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妖傳第822章 會晤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仙俠>> 劍妖傳 >>劍妖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822章 會晤

第822章 會晤


更新時間:2017年01月08日  作者:伴讀書賊  分類: 仙俠 | 古典仙俠 | 伴讀書賊 | 劍妖傳 
822小說旗


展白給出的消息實在太過震撼了,但凡春秋之地,人人皆知,墨家因為秦國庇護公輸世家的緣故,不惜以機關器械作為要挾,使得其他幾國尤其是最強大的齊國對秦國進行了嚴密的封鎖制裁,而這也導致了齊秦兩國數千年的恩怨。

在這種情況下,突然有人說墨家乃是秦國的內應,若非此話出自展白之口,聶小凡打死也不會相信。

“小凡,如果你的目光只是局限在春秋之洲的話,那么就永遠看不到事物的本質。”展白沒有明說,只是回了句模棱兩可的話。

“弟子還是不明白,這跟先生有何關系?”聶小凡搖了搖頭,沒有再深究下去,而是回歸正題。

“秦國南征北戰,東御大齊,這只不過是個開始,也只是假象,它的真實目的只有一個,那便是……統一春秋之洲。如此好戲,即便不能參與其中,若是不能親眼目睹一番,豈不可惜。”說到這,展白已經恢復了平日里風輕云淡的模樣,微笑中舉手望天。

一輪彎月如同跨海小舟般,漂浮于淡淡的云層之上。

親率一千煉血軍,卻只是想當這場精彩變局的觀眾,真的如此么?

聶小凡對展白的回答半信半疑,并非是不相信展白,只是覺得后者并沒有向自己吐露實情罷了。

“先生,那么接下來咱們要何去何從?”聶小凡深知自己知道的信息太少,也琢磨不出個所以然來,干脆就沒再多想。

“漢國都城,即墨。”展白神色微肅,“照現在的情勢看,漢國恐怕是支持不了多久了。這場南征最精彩的部分怕是就要在即墨上演了。既然如此,咱們不如就早點過去,也好尋一個好的觀眾臺。”

兩人的對話就此結束,千余名煉血軍不疾不徐的向著即墨的放心近發而去。

正如展白所說的那般,面對秦楚兩國的南北夾擊,漢國可謂是敗勢如潮。倒不是說漢*力不強,能夠在近百年的時間里將楚國死死的壓制便是最好的證明。

只可惜,相比之下,對手更強。而漢國卻有著一個致命的弱點,其實不止是漢國,即便是楚國也是一樣,那便是缺乏名將。

想當初,楚國還有吳起,可也僅僅就只有一個吳起,否則的話,以楚國當時強盛的國力以及軍力,就不僅僅只是對漢國呈壓制之勢了。

春秋八國,自分裂之日起,便是相互制衡,齊秦之爭、楚漢恩怨、趙魏韓的嫡傳爭奪以及燕國與中山國的朝代更迭,最終形成了一個平衡之勢,使得強入齊國,也只能占據大義上的霸主,想要一統春秋卻是絕無可能。

其他國家且不說,楚漢兩國,地理原本就位居南方,土地肥沃、人丁繁榮,國力在八國中算是很不錯的,可也正因為如此,安逸的生活多了,國內的風氣也就消磨掉了鋒芒,導致軍力并不強橫,兩國之中也缺乏名將,即便是楚國擁有了一個吳起,也是在魏國沒有了立身之地后來投靠的。

吳起一死,楚國的頹勢立即就顯現了出來,加上國內權利的爭奪,最終讓漢國后來居山,才有了近百年的強勢。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到了現在,楚*力未必就有多少變化,但因為有了展白提供的精良器械,加上蘇秦這兩年的整頓,士氣上卻已是煥然一新,隱約中已經超出了漢國。此消彼長,再看漢國,若能傾國抵御楚國的話,兩者相要分出勝負,也絕非容易之事。可事實上,因為秦國的突然出兵,讓漢國猝不及防下,不得不分出了一半還多的兵力北上,而這無異于是雪上加霜,在兩國的夾擊下,潰敗也就沒什么可意外的了。

一日時間,楚國右路軍攻占汴城。后十日,左路軍攻破襄城。再過兩日,中路大軍攻破漢國邊疆重鎮臥龍城,自此,漢國門戶大開,千里平原再無險峻可依。此一役,共斬漢軍精銳二十余萬。隨后三路大軍起頭并肩,每日推進百里,只用了三個月的時間便攻下了三分漢國。

