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傳第383章 文質彬彬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大郎新傳 >>武大郎新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83章 文質彬彬

第383章 文質彬彬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9日  作者:千古力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千古力 | 武大郎新傳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千古力書名:

武植的文章是和周壽的文章一起發表的。【更多精彩小说请访问uruo】

發表的途徑主要是報紙,山東地界的報紙,還有汴京日報!

古代士大夫的文章之所以能聞名天下,除了上給皇帝上奏章或者上表論,就是名臣之間的信件交流,周壽是實誠人,對百家復興運動很用心,不止在報紙上發表文章,還上書建議皇帝發揚,更是給他的門生好友寫信宣揚,能用的宣傳手段都用了,其決心比武植都要堅決。

要說名家就是名家,不說那些奏折和信件,百家復興思想的文章光是在報紙上發表后就立即引起了轟動,山東地界所有學子儒生為之震憾,身為政治文化經濟中心的汴京城,在汴京日報刊登出周壽和武植的文章后,更是在思想界和文化界都引發了無數跟風的大討論!

有會心支持的,也有堅決抵制的,這樣思想上一有沖突,書生文人士大夫們就難免唇槍舌劍,這種文化的大討論,上奏章自然無用,于是廣開言路,輿論自由的汴京日報便成了兩股思想最激烈碰撞的戰場。

汴京日報雖然是武植家的,可并未因此而堵塞反對百家復興的聲音,這也讓那些反對者們一邊反對,一邊對武大官人的品德暗暗稱道。

總而言之,現在大宋思想界一片驚濤駭浪,老牌士大夫文人們是堅持儒家獨尊的主力,而那些年輕文人官員胥吏和廣大工商業人士則是百家復興的中堅力量,兩派都有其實力相當的代表人物,互相之間或文辯或語辯……無論他們怎么折騰,無論誰占上風,百家復興的影響力是在逐漸擴大的。

當然,這些都是后話,目前來說思想激烈才剛剛形成,周壽身為百家復興領導者,正在摩拳擦嘴準備大干一場,而身處輿論漩渦中心的青州城,卻不見半點思想爭論。

雖然不見半點思想硝煙,可是誰都知道,青州馬上就要出現一件在百家復興這場運動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件!

以復興百家為核心思想的青州學院今天就要正式開學了!

青州學院雖然也是以儒家為主體,但是學院的教學制度是,學習儒家的同時必須選擇幾門感興趣的其它學科一同學習,最后還要把各科都學及格才行,不合格者學院不會承認其曾經學院學生的身份。

說白了就是不發畢業證。目前來說這種和科舉無關的懲罰措施似乎并沒有什么卵用,但是宋人最重名譽,尤其是讀書人,被讀書的學院摒棄是多大的恥辱啊,讀書人可受不了。

所以,只要他們選擇了那些感興趣的學科,肯定會努力修及格的。

百家復興的思想正式在士大夫階層造成轟動正是青州學院開學典禮的前一天,可以說青州學院的首次正式開學,就是百家復興運動在大宋展開的標志!

今天,武植十分興奮,他興奮倒不是因為自己那篇文章引起多大的贊譽和反響,那篇文章扔出去后,武植就懶得管什么勞什子百家復興了,一切有周壽頂著呢,武植之所以興奮,是因為他終于圓夢了!

對于一個前世被學校虐的死去活來的學渣來說,還有什么比親自當上了唯我獨尊的大學校長更過癮呢?

今天青州學院正式開學,武植這個院長的身份就到手了!

唯一可惜的是學院沒有鮮嫩多汁的女學生……

開學典禮的時間定在了上午十點,也就是巳時三刻,典禮臺就設在學院大門外面,典禮過后就是招生流程,而參加典禮的諸位貴賓和邀請來的諸多觀禮百姓們就會順勢進入學院內部。

里面還有精彩節目!

朱文和朱勉武植猜想他們很可能會來搗亂,所以他已經和新任知走謝軒商議過了,典禮過程中派大批府衙將校和青州大營軍士嚴密護衛并維持秩序,有了這種保障,任誰也別想搗亂。

剛到巳時,武植就拖家帶口的乘豪華軟塌馬車出了青州南城門,來到了學院門口了,下車后慕容彥達和王爺也帶著一大家子剛到這里,小郡主也噘著個小嘴跟在他父王身邊。

還有商會諸多人員并青州所有官員也都一一攜妻帶子的過來了。

之所以大家都帶著家眷,實在是因為開學典禮過后還有十分精彩的節目,這是武植提前知會過的,大家自然不想錯過。

與眾人大概的見禮道謝后,女眷孩童們便由專人先引入學院里面去了,金蓮雪兒三娘等人也和林娘子花小妹一起先行進學院里了,倒是靈兒和李師師扮作公子哥跟在扮作員外老爺的李彥身邊,并沒有先進去。

青州學院校門是用九根大理石柱子支撐起來的,上面是如華蓋的漢式青瓦飛檐,每一根柱子都有兩人合抱,上面紋著各種上古吉祥神獸,整個大門寬十二丈,高九丈,恢宏大氣,不可一世!

