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明1644第138章 對峙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逆明1644 >>逆明1644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8章 對峙

第138章 對峙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9日  作者:天涯海躍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天涯海躍 | 逆明1644 
,,二五零書院

選擇:


數千蒙古人橫尸,場面極其壯觀,無論是史可法呂延壽等將領還是其他士兵,無不震動。

“傷口奇特,不似刀劍傷,也不是箭傷,空氣中好像還有一股淡淡的火藥味。”史可法親自去檢查蒙古人的尸體,皺著眉頭思想。

“這些蒙古人應全部都是被火器打死的。”史可法確認道。

“督師,您再看,不止如此,所有的尸體好像都是蒙古人。”呂延壽提出疑問。這太不合常理了,自古戰死一千自損八百,無論在怎么無敵的軍隊也不可能殺死數千敵軍而自己不死一人,按照常理,沒有半絲可能,除非有一方戰死的尸體已經被收斂,所以戰場上才只剩下另一方的尸體。

史可法也皺眉。

“報”

“啟稟督師,泰安城外并未發現清虜,泰安仍舊安在,且城下無數清軍尸體!”這個時候,一名斥候騎著馬火速前來稟報。

“督師,應是朝廷派了援軍救援。”呂延壽大喜的說道。

史可法疑惑,朝廷既然派遣了援軍,為何他這個山東督師會不知道?

史可法頓時有些不高興了,其實他不知道的是,南京城的馬士英等人雖然已經得知了他在濟寧城的消息,但位于九江前線的朱慈烺還沒有接到消息,援軍也并不是通過南京城的兵部掉派去的,而是朱慈烺擊敗左良玉之后直接調派的,應龍軍北上山東的事情就連內閣都還不知道,史可法更加不會知道。

不過,得知泰安還在朝廷手中,并且清軍敗退,史可法和呂延壽等人還是松了一口氣,得以放心大膽的命令大軍直入泰安。

“閻老弟,隨我一同前去迎接史督師。”紀鋒得知史可法率軍即將進入泰安后,笑笑了,帶著閻應元一同,親自前去城門迎接。

“多謝紀將軍抬愛!”閻應元躬身拜謝道。

城外,史可法率領大軍來到泰安城下,看到滿地的清軍尸體,大為震驚。這個時候,泰安城內突然走出來幾個人,史可法一眼便認出了紀鋒。

“原來是紀將軍!”史可法對著紀鋒拱手示意。

“紀鋒拜見史督師!”紀鋒回禮道。

紀鋒乃是皇帝身邊的心腹將領,看到紀鋒,史可法才算知道援軍是從哪里來的。他已經聽說了皇上在安慶擊敗左良玉大軍的消息,想必紀鋒應該是皇帝直接從安慶派過來的,并沒有經過兵部,怪不得他不知道。

“紀將軍,皇上可還安好?”史可法問道。

本來他聽聞朱慈烺打算御駕親征也是極為反對了,上過了不少奏折,只不過朱慈烺懶得理會,一意孤行,史可法雖然擔憂,但也沒有辦法,直至聽聞朱慈烺取得安慶大捷稍稍安心。

“皇上自然安好,有勞史督師掛懷了。”紀鋒笑著說道。

一番客套之后,紀鋒將史可法迎進泰安城內。一路上,史可法得知紀鋒竟然只帶了一萬五千人的大軍前來就擊退了清軍,大為震動。

史可法一直都知道皇上親自訓練了一支三萬多的大軍,好像是叫應龍軍來著,原以為只是皇上胡鬧,為此他還曾多次反對,卻不曾想應龍軍的戰力如此強大,在看到應龍軍人人配置的火槍,同時聯想到蒙古人和清兵尸體上的創傷,史可法確定那就是應龍軍干的,史可法除了嘆服,還為自己的短視羞愧。

“果然是天佑大明!”史可法心中激動,皇上果然是大明中興之主。

紀鋒笑了笑,皇上當然是大明的中興之主。

來到泰安府衙議事廳,紀鋒突然從懷里掏出一塊金牌。

見金牌如見圣上,史可法與在場的所有人等全部大驚,跪了下來山呼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上口諭,應龍軍第一軍軍長紀鋒總領山東一切軍務,全權負責將清虜驅逐出山東!”紀鋒嚴肅的將朱慈烺的口諭說了出來。

“臣等遵旨!”

