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醉》的拍攝,每天都在歡樂瘋狂的進行,時間很快地來到7月21日——《猩球崛起》在北美首映的日子,一周之后,它就要大規模登錄院線,接受市場的檢驗。
本周的電影市場,《律政俏佳人》繼續保持著健康的跌幅,穩健地收割著小妞喜劇的票房,但最奪目的明星,已經變成了環球的科幻大片《侏羅紀公園3》,和《律政俏佳人》的好口碑不同,《侏羅紀公園3》似乎驗證著好萊塢“逢三必爛”的定理。
大概是因為《侏羅紀公園2》口碑太差的關系,斯皮爾伯格放棄了執導這部續集,接過執導棒的是喬莊斯頓,但是在口碑上,這部要比上一部還要爛。
紐約時報的影評人阿爾維斯米采爾在專欄里諷刺道:“它想要做的全部就是讓你嚇得笑起來,它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可不是只有阿爾維斯一個人對影片大加嘲諷,關于影片和導演的吐槽,是影評人和影迷的集體行為,就連掛名制片人頭銜的老斯,都沒有逃脫,《娛樂周刊》的格雷伯曼,就直接將火力集中到他頭上,“斯皮爾伯格已江郎才盡,而他的跳躍的燈光仍很動人,那可能給了這部90分鐘的電影太多東西,角色也一個比一個悶。”
這也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喬莊斯頓在開拍前六周,劇本就被制片人小組給推翻了,又不能延遲開機,所以在拍攝時,他有一段時間是沒有劇本的。
但觀眾可不管這些,他們只看到這部續作質量很爛,別說沒有第一部讓人渾身戰栗,連第二部的精益求精都沒有做到,劇情毫無驚喜,還有幾場戲更是無頭無尾,完全沒有下文,比如影片開場時一條船在海中被無名巨·物襲擊,但卻沒再交代水中為何物,令觀眾看得一頭霧水。
另外,結尾也莫名其妙,有些戛然而止的味道,觀眾們習慣了大多動作片的內在起伏和節奏,很多人被這個結局蒙蔽了,結束時,他們還以為會出現假的緊要關頭,接著假的黎明來臨,然后才是真的緊要關頭和真的黎明。當翼龍出現時,他們還期盼會出現另一個動作場面,但卻沒有了,它們只是拍著翅膀越海而去,引出了結局。
最離譜的是一名在片中已被翼龍吃掉的人竟忽然“起死回生”,和僥幸逃生的幾位主角在最后關頭幸運地坐上直升機離開恐龍島,而3只翼龍也一起飛離荒島,主角們被狂追之后竟可以冷靜的看著翼龍在機旁一起飛而若無其事,真是讓人吐槽不能。
一部特效驚悚片,劇情只是重復著前兩部恐龍追殺人類的套路,讓觀眾輕易猜到劇情的轉折和結局走向也就罷了,但是特效場面沒有震撼到觀眾,就連制造的戰栗感也不足,這就說不過去了。
如果說這部電影還有什么優點的話,那就是特效雖然不驚艷,但還在水準之上,另外時間也很短,不算
(本章未完,請翻頁)結尾的演職員表,還不到90分鐘。即使你恨透了這部電影,也不用受太長時間的折磨。
但在票房上,這部電影還是能讓制片方環球滿意,《侏羅紀公園3》7月18號在北美3434家場館放映,兩個工作日,就收獲了3061萬美元的票房。沒辦法,誰讓老斯的前作為這個系列積攢了太多的人氣呢,即使看過的觀眾都說它很爛,也有不少觀眾想要進電影院一探究竟。
聯想到這部電影的成本只有9300萬美元,環球影業還是能在它身上撈到足夠多的利潤。
不過,超差的口碑還是會對這部電影造成影響,首周末過后,它的票房大跳水是可以預見的。小庫恩相信,這部電影的票房表現,都不會超過《黑客3》,《侏羅紀3》可沒有什么令人驚艷的特效場景,也沒有靚湯、朱莉和塞繆爾杰克遜等明星扛票房,這對《猩球崛起》是個巨大的利好消息。
《猩球崛起》在洛杉磯的首映,小庫恩特意從賭城趕了回去,和秦大小姐一起,為彼得杰克遜這個新西蘭胖子站臺。
小庫恩的名氣就不用說了,秦伊莎也早就擺脫了幾年前在華爾街落魄的窘境,手里的“高維空間證券投資公司”和“創意商店天使基金”,在互聯網泡沫破裂浪潮中,成為了兩顆耀眼的明星,坐實了全美第一白富美的名頭。
