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114章 :兵部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4章 :兵部令

第114章 :兵部令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8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所謂酒逢知己千杯少,下面的人送來被褥之后兩人又干了兩壇子烈酒之后才酣然入睡。來到大明第一次喝這么多酒的張儒第二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床,起來的時候,謝杰已經不見了。

他搖晃著脹痛的腦袋緩緩坐起,聽到里面動靜的姜偉第一時間將熱水和毛巾遞了上來。

稍微洗漱了一番之后,喝了點養胃的小米粥,將身上帶著濃郁酒氣的衣裳換下之后,張儒走出了鎮守太監府。

只是出來走走,身邊沒有跟人,但是四周還是有錦衣衛護衛的。

沒走多久,他就回到了宅邸,身上總感覺有些不得勁,回到宅子里讓人準備熱水沐浴。直到將身上的酒氣全部洗掉之后,他才神清氣爽的再次出現。

一陣馬蹄聲從遠處響起,開始離得遠,張儒以為是過路的馬匹,隨著馬蹄聲越來越近,張儒感覺有些不對勁了,就讓姜偉出去看看。

姜偉是瘸腿,速度比較慢,還沒走到門口,馬蹄聲就消失了,一個身著鎧甲的把總出現在門口。

門口的門子是錦衣衛的緹騎,看到這人的裝束之后攔住他去路問是干什么的,那大胡子把總神情焦急地道:“末將有緊急軍情,奉張總兵之命前來稟報督帥大人。”

正好姜偉來到了不遠處,看到這人的裝束,他本能的感覺有些不對勁,馬上讓人放他進來。

在他身上搜尋了一下之后,才帶著他出現在張儒面前:“大人,張總兵的人來說緊急軍情要匯報。”

張儒看著那大胡子把總道:“什么緊急軍情?”

大胡子把總小心翼翼的從懷中掏出一張薄薄的信紙,紙上面有兵部特有的紅色印戳,他將信紙雙手遞給張儒之后道:“兵部已經下令,內容末將不知曉,但是總兵大人吩咐,督帥看完之后務必前往總兵府一敘。”

姜偉正色道:“張總兵好大的官架子,竟然要督帥去總兵府,莫非他張安不能來這里?”

張儒正在看信,沒理會姜偉的責問,倒是那把總毫不畏懼地道:“末將奉命行事,不知將軍為何如此下令。”

正好,張儒看完了公文上的內容,臉色凝重地對姜偉道:“去總兵府,帶上幾個得力的弟兄。我們這鎮守太監府什么都沒有,地形圖都看不到,怎么談論軍中大事。不要為難邊軍的兄弟,大家都是大明的軍人,你們只是所處的位置跟他們不同而已,沒比人家高一等。”

大明是封建社會,總有很多人有高人一等的想法,現在錦衣衛的年輕人倒是少有這樣的毛病,畢竟第一批人都是他親手帶出來的。之后的人都是牟斌根據他交代的方法訓練出來的。

不過姜偉以前不是他的人,后來跟了自己之后才成為現在錦衣衛的一員,難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把總眼中閃過一絲感激,不過軍人不善言辭,他沒有表達出來。

張儒帶著姜偉和范統朝總兵府方向行去,一路快馬奔馳,因為事情已經變得十分緊急了。

他差點沒將那兵部的公文撕碎,因為公文上竟然要求宣府的所有邊軍按兵不動,等到大同告急的時候再出發。

原因公文上沒有說清楚,不過張儒估計那是朝堂上紛爭之后的結果。

到了張安府邸之后,張儒和張安直接進了白虎節堂。

來白虎節堂的人都需要將兵器解下,張安和張儒都不能例外。這是軍中的規矩,傳揚下來已經不知道多少年了,縱然是張儒這種離經叛道的人也無法打破這樣的規矩。

進去之后,一個龐大的沙盤幾乎占據了白虎節堂三分之二的空間,沙盤周圍就是一排凳子。這沙盤上的地形囊括了整個九邊重地,一條長長的邊防線上面插滿了小旗子。

張安一邊走一邊道:“這事你怎么看?”

