悍臣第53章 :暗流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悍臣 >>悍臣最新章節列表 >> 第53章 :暗流

第53章 :暗流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8日  作者:烏鴉大嬸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烏鴉大嬸 | 悍臣 

皇上口諭下達,張儒做事方便了許多,雖然他現在只是名義上的錦衣衛千戶,實際上還是一個小旗,可是卻開始堂而皇之的初入錦衣衛北鎮撫司。那些千戶大人包括指揮僉事看到他之后非但沒有出口訓斥,反而一個個都對他恭敬有加。

利用不屬于自己的職權,張儒成功打起東司房旗號,東司房再次出現一個千戶鎮守的局面。

那被皇親貴胄徹底敗壞的名聲,也一點點的恢復起來。

袁彬基本上不管是了,所有人事任免權全部掌控在張儒手里,理由只有一個,張儒不畏強權,揪出了大同總兵許寧、大同巡撫葉淇兩個巨貪。

因為功勞巨大,暫時還沒有新的認命下來,只是許他以錦衣衛千戶身份在北鎮撫司值事。

在師父崔克己和師父手下一幫干吏的幫助下,張儒很快便控制了北鎮撫司的局面,有不服調遣的指揮僉事童科偉被免職查辦,有不服調遣的百戶十三人被下錦衣衛昭獄。

一時間,整個錦衣衛風聲鶴唳,大家都在心里猜測這到底是怎么回事的同時人人自危,打家都擔心身上那身得來不易的錦衣衛官服會被拔掉。

一時間,牟斌在東司房的門檻都快被踏破了,原因無他,因為牟斌就是這次錦衣衛內部清洗的主要負責人。

一個月時間,徹底肅清錦衣衛百戶以上職銜軍官,對那些不服從調遣或者身家底子不是很清白的人,一律清除。

這樣的搞法,弄得北鎮撫司烏煙瘴氣的同時,也讓袁彬頭痛不已。

身為拱衛天子身側的親衛統領,他現在還是名義上的錦衣衛都指揮使,可是皇上下了口諭,任由張儒折騰,他也沒辦法。一個個老部下帶著禮品登門,卻失魂落魄的帶著禮品離開,暗地里,不知有多少人罵他尸位素餐。

可憐袁彬老大人只能啞巴吃黃連,有苦自知了。

一個月時間過去,北鎮撫司這邊大致情況已經在張儒的控制之下,他覺得沒必要留在京城,連朱佑樘都不曾通知,便帶著人重新回了遼東。

九邊是最關鍵的位置,錦衣衛戰斗力不俗,可是人手偏少,正要是暗中那股推動換儲的勢力在成化帝駕崩的時候來一手,只有控制了九邊的邊軍,太子朱佑樘才有能力和那股勢力斗一斗。

成化二十二年正月一過,正是最冷的時候,張儒冒著嚴寒出發前往遼東,同時,皇帝的中旨下達,正式提升他的官職,這次不是九邊巡查將軍,而是成了九邊總督。

巡查將軍只管軍務,可是總督卻能管理地方上的事,就是遼東巡撫在處理地方政事的時候,也要問問九邊總督的意見。這樣的權柄,不可謂不高。

然而這道中旨一經下達,馬上就引起了朝臣的聯袂反抗,說什么年少之資許以高位是捧殺之舉的有之,說與祖制不符的有之。甚至有人質疑張儒的能力,問張儒到底何德何能,竟然能夠統管九邊大員。

當然,也有少數人是為張儒說話的,那些人都是公認的太子黨,沒幾個人把他們說的話放在心里。

暗中勢力的操作,終究抵不過皇帝的心意,皇帝一言而決,大明天下是朕的天下,你們這樣質疑朕,可是覺得朕昏聵?如果朕昏聵,是不是換了你們來當這個皇帝更好些?

這種大帽子扣下來,可不是一般人敢戴的,就算是內閣大學士萬安,當朝首輔,也不敢戴這樣的帽子。

不過那些言官并沒有就這么偃旗息鼓,督察院的御史和六科給事中連番上書,奏折都堆滿了內閣。

在皇帝心情不好的時候,萬安可不敢將這些東西給呈上去,要知道,到時候承受怒火的不是下面那些清貴言官,而是他這個當朝首輔。

壓了幾天,依然壓不下去,督察院六十多名官員在午門外跪請皇帝收回成命,聞訊而來的六科給事中幾十人也加入了隊伍。

守著午門的大漢將軍不敢做主,知道皇帝心情不好又不敢去打擾皇帝,如無頭蒼蠅一般亂竄了一陣之后總算是找到了救星——梁芳。

作為天子近侍,梁芳有很多機會在皇帝身邊說話,西廠汪直去了之后,梁芳韜光養晦,很少參與外廷的事。就算不得已的情況下偶外廷官員找上門來了,他也是采取躲避和推脫的方式。

和張儒相處的時間不短,他可是知道這位小爺最討厭的就是閹人亂政。

這些得知這么多言官把午門給堵了,一問原因竟然是因為對張儒的封賞太厚,梁芳本能的覺得這是一個不錯的機會。

很快,他的親信小太監李廣就去了東廠,帶著一幫東廠番子快速朝午門聚集。

一眾言官跪得久的也跪了兩個時辰了,膝蓋早已發麻,看到有東廠的番子過來,人群中一個言官面露驚恐,連說話的聲音都有些變調了:“你們要干什么?”