那些石柱正是武植當初為了節省木料提出的方案,誰知石柱更顯氣派,上還可以表現更多更巧妙的雕刻手法,又有武植給他們設計的滑輪組方便人力,所以大理石柱在青州學院完工后已經在工匠圈中流行開了,青州無數貴戶都爭相效仿。

青州學院的非凡之處還在于學院是開放式的,九根大理石柱攔成了十道小巨門,說是門其實也就是過道,白天每道門都有人把守,夜里用鐵網攔著,只留一道門派人守著。

望著眼前如此壯觀的大門,還有里面更加壯觀的學院,武植心中情感一片翻涌,眼前讓無數人嘆為觀止的一切,都是他武植一點點設計創造的!

好有成就感!

女眷們盡數進入學院后,武植便與王爺慕容彥達還有謝軒、王剛、老院長、青州提學等青州有頭面的大佬們一同走上了典禮臺,顯然,這群人里面就數武植最為年輕,也是今天絕對的主角。

校門外人山人海,都是等著開學的學子和觀禮百姓,靈兒和李師師被李彥他們保護著躲在靠近臺下的人群里,對武植投上了神采奕奕的目光,尤其是靈兒,在下面不停對武植扮著鬼臉,水靈大眼睛里面滿是帶著自豪的欣喜。

武植偷偷對靈兒擠了眼,旋即又換上了一副正經且神圣的嘴臉…在鄆哥溫暖人心且詼諧幽默的主持下,按部就班的進行著典禮的各項儀式,無非就是請主要領導發表講話,對著校門外人頭攢動的學子們回望下過去,說說現在,展望下未來,宣揚幾句百家復興,在鼓勵幾句學子們加油……這就是講話的全部內容。

雖然武植也不喜歡這種形式主義,可是所謂在其位謀其政,有時候形式主義還是很有必要搞的,起碼一番講話過后,武植在學子們心中算是有一定威望了。

大家的講話都很簡短,直到后面原南山書院老院長發表講話的時候提議武植正式出任青州學院院長,武植倒“果斷”的推辭了一番,說起來這也是宋朝特色,哪怕是太子順位繼承皇位,也是要推辭三次的。

禮不可廢嘛!

三次推辭過后,武植勉為其難的接受了出任青州學院院長的請求,另外,原青州各書院院長到青州學院后,還是各分院院長,分管學術,各教師教員各種事務都歸武植管。

典禮最后一項就是中國特色了,就是題字,青州學院目前還未正式掛牌,這個“青州學院”四個字誰來題很重要,因為盡管在場的人不知道百家復興能否成功,也不知道青州學院將來會有何種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既然是學院,又是這樣大宋獨一無二的大學院,是注定要流芳百世的!

誰題這個字,誰就青史留名。

王爺雖然地位尊崇,可剛來青州沒多久,啥事都和他無關,所以題字的事他知趣的退出了,其他人不夠資格,大家一致要武植題字,畢竟這是他一手創建的學院,但武植這次是斬釘截鐵的拒絕了。

他硬把跟著王爺一起退出的慕容老哥給拉了出來,說什么也要讓他題字!

慕容彥達雖然馬上就是國舅爺,可在文壇和書法界都沒啥名號,而且正是上升期的官員,古代題字一般不請正在上升期的官員,因為保不準該官員以后會不會變壞,冒然題字到時候豈不是要砸掉,那樣太失體統了。

所以,即便是名聲如范仲淹,也是在晚年名聲已定后,才敢給人題字。

慕容彥達急忙推辭,可武植吃了秤砣鐵了心要把殊榮讓給他,無奈慕容彥達苦笑著只能題字。

“青州學院”四個大字并不難寫,慕容彥達寫的是隸書,儒雅大氣,不失風骨,書成后立刻引來眾人贊嘆,武植也唏噓的看著慕容老哥,自古以來,無數書法名家都是把所有書體書法練差不多了,最后才敢玩隸書,老哥深藏不露啊!

書成后武植立刻命人拿去做鎏金字,這大字是要鑲嵌到學院大門中間四根石柱上的以表萬世的。

最后一項是學院校訓,這個武植當仁不讓,上前揮毫潑墨也寫了四個行書大字。

“文質彬彬”!

校訓自然要高端大氣上檔次,低調奢華有內涵才好,什么叫內涵?就是很常見,但是別人卻想不到的,就是內涵。

武植也是穿越過來后鉆研了《論語》才知道,原來“文質彬彬”這個詞并不是形容書呆子或者有禮貌的,這個詞出自《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意思就是,一個人太過遵從本質天性,就會變的野氣或土氣;而一個人太過文氣,就會悶騷迂腐;只有兩者各取一半,文質彬彬,才是君子!

這個詞太有內涵,太有哲理了,武植太愛了,這也正是武植一直做人潛意識奉行的標準。你要整兩句詩詞,搞文雅一點的,咱也能陪你玩;可你要耍流氓,咱能比你更流氓!

所謂君子之道,文質彬彬,用它來做校訓,正是發揚武植的風格。


上一章  |  武大郎新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