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為您提供的《》《》敬請欣賞!
相比都市的繁華與熱鬧,于家灣這種漁家小村,只有逢年過節才會變得熱鬧起來。以往依靠捕漁的于家灣人,如今大多都走出小村,到外面謀求生計。
每到年底村里人大回歸,村民談論最多的事情,無非就是‘誰家的兒子賺錢了,有出息了’之類的家長里短。而今年于文樂一家的回歸,同樣令村民頗多好奇。
以往跟于榮交好的村民,看著于榮遞來的香煙,笑著道:“榮哥,看來今年是發財了,都抽上龍城了。你還在城里的機械廠上班嗎?”
面對這些村民的恭維跟詢問,于榮也笑著道:“是啊!不做這個,我能做什么呢!我一年到頭,也回不來兩次,買diǎn好煙孝敬一下,不應該嗎?”
這種五六百一條的龍城香煙,于文樂當時買的時候,于榮還覺得有些浪費。可他同樣清楚,到了過年的時候,差一diǎn的煙根本不好發出去。
雖然他不抽煙,可每年春節也會準備兩條好煙,發給一些過來串門的村鄰跟親戚。以往買兩條兩三百塊的,在于榮看來就夠面子了。
可今年回家置辦的年貨,怎么都是于文樂買的。看到煙都買回來,于榮自然不好讓兒子把煙退了。現在看來,發什么煙也是有講究的啊!
陪著這些村鄰聊天時,于文樂幫著母親將年貨,全部提進了自家老屋。對于這幢老屋,建造的年代比于文樂年齡都長,卻被兩位收拾的很干凈。
站在家門口,看著那些屋檐墻壁,便能看出這幢老屋歷經風雨滄桑留下的痕跡。雖沒有城市那樣富麗堂皇,卻總能帶給歸家人,一種心安的感觸。
望著拎進家里的年貨,爺爺于定海很是詫異的道:“慧啊!這些年貨不便宜吧?還有,這幾盒營養品是做什么用的?不是買給我們吃的吧?”
做為兒媳的劉慧,笑著道:“爸,今年家里的年貨,我跟孩子爸都沒插手。這些年貨,都是文樂買的。這些營養品,是他買給你跟媽吃的。”
聽到劉慧的話,于定海略顯不滿的道:“文樂,他才多大?這東西,我在鎮上見過,一盒要好幾百呢!買這東西吃,不是純屬浪費錢嗎?”
‘爺爺,怎么能叫浪費錢呢!你們身體健康,才是我們這些做兒孫最大的福氣。我現在也成年了,剛好今年又賺了錢,孝敬你跟奶奶不是應該的嗎?’
這次沒等于定海說話,奶奶卻慈眉善目般笑著道:“伢子有出息,又這樣孝順,我們也算有福了。東西買都買了,現在又退不了,那就收起來。
這種東西,我看旺林家那口子喝過。那家伙,當時顯擺的不行。好象吃過這種東西,就是靈丹妙藥一樣。現在我孫子也能賺錢了,到時看她怎么顯擺。”
聽著自家奶奶有diǎn孩子氣的話,于文樂也有些哭笑不得。可他多少知道,這種營養品在炎黃帝國銷量跟口碑都很好,是專門為老年人補元氣所用。
雖然價格有diǎn貴,普通的農村老人肯定享用不起。可在于文樂看來,這幾盒營養品雖然花了近三千。但一年難得回次家,給長輩花diǎn錢也應該。
見奶奶發話,于定海也不吭聲,卻有些關心的道:“我知道你小子會賺錢,給我們買這個也是一片孝心。可你們買房子還欠著錢,這錢存著還貸款才是正理啊!”
這樣的話,讓母親劉慧同樣覺得有些心酸。當初買房子,讓這一家子確實高興了一番。可欠銀行的貸款,將讓全家日子過的緊巴巴。
甚至當初買房子,兩位老人將養老的兩萬多塊錢,都全部交給了他們。雖說于榮,也是家里的獨子。可劉慧同樣知道,兩位老人在老家過的一樣節拘。
想到這里,劉慧立刻道:“爸,貸款的事情,你不用擔心了。今年我們還了十多萬,剩下慢慢還不要緊的。要不是需要錢送小蕾去龍城讀書,這錢我們今年就還完了。”
說著話,劉慧將于文樂寫書賺錢,還有于文蕾明年去龍城讀音樂附中的事情,跟兩位老人說了一下。這樣的消息,確實讓兩位老人覺得非常吃驚。
唯獨寵愛于文樂的奶奶,更是笑得合不攏嘴道:“我就知道,我家大孫子最有出息。都能寫書賺錢,這換到前百年,我家大孫子肯定能中狀元。”
如此評價,讓于文樂多少有些哭笑不得。可他明白,對于長輩而言,沒什么比看到子孫有出息更令他們高興了。會賺錢,有時便是有出息的象征。
考慮到小村消息傳的快,于文樂很快道:“爺爺,奶奶,關于我寫書賺錢的事情,你們就別跟外人說了。我怕消息傳出去,到時還不知招來什么議論呢!”
對于這樣的話,奶奶很是不解的道:“為什么不能說?這是好事,怎么不能說?”
沒等于文樂解釋,爺爺于定海似乎很認同般道:“你個老娘們懂什么?要是別人知道,文樂幾個月賺了幾十萬,還不知道別人會說什么的。
別的不說,找我們家借錢的親戚肯定一大堆。到時你借不借呢?要是把錢借出去了,明年文樂上大學,文蕾去龍城讀書,不都要花錢嗎?錢多招賊的理,你不懂嗎?”
對于爺爺說的話,于文樂也想到自家當年買房,確實問一些親戚借過錢。當時錢是借到了,可那些借錢的親戚,態度似乎都不太好。
甚至于文樂記得,去年過年的時候,都有親戚上門討債。‘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的道理,于文樂多少還是知道的。
那次的事情,確實讓爺爺跟父親氣的夠嗆。以至父親當時,連夜去找村鄰籌錢,將那些親戚的錢還了。那些親戚當時的嘴臉,現在回想起來,于文樂也覺得不舒服。
現在買房借外人的錢,于榮都全部還完了。剩下銀行那些貸款,雖然每年支付的利息不少。可在于榮看來,欠銀行的錢,反倒讓他覺得更安心。
只要每月按時還貸,至少不用擔心,銀行過年的時候能催債。而現如今,于家有了于文樂寫書賺的錢,這日子自然不用象以前那樣過的緊巴巴。
晚上吃飯的時候,看著父親掏出的五萬現金,跟自家父親脾氣差不多的爺爺,也沒過多推辭。況且,這幢他們居住了近四十年的房子,也確實應該修繕一下了。
那怕他們住習慣了,可于定海多少知道,在城里住習慣了的于文樂等人,對于這種老房子,多少還是有些不習慣。五萬塊,簡單修繕一下還是夠的。
或許是這兩年,因為買房壓在家人頭上的陰影,隨著于文樂寫賺了幾十萬的消息被吹散。于文樂都能感覺到,今年家里的笑聲,都比往年多了許多。
想到這些,于文樂覺得,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寫書賺錢。單單這份親人的笑聲,就讓他覺得很滿足。而他相信,這一切只是自家過上好日子的開始,他確信!
積極配合"打擊互聯網淫穢色情信息專項行動"請書友們踴躍舉報!,謝謝大家!
僅代表作家本人的觀點,不代表立場,內容如果含有不健康和低俗信息,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