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作者:那影依人
“陳正!”我沖著兩個魂魄大喝道。..最快更新
陳正的那張臉,閃過一抹迷茫,隨即被溫長生取代。
“溫長生!”我又叫道。
溫長生的黑臉,也是一片茫然,緊跟著又換成了陳正。
我咂了咂嘴,有些頭疼。現在看來,溫長生的鬼力強盛,強行奪舍吞噬陳正的魂魄,但是陳正的魂魄貌似也不弱,雖然之前被壓制,但溫長生也無法完全吞噬陳正。
人受傷死后,兩魂魄早就化為一體,彼此糾纏不清,貌似現在誰都壓制不了誰,徹底混亂了,否則以溫長生對于這些骷髏頭的了解,也不會坐視自己魂氣流失。
說到魂氣,陳正又或者溫長生,為什么現在也被骷髏頭吸收魂氣了呢?之前,他爬上來時,怎么不怕?
對了,哥們我站在這里半天了,這八個破骷髏頭,至今對我沒有半點作用。
我恍然拍了一下額頭,暗罵自己傻了。這骷髏頭應該是只吸收死人魂魄,對活人無可奈何。
可問題又回到原處了,陳正跑到這里查看這些骷髏頭,肯定早就來了,到底是什么讓他一聲不吭地死在這里呢?
我仔細查看了一番他的尸身,沒有任何外傷,要說傷,也就是嘴角那滴暗紅色的血跡了。
暗紅色,血跡,想到這里,我心里一跳,他大爺的,不會這么巧吧?
齙牙鬼五個,應該是陳正,不,是溫長生養在身邊的五鬼,能養到惡鬼的程度,且不是依靠相互吞噬得來的小鬼,靈性十足,可用作布置各種五鬼搬運術延伸的術法,絕對是與主人魂魄相通。
在石室里,齙牙鬼和溫長生之間的聯系,被我和紫惜利用陣法等手段,強行抹除了,所以主人溫長生魂魄受到反噬,當場死亡!?
這個猜測,令我相當郁悶,但似乎是微一的解釋。
當年柳老鬼養在身邊的惡鬼、厲鬼,被我傷了,自己也吐血重傷,何況是這種常隨身邊的小鬼呢?
再看那滴血跡,從時間上來看,也就是幾個小時前流的,這與我度化齙牙鬼五個的時間,完全符合。
你大爺的,這么看還真是,唯一的一點不確定,就是溫長生是直接反噬致死,還是夾雜有什么其他的原因,比如正在控制陣法,凝煉道法之類的,但這些也無關緊要了。
最最重要的是,溫長生或者陳正,他死了,死的無比憋屈,我殺的,殺的悔之莫及。
這他娘的,都是什么事啊?
嗤……
就在我遲疑之間,一切如夢幻泡影,兩個糾纏不清的魂魄,似青煙般消散一空,被八個骷髏頭徹底吸入嘴中,讓我連試試招來牛頭馬面老哥幫忙的機會,都沒有了。
陳正的尸身,成了名副其實的死尸。
一聲脆響,失去了鬼魂,尸身里繃著的那股勁也沒了,尸身軟趴趴地倒在地上,一本黑色的羊皮,從衣衫里掉落下來。
我嘆了一口氣,瞅了瞅骨桌上那個與我彼此相安無事的黑骷髏頭,有些意興索然地撿起了,隨手翻開。
緊接著,我的目光驟然一凝,被面上四個像是骨頭拼湊成的邪氣凜然的大字吸引住了——烏玉頭骨!
我下意識地抬頭看了一眼骨桌上的黑骷髏頭,又埋下頭來,繼續看。
羊皮的頁,也是皮革制作,紋理略顯粗糙,帶著股淡淡的腥臊氣息,整本看似很厚,但前后也就幾張。
的第一頁,就畫著一個骷髏頭,周邊圍著無數骷髏,上面寫著幾個古拙血腥的繁體大字,我連猜帶蒙的大概看出,是“萬骷匯聚,勢必生王”八個字。
第二頁,缺了半張,圖畫看不清楚,字也少了幾個,只能認出,陣,骨玉三個字。
第三頁,畫面已經模糊不清了,但字體還能看清楚,第三頁是,擺骷為山,萬骷朝圣。
第四頁,同樣只有字還算清晰:八骷吸魂,骨玉生陰。
第五頁,陰玉化烏,圣潔自生,得烏玉頭骨!
我合上了,怔怔地看著桌上的那個黑骷髏,很明顯,這本雖然有所缺失,但就是這烏玉頭骨的煉制之法。
雖然,我不知道憑借這殘缺不全的煉制之法,溫長生等人究竟是怎么煉制的,但從他們派唐明飛下去,利用陣法,幫助小鬼嬰們晉級,從而延緩我進入水池來看,無疑,他們的煉制很順利,而且到了最關鍵的時期,成功就在這幾天了。
再想想剛上來時,黑骷髏給我的那種圣潔高貴的感覺就不難知道,烏玉頭骨已經祭煉完成了。
可這上,也沒有說這雅名烏玉頭骨的破骷髏頭,到底有個毛用啊?
我撓了撓頭,上去把陳正的尸身剝了個清潔溜溜,甚至連內褲都給他扯下來了,可除了一只養鬼袋,沒有任何發現!
我恨恨地踢了他一腳,張口罵道:“你大爺的,你倒是功成身退,死而無悔了,留下這么個破骷髏給哥,有個毛用?這玩意,正派的人肯定不會要,邪門歪道說不定奉若之寶,豈不聞匹夫無罪懷璧其罪,哥們我要是拿了,以后日子還有好?你他大爺的,死就死唄,還給哥留下個大麻煩!”
羊皮我留著也沒用,便隨手扔在了陳正身上,看了看下面趴伏在地的骷髏,我猶豫了一下,沒有貿然去取黑骷髏頭,目光反而落在了八個紋路骷髏上。
它們排出的煞氣,匯聚成柱,橫過半空,滾滾而去。
順著煞氣排出的方向,我看到了一個石洞,洞口很小,估計一個人也就勉強能夠鉆進去。石洞周圍,似乎擺出了什么陣法,所以生成了吸力,將八個骷髏頭排出的煞氣,統統吸了進去。
除了八個骷髏頭的自魂氣中剝離并凝煉的煞氣,周圍還有些空間內散落的一些淡淡煞氣,被吸附了進去。
難道是因為陰玉頭骨不需要陰煞之氣,所以溫長生才特意擺了個陣法,吸收煞氣么?那煞氣到底又排到哪里去了呢?
本來自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