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玉瞳第155章 氣死官窯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寶玉瞳 >>寶玉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5章 氣死官窯

第155章 氣死官窯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8日  作者:大肥兔  分類: 都市 | 都市生活 | 大肥兔 | 寶玉瞳 
其他網友正在看:

文章名稱

作者名稱


“易陽哥,這只青花大碗很漂亮啊!”

見到那只十分精美的青花瓷碗時,白超也忍不住在易陽耳邊低聲贊嘆道。

易陽輕輕地點了一下頭,低聲道:“是啊,看上去不錯。”

他說不錯是真的不錯,因為除了那件青花碗的外形,他看出了很本質的東西,那就是那瓷器上面散發出來的靈氣。

眼前那只青花碗發出的靈氣比剛才他們看過的那些古董的都要濃厚,說明它的收藏價值應該更大。

除了易陽和白超,陸老和叢師傅傅他們明顯也都很看好那只漂亮的青花碗,一個個睜大眼睛,目不轉睛地觀看著。

很快,他們交頭接耳地小聲議論了起來。

一會兒后,陸老笑盈盈地說道:“這位老先生,這只碗能不能給我們好好看一下?”

“當然可以了。”那老先生毫不猶豫地點頭答應道。

青花碗的主人是一個戴著老花鏡的老人,七十歲左右的樣,人顯得很瘦弱,但鶴發童顏,精神很矍鑠。

然后那老漢把那只碗小心翼翼地擺放到茶上,供陸老他們鑒定和欣賞。

東西放下來后,陸老他們就紛紛拿出放大鏡來,從各個角細致入微地察看起來。

陸老他們越看臉上的欣喜之色就越濃,表現出很大的興趣。

在那老漢的準許之下,陸老他們隨后又仔細地檢查了青花碗低足上的落款。

只見上面赫然寫著,“大清乾隆年制”,所寫的是纖細工整的楷,線條非常流暢。

“這是乾隆時期的青花官窯啊!”

看清楚底部的官款之后,陸老他們大都在心里做出了判斷,認為眼前這只青花大碗是乾隆時期的官窯精,難得一見。

“小易,這只碗不錯吧?”看好并把那只碗放下來之后,陸老回過頭來沖著易陽笑吟吟地問道。

易陽點了點頭,說道:“感覺確實不錯,值得一看。”

“乾隆官窯?”陸老又低聲問他。

易陽卻搖搖頭,輕聲回答道:“這個還不能就這么下結論。陸老,還是看清楚一點為好。”

陸老說道:“依我看,這只碗毫無挑剔,做得非常精巧,簡直完美無瑕!”

易陽說道:“這個我也看出來了,但就是做得完美了才需要再好好看一下。”

“哦?這話怎么說?”陸老驚疑道。

他感覺易陽話中有話,他好像意有所指。

如果是其他一般人那么評價那只在他們看來精美絕倫的青花碗,那他或許不會在乎,可發表意見的是易陽,是他特地請來幫他們做鑒定的專家,所以自然要重視對方的意見了。

易陽鄭重其事地說道:“做得好不代表東西就一定是官窯,自古以來民間就有很多做舊的高手,瓷器能做得比官窯所產的還要精美。仿和官窯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官窯除了胎質不同,也有一定的規范,也就是區別于仿的特征,民仿重在一個‘仿’字,不管怎么仿都不可能做成真正的官窯瓷器,總歸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這我知道。”陸老點頭贊同道,“小易,那你的意思是說,這只碗是仿的?可我看上去感覺很老了啊,是一件老瓷器。”

易陽搖頭笑道:“不是,我不是那個意思,只是提出點疑問而已,我也還不確定的。”

“那你仔細看一下吧,算是給我掌掌眼。不瞞你說,我比較喜歡這件瓷器,剛看到它的時候我就感覺它大不一樣了。”陸老請求道。

“嗯,我看一下。”易陽點頭答應道。

于是他掏出一枚精致的放大鏡來,對著那只青花大碗細致地進行察看。

在這個過程之中,白超也跟著細細觀察起來。

此碗高約9cm、口徑大約20cm左右,圈足撇口,碗壁呈弧形。

在碗的內壁有圈梵真言,中心有一大梵字。

碗的外壁繪團龍紋四組,龍紋四周飾八寶紋。

所謂的“八寶”又稱“八吉祥”,它的圖案為:法螺、****、寶傘、白蓋、蓮花。

看完瓷碗的上部情況后,易陽又拿起碗,翻開底足來細細鑒別。

直到看清了款識部分,他才把碗放下來,抬起了頭。

“如何?”

見易陽全部檢查完了,陸老急急地問道,叢師傅他們也一齊看著他,等著他的回答。

一開始,叢師傅等人對乳臭未干的易陽并不看好的,認為他不可能像陸老說的那么厲害,但是,剛才易陽露了一手,陸老又處處征求他的意見,他們便也不由自主地相信他了。

易陽淡淡一笑道:“東西是老東西,年代比較老了,估計是清朝那個時期的,可……”

他欲言又止。

“可什么?”陸老追問道,“小易,你有什么話就直說吧,沒關系的,東西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沒什么可模棱兩可的。”

他想易陽痛快給他一個答案,那只青花大碗到底值不值得花高價收下來。

易陽便直截了當地說道:“那不是清代的官窯。”

“不是官窯?!”

