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
這是為什么?
艾斯納不斷的問著自己。自從成為迪士尼的CEO后,他一路順風順水地爬到了好萊塢的最頂端,成為能夠呼風喚雨的權勢人物。
除了有限的幾個大股東,需要他給幾分面子之外,迪士尼的董事們都成了他手中的傀儡,他可以冷酷無情地趕走卡岑伯格,可以對邁克爾•奧維茨呼之即來揮之即去,可以讓羅伯特•艾格在他面前戰戰兢兢,可以讓對手們對他無可奈何。
可就是在一位好萊塢新秀面前,屢次三番的遭受挫折。他只不過是想讓那個狂妄的金發小子,兇猛上升的勢頭稍微慢那么一點兒,這個一點也不難的事情卻屢屢讓他失望!
好萊塢沒有人可以一直神奇下去,這是一條公理!即使是詹姆斯•迪恩、馬龍•白蘭度這種身上鐫刻著某種文化符號的巨星,即使是希區柯克、斯皮爾伯格這種可以代表一個時代的導演,他們也都有很多不如意的時刻。
但即使是最苛刻最挑剔的人,也不得不承認,馬克•庫恩就沒有失敗或者平淡的時候。這個怪物進入好萊塢已經有三年了,他非但一個接一個的創造著票房奇跡,越戰越勇,沒有露出半點頹勢,現在已經是毫不客氣地把自己的觸手伸進電影之外的領域了……
上帝為什么如此寵愛馬克•庫恩?他的作品為什么能夠得到觀眾們的歡迎?他的成績為什么強到了讓人感到不真實的地步?
艾斯納可以想到一些理由,比如他進入好萊塢就靠了羅伯特•艾格的關系,得到了自己千萬富翁父親的資助,比如他的猶太人血統,是他得到斯皮爾伯格和澤米基斯看重的一個前提,比如他交到了一個能量很大的女朋友,能夠間接利用財團的影響力,比如他自己本身獨到的輿論控制能力,能夠掀起一場場輿論風暴,以及他有一個能力出眾的團隊……
但他也有非常想不通的地方——為什么他能很快地寫出一個出色的劇本?為什么他總能挑選出最合適的演員?為什么他的劇組拍攝起來那么快?為什么他想做的事情總能完成?為什么他就從來嘗不到失敗的滋味?
任何人都會失敗,但馬克•庫恩就是不會,在好萊塢,在北美娛樂圈,這幾乎快成為所有業內人士的共識了。
尤其是今年,這個觀點都快要讓不信邪的自己認同了!之前,隨著《電鋸驚魂》、《驚聲尖笑》和《第六感》的連續成功,大部分人還只認為“任何人的電影都會失敗,只有馬克•庫恩的電影能夠不斷取得成功”。但現在,這句話已經被修改,“任何人的項目都會失敗,只有馬克•庫恩的項目能夠不斷取得成功”。
看看吧,《百萬富翁》就是最好的論據,馬克•庫恩已經把自己的魔力施展到電視圈了。只用了一周時間,《百萬富翁》就輕輕地、溫柔地和不可阻止地踢中了NBC的屁股,把它從收視率第一的寶座上踢走。
按理說,ABC已經成為了迪士尼的子公司,ABC能夠奪回王者位置,對于穩定迪士尼股價是有很大好處的。作為迪士尼CEO的艾斯納,心里應該感到高興才是,可是迪士尼暴君只感到陣陣悲涼。
本來,他打算拼著迪士尼少賺些利潤(有小庫恩和金•凱瑞,艾斯納知道沒有虧本的可能),用兩敗俱傷的手段,也要挫挫驚奇小子的威風。可在巴菲特的影響力下,艾斯納那點報復的心思也不得不按捺下來。
他能做的,只能眼睜睜看著討厭的金發小子,一步一步地向著傳奇領域邁進,沒準將來那句話就要修改成“任何人的項目都有可能失敗,只有馬克•庫恩看重的項目能夠不斷取得成功”,誰知道呢?艾斯納嘆了口氣。
即使好萊塢從來不是缺少天才和奇跡的地方,馬克•庫恩取得的豐功偉業也足以讓艾斯納感到眩暈。這個金發小子,仿佛不是生活在現實世界中一樣,他做出的成績,哪怕放在電影里都有夸張之嫌(呃,艾斯納沒有讀過YY小說),真的很難相信這種人就生活在他的身邊,真真切切地建立著豐功偉業,而且看起來還要繼續建立下去。
不管你有多大的勢力,不管你用了多大的心思,在這樣的人面前,似乎都只有俯首認輸一條路能走。作為一個個性強硬的CEO,艾斯納心中都不禁泛起了淡淡的無力感。
說起來,馬克•庫恩是個成功的導演,也是個成功的制片公司的老板——盡管他的制片公司還沒有建立發行部門,也僅僅投資他自己執導的電影。但正因為如此,六大的CEO和高管們,才更加喜歡他、討好他和支持他。否則,難道討好注定要和他們搶生意的夢工廠么?
