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風水師第568章 棄子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都市>> 極品風水師 >>極品風水師最新章節列表 >> 第568章 棄子

第568章 棄子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07日  作者:岱岳峰  分類: 都市娛樂 | 都市生活 | 岱岳峰 | 極品風水師 


長孫無忌一口氣,還不及嘆完,就又聽得外面腳步匆匆一陣。李治坐在玉輅之上,看著由明安所率的近侍們匆匆而入,便問道:

“可查出什么了?”

明安似有若無地先掃了眼長孫無忌,然后才道:

“主上英明。方才明安與諸侍前入楊婕妤宮中問話之時,見一婢似有所藏,便上前喝問。誰曾想那婢子竟是初入宮中,又是行事心虛,是以見得明安等得借天子之威,心中惶懼,竟將一切吐了個干干凈凈。”

一邊說,一邊向左右示意。立時,一個已然是面青唇白,渾身癱軟得連路也走不得的十來歲小侍女,被兩個小公公一路拖了上來。李治看了看她,又看了看狄仁杰。狄仁杰會意,便上前一步,和聲悅色道:

“這位小宮娘,狄某有句話問你,卻不知可與不可?(宮娘,是唐李治時期開始興起的一種對宮女的敬稱。據說理由,跟當時只以一個侍女身份,卻得了李治專寵足足兩年,后來直接封昭儀的武則天有關。因為當時武則天的身分,是一個前帝的才人,又被后帝所納。所以這中間的時候,她等于在宮里沒有任何的正式封號。但是因為她受寵的程度比有封號的四妃,甚至是皇后還更大,加之據當時的宮廷文獻記載,說武媚娘是一個相當得下人以及后宮之中,品階較低的妃嬪們的喜愛與尊重的人。所以大家就稱呼她為武娘子。于是從那以后,宮娘就成了大唐后宮中所有宮女們的敬稱。我曾經聽到過一種比較有趣的說法,說宮娘一詞,便是后世姑娘一詞的本形。還有一種說法說,至今陜西一帶的某些地方,還會把父輩的女子叫姑娘,原因就是因為當年的武則天。種種說法,不一而足。說來供大家一樂便是。)”那小宮女本來年幼,加之心中有虛,如今又因一番折騰,早被嚇得魂出天外去,直以為自己再難得生機。如今卻見這人好聲言語,又是溫柔以對,不由怔了一怔,眨了眨眼,心里倒是定了大半,怯怯道:

“大……大人有問……小婢……小婢無不敢匿。”

狄仁杰一笑,蹲下身子,與這小宮女面對面打著照,又從一側跟著上前來的一個小近衛手中,取了那只鳳銜牡丹的瓷盒來,問道:

“你是楊婕妤宮里當值的罷?可曾見過這個東西?”

小宮女到底年幼,又是初入宮中,一派的天真爛漫,小孩子心性。

加之見狄仁杰如此溫和以對,心中于是也慢慢放下警惕,便仔細看了看那東西,然后搖頭道:

“沒……沒見過。”

狄仁杰點頭,又打開了盒蓋子,叫她瞧里面的東西,問:

“那你可見過這個?”

小宮女初一見那盒蓋打開,便是一驚,立時臉色雪白,渾身顫抖,話也是不敢再說。當下里站著的人,一見這等態勢,立時便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王德便欲上前一步喝問,可是卻被狄仁杰揮手擋住。狄仁杰只輕輕道:

“看你嚇成這樣……莫非你見過這個東西?”

小宮女自然是嚇得緊了,只是一味地打著抖嗦,驚恐萬分地看著狄仁杰。狄仁杰看著她這樣,倒也心中有些憐憫,便輕輕道:

“狄某看你,到底也是年幼,而且也不似是那做了壞事的人……而且看你嚇成這樣,只怕卻是知道這是什么東西的罷?甚至,見人用過它?若果如此,只要你沒有去拿它害人,那狄某覺得,你最好還是把自己知道的,都說出來。主上英明,太尉大人也是仁慈智慧的好大人。必然會還你一個清白公道的。否則,一輩子背負著這等秘密,于你而言,也是痛苦啊!”

這一番話,說得在情在理,又是恩威并施,竟說得那小宮女心中一酸,憶起當日情由,哭訴起來:原來,她本是半個月前才進宮中的新入侍茶小婢。因為她乖巧聰慧,又是茶藝頂著尖兒的。所以依例依規,都是先到皇后的萬春殿中去侍茶才是。可誰曾想到,她剛到萬春殿中,便與另外兩個小侍茶丫頭一道,給打發回了內侍省,說是不必她們侍奉。

