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文已經多次說過,電影業是個投資大、風險大而又回本慢的行業,觀眾口味變幻莫測、難以捉摸,六大高層也只能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了!這種行業特點,決定了好萊塢對知名影片的翻拍和出續集的方式十分熱衷,而在原創題材上相對謹小慎微。
像是《諜影重重》這種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取得佳績的商業系列片,對于每一個電影公司來說都是難得的瑰寶,不僅會在其他方面給制片方帶來不菲的利益,而且也還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可能挖之不絕的寶藏。
《諜影重重》三部曲,一部比一部的成績更好,因此,原本杰夫羅賓諾夫打算采取兩種方式挖掘這個系列的潛力。一個方法是重啟,間隔7、8年之后,淡化一下影迷對老版演員的印象,換一批演員翻拍,重新演繹杰森伯恩的故事;另一個辦法是繼續出續集,可以間隔個2、3年,主角還是啟用原班人馬,反正馬特達蒙和艾米亞當斯都很年輕,又不是演不動商業片的老人,就是他們打算辭演,也可以采用《007》系列的方式——不換角色換演員。
這兩種方式,無論哪種杰夫羅賓諾夫都能接受,就看小庫恩喜歡哪個了,就算他以后不打算本人執導,那也沒問題。處理這種續集問題,六大的經驗都很豐富,能夠找到經驗豐富的人接手,到時只要讓小庫恩隨便掛個顧問的名就好,能夠提出建議當然更好。
只是沒想到,小庫恩給他送來了第三種選擇——沒有續集,也不會翻拍,他打算終結這個系列,說實話,羅賓諾夫一點也不喜歡這個答案。
聽到比克斯的那個問題,羅賓諾夫的笑容就僵硬了一下,轉瞬即逝,隨即,他灑然笑道:“馬克對這個系列沒有什么新想法了,但是把這個系列交給別人的話,他又不太放心,所以,我們決定把這個系列暫時封存,不考慮重啟,也不考慮續集計劃。”
可這微妙的表情變化,怎么能逃得過比克斯的觀察,他表面上不動聲色,只是隨口說了句:“是這樣啊,還真有些可惜了,像《諜影重重》這種系列片,可是很難得的。”
對于電影業,杰夫比克斯也不是完全不懂,只是有些見識沒有羅賓諾夫深刻罷了。
羅賓諾夫呵呵一笑,他心中暗生警惕,這就是他不太喜歡比克斯的地方,這家伙太陰,權力**要比杰里列文重得多,手段也比列文陰沉得多,他爽朗地道:“沒什么好可惜的,馬克認為電影該封存,那我就封存這個系列。”
比克斯在羅賓諾夫的辦公室里待一陣子就走了,他來這里只是協調雙方的某些步調而已,并不是來和羅賓諾夫喝咖啡聊天的,兩人之間沒有那么密切的關系。
等比克斯走了之后,羅賓諾夫通過內線電話囑咐秘書,要一個人靜靜,暫時不要轉接那些不重要的電話。
他一個人想
(本章未完,請翻頁)了很多,羅伯特達理退休之后,他迅速頂上,又很快地站穩腳跟,甚至開始布局集團ceo位置的爭奪,就源于在他的掌控下,華納兄弟賺取了大量的利潤。而這些利潤,很大一部分都是同小庫恩的合作帶來的,《黑客帝國》系列和《諜影重重》系列,就像兩個大金礦一樣,每年都能為公司帶來數億美元的利潤,《哈利波特》系列也被大眾看好,還有金凱瑞和小庫恩合作的新商業片,更是沒有賠本的可能。
杰夫羅賓諾夫的地位,說是小庫恩帶來的也不為過,羅賓諾夫心里對小庫恩是感激的。當然,能當上ceo的人,在利益面前,幾乎不會受到私人感情和道德的影響。ceo可以不講感情、不顧道德,但不能不動腦子。
這些年來,馬克庫恩這個名字,隨著他的電影的不斷成功,隨著他的世紀婚禮,在北美也越來越響亮起來,成為了業界、媒體人士和公眾口中多次談論的存在,“驚奇小子”、“天才導演”、“上帝寵愛的男孩”,這些外號也都一次次被翻了出來,成為大家對他最好的形容詞。
27歲,算上《諜影重重3》的預估票房,他的累積票房全球今年會沖到35億,北美累積票房也會沖到16億,而且這還只是對《諜影3》保守估計的結果,這還只是盤點了他親自執導的電影,而是算上那些他掛了制片人名字和參與編劇的電影——想象一下吧,如果把《電鋸驚魂》系列七部、《驚聲尖笑》系列三部、《黑客帝國》系列、《霹靂嬌娃》,還有《心靈捕手》都算上,那這個數字就會更加恐怖!