于此同時,漢國的北疆戰場,十五萬秦軍在大將軍章邯的率領下,沒有采取分兵而擊的策略,以點攻面,憑著秦軍強悍的弓弩,摧城拔寨,一戰便全殲了漢軍精銳三十六萬,成就以少勝多的經典,也憑這一戰,讓章邯的名字再一次的響徹整個春秋之洲。

這便是有無名將的差別所在。

別看秦國數百年來一直受到齊國的壓制,但其國內三大名將,白起、蒙恬以及章邯,卻享譽春秋。加上弓弩強勁,兵甲鋒利,除了齊國外,其他六國還真的找不出能夠觸其鋒芒的。

不同于秦國的窮山惡水,地處南方的漢國可謂是沃野千里,一旦邊防攻破,其國內少有險峻可依,加之五十多萬邊軍精銳的覆沒,更是動搖了漢國的基本,國內零星的抵抗,如何能阻滯秦楚兩國的驕兵悍將。

每一日都有大片的國土淪喪,讓漢國的朝堂一日三驚,夜不能寐下,不知派出了多少的使節出使他國,或曉之以理,或動之以情或誘之以利,尋求幫助。

連番的運作下,倒也并非沒有作用。

最先做出反應的無疑是齊國了,鎮守邊疆的百萬齊軍悍然出擊,對秦國發動了數百年來最為猛烈的進攻。至于其他國家……燕國以剛剛復國,國力衰弱予以婉拒。趙魏韓三國,雖軍力不錯,但因為彼此間的齷蹉,擔心悍然出兵后,為鄰居所趁,表面上雖對漢國有所承諾,但實際上卻是按兵不動,呈觀望態勢。

其他五國旗幟鮮明的表態,讓漢國最終將希望壓在了齊國的身上,一邊竭力抵擋秦楚大軍,一邊關注著齊秦之戰,希望后者能夠早日結束,迫使秦國大軍收兵回返,如此一來,自己便能集中精力對付宿敵楚國。

一時間,整個春秋之洲的目光投投注在了秦齊之戰。

齊秦一戰,齊國發兵百萬,由大將軍孫武統帥全軍,麾下猛將如云,有田忌、孫臏、田單等十余名大將,百萬大軍更是兵厲甲堅,鋪展開來,震天捍地,怎一個威武可以形容。

另看秦國這邊,則聚攏了三十萬大軍,由名將白起統帥,雖然也是威武不凡,但相比于齊國,卻未免失色。

此一戰,幾乎少有人看好秦國,畢竟從兵力還是軍械、名將上看,齊國無不占據巨大的優勢。

而白起顯然也清楚這一點,并沒有冒失的出城決戰,而是憑借地理,層層抵御,并排除大量斥候,偷襲騷擾齊國糧草。反觀孫武,作為名氣比之白起還要稍高的戰神,也是不遑多讓,雖擁有百萬大軍,但一舉一動卻絲毫不見保守,頻頻出擊,以奇制勝。

彼此間,一次次的試探,各有勝負,反倒是主力卻少有正面交鋒。不過整體而言,齊國還是慢慢的占據了主動,經過三個月的時間,全軍成功的突破關防殺入秦國腹地。可惜,不同于漢國的是,秦國并沒有因此一潰千里,反而靠著對地勢的熟悉,接連打了三場勝仗,斬敵十萬有余,加上秦國全民皆兵的制度,隨時隨刻都有可能對齊國大軍進行突襲騷擾,在這種情況下,齊國大軍反而陷入了泥沼,進軍的腳步大幅放緩。也由此拉開了彼此長時間的拉鋸戰。

秦齊這邊的戰爭陷入膠著,卻是坑苦了苦苦支撐的漢國。

只用了一年的時間,九成疆土便已淪陷,層層壓迫下,僅剩的五十萬殘軍敗將最終收縮到了都城即墨,已經做好了絕死一戰。

至此,秦楚兩軍一北一南,幾乎對即墨呈包圍之勢。

秦軍十五萬,打到即墨之時,還剩下了十二萬有余,換言之,一年多的征伐,竟然只折損了三萬,相比之下,戰果就越發的豐盛了,有記錄在冊的就足足斬殺了漢軍六十七萬。其戰力之強,讓人不勝唏噓。

再看楚軍這邊,發兵時有四十萬,經過層層推進,等達到即墨時,雖然也斬殺了五十多萬漢軍,但自身的折損也是觸目驚心,到此竟然只剩下了二十六萬。

即墨城外,兵甲連環,一眼望去,盡是蕭瑟殺氣。

或許是都沒有想到對方竟然會有如此快的進度,當兩軍一男一百同時抵達即墨城外時,心有靈犀的,秦楚兩軍并沒有立即發動攻城戰,反而各自派出信使,最終在兩軍相接的安全地帶進行了會晤。

