 :出殯日

第212章 :出殯日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8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作者:烏鴉大嬸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初四,已經停靈將近二十天的朱見深終于可以入土為安了。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說

在禮部朝臣的操持下,一切禮節都按周禮辦,京城百姓家中也掛起了白幡。當然,這些都是朝廷要求的,如果按照那些百姓自己的想法,說不定他們會躲起來偷笑。

成化帝朱見深,在百姓眼中也好,在朝臣眼中也罷,都算不得一個明君。這樣的皇帝死了,換上素有賢名的太子繼位,對大明,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謹身殿內,禮部尚周洪謨手持明黃色圣旨,宣布將皇帝朱見深送進陵寢。朱佑樘一臉悲戚的帶著朝臣朝皇宮外走去,一路上都有錦衣衛守護,張儒更是寸步不離的跟在朱佑樘身邊。

茂陵是朱見深的陵寢,不過出殯不是入葬,只是將棺材抬著在內城繞一圈,茂陵現在都沒修,還只是工部和禮部的一個大概想法而已。

真正修建茂陵,要等到朱佑樘登基之后,然后才命令工部禮部戶部一同修建,還要選擇合適的督造之人才行。

出殯的禮節做完,朱佑樘就能夠名正言順的登基為帝,接下來改元,和大赦天下之類的事情的都要進行,事情十分繁瑣。

百姓們可以自發為大明皇帝送行,不過愿意來送行的百姓,都只能跟在隊伍的最后面,要面對一堆錦衣衛的監視。

可能是朱見深在位的時候太不得人心了,京城前來送行的百姓并不是很多,走了一半路的時候,加入隊伍的百姓才漸漸多了起來。

文武百官之中也有人不愿來送行,可是他們是官員,就算心里再不想來送行,禮數還是要到的。

百姓不同,他們想不來送行就不來送行,一個皇帝死了,有多少百姓自發送行,就要看你在位的時候是不是得民心了。

一開始朱佑樘的臉色很不好看,后來看到有百姓加入隊伍這才有所緩和。他感激的看了張儒一眼,不用想也知道,這些心不甘情不愿來送行的百姓,多半是受了錦衣衛和東廠的威脅。

一天忙碌終于過去,回到毓慶宮的朱佑樘仿佛散了架一樣,同樣陪了一天的張儒則什么事都沒有。

朱佑樘喘著粗氣道:“虎哥,你身體可真好。”

張儒嚴肅道:“陛下,過不了幾天就要繼位了,還是不要如此稱呼微臣為好,陛下若真要親近,可喚臣表字文軒。”

朱佑樘翻了個白眼:“好吧好吧,拗不過你,天色也不早了,你早點回去休息吧,免得你家那母老虎又跟窈夭說不該說的話。”

之所以叫蘇七七母老虎,是因為放下芥蒂之后朱佑樘有一回拉著張儒喝酒,回去之后蘇七七滿肚子怨氣,第二天就跟張窈夭說了閑話。

結果心思單純的張窈夭當夜二話不說就直接將朱佑樘給按翻了,一夜過去,朱佑樘第二天差點沒成軟腳蝦。

看到朱佑樘喘粗氣的模樣,張儒不自覺的想起了前世看到的史,貌似這位大明的中興之主,只做了短短十幾年的皇帝就一命嗚呼了。

想到此處,他心中一緊:“殿下,還需加強鍛煉,身體要緊啊!”

許是緊張的語氣太過急切,朱佑樘竟然愣了愣,過了一會才道:“虎。。文軒未免太謹慎了。”

張儒訕笑道:“額,沒,沒事我先回去了。”

說完他就急匆匆離開了毓慶宮,看著他離去的背影,朱佑樘忍不住嘟囔道:“有點不正常。”

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初六,登基大典如期舉行,這幾天一直都沒發生什么事,所以在禮部的安排下,朱佑樘終于要當皇帝了。

大臣入殿,皇帝就坐,張儒就站在原來梁芳站的位置,不同的是他是武將,不是宦官。當禮部尚周洪謨展開明黃色的圣旨開始宣讀后,整個大殿都變得安靜了。

“惟我祖宗圣圣相承,膺天明命,為華夷主,其創業守成、神功圣德,誠度越往古矣。暨我皇考大行皇帝嗣統,深仁厚澤,覆冒海隅,二紀于茲,而憂勤求治之心猶宵旰靡遑,因臻違豫,遽出綴衣。忍聞憑幾之言,猥以神器之屬。哀疚方殷,罔知攸措。時親王、文武群臣、下及耆老軍民,合詞伏闕勸進者至于再三,辭拒弗獲。乃遵遺命,以九月初六日祗告天地、宗廟、社稷,即皇帝位。