她們三人聞得這等事態,直以為自己要被趕出宮中,正不知未來如何時,沒想到那萬春殿里,不多時便來了一個年歲稍長的公公來,笑著安慰她們說,因著萬春殿里的皇后娘娘近來身體不安,太史局的李淳風李大人說最近半個月內不叫再進新人來。所以這才無奈之下,先將她們三個久已聞名于宮中的茶藝小侍打發回內侍省里。而且為了安撫她們,還特特地先將她們安排在了后苑那個發瘋的楊婕妤處做事。依著那位公公的話兒說便是:眼下橫豎她們是要被留在內侍省里,與其日日跟著內侍省里的人跑腿做些雜務,倒不若先看著這瘋了的楊婕妤,充個閑差也好——說到底,她們可是侍茶小婢,可一個瘋子,是再也不會喝茶的。所以這樣一來,她們便等同是多了好一段時間的休息。三人雖然覺得如此不甚妥當,可想了想,到底也是比去內侍省的好,于是便謝過那個公公,跟著被安排到了楊婕妤處。待得入了楊婕妤處,這三個小侍便發現,這公公當真是一點兒也沒有說錯。楊婕妤瘋癲之狀雖然不甚厲害,平日里只是一味抱著個娃娃,披頭散發坐在殿前階上唱兒謠,可是卻也是神志不清的。是以平日里,她們這三個侍茶小侍的職責,便是一日三茶奉上便可,其他的事,竟是一概再不必擔憂。(這里解釋下一日三茶。大家想必都了解過英式下午茶,還有廣東地區的早茶之說。但大家可能不知道的是,這下午茶也好,早茶也罷,其實早在唐初甚至更早的時候,就已然風行在中國大陸上了。每天早上晨起和吃飯之前,先喝一杯淡茶清一清肚腹,以達養生之效,這就是晨茶。至于為什么叫淡茶,有看過唐初歷史的同學們應該了解,唐初時期人們喝茶可不是像現代人一樣,就是茶葉沖水泡一泡,或者講究點兒的來個功夫茶藝表演,甚或是放些花果、冰糖蜂蜜之類的。當時唐初的人們喝茶,可是要加一點鹽巴、香料之類,然后再添水的,在今天看來類似于做菜時的調料加在茶葉水里煮成茶湯來喝的。而這一類茶之中,早茶是要求最清淡以達凈腹之效,所以基本上都只是取少量的茶葉加水煮好之后加少量的鹽和最清淡的香料,所以叫淡茶。而與之相反的,茶葉量、鹽量與香料量都是正好的,便是濃茶湯了。這濃茶湯,就是在午飯后喝的,以達清油解膩之效。還有一種晚茶,便是晚上飯后至睡前這一段時間里,喝的一杯比較清淡的茶湯,基本很少有人加鹽的,這就是晚茶了。一日三茶在當時來說,是有條件的人家才能享受的。

否則單單只每日喝茶時需要加的那些貴得嚇死人的香料,就夠普通人家吃上七八天的大米飯了。

不過這種情況,在李治后期開始有所改變。因為李治生性儉樸,可是卻是個十分嗜茶的人,所以當時唐時,也受其影響,極為推崇茶之一道。而與茶相關的香料與鹽業,也相對發展較好,所以慢慢地,一日三茶在李治后期,變成一種民風,基本上家家都會去喝。當武則天退位之后,整個大唐更是將這種一日三茶的風氣發展到了極致,而進一步地影響了周邊其他國家,比如今天的日本,朝鮮半島等等。而最叫人稱道的,就是絲綢之路開辟之后,中國的茶葉經過絲綢之路的傳播,直接對與亞洲接壤的歐洲大陸產生的巨大影響了。就這么舉個例子吧!讀過歐洲歷史的同學都應該知道,唐中期時,歐洲當時稱為大秦國的那個某國——具體名字請……好吧!其實就是羅馬——與大唐來往甚密,所以也就優先得到了一部分質量在當時的大唐朝來說,算是中上等的茶葉。畢竟頂級的茶葉是不能輸出的——皇帝老兒一個比一個好茶如命,他們怎么舍得呢?而這些茶葉在當時的歐洲,竟然被視為來自東方的魔力之葉。有個至今還在意大利和希臘兩國民眾中流傳很廣的傳說就是跟這個魔力之葉的叫法有關。據說當時有位名震整個歐洲,甚至是后代的世界史的大食國國王——這位國王名字我打死也不能再說了……——在某次戰斗之中,被敵人圍困,又斷了糧草,人心疲憊,天氣又很惡劣,眼看就要因為缺乏戰力而被敵人打敗了,結果這時他想起自己手下的商隊曾經從當時的大唐君主處得到的賞賜茶葉在,又想到自己喝完之后,總是精神百倍。于是就教著當時根本沒見過這種東西的士兵們支起大爐子,按照大唐學來的方法,煮了茶葉水,又加了鹽——因為畢竟在打仗中,缺乏米糧,可鹽還多少剩了一些。在喝完這些茶湯之后,奇跡出現了,那些原本覺得困頓不已,全身無力的士兵們,竟然一個個地精神煥發,并且戰斗情緒異常高漲起來。結果這位國王和他的士兵們在救援部隊到來之前,便靠著這一股子力量,得到了最后的勝利。從那之后,這位國王就將這個東方來的茶葉,稱為是神性的樹葉了。只是后來因為宗教改革,西方要求一神化,所以就改成了有魔力的樹葉。)

以上內容由新鮮網小說頻道全網搜索轉碼

您可以點擊


上一章  |  極品風水師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