賬號:
密碼:
棉花糖
視覺設置:
微軟雅黑
301萬的票房成績,讓《女巫布萊爾》登上了北美周票房排行榜,排在了第15位,一個很不起眼兒的位置上,但好萊塢卻沒有人這部電影是不起眼的。27家影院,這個數目可嚇壞了其他的電影公司,cms是從哪找到的寶貝?不是說這部電影是因為馬克庫恩哄未婚妻才買斷的么?一個馬克庫恩已經這么神了,難道伊麗莎白秦也要進入超神模式么?
但在cms公司內部,所有人都在憋著一股氣,雖然第一周票房就讓他們收回了所有的成本,還小賺一筆。可關鍵的是,院線的表現也太欺負人了,只給加了4館,打發叫花子呢?
唯有他們的boss小庫恩,還是老神在在,頗有些勝不驕、敗不餒的王者氣度。
在電影上映的第二周,他給約什李下令,網絡營銷開始采取新的方式;也給戴維沃格爾下了命令,準備好一千萬現金,大規模的實體營銷也要在第三周展開,無論是硬還是軟文,給我鋪天蓋地走起來吧!
他的確控制不了院線的行為,但他能夠調整自己的步伐,能夠調整營銷的方向,他使用著別人不了解的病毒營銷方式,他占了先機!
什么,有媒體和記者已經注意到《女巫布萊爾》的異常,要刊登出真相?請先暫停吧!延遲到下一周,這樣你們能獲得cms的友誼。
什么,有網友已經開始《女巫布萊爾》的真偽,要cms出面澄清?cms的態度是無可奉告,派出水軍到網絡上攪渾水。
約什李的手下們再次出動,將“女巫布萊爾”事件的前前后后的表面現象,都整理成文,放上官網,再向各大論壇擴散。
cms的發行部員工也已出動,拿著攝影機走進各家影院,將里面觀眾的驚恐反應拍下來,視頻放上網,再來一個標題——“你們想體驗他們的感受么”?
戴維沃格爾親自帶隊出動,制作宣傳短片,聯系各大電視臺、各個戶外公司,務必要讓《女巫布萊爾》這個名字在第三周鋪天蓋地。
cms的員工們,徹底動員起來了,他們用盡一切方式和手段,就是為了讓《女巫布萊爾》火熱的勢頭不被打斷,就是為了讓《女巫布萊爾》這個名字不斷洗腦。
《女巫布萊爾》第二周的票房出來了,它的表現,依舊亮瞎了人們的雙眼,31家影院,387.2萬美元票房,還是排在票房周榜第15名,單館周票房12.5萬美元,比第一周的票房還上竄了一截——這匹黑馬太黑了,黑得發亮,黑得耀眼!
相比較而言,夢工廠的《鬼入侵》,同為恐怖片,8000萬美元的投資,導演詹德邦特是砸鍋了,盡管首周的票房不錯,有4800萬美元,但糟糕的觀眾口碑,后續票房的大跳水是可以預期的,票房上是回不了本了,只能指望碟市慢慢回血了。
迪士尼的《g型神探》,成本比《鬼入侵》還多1000萬,但票房表現得比《鬼入侵》還要糟糕,除了證明迪士尼這兩年逐漸沒落外,就真的沒有什么其他意義了。
面對這種票房趨勢,院線公司也說不出什么話了,《女巫布萊爾》,加,堅決加!正好把《鬼入侵》和《g型神探》砍掉的排片加到《女巫布萊爾》身上,自己不爭氣,就不能怪罪院線不照顧了,在第三周,《女巫布萊爾》的院線數增加到1101家。
影迷們早就饑渴難耐了,他們以最大的熱情走進電影院,這部電影。
媒體們也早已按捺不住,在好奇心和cms宣傳經費的驅使下,他們對“女巫布萊爾”的現象展開了調查,各大新聞臺也開始報道影迷排隊等著觀看《女巫布萊爾》的盛況;各個即將上映的影院,各大城市的公共場所,主要公交線路的巴士車身上,都張貼了電影的巨幅海報;還有幾個熱門脫口秀,也用幾十秒的時間,播放了電影的電視宣傳片;互聯網上,那就更不用說了,那就是約什李的后花園……
第三周的票房,沒有讓cms和院線失望,4877萬的票房成績,讓它排在了票房周榜的第二位,在茱莉亞羅伯茨主演的《落跑新娘》5305萬美元后邊,這一點也不丟人,真的!
