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新書求推薦,求收藏,求一切能求的了!每天保底兩章,簽約合同正在郵寄中,不用擔心tj了!)
在炎黃帝國很多人的認知里,身為國內歌唱界權威級演唱家,崔文英是龍城人。可事實上,崔文英早年的戶籍是濱海,成年后隨父母工作轉遷到龍城定居。
那怕龍城是炎黃帝國文化政治中心,可崔文英對于少年時代的記憶,自然還是非常清晰。這次受到濱海的熱情邀請,想著回來看看才最終答應下來。
對于如今的崔文英而言,唱歌多少有些力不從心。關注炎黃音樂,尤其是少兒音樂傳承創新,才是崔文英最為關心的事情。
這次來濱海出席少兒歌詠比賽,崔文英更多還是想看看。如今的濱海少兒歌詠比賽,會否帶給她一些驚喜。這種驚喜,便是有沒有原創少兒音樂的出現。
只可惜,聽了二十多位小歌手的演唱,崔文英雖然表現的很平靜。可內心,多少有些替少兒音樂的傳承著急。身為音樂工作者,她何嘗不知少兒音樂傳承的重要性。
少兒音樂,在某種意義上,可稱為少兒的啟蒙音樂。那怕目前帝國,似乎有不少經典的少兒音樂。但這些歌曲創作出來的年代,只怕比很多少兒都要‘年長’太多。
聽到主持人介紹,接下來于文蕾演唱的歌曲,竟然是一首原創少兒歌曲。崔文英也顯得很認真,傾聽著這首音樂的前奏。這種認真,也是之前所沒表現過的。
隨著于文蕾放下緊張的情緒,沉浸于歌唱的快樂之中。其唱出的第一句,便令崔文英覺得眼睛一亮。她覺得,眼前這個女孩的嗓子真的很出色。
‘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面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面環繞著綠樹紅墻。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
伴隨于文蕾面帶微笑,呈現一付快樂無限的表情,演唱出這首歌的第一小段。崔文英驚喜之余,卻被這短短幾句歌詞,勾起少年時與同學游船的記憶。
那時的她,年紀跟于文蕾也差不多大。那個時候的她,也跟于文蕾這樣的小女生一樣天真爛漫。可一轉眼,她都年過六旬,步入花甲之年了。
原本同樣覺得,這首歌很不錯的女部長,打算跟崔文英小聲聊兩句時。卻意外的發現,崔文英的眼神都被舞臺上的小姑娘給吸引,那專注的樣子令她根本不敢打擾。
‘黃絲巾迎著太陽,陽光灑在海面上。水中魚兒望著我們,悄悄地聽我們愉快歌唱。做完了一天的功課,讓我們來盡情歡樂。’
這一段的歌詞,讓崔文英同樣覺得很滿意。從這段歌詞中,崔文英能夠聯想到,少年充滿朝氣,在學習之余享受課間娛樂的場面。
如果說于文蕾的嗓音,讓崔文英覺得很難得。那么這首歌,讓于文蕾演唱出來,卻太合適不過了。自問聽過不少原創音樂的崔文英,必須承認這是一首能打動她的好歌。
童年記憶,對于老人而言,都彌足珍貴。只有老了,才明白童年的可貴。一首少兒歌曲,能勾起她對童年的快樂記憶,在崔文英看來足以說明歌曲的優秀。
等到三分鐘的演唱結束,于文蕾握緊話筒朝評委行禮道謝。現場觀眾的掌聲,已經能告訴評委,接下來他們應該給于文蕾打多少分。
果不其然,看著有三個評委打出十分的滿分,其它評委都是九點幾的高分。那怕主持人,也覺得有些不可思議。因為,有一個滿分是崔文英打的。
面對主持人的詢問,崔文英很是高興般道:“事實上,大家可能都知道,我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關注少兒音樂教育。在少兒音樂創新上,我們國家推陳出新的太慢。
這位于同學的嗓音很好,將這首歌曲完美的演繹出來,甚至還勾起我對兒時的幸福回憶。人越老,越懷念過去。看到這位于同學,我在她的歌聲中,似乎看到曾經的自己。
先前參賽選手演唱的歌曲,雖然都演唱的不錯。可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來,我們炎黃帝國在少兒音樂上,已經看不到什么好的新作品。
在有些人看來,小孩子有歌唱就行,以前的少兒歌曲也很經典。可在我看來,這是音樂工作者的失責,也是對我們帝國未來的不負責。
少兒音樂,做為少年的啟蒙音樂,它對小孩的作用不言而喻。時代在變,小孩對于事物的認識也在變。一首好的少兒歌曲,比一篇好課文的作用更大。
雖然先前不少參賽選手,都演唱過我創作的少兒歌曲。可對于這樣的情況,我并不覺得是種榮譽。相反,我希望這樣的原創歌曲越來越好。這是關系帝國未來的大事啊!”