顧茲付畀之重,深懼仔肩之難,勉圖弘濟。

一惟恢張治道,惠綏黎元,用底阜成,躋于熙皞,庶衍皇明億萬年無疆之祚,其以明年為弘治元年。夫當居正體元之初,宜布更新恤下之典,合行事條開示于后。

自成化二十三年九月初六日昧爽以前,官吏軍民人等有犯除謀反、叛逆、子孫謀殺祖父母父母、妻妾殺夫、奴婢殺主、謀殺、故殺、蠱毒、魘魅殺人并強盜黨惡失機不赦外,其余已發覺、未發覺、已結正、未結正罪,無大小,咸赦除之。敢有以赦前事相告言者,以其罪罪之。

文武官吏、監生、知印承差、旗軍匠、校舍余人等有為事問發立功運甎運灰運炭追罰馬匹,做工納米,擺站煎鹽炒鐵了哨發充軍,伴儀從膳夫等項悉皆放免各還職。役寧家隨住其文職官吏、監生、知印承差原犯貪淫者發回原籍為民,武職原犯侵欺枉法并科歛害軍者仍于原衛差操,不許管軍管事。

鹽糧國用所資,近年以來欽賞數多及被內外勢要之人奏討奏買,存積常股并盤割私余鹽,斤攙越支賣夾帶私販以致上損國課、下奪民利。詔到日,各該巡鹽巡按御史即查前項鹽課除已支賣外,其未支掣者俱各住支還官。今后行鹽各照地方不許越境販賣,各邊開中引鹽及糴買糧草俱不許勢要及內外官員之家求討。占窩領價,上納亦不許。巡撫管糧等官狥情受囑違者,巡按御史紏舉。

在京各營在外各邊及各處軍衛有司,騎操孳牧寄養走遞馬騾驢牛并種馬馬駒四戶馬。自成化二十一年十二月終以前一應虧失被盜埋沒等項,并有例停候買補者悉皆蠲免。若有已補在官者,照例起解交。收該管人員,敢有交通作弊事發治以贓罪。

成化二十一年十二月以前各處拖欠稅糧馬草秋青草束屯種子粒農桑絲絹門攤商稅戶口,食鹽、米鈔諸色課程,銀課、魚課差發金銀供用廚料果并上林苑監牲口等項并一應歲辦買辦、采辦物料藥材除已徵在官者照舊送納,未徵之數盡行蠲免。”

一大串的內容讓人頭暈眼花,反正張儒是沒怎么聽進去,一直到末尾的時候,他才算聽到了一些有用的東西。

最后是重臣的官職封賞,還有先帝陵寢的葬地。

“欽命內官監太監黃順、御馬監太監李良、太傅保國公朱永、九邊總督張儒、工部左侍郎陳政提督軍士工匠營造。”

看著圣旨上的字,周洪謨忍不住咽了口口水,然后才接著道:“欽命九邊總督張儒為定邊侯,食祿三千石,享萬戶賦,世襲罔替。

保國公朱永為太子太師.”

話音剛落,周洪謨還沒有念完,朝臣就嘩然了。

張儒是什么人?他不過是太子東宮的近臣而已,雖然兩年來立功表現不錯,可是也不能隨便封侯啊!

周洪謨也是有苦難言,他雖然是禮部尚,可是繼位詔并不是他一個人擬定的,這東西還是要經過皇帝和內閣認可才行的。

內閣那邊對張儒這個定邊侯的爵位沒有任何意見,新皇倒是有意見,可人家的意見是覺得給張儒一個侯爵小的,應該直接封為公爵。

最后要不是張儒自己推辭不受,手不定新皇就已經將繼位詔上的定邊侯改成了某某國公了。

人家的感情擺在那里,你們想要改變也不太可能,再加上周洪謨是劉吉一系的官員,劉吉都沒說有意見,他自然不可能提出反對意見。

朝臣們議論了一陣之后,在周洪謨的干咳聲中總算是變得稍微安靜了些,張儒面帶怒氣,目光不停在那些議論得最為兇悍的人臉上逡巡。

有這么一尊殺神盯著,按理來說那些言官應該不會鬧出什么大亂子,可偏生就有不怕死的。不等周洪謨再次提高聲音將詔念完,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李滿就站了出來:“陛下三思啊!”

朱佑樘面露不悅:“李滿,你可知今日是什么日子?”

李滿一愣,然后十分憤慨地道:“微臣知曉今日乃新皇登基之日,但是臣有話不得不說。大明開國,非軍功卓絕者不得封爵,今日陛下趁著登基大典,妄圖封九邊總督張儒爵位,敢問陛下,開了這個先河,是否他日不論是否有功之臣,只要諂上媚主之人,便可封公封侯?”

這話說得就有些過分了,將張儒比喻成諂媚的諂臣也就算了,可將朱佑樘比喻成昏君,這對一個剛登基為敵的新皇來說,可不是什么光彩的事。

劉吉恰到好處的站出來訓斥道:“李滿,滾回去,有什么事過了今日再說。”

也不知這位是邀買直命還是真的不通人情,竟然梗著脖子道:“今日陛下若不給天下人一個解釋,臣寧死!”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