人家《落跑新娘》的投資是7000萬,你《女巫布萊爾》的投資是6萬;人家《落跑新娘》的女主是好萊塢一姐茱莉亞羅伯茨,還有著和理查基爾在《風月俏佳人》后再次合作的噱頭,你《女巫布萊爾》的主演就是個路人甲;人家《落跑新娘》是首周放映,3158家影院放映,你《女巫布萊爾》已經放映三周,1101家影院放映。
但結果卻是周總票房比對方低400多萬,周單館票房44296美元吊打對方的16798美元,這個結果真的不丟人!
現在,這個成績可不僅嚇壞了包括兩位年輕主創在內的自己人,嚇壞了好萊塢各大電影公司和院線這些圈內人,也已經徹底鎮住了媒體,開始向普羅大眾擴散。
媒體們自第三周開始,就已經開始叫喊起“巫術顯靈了”,否則誰也解釋不了為何發生這么靈異的事件——《泰坦尼克號》是傳奇,可它那2億美金的成本,自誕生之初,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不是撲街至死,就是榮耀滿身;《深·喉》則是小成本的傳奇,可那部電影挑逗了人內心深處潛藏的欲望,打破禁忌、突破道德的欲望,創造奇跡也可以理解;可《女巫布萊爾》它憑什么?
是啊,它憑什么?
cnn新聞臺,鏡頭里,尚帶著些不解的女記者,把麥克風對準幾位正在排隊等待入場的觀眾,詢問他們觀看的理由,可觀眾們大多也很懵懂,“我也不知道,但我身邊的人都看了,我要是不看的話,就落伍了,這可不酷。”許多位青少年如是說道。
進入第三周,cms不再壓制媒體對于真相的揭露,他們早已對此不再恐懼,《女巫布萊爾》已經成為了一個現象,它現在不是一部電影,而變成了一個流行符號。
所以,媒體們很快就弄清楚了原委,藝匠公司的購片經理,接受了《洛杉磯時報》的采訪:“這只是一部電影,是兩個年輕人拍出來的電影,成本只有6萬美金,并不是真實錄像帶剪輯而成,海瑟等人也是演員扮演的。他們當初還找各大電影推銷過,可惜大家都拒絕了……”
他們也找到了mpaa,一位評審委員接受了采訪:“這當然是一部電影,不是什么紀錄片,沒看到我們給它訂的分級么?——是r級。”
abc新聞臺的記者更是神通廣大,他們把小庫恩給搬了出來,在攝像機鏡頭前,小庫恩笑得淡定自若,侃侃而談:“事實上,cms從來沒有欺騙,只是善意地讓人們忽視了一些東西。但有誰在乎呢?這可以看做一場互聯網上的大型行為藝術,所有人都得到了樂趣,這很酷,不是么?”
隨著媒體的深度介入,網絡上的謠言當然不攻自破。
但觀眾們卻依舊對這部電影樂此不疲,6萬美金的成本,居然現在已經收到了5500多萬美金的票房,到底這部電影有何奇特之處?更多的人都被勾起了好奇心,這已經是一股潮流,一個現象。
人都是有獵奇心理的,而年輕人是最不愿意落伍的,他們怎么肯錯過潮流呢?
cms及時把丹尼爾麥里克和愛德華多桑切斯推了出來,編劇兼導演再兼制片人,似乎和馬克庫恩有些像,同樣的年輕,同樣的第一部作品就取得轟動,巧合的是,他們還是在馬克庫恩的助推下踏上順風船的。
已經有人把他們看作是小庫恩第二了,而且,他們似乎比小庫恩還要傳奇——小庫恩的第一部電影《電鋸驚魂》成本是100萬美金,而他們的《女巫布萊爾》成本只有6萬美金。但在票房表現上,《女巫布萊爾》要比當初的《電鋸驚魂》還要火爆得多。
民眾們喜歡傳奇,喜歡驚喜,《女巫布萊爾》這部電影似乎又多了一個看點。
民眾們喜歡的,媒體當然樂意追捧,他們愿意把兩位年輕人捧得高高的,把《女巫布萊爾》捧得高高的!
唯有影評人群體很不滿,這不是一部他們會喜愛的片子,在影迷們紛紛慷慨解囊趕潮流的時候,職業影評人們卻在向電影丟下一顆顆的爛番茄,普遍觀點是,這是一部無聊之極的電影,因為一個精妙的騙局走上了時代的潮頭,但潮頭過后,人們會選擇忘記它,忘記除了夸張的電影票房與成本比之外的所有人和事。
但巫師顯靈了,影評人也就無用了!《女巫布萊爾》在第四周繼續收割著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