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傳第341章 北宋六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大郎新傳 >>武大郎新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341章 北宋六賊

第341章 北宋六賊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9日  作者:千古力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千古力 | 武大郎新傳 
小竅門:按→鍵可快速翻到上下章節


作者:下載:

[燃文書庫][][774][buy][]

這六賊分別是:蔡京、童貫、梁師成、王黼、李彥和朱勉。舞若

但凡無道的皇帝身邊,總是充滿了各種奸臣小人,宋徽宗趙佶身邊這類人更是多不勝數,奸臣、太監、權商、道士甚至文藝界人士,但凡能討得趙佶歡心的,都有高官厚祿,而且上位后都想著法的魚肉百姓大肆撈錢。

比較著名的除了這六賊,還有高俅楊戩等一大批人。

先說這些小蝦米。

高俅父子已經被武植弄死了,在之前,大宋被高俅禍害最深的,就當屬京師禁軍了。

高俅是靠踢球發家的,之前趙佶沒當皇帝之前,偶然的和高俅踢了一次球,那次高俅超水平發揮,一下把趙佶踢成了票友,每天都找他踢球,后來趙佶即位,高俅自然雞犬升天。

于是乎,這個業余的足球運動員,很快的就升到了國家副部長、部長、直至副國級高官太尉。

主要的職務是執掌京師數十萬禁軍。

從此之后,大宋禁軍變味了。

雖然禁軍自太祖時期過后,戰斗力一直就不行,歷代最出風頭的軍隊是大宋的西北軍。不過禁軍畢竟是享受政策扶持的,每年各地軍區都會選派一些最精銳的士兵去補充禁軍,禁軍依舊是大宋最強大的對外威懾力所在。

可高太尉上位后,花樣百出的把禁軍當猴耍。具體來說,高俅把國家的軍隊當成了自己的工程隊,給他蓋房子、修花園;當成了手工作坊,軍人加工器皿,運到外地去賣;當成了跟班的,每天不去訓練,陪著他東走西逛;還被他沒收了軍餉,沒有生活來源,逼著軍人們從事各種額外工作,去養家糊口。

汴京繁華如廝,是當時世界上最美麗,最風雅,最紙醉金迷的城市。一般人初入汴京,被各種道德良知規范都難免沉淪其中,更別提沒有嚴格紀律約束的禁軍了,沒折騰幾年,京師重地的禁軍幾乎都被腐化了,戰斗力一落千丈,等到日后金人打過來的時候,盡管人數眾多,但卻是一觸即潰!

這是高俅留下的禍根,好在現在,高俅已經死了,禁軍雖然已經被腐化,卻還有亡羊補牢的機會。

另外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奸人,就是楊戩了。

真是白瞎了這么個神武的名字,大宋的這個楊戩,非但不是什么頂天立地的大英雄,甚至連男人都不是,他是一名太監。

趙佶比較寵信的太監。

他在皇宮中管理的是御花園,本來,這個職位在宋朝別的皇帝時期,只是微乎其微的職位,可是在特別愛好園藝奇石的趙佶這里,就成了重要的肥缺。

楊戩在這個位置做的出色,被趙佶加官晉爵,混到了節度使的官位,這個官位比太尉都要高上一籌。

一個太監在官位上達到一定境界后,那么他剩下的追求就只有錢了,除此之外,他也沒別的追求了。

于是,楊戩開始利用手中權力大肆斂財了。

在古代,即便是宋朝工商業如此發達的朝代,土地也是人們最根本的財富象征,于是楊戩開始對土地下手了。

權貴手中的土地他不敢動,好,那就從老百姓手中“拿”。

楊戩“拿”的很無恥。

他成立一個叫“西城所”的部門,派專人下鄉去核查百姓的房契地契,各地的百姓很配合,政府要查證,還不小跑著回家取?結果取來后,西城所的人開始問,這塊地是從哪兒來的?答,父親留下來的。好,你父親是從哪兒搞來的?答,爺爺留下來的……以此類推,直到問及祖祖太爺以上。

年代太久遠,嗯,好,拿出證據來,證明是你祖祖太爺給你祖太爺的!

百姓崩潰。

上面是祖傳型崩潰,有聰明的另想了別的法子,面對質問,他會說,這是我買的。好,你從誰買的?答,東村頭甲。好,找東村頭甲來,問甲從哪兒買的,如此類推,可以推到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后邊去,到那一步,就算是夏洛克穿越過去,也別想找出最早的那個買主。

西城所能一直追問到五代十國去。

于是,百姓再次崩潰。

崩潰的結果是加租加稅,只要定下來,以后哪怕天災**顆粒無收,也別想逃債。這種方法從汝州開始推廣,覆蓋到京東、京西、淮西、淮北等諸路各大富饒區。

這種兇狠的剝削,搞的百姓民不聊生,怨聲載道,卻又敢怒不敢言。

就連武植之前所在的陽谷縣,也有一個西城所。

靈兒好父皇趙佶身邊,這樣的貪得無厭的奸臣賊子多不勝數,每一個都有一整套的辦法能把百姓折騰的死去活來,連褲衩都剩不下來……但是這些人的危害,比起“六賊”,卻又顯的小巫見大巫了。

壓根排不上榜。

蔡京、童貫、梁師成、王黼、李彥和朱勉!

這幾個人,才是真正滅國級的妖孽,除了像上面兩位那些大肆圈錢,損公肥私外,他們還把禍國的奸臣當出了特色!