看著崔文英如此語重心長的說出這番話,觀眾們也很敬佩這首女音樂家,對于少兒音樂的重視。可細想想,崔文英的這番話確實有一番道理。
對于很多年青的家長而言,他們讀小學時唱的歌曲,跟現在自己小孩唱的歌曲都一樣。如果繼續這樣下去,少兒音樂又如何起到啟蒙的作用呢?
說了這么一通話的崔文英,很快笑著道:“于同學,我能問一下,這首歌是誰寫的嗎?”
面對崔文英的詢問,于文蕾很快便道:“我哥哥!”
這話一出,于文蕾似乎想起什么,又有些不好意思的低下頭。
這表情,讓崔文英驚訝之余,又好奇的道:“于同學,你說這首歌,是你哥哥創作的。他今年多大?”
而這個時候,于文樂則一臉抓瞎的道:“完了!這丫頭,不是告訴她,不要告訴別人,這首歌是我寫的嗎?讓她這樣一說,我以后還怎么見人啊!”
聽著于文樂的嘀咕,李文杰卻笑著道:“文樂,看來你要出名了!”
在于文樂有些抓狂時,面對崔文英的詢問,于文蕾突然紅著臉道:“崔奶奶,你好!剛才我講太快了,哥哥跟我說過,不把這事告訴人的。他今年十八歲,讀高三!”
這一臉誠實的樣子,讓眾人都忍不住會心一笑。而伴隨于文蕾的話說出,離于文樂比較近的觀眾,則開始盯著于文樂一家。
面對場下觀眾的交談議論聲,崔文英轉頭看了一眼笑著道:“于同學,你哥哥今天來了嗎?嗯,我好象還看到一個熟人。我沒認錯,你應該是前飛豹樂隊的李文杰吧?”
被崔文英認出的李文杰,知道躲不過去。看著轉過來的攝影機,才趕忙起身道:“崔老師,你好!我是李文杰!我身邊這位,就是歌曲的原創者。”
看到攝影機,就感覺情況不妙的于文樂。聽到李文杰的話,整個人都有些懵了。剛剛被妹妹‘賣’了,又被這位師傅給‘賣’了個徹底。
望著工作人員遞來的話筒,在李文杰一臉‘看你怎么躲’的表情中,于文樂有些硬著頭皮摘過話筒起身道:“崔奶奶,你好!各位評委老師好,我是于文樂!”
盡管這種場面,是誰都沒想到的。可很快崔文英就笑道:“小于同學,能說一下,你為什么不想別人知道,這首歌曲是你創作的呢?”
對于這樣的詢問,于文樂只能繼續道:“這首歌雖然是我創作,但曲子是在李老師的幫助下完成的。對于音樂,我雖然很喜愛,卻并沒有我妹妹那樣的嗓音。
用李老師的話說,我唱歌雖然不難聽,但沒唱歌的天賦。反觀我妹妹,她從小學一年級,便是學校的小歌星。而這首歌,也是我讀初中時跟妹妹游雁蕩湖萌發的靈感。”
將這些話說出來之后,于文樂也覺得緊張的心情,似乎慢慢緩解了許多。看來有些事情,真正碰上了,也沒想象中那樣難以面對嘛!
待于文樂說出這番話,崔文英才恍然大悟般道:“白塔,紅墻,確實是雁蕩湖的景色。音樂源于生活,看來這話一點不假。等比賽結束,我們能私下聊聊嗎?”
這樣的邀請,讓現場的觀眾都顯得有些意外。而于文樂,自然更加有些傻眼。但面對這種德高望重音樂家的邀請,他又豈敢不答應。
只是于文樂答應邀請之余,也很好奇崔文英想找他聊什么呢?←→
《》和《》以及《》和全文閱讀來源于互聯網相關站點自動搜索采集,僅供測試、學習交流和索引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