張儒憤憤道:“還能怎么看,恨不得將朝堂上那些尸位素餐的老夫子拉到邊疆來看看,看看到大同鎮的人是怎么在戰場上浴血搏殺的。我大明以武建國,承平百年,讓那些老夫子都忘了和平是用戰爭換來的了。”

張安嘆了口氣道:“誰說不是呢!滿以為張部堂會幫忙,沒想到他也幫不上忙。這要是大同失守,哪怕是宣府和薊鎮的幾十萬大軍同時出動,也未必擋得住韃靼三十萬鐵騎。大同一失,京城就完全暴露在敵人的鐵蹄之下了。”

張儒道:“大同到宣府地勢平坦,四百里路程,如果是輕騎快速疾馳,只需要兩天時間就能到達。那樣的話,我們就算做準備的時間都不夠,哪里還有時間跟敵人打仗。宣府不是戰爭的第一線,城池沒有大同高,防御器械也沒有大同足,此戰,必敗無疑。”

“可上面下了死命令,我們也沒辦法。”張安感到十分無奈。

他不認為兵部的人都是豬腦子,連這么簡單的問題都想不到,可兵部的人要打仗,那也需要得到其他人的支持。

工部要送防御工具,要送箭矢弓弩,要送長槍鎧甲。戶部要送錢,要送布匹,要送很多東西。

歸根結底,還是沒錢惹的禍。

君不聞大漢強盛一時,經過文景之治的休養生息之后,才勉強能夠讓漢武帝麾下的衛青霍去病將匈奴趕到漠北。饒是強盛如大漢,經過數十年征戰之后,最后也漸漸走上了衰敗的道路。

現在大明論強盛比不上大漢,論民心比不上大漢,論錢財更是比不上大漢,上面的人考慮的這方面的問題,也在所難免。

上面的人怎么想張儒根本不在乎,所以他馬上盯著張安的眼睛問道:“將軍就甘心?”

張安抬頭,看著張儒,十分認真地道:“不甘心!可是那又能如何,抗命不尊?你就不怕有人說咱們擁兵自重?”

張儒冷笑道:“原來將軍是怕背上惡名。”

張安解釋道:“惡名我不怕背,就怕有心人拿這個做文章。張安是大明的臣子不假,可一家老小三百四十余口人的命,也是命。”

張儒點點頭道:“你的想法我理解,不需要你來抗命,這個責任我來擔,你只需要做好你該做的事情就行了。”

張安不放心地道:“這么大的責任,你扛不起的。”

張儒冷笑道:“戰爭敗了,誰都扛不起,幾十萬戰士的性命,幾百萬百姓的性命,那是不能當做兒戲的。朝堂上的人怕是知道了本將的性格,故意這樣做的目的,無非就是想看到我領兵戰敗之后被摘掉項上人頭而已。

所以這一戰,還要拜托將軍才行。

三十萬鐵騎,韃靼舉全國之兵出動,那是做好了一切準備的。這一次如果他們戰敗,我大明的邊境至少能夠安靜二十年。

為了大明,我在所不惜。

只有勝利了,那些人才不敢攻訐咱們這些有功之臣,只有戰勝了,大明才能真正的弘揚國威。”

話說到這個份上了,張安也不再含糊,臉色沉重的點點頭:“你信得過我,我必不負你。此戰,必勝!”

張儒又道:“作戰方針什么的我不想知道,那是你的事,雖然此戰我是全軍主帥,但是真正的指揮我會交給你。你給我三千精銳,全部要騎兵,而且要聽話的騎兵,我有大用。”

張安詫異道:“你要三千騎兵何用?”

張儒嘆了口氣道:“咱們現在誰都不知道最后是戰勝還是失敗,所以為了以防萬一,我必須要到前線走一遭。”

張安聞言驚呼:“你要襲營!”

張儒搖搖頭,解釋道:“不是襲營,那可是三十萬精兵,我腦袋被驢踢了,用三千人去襲營。做最壞的打算,如果戰爭失敗,我卻能夠把韃靼小王子巴圖蒙克的腦袋提回來,你說陛下還會怪罪我們擅自用兵么?”

這個決定,讓張安感到心神不寧,他實在無法想象,在他眼中長在蜜汁里的紈绔少爺張儒,竟然有這樣的膽量。

三千人沖擊三十萬大軍的韃靼,那是不自量力,可三千人去做所謂的擒賊先擒王這樣的事,又何嘗不是雞蛋碰石頭。

他滿臉不敢相信的問:“三千人?能行?”

張儒點點頭:“你要相信我才行。”

“那是三千性命。”張安拿捏不定的原因,就是不想看著手下的精銳,跑到老虎的嘴里去送死。

張儒正色道:“你放心,那不僅僅是你手下的弟兄,也是我大明的子弟兵。我張儒能夠活著回來,就會盡量帶著他們一起回來,除非,我回不來了。”

這下,張安才算徹底放心,猶豫片刻之后指著沙盤道:“半個月內,我會帶著宣府的十二萬大軍前往大同支援,薊鎮李銘那邊我會盡量去說服,你萬事小心。”

張儒點點頭:“一切,拜托將軍了!”

說完,他轉身離去,走到門口的時候,被張安叫住了。

他有些疑惑的回過頭,卻看到張安有些濕潤卻帶著激動的眼神,這位鎮守一方的老將,伸出滿是老繭的大手用力的拍了拍張儒的肩膀:“活著回來!”

張儒用力的點了點頭,頭也不回的離開的了白虎節堂。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