李廣挺直了脊背走在最前面,陰森的眸子上下打量一眾言官,然后慢條斯理地道:“陛下圣體欠安,你們還在這種時候逼迫陛下,想要造反不成!”

那言官也是個硬骨頭,昂著頭道:“我等清流,皆是家無余財之輩,手下沒有一兵一卒,唯一能用的就是自己的血肉之軀,陛下若是不肯收回成命,我等唯有死諫!”

“你們是死是活,可跟咱家沒半點關系,可是你們若是死了給陛下心里添堵,那就跟咱家有莫大關系了。做奴才的,不能為主子分憂,那是做奴才的無能。你們是國家重臣,咱家沒資格跟諸位大人說什么道理,但是主辱臣死這么簡單的道理相信諸位大人也明白。陛下最近身體不適,諸位大人縱有萬般怨言,也不該在這個時候提出任何異議。莫非諸位大人真的覺的要逼得陛下罪己,你們才甘心?”李廣是個聰明人,說出來的話也有一定水平,這番話說出口,讓一干言官面面相覷,不知到底該不該繼續下去。

李廣跟在梁芳身邊耳濡目染,學了不少東西,他本身又是喜好詩書之人,肚子里還算有些墨水,說話的水平自然不差。

半勸半威脅之下,馬上就讓一眾言官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逼病皇帝,可不是他們的初衷。

但是現在走了,那么他們將徹底成為一個笑話,所以現在不能走。

可不走就這么跪著也不是個事,那太監都說了皇帝最近身體不好,如果真的把皇帝逼出個好歹來,那他們就會成為天下的罪人。

正在大家猶豫之際,李廣尖銳的聲音又傳進了所有言官耳中:“大人們一片苦心,咱家是理解的。只是咱家都有些弄不明白,張大人是做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情,讓你們對他當九邊總督這么排斥?”

跪在地上的言官左看右看,總算是憋出了一個理由:“他太年輕了,不足以擔當重任。”

李廣哈哈大笑:“大人們都是飽學詩書之輩,莫非不曾聽說過甘羅十二為使臣,周瑜十二掌兵權?張大人如今已經快到及冠之齡,莫非就不能當一個九邊總督?大人們一心為國本是好事,只怕被有心人利用了,讓我大明痛失忠臣,到時候諸位大人可就罪莫大焉咯!”

有心人?這個有心人是誰?為什么成化帝已經在位二十多年依然還有這種所謂的有心人出現?

顯然連李廣都知道有有心人存在,那么皇帝朱見深肯定也是知道的,那為什么朱見深不趁著自己還活著對那些有心人下手?

這話,還要從英宗皇帝說起,正統十四年,英宗皇帝因為土木堡之變被瓦剌俘虜,而后代宗皇帝登基為敵,尊英宗為太上皇。

瓦剌無奈之下,只好釋放了英宗皇帝,所謂一山不容二虎,英宗回來了,代宗該如何?

代宗皇帝可不想好不容易到手的皇帝尊位就這么拱手讓人,所以他采取了讓所有人都不恥的一種方法對付英宗,那就是軟禁自己的兄長。

如果不是八年之后石亨發動了奪門之變,將英宗皇帝救出苦海,可能現在的成化皇帝還當不上皇帝。

成化帝為人別看糊涂,但是對自己的親人還是極好的,他登基之后就恢復了代宗的帝號,而現在暗中搗鼓各種勢力的,就跟代宗朱祁鈺有關。

代宗有一個兒子,但是南懷太子五歲的時候就死了,另外代宗的兩個女兒,固安公主嫁給了王憲,另一個固倫公主卻是吃著長齋。

朝堂之所以會有這么多風波,跟那位看上去吃長齋不問世事的固倫公主不無關系,這就是為什么朱見深沒法痛下殺手的原因。

御史和六科郎中里面自然有人是受了唆使的,這些人十分堅定的要求皇帝給個說法,其他不明就里的人卻被李廣的一番話說得搖擺不定了。

眾人臉上表情各異,李廣也不再多言,讓手下的東廠番子嚴密注意所有言官的動向之后,自己轉身進了午門。

大概過了一個時辰之后,言官漸漸退去,那些奉命出來鬧事的言官看只剩下自己人了,也紛紛怏怏回家。

就這樣,張儒九邊總督的官職,才算是正式敲定下來。

而此刻,張儒已經遠在九百里以外了。


上一章  |  悍臣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