此話一出,不但陸老和白超大吃一驚,叢師傅等站在一旁的人也都大感驚詫。

“小易,這么漂亮的一件青花瓷怎么不是官窯了?你有什么證據?”叢師傅質疑道。

易陽端正神色,鄭重其辭地回答道:“鑒定一件瓷器一般是從瓷器的造型、紋飾、款識等方面著手,這是一般的鑒定方法,也是行之有效的,只要住了這點,也一般不會看錯。但是不可全信這個。還要看其時代特征,有些東西那只有明代有,清代沒有,確切地說,某個時代很典型,在其他時代就沒那么出色了。比如一說到汝窯,大家下意識地就會想到宋代汝窯,可事實是,汝窯瓷器多得很,除了宋代,其他朝代也有生產,官窯的有,民窯的也有,其中有仿得惟妙惟肖的,甚至比宋汝窯做得更好。但不管怎么樣還是宋代的最典型,最有收藏價值,其他朝代的做得再怎么好,那也只是仿,無法和它媲美……”

他長篇大論的,一口氣說了很多,可似乎沒說到關鍵點上。

叢師傅聽后有些不耐煩了,說道:“小易,你就別舉那么多例了,直接點說吧,你為什么認定這不是乾隆官窯瓷器。”

易陽意味深長地笑了笑道:“叢師傅,我舉的例是相關的,意思要告訴你們,不要被一件瓷器的表象給欺騙了眼睛。如果我看得沒錯的話,這只碗本來沒有款識的,那款識是新的,是后來做舊的人加上去的。而你們知道,明清官窯很少不帶款的,不帶款識的官窯除了特殊情況下或作特殊用途的,其稀少,市場上一般不認可,因為它容易和‘氣死官窯’混淆。”

“款識是假的?!”聽到這里時,陸老他們越發吃驚了。

“對,款不對。”易陽一本正型的明萬歷時期的東西啊!不過這當然不是萬歷時期的了,應該是清代后期的民仿,屬于‘氣死官窯’中的一支吧。”

“易陽哥,什么叫‘氣死官窯’?”

一直靜靜跟在易陽身后的陸雙雙突然問了一句。

她聽到“氣死官窯”這個說法時感到很有意思,便忍不住好奇地問了起來。

易陽和白超不由得互相看了一眼,都笑了起來。

易陽隨即一五一十地回答道:“‘氣死官窯’是指沒落款的瓷器,一般是粉彩瓷,但也有特殊的。通常是指老窯工退休后的作,他們雖然離開了造辦處,然而作畫風格再也不用那么拘謹了,也可以隨心所欲地制作,所以除了胎質,其他的更勝官窯瓷器。少數工藝水平達到或超過同期官窯的民窯瓷器俗稱‘氣死官窯’,除了沒有官款,它跟官窯瓷器無異,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哦,是這樣的啊?”陸雙雙點點頭道。

“小易,聽你這么一說,我也感覺東西確實有問題了。”陸老突然說道。

叢師傅他們也沒什么反駁的話了,可看得出來,他們心里面還是有疑惑的,不大相信易陽那話。

“小伙,”正在這時,那賣瓷器的老漢開口說話了,只道,“你眼光很厲害,你說的和拍賣公司的專家說的是一樣的。我不瞞你們了,這件瓷器是我很久以前在西北教的時候淘到的,后來拿回來了,一天有個老朋友來看我,他認出了這件瓷器,說東西很好,是官窯精,后來他也給我請來了拍賣公司收東西的人,那些看了也覺得沒問題,于是拿回去了,可沒多久他們就把東西退回來了,說他們專家看了,東西不對,是件仿。”

“是嗎?!”

那老人非常坦誠,一五一十地陳述事實。

聞言,陸老和叢師傅他們面面相覷。

隨即,他們一齊看向易陽,此時此刻,他們眼神中無不流露出驚詫和敬佩之色。

原來他說的和事實毫無差異,都是對的!

這怎不令人刮目相看?

“小易,你是對的!是我眼力不濟啊!剛才真是習到了!”

剛才一直懷疑易陽的叢師傅這下徹底沒意見了,而是對易陽佩服不已。

易陽搖頭笑道:“叢師傅,你謙虛了,我應該向你習才是。”

“老陸說得一點兒都沒有錯啊!你年紀輕輕的卻練就了這么好的眼力,前途真的是不可限量!”叢師傅大聲贊嘆道,他無疑是重新認識了眼前這個貌不驚人的年輕人。

“你過獎了。”易陽謙虛道。

“那這只碗你們還要不要?”那老漢隨即問道。

“小易,你覺得呢?”陸老看向易陽,征求他的意見。

易陽說道:“東西雖然不是清乾隆官窯,但做得確實不錯,又是一件老東西了,收藏價值還是有的,可以收下來好好玩一玩。”

他這是實話實說,像那樣的舊仿確實不多見,況且,人家老漢拿東西來賣不容易,就沖他那股誠實勁,也得好好考慮一下了。

“嗯,那好吧。”陸老點頭答應道。

既然易陽隆重推薦了,那他還有什么好說,當即與那老漢談起了價錢來。

那老漢很好說話,陸老開他一萬,他二話不說地就點頭答應下來了。

做完這筆交易后,陸老他們便要起身離開習先生家了。

然而,易陽一進門就感覺到的那股強烈靈氣仍然清晰無疑地擺在那里,引起他大的好奇心,只想一睹為快。

其他網友正在看...


上一章  |  寶玉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