另外,人類男主羅素克勞是上屆影帝,女主娜奧米沃茨也嬌俏秀美,還有澳洲幫的大將:前阿湯嫂妮可基德曼以及實力派女星凱特布蘭切特等人助陣,20世紀福克斯對電影的宣傳也用心,一時之間倒也賺足了媒體關注度。
光線昏暗,可容500·人的放映廳里座無虛席,小庫恩、秦伊莎和參加首映的明星們,影評人們,以及其他觀眾一起,都聚精會神地盯著大銀幕。而這部被小庫恩盛贊的科幻大作,也并沒有讓他們失望,“這是一部從故事、邏輯、情感上都尊重了觀眾智商的電影”的宣傳語也絕非吹牛。
《猩球崛起》所訴求的很多價值觀思想體系都溯源自1968年《人猿星球》,繼承并同時在劇情上簡化了《人猿星球》的龐雜繁瑣,取消了時空場景,壓縮了幻想層面,降低了哲理高度,穿上了生活化和人性化的外衣,更具有親和力,從而使更多的普通觀眾能夠輕松看懂影片的含義,在注重題材深度挖掘和娛樂性里找到了平衡。
大銀幕上,表現最出彩的,不是新科奧斯卡影帝羅素克勞,也不是美麗動人的澳洲美人娜奧米沃茨,而是安迪瑟金斯飾演的大猩猩凱撒。
“這個猩猩也太逼真了吧,如果不是知道內情,我還以為你們找到了一只會演戲的真猩猩呢。”就連見慣了大場面的秦伊莎,都對安迪瑟金斯的表演豎起了大拇指。
小庫恩聳肩笑了笑,對她說道:“這可是
(本章未完,請翻頁)彼得和安迪的功勞,彼得的維塔工作室開發出了驚人的特效技術,而安迪則是最好的動作捕捉演員。”
這真的不是小庫恩的過譽之詞,盡管在技術上,這版要比系統中2011年版稍遜,但安迪瑟金斯的表演依舊犀利無比,放在這個年代,這種特效已經足夠震撼世人了。代價就是,制片成本達到11億美元,連拍攝帶后期制作,總共用了2年半的時間,但是在銀幕上看到這種效果,沒有人覺得不值。
大銀幕里,猩猩凱撒每一步擬人化的成長過程都叫人驚嘆,小時候眼神流露出的楚楚可憐和萌不亞于動畫片明星;在看護所,與威爾分別時迷惘地大力敲玻璃、眼神流露的驚恐無助更讓人心疼,甚至在墻上用粉筆畫出家里的窗子的形狀,它目睹人類對猩猩的虐待和壓迫,從隱忍到憤怒,最后,它滿腔怒火對虐待它的人類喊出“不”時,把受屈辱后自尊自傲、陰郁深沉的神情演繹得霸氣十足,讓人血脈亢奮。
“唉,看著凱撒的眼睛,我就快忍不住哭了。”觀眾席一處,寶拉不禁眼淚汪汪地對西婭說道,西婭也深以為然。
凱撒從家養寵物變成帶領猿族反抗的領袖,經歷了一個漫長而復雜的轉變過程,其中有幾幕與人類對手戲彌漫著不造作的溫情。像幫助患老人癡呆癥的威爾的父親、受驚嚇后把頭埋在威爾胸口都像人類小孩一樣自然。拒絕威爾帶它回家轉過頭后雙眼飽含掙扎的淚水及最后它說的“凱撒到家了”更是讓人眼淚狂飆。
被催淚的,絕不僅僅是寶拉和西婭兩個,影院里不時地想起小女生和小孩子的輕輕哭泣聲,她們可真的被凱瑟的經歷給震撼到了。
“動作和特效場面也足夠良心啊,這部電影的成本真的只有11億美元?可要比《珍珠港》和《侏羅紀3》的特效強好幾倍!”動作片愛好者特洛伊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大銀幕,看著凱撒在長期壓迫下,決定反擊,和其他猩猩挑釁警察、攻占建筑、肆虐路面,心情激動不已。
尤其是金門大橋上的一場戲,熊熊大火、爆炸、直升機、成千上百輛車與臨時演員、營造氣氛的舊金山濃霧,展現出精心制作的特技特效,讓特洛伊激動得額上的青筋都繃了起來。
無論是帶著單純享受電影心思的普通觀眾,還是一貫挑剔的影評人,都全情投入、看得入神,為安迪瑟金斯的凱撒所震撼,為彼得杰克遜獻上的杰作所震撼,同時也震撼于cms今年的第六彈,真的非常強勢!
觀眾席前排中間的位置,就坐著《猩球崛起》的主創們,福克斯的高層湯森羅斯曼就在其中,聽著周圍觀眾不時發出的抽泣聲和贊嘆聲,看著銀幕中上演的震撼、感人的場面,他就不禁瞥了小庫恩一眼,愉快地想道:馬克對于這部電影票房的預測,是不是又謙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