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猩球崛起2》的北美票房定格在了268億美元這個數字上,海外票房則落在了459億美元,總票房為728億美元。
其中,中國電影市場貢獻了2362萬美元票房,雖然比不上《泰坦尼克號》達到的數字,但已然成為中國影史上第二賣座的電影,超越了《加勒比海盜》去年創造的2073萬美元的記錄。
這個票房數字,固然要比英國、法國、德國等歐洲傳統市場稍遜一籌,但已然和澳大利亞、巴西、俄國等市場拿到的數字差不多,讓福克斯相當的滿意。
而他們在中國宣傳《猩球崛起2》的營銷方式,沒有宣傳廠牌、沒有宣傳導演、更沒有宣傳演員,宣傳的是馬克庫恩特效大片,一下子就引燃了中國觀眾的熱情,從側面印證了小庫恩去年的中國之行是多么的成功,他在中國是多么的受歡迎。
要知道,《猩球崛起2》之所以取得這么好的成績,是因為直接進入了中國的暑期檔,與北美這邊同步放映,才能取得如此之好的票房。
誰都知道,中國廣電總局為了保持國產片的市場占有率,事實上存在著“國產保護月”這個不成文的規定的,而通過小庫恩的關系,《猩球崛起2》直接突破了禁令,進入了7月檔。
這個好處,《宿醉2》沒有拿到,《哈利波特3》沒有拿到,卻落到了《猩球崛起2》的頭上,這讓這部影片直接多增加了至少1000萬美元的票房收入。
1000萬的票房增長,固然不放在好萊塢六大的眼中,可中國的票房市場,也隨著中國經濟一起進入了快車道,逐年增長起來,這讓以福克斯為代表的好萊塢六大不能不重視。
所謂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好萊塢六大的高管們絕對不缺乏眼光長遠的家伙,現在中國市場就已經能夠與巴西、澳大利亞、墨西哥、俄羅斯等地比肩了,那么三年之后、五年之后,中國市場會成長到什么程度?
似乎,成長到英國那樣能夠為好萊塢賣座電影提供5000萬美元以上的票房,成長到世界第二的票房體量,這不再是個夢想!
好萊塢六大,起碼是福克斯開始期待了起來,看著下面人給出的具體財務報表,老狐貍默多克也看到了去年小庫恩與中國人接觸的好處。
不過,老狐貍有些踟躕,像新聞集團這樣的國際巨型傳媒集團,想要把觸角深入中國還是能辦到的,總能找得到渠道,不過現在中國市場表現得潛力不小,可能提供的實際利潤還是太少,不值得他花費大力氣。
而且,馬克庫恩那個小子已經用了幾年時間,在中國建立了特殊的優勢,新聞集團要想擠進去,可要花費正常好幾倍的力氣,還可能再次得罪小庫恩,這讓默多克覺得自己面前擺著一塊雞肋——食之無肉,棄之有味!
最終,老狐貍還是提高了福克斯在中國分部的級別,讓他們發揮更重
(本章未完,請翻頁)要的作用,至于效果有多少,他也就不苛求了,他不求追趕上小庫恩,只求把其他競爭對手甩開一個身位。
同時,他還準備走夫人路線,讓自己的妻子文迪與秦伊莎拉起了關系,彌合他和小庫恩之間的裂痕,說起來,兩個人有很大的共同點啊,都是猶太裔,都有個華裔老婆!
可惜,其他五大也不是鼠目寸光的傻瓜,他們也紛紛采取行動,各顯神通,和中國的電影圈建立聯系,索尼憑借著《英雄》的北美發行權以及總部同在亞洲的關系,接觸了張導和張制片等人,韓董推薦給小庫恩的一些人才,也在華納和派拉蒙的一些劇組中受到了良好的接待,迪士尼呢,艾格最擅長拉關系了,他直接飛到了中國,打算在上海建造一座迪士尼樂園!
只有環球,似乎被小伙伴們排擠了,沒有找到什么門路,只能用吃酸葡萄的語氣說:中國的市場前景未必有多么美妙,考慮到政治隔閡、文化差異……balabala
因為一部《猩球崛起2》的放映,中國電影圈的大佬們猛然發現自己融入世界的速度加快了些,無論是官方部門的領導,還是業內的大佬,都發現以前那些有點傲慢的外國友人們,對待他們開始熱情起來了,在利益訴求上,也開始考慮一些中國方面的想法了。
有關部門的領導們一下子就開心了,去年馬克庫恩來華的影響擴散了啊,當真是可喜可賀,他們知道這件事最大的功臣是誰,熱切回應外國友人的時候,原則問題半部都不讓,“國產保護月”禁令里,只能有一個例外——當然,他們是不承認有這個國產保護月的。
總之,中國電影行業與好萊塢的交流,比正常歷史進程上稍微多了一些,吸收好萊塢的一些理念與技術,也稍微快了一些。
中國的電影人因為《猩球崛起2》顯示出的市場潛力,享受到了歷史上某些并不存在的好處,北美這邊,作為《猩球崛起2》的導演,彼得胖子得到的好處更多!
