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尼克號》上映第五周,票房走出奇跡曲線,逆跌13.5,周票房4263億美元,北美總票房突破2.5億美元,達到2.66億美元。影史第一?只是時間問題。北美5億?或許能夠憧憬。”
“《泰坦尼克號》在世界各大主要市場紛紛強勢開畫,票房一片飄紅!”
“日本成《泰坦尼克號》第二大市場,‘大船’有望創造日本影史記錄。”
“《泰坦尼克號》助推好萊塢風靡世界,‘大船’的成功,誰是最大贏家?”
“馬克庫恩的眼光極其獨到,一個月之前,全世界都在嘲笑他的狂妄,但現在一切都已截然不同。《泰坦尼克號》是好萊塢現今條件下的最閃亮結晶,必將成為全球影迷的寵兒,起受歡迎原因如下:……”
時間已經進入98年1月下旬,通過福克斯的全球發行體系,《泰坦尼克號》在世界各國陸續上映,開始展現了自己橫掃全世界的強橫姿態。
在北美,《泰坦尼克號》已經連續五周獲得了票房周冠軍,票房曲線極其妖異特殊,不僅跌幅下,還有兩周逆勢上揚,真是妖到了極點。
在海外市場,日本是這部電影的第二大市場,和北美同期上映,目前為止,票房已經突破1億美元,每周還繼續穩定地增長著;法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巴西……等各大電影市場,‘大船’也都輕松地破了各種票房紀錄。
總之,在《泰坦尼克號》面前,所有電影都黯然失色,《007:明日帝國》就是這樣,有一個非常委屈的開局,這部首周票房不錯,最后盈利也算豐厚的007電影,現在已經被甩得影子都沒有了。其他新片,基本不值一提。
關于《泰坦尼克號》的票房預測,越來越多激進的娛樂媒體們,開始鼓吹小庫恩的論斷來,有些已經喊出了“北美5億,海外10億,不是不可能”的聲音!
預測票房這事兒,被打臉的風險不小,但越接近成功,收益就越大。在整個上映期,媒體和影迷們,對小庫恩的預測都樂此不疲地討論著,無論是在之前的被嘲諷,還是現在的被期待,他都收獲了極大的關注度。
而且,這事不僅北美的業內在關注著,在世界范圍內,也是一件挺火熱的話題,凡是說起《泰坦尼克號》的,都會提到某位好萊塢導演對這部電影票房的夸張預測,小庫恩想不火都不行。
《泰坦尼克號》能否達到小庫恩的預測,世界各國的票房專家們也說不準,但到了現在,這部電影會奪得影史票房第一的位置和取得豐厚的盈利,這已經成為了業界的公論。
所以,即使小庫恩預測失敗,也不會有人嘲笑他,反而會把他的預測當成一次成功的炒作,認為這也是推動《泰坦尼克號》票房爆炸的原因。如果票房預測成功,那小庫恩獲得的好處就難以估量了。
毫無疑問,攪動媒體風云,強勢搶了一波風頭的小庫恩,
(本章未完,請翻頁)是《泰坦尼克號》席卷全世界的大贏家之一。
卡神,為了這部電影,放棄了自己導演片酬(選擇分紅),揚言失敗就使用剃須刀片自殺的片場暴君,他的心酸與磨難,影迷和媒體們都知道,所以他的功勞誰也奪不走,當然也是大贏家之一。
小李、肥溫,這對原本在好萊塢,只能算是三線、或者四線的年輕明星,隨著杰克和露絲之間催人淚下愛情故事的走紅,他們本人也成為最受年輕人追捧的青年偶像。現在,哪位青少年的墻壁上,會沒有杰克或者露絲的海報呢?不用說,他們也是大贏家!
和他們比起來,福克斯就未免顯得不那么光彩,盡管他們最終能從《泰坦尼克號》獲得不菲的利潤,但是制作時與詹姆斯卡梅隆的緊張關系,上映時對小庫恩的小小拆臺行為,都讓福克斯表現得就像個小丑一樣。
這絕不是福克斯想要扮演的形象!
“福克斯今年將在奧斯卡上力推《泰坦尼克號》。”
“默多克發表評論:‘《泰坦尼克號》做到了世界上99的電影都做不到的事,它不僅具備商業性,也具備藝術性,它助推好萊塢電影走向全球,應該受到更多的肯定!’”
