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新傳第152章 國恥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武大郎新傳 >>武大郎新傳最新章節列表 >> 第152章 國恥

第152章 國恥


更新時間:2015年12月19日  作者:千古力  分類: 歷史 | 架空歷史 | 千古力 | 武大郎新傳 


[燃文書庫][]

武松又立功回來青州后,又被晉升了一級,這次上頭只是晉升了武松的軍職,并未升他的官銜。燃文書庫(7764)

所以武松的官銜還是秉義郎,相當于中校軍銜,可是其軍職終于和軍銜持平了,命為青州兵馬供奉將,算是青州大營里面的核心將領了。

不過武松此次雖然得勝歸來,但還是不能娶妻,因為黃信這不爭氣的家伙被二龍山賊寇捉去了,都是官府中人,秦明不能不管,便只好又命武松前去設法營救,并圍剿山賊。

俗話說人要倒霉起來,喝涼水都塞牙,黃信就是如此,武松正準備不計前嫌的領軍去援救他,可是此時大宋朝卻發生了一件大事,卻讓全民憤怒的大事。

因為這件事,大宋所有靠北方的軍隊都處在隨時待命狀態,黃信被捉這種小事,只有先擱一邊咯。

這件事發生在宋朝河北路與遼國接壤的燕云十六州地區,燕云十六州本屬于中原漢族,乃是中原漢族世代阻隔游牧民族侵略的天然屏障,占據燕云便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自從被遼國侵占后此處就駐扎了大量的遼軍,歷年來,遼國對宋朝的戰爭或者侵擾,都是從此處一馬平川的直沖宋朝腹地。

而宋朝對此根本無可奈何,國內軍力又不如遼國士兵那樣驍勇善戰,所以之前宋朝才會戰爭處于優勢的情況下和遼國簽訂澶淵之盟這種稱臣納貢的不平等條約。

可是雖然盟約簽訂后遼國不再對宋發動大規模侵略戰爭,可是邊境的一些小摩擦卻是常年不斷,就在今年入六月份的時候,邊境河北東路河間府地區發生了一場大火。

六月份正是北方麥子成熟的季節,今年開年以來宋朝北方的山東河北地區一直風調雨順,過年時候的幾場瑞雪終于在六月田里的小麥上顯出了成果,整個山東河北地區,小麥無一不是秸稈粗,麥穗大又飽滿,出城后到處都是金黃色的麥浪,每一片田地里,麥穗都沉甸甸的壓彎了麥秸。

對于這長勢喜人的小麥,農民伯伯們整日都笑的合不攏嘴,果然是瑞雪兆豐年,今年真是個幾十年難遇的大豐收啊!

農民是最依賴天時的,而天氣又最反復無常,遇到大旱大澇就算是后世農民都難以抵擋,更別提古代農民了,所以這樣風調雨順的好年景實屬一件難得的喜事。

小麥大豐收,百姓們喜上眉梢,但是也有人因此而盯上了他們,這些人正是遼國人!

遼人已經習慣了對宋朝百姓的掠奪,面對著河北處宋朝農民的大豐收,駐扎在燕云十六州的那些遼人們,自然也已經饞涎欲滴了,就在宋朝這邊農民們準備收割那一片片飽滿的麥穗時候,遼人突然殺了過來!

強大的遼騎兵將邊境附近所有的農民全部趕走或殺死,剩下的大片長滿成熟麥子的田地,則由大批遼人收割運回,望著滿是飽滿麥穗的麥田被遼人糟蹋洗劫,那些河北邊境的受害百姓們一片哭天搶地,他們無一不對遼人恨入骨髓。

對此,軟弱無能的宋軍迫于百姓的壓力,倒也組織了幾次驅逐行動,可是宋軍對遼騎兵本就無力抵抗,再說遼人只是為了搶劫,太分散,宋軍只有敷衍了事,上報給朝廷后,朝廷對于這種搶劫行為也不予重視,反正都被搶習慣了……

只要不是侵占領土,朝廷根本不重視這個,不就是搶點糧食嗎,讓他們搶夠了不就行了。

朝廷的昏庸無能,不僅令民間百姓義憤填膺,也助長了遼人的氣焰,不但河北北路一帶農民損失慘重,最后遼人沒辦法深入腹地去搶,臨走時便在那些他們沒辦法搶的麥田里面,放了一把火。

古代收割小麥無疑是一年中最忙的時候,不像后世幾天就能搞定,所以遼人來搶劫也只是挑邊境附近的麥田,好方便其他大量遼人來收割運回。所以,當遼人放那一把火的時候,宋朝其他地方大部分成熟的小麥還屹立在田里面。

燒、殺、搶、掠,在古代,放火可是比殺人還要嚴重的罪行,遼人這一把火,放的更是喪盡天良。

小麥成熟的時候正是中國北方地區炎熱少雨的時候,而且成熟的小麥干燥易燃,這一把火起先只是在河北邊境處蔓延,但是被六月的風稍微吹那么幾下,火勢就一發不可收拾了起來!