史可法臉色有些發白,覺得皇上肯定是惱火他將濟南城丟了,但他心里并沒有怨言,出了這樣的事,他本來就應該要負責,皇上不治他的罪就已經是開恩了,況且還保留了他總督的職務。

有朱慈烺御賜的金牌在手,紀鋒正式總領山東軍務。至于閻應元等人,朱慈烺命令他們立即南下武昌,朱慈烺另有安排。

崇禎十七年十一月十九日,阿濟格帶領剩余的七萬余清軍退守濟南城。

崇禎十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朱慈烺下旨江淮兩路總兵北上到達泰安,歸于紀鋒的麾下統領,在紀鋒的率領下準備開始著手收復山東。

這江淮的兩路總兵這一次一共帶了五萬大軍到來,加上史可法在濟寧城組建帶來的兩萬五千大軍,以及一萬五千應龍軍,紀鋒此刻麾下有十萬大軍,雖然不比清軍多,要攻打濟南城的話很難,不過若是先收復半個山東與濟南城的清軍形成對峙是不成問題的。

隨即,紀鋒兵分兩路,一路由他親自率領攻打萊蕪,與泰安形成互防陣線,一路東進收復煙臺青島以及沿海一代。

由于有應龍軍存在,阿濟格不敢與明軍硬拼,匯聚了十萬清軍死守濟南城。

“只要守住了濟南城,半個山東便都在我大清手中。”阿濟格聽聞萊蕪和煙臺沿海一帶的消息后,雖然不甘心,心有恥辱,但依然毫無所動,打定主意死守濟南城。

紀鋒攻打萊蕪五天,本想引誘阿濟格出來救援,奈何阿濟格雖然氣怒,但并沒有失去理智。紀鋒無奈,只得命令大軍加大攻勢,很快便拿下來了萊蕪。

另一路大軍由呂延壽帶領,因為阿濟格兵敗泰安,以及龜縮濟南城不出的原因,煙臺等沿海一帶紛紛聞風而降,不到十天紀鋒便收復了半個山東,陳兵泰安,與濟南城的清軍形成對峙。

經過了這么多天,安慶大戰的細節終于傳了出去,伴隨著泰安城下無比強勢的一戰,應龍軍威震天下。

北京城,多爾袞一臉陰沉,應龍軍的出現對大清一統天下極為不利,還有大明小皇帝更加不簡單,若是給他時間,他真有可能徹底扭轉大明朝的頹勢,中興大明朝。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大清不僅不能一統天下,很可能被趕回關外,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多爾袞考慮著是不是應該立刻撤回攻打潼關的大清主力,轉而南下與大明朝決戰,趁著大明朝連續丟失北方,又經歷多起叛亂,元氣還未恢復之際先滅了大明朝。

其實,相對于應龍軍展現出來的戰力,多爾袞更加忌憚的是朱慈烺這個人。應龍軍雖然戰力強大,但細細思考應龍軍在兩場大戰當中的戰法,不難看出應龍軍其實弱點極多,并非難以擊敗。但朱慈烺這個人就不一樣的,單看朱慈烺從逃出北京城南下繼承大統,到迅速誅滅魏國公和東林黨,一舉將軍政大權牢牢掌握的手中,以及后面施政弄出的一應舉措,其頭腦幾乎能與他多爾袞匹敵了。

要知道,多爾袞雖然自認比朱慈烺這個大明皇帝英明,但大清的根基如何能跟大明相比。多爾袞雖然不想承認,但他都很清醒的知道,若不是大明朝天災人禍導致內外交困,再加上朝廷以及各地官員腐敗,腐蝕了大明朝,他們大清根本沒有任何入關的可能。

多爾袞有些為難,紅衣大炮就要運達潼關,以李自成的特性,若不先滅了李自成,大清軍隊一旦撤走,他必定反撲,大清根本難以集中全力南下,極為不妙。

最后,多爾袞咬了咬牙,還是決定先滅了李自成,掃平后方,唯有如此方能集中全力南下與大明朝決戰,一爭天下大統。

“來人,增派二百名八旗勇士給巴爾扎,命令他盡快找機會動手,無比除掉南明小皇帝!”多爾袞面露陰狠,雖然決定先滅了李自成,但在這期間也不能不做些什么,若能一舉刺殺了南明小皇帝最好!

“喳!”

(這兩天有點卡文了,希望大家多多諒解,最多有兩天時間就會好轉,到時候天涯一定會努力加更補上,拜謝!)

Copyright20122013Allrightsre色rved.


上一章  |  逆明1644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