“‘卡梅隆應該獲得最佳導演,《泰坦尼克號》應該獲得最佳影片!’福克斯的韋伯福爾斯曼表示:‘《泰坦尼克號》是個傳奇,我們要做的就是讓傳奇更加輝煌些,會向更多的奧斯卡評委發出邀請,邀請他們走進電影院,親自看看這部電影。’”
隨著福克斯旗下報刊,配合默契地給出頭版頭條,福克斯之前有些不大光彩的形象,也瞬間變得好看起來。
《泰坦尼克號》在北美上映超過一個月了,本身已經成為了一種社會熱潮,影迷們都有一種參與奇跡和制造奇跡的感覺,當然想讓這個自己認定的奇跡也受到權威的認可,所以,福克斯的宣傳算是說到影迷們的心坎里去了。
這種宣傳活動,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重塑福克斯的形象,也有著炒作電影的意圖——《泰坦尼克號》強勢霸榜五周,觀眾們已經有點對它的新聞免疫了,熱度不免下降,現在借著“能獲得奧斯卡多大肯定”的東風,一下子就讓電影重新回到了輿論核心。不得不說,好萊塢這幫電影商人的生意頭腦真是太精了!
當然,小庫恩也是這一波接一波的輿論潮水的推手之一,誰讓cms也是《泰坦尼克號》的重要投資人之一呢?只是他現在人已經到了法國,很好地躲在了福克斯和新聞集團的后邊,根本不用承擔哪些競爭對手的怨恨。
《泰坦尼克號》早在1月7日就在法國上映了,票房表現就像在其他地方那樣好,讓法國媒體大呼“好萊虎”的同時,也知道了小庫恩那個著名的票房預言。
所以,在小庫恩帶著膠片、劇組和攝影器材乘包機降落在戴高樂機場的時候,等待著他的,不僅有約翰格雷和呂克胖子,還
(本章未完,請翻頁)有不少扛著長槍短炮的歐洲記者們。
看到這種場景,小庫恩還是有些吃驚的,法國人不是一向不怎么看得起好萊塢的,怎么給他來了這么大的陣仗?
“馬克,恭喜你,《泰坦尼克號》取得了成功!”
“馬克,你之前的票房預測,依據是什么?”
“馬克,你對《泰坦尼克號》的票房預測,現在還堅持么?”……
剛走出通道口,小庫恩帶著一幫人,還沒來得及和華納的約翰格雷說話,就被記者們各種各種問題給轟炸了。
他們暫時沒突破保鏢們組成的封鎖線,但提問的勁頭可足的很,不滿足他們一下,劇組可不那么容易脫身。
小庫恩拍了拍手,又連做了幾個下壓的手勢,才讓現場的氣氛慢慢平靜下來,他笑道:“我現在是《諜影重重》的導演,關于《泰坦尼克號》的問題,我覺得你們更應該采訪詹姆斯,就是里奧和凱特也是更好的選擇。”
“eon!”一位記者說道:“馬克,我們都知道你是這部電影的重要投資人,可不是毫無關系。現在,我們更關心你的票房預言!”
“oK!”小庫恩聳了聳肩,“我現在覺得那個預言是個錯誤。”
“什么?”另一個記者訝道:“馬克,我沒聽錯吧?”
“你當然沒聽錯。”小庫恩笑道,“《泰坦尼克號》的票房,比我預估的還要好一點。所以,我認為之前的預測有些保守,就是這樣!”
保守?有些保守?北美5億,海外10億,這還是保守的說法?記者們都能聽到自己眼球碎裂、三觀崩潰的聲音。
說完,小庫恩就撇下風中凌亂的一眾記者,鉆進了約翰格雷準備的車里。
“馬克!”
幾個月不見,約翰格雷的態度,更加親切、更加熱情了。
“約翰!”
對約翰格雷,小庫恩也是滿面笑容。
約翰格雷遞過來他的手機,說道:“杰夫的電話,他有重要消息。”
小庫恩接過電話,就聽見了杰夫羅賓諾夫熱情洋溢的聲音:“馬克,你已經到巴黎了?為了不打擾你,我特意讓約翰等你下飛機后再通知我。”
“嗨,杰夫,聽說你有重要消息?”小庫恩把關心的事情在大腦中過了個遍,先心中亂猜著。
“是《哈利波特》,集團已經通過立項了!”杰夫用振奮地聲音說道。
“比我預計的還要快一點兒!”小庫恩也振奮了起來,《哈利波特》系列,潛在利潤可是比《泰坦尼克號》還要大。
“哈哈!這可是馬克看重的項目,速度當然要加快!”杰夫大笑起來,說道,“知道么,馬克?現在的好萊塢,最不羨慕福克斯的就是我們華納,他們有《泰坦尼克號》,我們有馬克庫恩!”
對于這句恭維,小庫恩很受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