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空寂太空,上
上官博云率領的這個第76特戰隊,本次目標是距離太陽系140光年之外的一個叫做“開普勒”的星系、和星球,連這個恒星系都被命名為開普勒星系;這是地球文明的命名,而在天狼星的博塞拉文明那里,這顆星球叫做“克拉索”。
開普勒,是地球文明一個科學家的名字,而克拉索也是博塞拉文明一個科學家的名字。這是一顆“奇怪”的星球,不是星球奇怪,而是政治奇怪——在這里,地球文明和博塞拉文明各占一半,將整個星球好像是切西瓜一樣分成兩半。
也在這里,地球文明和博塞拉文明竟然在嘗試溝通——看好了是“溝通”,不是“和解”;所謂的溝通范圍就大了去了,和平與暴力、合作與對抗、戰爭與愛心,在這里不斷上演。
應該說,這是地球文明和博塞拉文明相互溝通的一個窗口,也是暫時兩個文明唯一的、還算得上和平的窗口。應該說,軍方安排秦飛等人前往這個星球,也是考慮深遠。走出去簡單,但往哪兒走卻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
了解到了這些信息后,秦飛也很是興奮,可看到高達400天的行程,就焉了!
如今地球文明的星空之門技術已經能將旅行空間拉近兩百倍以上。可飛船還是要一點點飛過去啊。
140光年的距離,拉近200倍也還有0。7光年的通道距離。
B級飛船最快可以達到0。9倍光速——這是理論數據,就是說飛船能一直加速;但實際上加速到0。8倍光速最少都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就理論上來說,任何東西都能加速到亞光速——只要能量足夠。
一句話,哪怕艦隊從現在開始加速,抵達目標時也達不到理論值——還要考慮減速問題。
在星際中,基本上用了多少時間和距離加速,就要用多少時間和距離減速!當然,這個過程中可能會利用星球等加速、減速,就是另一回事了。科技,已經把這個世界變得面目全非——至少這是某一部分人的說法。
卻說秦飛在了解到了這些后。在裝完了所有的“貨物”后,飛船立即起飛。整個過程十分干脆,沒有什么送別之類的,一聲令下。25艘飛船開始加速,從地球附近軌道飛向月球軌道。
前往開普勒星系的星空之門不在月球上,而是在火星上。只是從地球到火星的距離也不短,加上這時候火星和地球剛好隔著太陽,要是用飛船飛過去就要兩個多月時間。時間不等人。因此艦隊準備從月球的星空之門飛到火星,而后從火星飛往開普勒星系。
在月球的背面,矗立著大大小小六十多個星空之門,最小的有三公里左右,那是太陽系內部使用的;最大的有二十多公里,能夠連接到50光年左右——在月球上的星空之門連接的,全都是地球文明完全控制在自己手中、并且已經經營成熟的星系、星球。
飛船開始加速,此時的飛船加速度高達標準的地球重力,剛好可以滿足眾人生活的需求。
在飛船加速中,秦飛等人就在學習;是大隊長上官博云親自教導——其實不是這個家伙的事情。一個白銀戰士就足夠了,可上官博云閑著沒事干,就把那個白銀戰士給踹飛了。太空中很無聊的,能有事干那是好事情呢。
“在太空中,機甲和飛船是相輔相成的。飛船單位體積龐大、火力強悍、能量多。長時間加速飛行,理論上可以達到0。9倍光速。但飛船笨重,速度越快、越笨重。當飛船速度增加到0。7倍光速以上的時候,質量會呈現幾何速度遞增。
其實當飛船速度達到0。6倍光速的時候,質量就已經翻兩倍了;到0。7倍光速,算上本身的質量。幾乎達到原來質量的3。8倍!當飛船速度達到0。8倍光速的時候,質量將增加到原來的7。7倍。而當速度達到0。85倍光速的時候,飛船需要加速3年以上,質量也將達到13倍左右。如此情況下。飛船想要拐彎、躲避等,笨重的超乎想象。
考慮到實際情況,飛船在太空中的飛行速度,一般是星際內限制在0。1倍光速下,星際空間會加速到0。6倍光速、一般不超過0。75倍光速。如果距離更遠,就要建立星空之門溝通。”
“這是我們地球文明的星空旅行方式吧。那外星文明呢?”秦飛絕對是好孩子。當別人聽得津津有味之時,秦飛立即橫插一杠子。
“你連自己文明的戰斗方式、太空生存方式都沒弄明白,就想要知道外星文明的?”有人對于秦飛的這個棍子很不喜歡。
秦飛頭都不回,“老祖宗說過,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看看,先要知道對方,然后才是了解自己。沒有說先了解自己的、才能了解敵人的。對吧。”