此次會晤,秦國大將軍章邯親自出面,而楚國這邊則派出了蘇秦。

羋雋并沒有參加,這倒并非是他不愿意,而是抹不開面子。雖然秦軍派出了最高統帥,可畢竟只是大將軍,在地位上與羋雋相差太多,所以,最終才派遣蘇秦出面。

會晤之點,在前一天晚上便由雙方派出少量軍將平整土方,構筑了一個簡易的軍帳。

會晤當天,章邯親率兩千親兵,一路之上,可謂耀武揚威至極。這一切看在蘇秦的眼中,表情不由變得凝重起來。

“軍師,是秦鷹劍士。”一名親衛急忙走上前來,指著章邯身后的兩千精兵,在蘇秦的耳邊失聲提醒道。

秦鷹劍士,秦*隊中精銳中的精銳,隨便挑選出一個,幾乎都是萬人敵。不僅劍術超凡,更是精通馬步弓弩,即便是在戰力強悍的秦軍當中,數量也是極為稀少,只有區區兩千之人。可與魏武卒、趙國的胡服精騎、齊國的技擊之士齊名,可后三者可都擁有數萬之數啊。

春秋八國,無論強弱,各國王室為了維護自己的統治,幾乎都會不吝成本的打造最天下聞名的精銳之士。其中,齊國的技擊之士、秦國的秦鷹劍士、魏國的魏武卒以及趙國的胡服精騎最為出名,也是綜合戰力最強的。原楚國的重甲飛騎、漢國的白耳槍兵、韓國的虎烈軍緊隨其后,即便是被顛覆的中山國,也有一支戰力強悍的中山王騎,可惜已經作古。

當然,因為奪嫡之爭,楚國最精銳的部隊,已經不再是重甲飛騎,至于替代的是誰,就不為外人所知了,或許是羽林軍或許是夷血軍或許又是……

聽到親衛的提醒,饒是蘇秦也是倒吸了一口冷氣。

據他所知,秦鷹劍士總數也就只有兩千人左右,現在看來,竟然全部都歸入了章邯的麾下。放眼望去,卻見章邯身后的那兩千身披輕甲手持秦劍的神色冷漠的親衛,只是矗立不動,就給人一種喘不過氣來的強大壓抑之感。

“秦鷹劍士果然名不虛傳!”蘇秦感嘆了一聲,不由的回頭向自己的親軍望去。

秦楚雖是同盟,可畢竟還是兩家,今天會晤的目的,根本就是為了即墨后的利益分配進行前期的碰頭。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利益,雙方自然要炫耀一番武力,以爭取談判的主動權了。出于此,在昨日彼此的書信中就講明今日雙方可各帶兩千親兵護衛。

這邊,章邯已經出招,兩千秦鷹劍士一亮相,就給予了蘇秦這邊強大的壓力,若是不能反擊回去,那么后面的談判,就困難了。

蘇秦如何看不出這層深意,只是當他回過頭去的時候,臉上卻還是不自主的露出苦澀。

同樣是兩千人的親兵,可跟對面的秦鷹劍士相比,其中的差距實在是……

蘇秦身后的兩千親兵成分頗為復雜,真正獨屬于他的親衛甚至不足一半,另外一半則來自羽林軍以及夷血軍,這兩軍與其說是來保護蘇秦的,不如說是因為羋雋不放心,特意派來監督的。至于另外一半的親衛也是良莠不齊,絕大多數都是羋雋剛剛登基之時賜予蘇秦的親衛,雖經數年的調教,可時間畢竟太短,又能強大哪里去呢,甚至比起羽林軍以及夷血軍都大為不如,更別說跟秦鷹劍士相提并論了。唯一讓蘇秦放心的或許是就緊隨在自己身后的那百十人了。

不要小瞧了這百十人,作為他們保護的對象,蘇秦可是真正見識過他們的厲害,不論單兵戰力還是群戰或者步馬弓弩,無一不精,從這方面講,倒是跟秦鷹劍士極為相似,表面上唯一的不同或許就是他們所使用的主武器并非是劍吧。

“某家大秦帝國開疆大將軍章邯,來者何人,還不快快通名。”章邯一雙鷹隼般的眸子很快就定格在迎面而來的蘇秦身上,中氣十足的喝道。

“學生乃是楚*師左令尹蘇秦,見過章大將軍。”


上一章  |  劍妖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