因此,無論他的成績有多么亮眼,大公司的高管們都不會感到威脅和危險,哪怕他現在和華納好得像蜜里調油一樣,大家也根本不在意。說穿了,在《第六感》和《百萬富翁》之后,哪怕馬克•庫恩當面甩他們的巴掌,他們也樂意把自己的另一邊臉湊過去。只要能夠把他從華納兄弟那里挖過來,任何犧牲都是值得的。
《黑客帝國》還沒有拍完,大家不好預測它的成績。但是上周,主演湯姆•克魯斯剛剛憑借《碟中諜》,又在全世界影迷面前狠刷了一遍知名度,導演馬克•庫恩又用蹂躪——對,就是蹂躪——NBC,在電視圈建立了自己的赫赫威名,讓所有人都被《黑客帝國》信心爆棚,就連快要上映的《楚門的世界》,也獲益匪淺。
從以往的歷史來看,米拉麥克斯是同馬克•庫恩合作的第一間公司,他為他們帶來了兩個超級吸金的恐怖系列片——《電鋸驚魂》系列和《驚聲尖笑》系列。
其中,《電鋸驚魂》系列據說計劃拍攝七部,已經拍完了第三部,正在拍攝第四部。這個小成本的經典恐怖系列,到目前為止,已經為米拉麥克斯帶來了差不多四億多美元的利潤,稱之為金礦絕對實至名歸。
至于《驚聲尖笑》的第二部也已經上映,大概是因為缺少驚奇小子的親自參與,票房比上部降了一截,只能算是小賺。但這個系列還沒有徹底爛掉,聽說哈維在尋找新導演的同時,正在勸說神奇小子負責監制的工作,無比讓這個系列重新煥發光彩。
而迪士尼,作為馬克•庫恩的第二個合作對象,盡管沒有深度參與他的電影項目,依舊從中賺取了數千萬美元的利潤。沒有得到更多的原因,好萊塢的普遍看法是,迪士尼眼瞎,對于真人影片缺乏那種在動畫電影上面的洞察力。
既然如此,那些信奉著“利益第一”這一信條的好萊塢精英們,又怎么會對這位年僅23歲的天才導演、驚奇小子不趨之若鶩呢?就連艾斯納,也動了和馬克•庫恩修補關系的心思,把他重新拉回迪士尼旗下,讓他為自己沖鋒陷陣。
不計前嫌的胸懷,“ess”的信條,這些都是艾斯納這種CEO不可或缺的特質。但讓他苦惱的是,他不確定馬克•庫恩會有這等胸襟。做出了這種成績,整個好萊塢都任他予取予求,換做他是對方,也不會吃迪士尼這棵回頭草啊?而且,華納兄弟對驚奇小子更友好,時代華納的規模,也不必迪士尼小多少。
還有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也阻止艾斯納如此行為。眾所周知,在好萊塢,沒有一家電影公司可以說自己高枕無憂。電影業,是一個賭性特別大的行業,還有著利潤微薄,回款周期長的特點。但它需要的投資數額又特別巨大,還集中在了生產前期,這就讓電影公司的股東們,對公司的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即使是好萊塢六大電影公司的高層也不例外,在外人看來,六大的CEO們都高高在上,高不可攀,權力大的不得了,是所有人都仰望的存在。但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的地位是多么的岌岌可危,他們的心態又是怎樣的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面對著變幻莫測的市場,有的時候他們是多么的迷茫;面對著他們的下屬和同行,他們又是多么恐懼被奪走位置。
馬克•庫恩確實是利潤保障,從未失手過。但不幸的是,他是羅伯特•艾格的教子,而艾格是迪士尼子公司的,有大股東巴菲特支持,有董事湯姆•墨菲撐腰,要是再有一位能干的教子做保障,他艾斯納的位置往哪里擺?
難道他在趕走卡岑伯格,趕走奧維茨之后,要為羅伯特•艾格做嫁衣?才不會呢,他寧可迪士尼毀在他手里,也不愿別人把它從他手中奪走。
對馬克•庫恩,艾斯納只能一聲嘆息,把他當做敵人。他會給巴菲特面子,消除《楚門的世界》的宣發障礙,但他也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即使是馬克•庫恩,也不可能一直成功!
艾斯納又是一聲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