“……對……”上官博云看著秦飛,已經感覺到頭痛了,這家伙絕對不是省心的主;這一幫新人都不是省心的主。雖然說是知彼知己方能百戰不殆,但那是人家大將軍說的話——作為一個大將軍,一個真正的優秀的大將軍,誰不了解自己的手下啊。也就是說,在說這話之前,孫子就已經了解了自己的手下!這個前提雖然沒說出來,但你不能忽略。
可單獨把這樣的一句話摘出來,也有道理啊……
秦飛立即不說話了,做了一個側耳傾聽的動作。
上官博云嘿嘿一笑,直接忽略了秦飛,繼續原來的話題。“我們一點點來,好學是好事,但不能好高騖遠。
先說飛船,飛船很強大,但有一個弱點,那就是笨重!因為笨重所以強大,可也是因為笨重,而受到了不少限制。飛船在太空中很容易被狙擊。所以,真正的戰斗,往往不能忽略機甲的性能。
因為體積小、靈活、而且是單人控制,讓機甲成為戰斗中的突擊主力。
星際戰斗中。戰艦只能算一半主力。因為飛船造價昂貴、數量終究稀少,而且十分笨重、容易被集火。
還有,如今星際戰斗中,有六成左右的戰斗。依然是發生在星球上的戰斗;有兩成是發生在星球附近星空的戰斗;只有兩成左右,是戰艦之間的戰斗。所以機甲算是另一半主力。
其實戰艦就是航母,而機甲就是戰斗機,如何使用并沒有固定的方法,只能兩者并重、相互配合。
其實對于任何生命來說。星球才是最終的根基。”
“戰艦這樣笨重,增加發動機不就好了?”有人問道。當然,這樣“簡單”的問題,顯然不會是秦飛問的。秦飛轉頭看去,是一個叫做“刁文杰”的,和秦飛是一批、卻算是秦飛的學長。
上官博云卻還有耐心,一點點的解釋道:“下面我們就來說說飛船的動力系統,當然也說說如今地球文明的主要動力技術。
其實我們使用的技術,就是電漿發動機和等離子發動機。
電漿發動機是利用高壓電離工作介質。工作介質主要是水,因為水不會有污垢等殘留物堵塞發動機出口、附著在發動機葉片上。
在超高壓的電離作用下。水膨脹到蒸汽、蒸汽再膨脹到離子狀態,體積會膨脹千萬倍以上。這樣,只要少許水、電能,發動機就能提供高達幾噸、幾十噸的推力。最強大的飛船用電漿發動機能提供高達五千多噸的推力。據說我們軍方最新研究的、即將成功的電漿引擎,推力已經超過萬噸。
目前電漿發動機技術主要是氫氧燃燒和電漿動力混合技術;氫氣氧氣燃燒后,本來就能釋放巨大的熱量、形成體積龐大的高溫蒸汽;蒸汽繼續進入電離室被電離,形成電漿噴射出去。
其實儲存氫氣氧氣本身,就算是一種儲能技術。加上納米電池技術等,可以讓機甲獲得強大的力量。這也是我們應用最廣泛的動力技術和系統。
但電漿發動機有個缺點,那就是對工作介質的消耗十分可觀。一個小時就能消耗幾百公斤的氫氧。顯然無法滿足太空飛船長時間的需要;因為太空飛船動輒就是幾年的工作時間,太空中可沒有地方補充水分等工作介質。
為了彌補電漿發動機的不足,我們在飛船上使用了等離子發動機。
等離子發動機是利用核能技術,將核能發生過程中產生的離子、粒子等反射出去。如今我們甚至能把和反應過程中形成的光和熱。也反射出去。衛星、探測器用的小型等離子發動機能提供幾克、最多不超過一千克的反作用力。就算是飛船上使用的大型等離子發動機,提供的推力也難以超過100千克的反作用力。
但等離子發動機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對工作介質的要求,基本就是零。因為核反應的燃料本身,就是工作介質。而在星際空間中,我們還能捕捉到氫的同位素。如氚、氘、氕,這些都是很重要的核燃料。在太空中雖然稀薄、幾近于無,卻還是能捕捉到的。而且太空中也往往能找到隕石碎片等,能提取一些核物質。
等離子發動機可以連續工作幾年時間,理論上完全可以將飛船推進到亞光速程度。
可以這樣總結。機甲的動力主要是電漿動力,只此一樣就足夠了。而飛船主要動力是等離子發動機,但也少不了電漿發動機,兩者都需要。”
“隊長,您還沒有說為什么不能增加發動機呢。”刁文杰繼續“提醒”。
“我知道!”上官博文語氣有些惱火了,老子都說到這里了,你竟然還不清楚,你竟然是精英?你竟然是精英!是誰讓你過關的!
可如今已經上了飛船,也不可能停下來了。估計又是什么關系戶;雖然軍方反對,但華夏是一個人情社會,這東西還是無法避免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