成片成熟的小麥田,遇到一點火星子后,就像被點燃的火藥一樣,迅速摧枯拉朽的燃燒了起來,火勢如滔天巨浪,由河北邊境瘋狂的向大宋腹地的麥田蔓延,農民們為了救火已經犧牲了無數人,可依舊阻擋不了席卷而來的火勢。

最后大火直燒到了臨近黃河的地帶才被官民們合力控制,可是控制住又能怎么樣,整個河北北路東路的麥田,已經蕩然無存了!

在這場大火中,成千上萬畝顆粒飽滿的小麥,在這滾滾大火中,化為了一顆顆黑炭……

若不是有黃河阻著,恐怕武植所在的山東地界,也要遭殃。即便是這樣,在大火的那些天里,整個青州城上空,都是滾滾濃煙……

河北農民們期盼整個冬天的小麥,如今顆粒無收,大火逐漸熄滅了,絕望和悲哀卻在河北地勤勞善良的漢族農民中蔓延……

不止河北農民們絕望,這場大火也點燃了宋朝所有百姓的怒火,大街小巷,茶館酒樓,到處都可以聽到有志青年對遼人的暴行振臂呼罵,在汴京,更有上萬書生文人的帶領幾十萬百姓集體到皇城大門口請愿,大有朝廷若是出兵,就立刻投筆從戎的架勢!

這次宋朝的百姓們是真的憤怒了,憤怒里面夾帶著屈辱,那可是小半個河北的麥田啊,而且還是難得的豐收年,就被遼人這樣毫不留情的給付之一炬了。遼人!你們搶就搶了,溫和的大宋,善良的大宋百姓們只好忍了,可是你們燒掉對你們有什么好處啊?

就連武植最近心里面也是憋屈的難受,武植長這么大,還是第一次體會到國仇的感覺,未穿越前的中國,盡管也有一些跳梁小丑小打小鬧的來招惹,可是誰都清楚,那些小丑們不敢玩過火,因為他們知道,一旦過火我們很容易就能捏死他們。

在小丑們面前,我們始終有種大國的優越感。

可是這次遼人不一樣,遼人是真心看不起大宋的,搶你們的是你們活該,燒你們的……也是你們漢人活該。

有能耐你們來打我們遼國啊!你們敢嗎?

宋朝不敢打。

沒有燕云十六州做屏障,任何一個中原王朝都不敢打北方的游牧民族!打不過。

所以,在大火發生后,盡管百姓嘩然,朝野震動,大家都咬牙切齒的請愿朝廷出兵討伐遼國。

不過,高層的那些官員們和當朝官家,卻對這些呼聲的反應并不積極,目前只是派人去遼國那里交涉,并予以強烈譴責……

根據報紙轉載朝廷邸報的消息,目前朝廷的態度是盡量不打仗,如果遼國能就此事給出相應的賠償,那么這件事情,我們大宋就大度的不予追究了……下不為例。

“傻、逼朝廷!”

就連武植這個穿越到宋朝的人看到這個消息后,都氣的爆了粗口,何況大宋的其他百姓,恐怕連梁山上那幫賊寇,也恨不得去找遼國干架了!

武植明白,如今朝廷當政的是蔡京等奸臣,宋徽宗更是個無能昏庸之輩,只知道茍且偷安,斷然不想打仗,更可恨的是,如今大宋朝的最高軍事長官太尉高俅,他娘的只是個踢球的運動員,就算打起來指望他也是白瞎。

整個朝野都是不爭氣的貨色,武植恨不得現在就殺到汴京,在朝廷里興風作浪一番!

可是武植知道自己現在的實力,還遠遠不夠……

今天,是商會開茶話會的日子。

會館里坐滿了人,無論是武植還是黃智,此刻所有人的臉上都彌漫著憤慨。

因為,就在今天早上,報紙轉載了官府邸報上一條讓人怒發沖冠的消息。

這條消息的內容是宋國和遼國的談判結果,遼國死皮賴臉的不承認是他們放的火,更沒有為放火事件賠償宋國一文錢,兩國也沒有打起來……這些已經讓宋人氣憤不已了,但是讓人接受不了的還在后面——遼國居然以大火波及到了燕云諸州為由,反過來向宋朝索要起了大筆賠款!

更屈辱的是,宋朝皇帝和宰相們,居然真的答應賠錢了!

被人燒了幾個路的麥田,居然還軟弱到反過來賠錢,宋朝的臉都被宋徽宗給丟光了,活該后世被俘受辱,搞得武植都不想去改變什么狗屁歷史了,就讓宋徽宗這傻、逼以后被俘受辱好了!

不過武植這也是氣頭的想法,不改變些什么,最后受苦受難最大的還是百姓們,還是他自己。

正因為宋朝軟弱無能,武植才這么努力的提升自己和武松的實力和地位,為的,就是有一天,宋朝的國力能夠像他的文化和經濟一樣,遠遠強過周邊乃至世界所有國家,成為整個世界的霸主國家!

這些都是武植的目標,眼下這國恥武植也只能硬咽下去……如今在這種國恥面前,會館里面誰還有好臉色?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


上一章  |  武大郎新傳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