即使如此,在票房這塊,不調整通貨膨脹的情況下,把所有導演都算上,能排在他前邊的目前也只有史蒂文斯皮爾伯格,他目前積累的全球票房是55.1億,北美累積票房是27.9億,老斯就是那種所謂的好萊塢工業的集大成者,能夠又快又好地拍出電影來,而小庫恩緊隨其后。
排在第三位的是羅伯特澤米基斯,目前為止,他積累的全球票房是23.7億,北美累積票房是11.5億,與小庫恩的差距,最保守的估計是11.3億和4.5億,當然,這位大導有《危機四伏》和《荒島余生》會上映,但沒有人看好他能夠憑這兩部電影追平這巨大的差距(事實上也的確沒有)。
也就是說,在整個世界上,總票房上,只有斯皮爾伯格能夠確定無疑地壓住馬克庫恩的風頭,這位27歲的小伙子,用了7年時間,憑借著扎扎實實的票房成績,壓過一大幫從業幾十年的老家伙,登上了票房榜的榜眼位置——
而估算平均值呢?小庫恩8部電影,平均每部北美票房2億,全球票房4.4億,只排在喬治盧卡斯和詹姆斯卡梅隆后邊,還是力壓斯皮爾伯格的平均每部北美票房1.55億,全球票房3.06億的。
可是,史蒂文斯
(本章未完,請翻頁)皮爾伯格今年54歲,喬治盧卡斯今年56歲,詹姆斯卡梅隆今年46歲,在他們面前,馬克庫恩無疑具有明顯的年齡優勢,他有充足的時間來追趕這些前輩。
而且,馬克庫恩的排片速度還是他們中最快的,平均一年一部的速度誰都比不上,而且每一部都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沒有失手的作品。如果算上他參與制片的電影,那就更加復雜了,反正有這個“驚奇小子”參與的電影項目,就沒有賠錢的!
誠然,在奧斯卡上,馬克庫恩還不能和那些大導演比,至今還沒有一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小金人,尷尬程度和喬治盧卡斯差不多。可杰夫羅賓諾夫是華納兄弟的ceo,不是電影學院的教授,小庫恩的票房表現就能晃瞎他的眼睛了。
拉攏到馬克庫恩拉攏到一座移動的金山,這已經是整個好萊塢的共識了,所以,羅賓諾夫又怎么會因為《諜影重重》系列續集的小小不快,就做出得罪金山的事情呢?能做上ceo的人,不會如此不懂得取舍。
羅賓諾夫喝光了咖啡,就又按下了內部通話鍵,讓秘書通知凱瑞奧倫特來辦公室一趟,凱瑞是他心腹,一直負責處理與小庫恩和cms的合作事宜。
沒過多久,凱瑞就氣喘吁吁地趕到了,羅賓諾夫早就命令秘書給他準備好了蘇打水,這種拉攏的小手段杰夫也不缺。
“與cms的合作上,你做的很好。”看到凱瑞已經把氣喘勻了,杰夫就說道,“我看過報表了,今年到目前為止,保守估計,這樁合作就將為我們提供了3.6個億的利潤——干得不錯,明年將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利益。”
明年的時候,除了《黑客帝國3》和《冒牌天神》外,《哈利波特與魔法石》也要上映,利潤當然更加豐厚。
凱瑞知道羅賓諾夫在陳述結束,會有問題要問,他只是在那安靜地啜飲著蘇打水,同時也在等待著。
果然,杰夫問道:“在合作中,你怎么看待馬克這個人?”
“非常有才華的導演,也是非常有能力的制片人。”凱瑞毫不猶豫地答道:“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應該和他一直合作下去,在好萊塢,沒有哪家公司不渴望著與他合作!”
“唔,”羅賓諾夫點了點頭,又挑了挑眉毛,問道:“那么,迪士尼呢?”
這是個不太好回答的問題,凱瑞想了一會兒才回答道:“我想,即使是邁克爾艾斯納——我們都知道他不喜歡馬克,但他也不會拒絕這個。《魔法奇緣》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現在迪士尼在清除羅伊派的人,但是和這部電影相關的人員都沒有動。”
杰夫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嘆了口氣說道:“凱瑞,我們不能失去他!”然后,他又目光灼灼地看著凱瑞,重新說了一遍,“我們不能失去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