六年以前,他是一個在好萊塢混不下去的新西蘭胖子,只能凄凄慘慘地交出《魔戒》的導筒,換取一個讓維塔工作室活下去的機會。
六年后的現在,他已經是好萊塢有名的“技術派”大導演,維塔工作室也成為能夠與工業光魔相媲美的知名特效公司。
六年時間,滄海桑田,讓彼得胖子唏噓不已!他哪能夠想到,本來這只是一個他放棄執導《魔戒》的補償,卻成為了他的通天梯!
環球影業后悔死了,亞當弗格森無數次詛咒自己的前任,為什么沒有同意與cms合作《金剛》,他們至少有兩次邀請彼得胖子復活這個知名的ip,可是都被他們錯過了。
現在,他們屢次三番地邀請彼得杰克遜,將預算開到了2億,甚至是25億美元的級別,給彼得胖子開出了2000萬美元的導演片酬,卻依然換不來這個新西蘭技術宅的回頭一顧。
(本章未完,請翻頁)啊,拍出了《猩球崛起2》,整個福克斯都對彼得寶貝得不得了,讓他繼續執導《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無論預算還是片酬,都是好萊塢頂尖級別。
而《猩球崛起3》之后,小庫恩還答應他,把《霍比特人》系列讓他執導,彼得的日程表,都已經排到了16年,哪里有時間搭理環球呢?
說回來,還真有些同人不同命,拍得電影同樣叫好叫座,可阿方索卡隆的下場卻比彼得胖子凄慘多了,明明《哈利波特3》的預算比《猩球崛起2》低,票房比《猩球崛起2》高,口碑嘛,兩者平分秋色,為毛他就被從導演位置上踢開,而彼得胖子卻成了好萊塢的當紅炸子雞?
《猩球崛起2》的出現,讓阿方索卡隆顯得更加冤枉了!
其實,這也不奇怪,在杰夫羅賓諾夫眼里,阿方索是把一個十億級別的項目下降到了八億級別,而在湯森羅斯曼眼中,彼得胖子是將五億級別的項目提升到了七億級別,起點不同,導致期待不同,最終造成了結果不同。
而在大眾眼里,還是庫恩因子在起作用,證據是:彼得杰克遜是小庫恩親自推薦給福克斯的,他不僅做了《猩球崛起》系列的制片人,還是這個系列的主編劇,雙方聯系得這么緊密,彼得胖子能夠享受到庫恩因子的正向加成。
《猩球崛起》系列和《諜影重重》系列一樣,屬于那種續集強于前作——芝麻開花節節高的異數,這是庫恩因子存在的又一力證!
而《哈利波特3》的導演阿方索卡隆呢,他是華納兄弟選的,而非是小庫恩推薦的,據傳到了這一部之后,小庫恩這個制片人已經很少插手劇組的運作了,所以享受不到庫恩因子的加成。
不像前兩部克里斯哥倫布執導時,小庫恩那時會對具體劇情給出建議,庫恩因子是那兩部成為10億級別電影的最主要原因。
這個說法,剛開始只在網絡上小范圍傳播,但后來卻流傳得越來越廣,逐漸流傳到六大一些高管的耳中,他們對于這則流言,當然理所當然地……相信了!
沒錯兒,因為觀眾心理是如此的不可琢磨,好萊塢那是相當的迷信!
也不是沒人反駁,有人舉了《蜘蛛俠2》的例子,說這部電影小庫恩參與得也不深,照樣大爆,結果就被人打臉,說你看看第二部和第一部的票房,是不是稍稍下降了,人們一看,臥槽,果然如此!
一樁樁鮮活的事例,連索尼的高層都驚動了,索尼的總裁邁克爾林頓直接致電給小庫恩,請他務必對《蜘蛛俠3》多多關心一下,弄得小庫恩哭笑不得。
這也不怪林頓太過迷信,反正又不是什么涉及到核心利益的大事,就當求個安心吧!
庫恩因子在好萊塢橫行肆虐,這讓環球的總裁亞當弗格森一陣心驚膽戰,他望了一眼窗外的天空,總覺得有種陰云密布的感覺!
(本章完)
推薦本章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