首先說蔡京,他年輕的時候是王安石變法中的中堅力量之一,有一腔為國為民的熱血,和唐宋八大家中宋代的六位名家同朝為官,與司馬光政見不合,他敢當庭開噴,那時他為新法的推行不懈努力,為了國泰民安殫精竭慮。

可是歷經兩朝皇帝,黨爭沉浮,到了現在,他已經成為了一個妖孽。是近二十年以來宋朝政局不斷反復,從最初為信念、榮耀而戰,到后來為黨派、為恩怨而斗,一系列的血腥齷齪中孕育出來的集大成者。

在這個人的身上,再沒有原則,曾經的榮耀、追求、信念,都被一次次的政治風暴吹走了,他目睹了良臣如王安石被罷免;圣賢如司馬光身敗名裂,險些連墳墓都保不住;文豪如蘇軾顛沛終生;強臣如章子厚也翻身落馬。

等等,這個世界還有平安嗎?連安全都談不上,還說什么榮華富貴?!這些例子把他刺激到了,陽光的人在逆境中變得耀眼,陰沉的人在逆境里皈依了黑暗。這個人漸漸變得加倍的小心、謹慎、精致、風雅、和暢。

而且,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任何東西都可以拋棄,就算是國家。

于是他遇到了品味和修養和他一致甚至還是他書法上粉絲的新皇帝,趙佶。

趙佶是一個很聰明的皇帝,甚至是個英明的皇帝,如果不是后面他一門心思撲到藝術和享受上去,而是專心治國,那他的成就絕對能超過宋朝歷代皇帝。

事實上,就算他寵信奸逆,揮霍無度,可是如果不亡國,他也算個有成就的皇帝。

成就都發生在他即位的前期,平叛亂,復河湟,滅土蕃,破西夏……西北的宋軍勢如破竹,為大宋收復了河湟一帶幾千里的土地,一直延伸到新疆地區,打的土蕃諸部俯首稱臣,更是讓西夏李家戰戰兢兢,非但不敢犯宋,還割讓了大片的領土給宋。

宋朝的疆域在趙佶在位的時期達到了最大的面積。

那時的趙佶別說搞什么花石綱建什么園林了,連用一只玉碗吃飯,都怕大臣們說他奢侈。

這也是宋朝歷代皇帝留下的傳統美德,節儉!宋朝是最富裕的朝代,但是皇帝們吃穿用度都非常節儉,仁宗皇帝連螃蟹都舍不得吃,神宗皇帝想建一座小臺,直被言官們輪番問候了一個月,才得以建成。

不止活的時候節儉,連死后的陵墓都異常節儉,秦始皇有始皇陵,漢武帝有茂陵,唐代有乾陵依山鑿墓,明有十三陵,清朝皇帝從一即位就開始建墓,一修幾十年,落葬時陵墓富如國庫。

遼國也一點不差,源于習俗,他們的墓都修在深山老林里。高官貴人死后身著金鏤玉衣,其式樣比漢人的更精致,陪葬以豐富著稱,每一代盜墓的摸金校尉都知道,挖到遼墓等于挖到了金礦。

宋帝陵是最寒酸的了,第一修建時間短,每一座都是在皇帝死后才修,最多不過兩年就落葬。第二陪葬最薄,只有皇帝用金器,其余的后妃,哪怕到了實權太后的等級,也只是鍍金。

所以,趙佶雖然有心奢侈,但是他不太好意思,于是,他找來了剛上任的首相蔡京。

但凡皇帝想不學好的時候,身為臣子,尤其是身為百官之首的宰相,更應該及時的把皇帝從邪路的想法上拉回來,可是蔡京沒有,他太怕失去自己得來不易的榮華富貴了,他無論如何都要慣著皇帝。

于是,蔡京非但沒勸趙佶,還利用自己淵博的才學幫趙佶名正言順的開始了奢侈的生活。他一共說了八個字,讓趙佶如夢初醒。

“《易經》云:“豐、亨、豫、大。《周禮》云:“唯王不會。”

意思是說,皇帝的花費根本不用計算,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要達到“豐、亨、豫、大”等富貴繁華的效果才算好。

怎么奢侈怎么來!

古人最向往的周朝都有這種官方說法,以后誰還敢對皇帝奢侈說三道四?

趙佶頓悟了,他明白皇帝要怎么當了。古人誠不我欺啊,原來早有這樣的前輩。是的,一定是這樣,要不然為何那么多人爭著當皇帝,為何爭得頭破血流,只因為享受難得,無邊無際不必計算的享受!

從此以后,趙佶就徹底沉迷在精神追求和實物追求上了,一邊盡情的享受,一邊處理朝政,可是享受是為了滿足**,人的**一旦開閘,就是無止境的,漸漸的就發展成了舉全國之力,盡趙佶之歡心。

上梁不正下梁歪,無數禍國殃民之徒便涌現在朝堂之上了。邊境之地,也隨之遭殃。

趙佶就像后世一個青春期的單純小男生,而蔡京就是第一個給他看日本動作片的人,而且,這個蔡京引誘趙佶過后,他手里還有無數的種子,無數的番號,各種類型,各種口味……每次都讓趙佶眼前一亮!

直至把趙佶、把宋朝引向深淵。

不算蔡京其他罄竹難書的罪行,光這一點,蔡京就是頭號國賊!

舉報:/

**作者:千古力所寫的《》為轉載作品,收集于網絡。**

**如果您是《》作品的版權所有者但不愿意我們轉載您的作品,請通知我們刪除。**

**本小說《》僅代表作者個人的觀點,與立場無關。**

筆下書友正在閱讀:


上一章  |  武大郎新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