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正文
(最近諸事繁多,感謝書友們的體諒,感謝書友“救世主”一直幫忙尋找錯別字,謝謝)
眾所周知,騎兵唯有在平坦地段上,方能發揮出其最大的戰斗力,步兵在平原地帶與騎兵的戰損比例最低是3:1。
換言之,在平原地帶,平均每戰死三名步兵,騎兵至多只會戰死一人。
而如果步兵據守城頭,或者是在山林當中,騎兵失去了速度優勢,戰斗力就會大幅度被削弱,很快就會被大量的步兵所蠶食。
按照常理來說,天下皆知,燕云鐵騎強悍無比,尤其是鐵血十三鷹,由于有猛火油柜相助,一千騎十三鷹足以以一敵三,干翻三千普通騎兵,己方損失卻很小。
如今,倭國也嘗到了十三鷹的厲害,然而即使如此,倭國依舊還是選擇了在平原地帶與燕云硬憾,其原因有。
第一,燕云的震天雷與猛火油威力太強,倭國據守城頭的戰略已經不合時宜,只會被大范圍屠殺,而且燕云不可能自尋死路,主動遁入山林,倭國只能在平原地帶與燕云硬憾;
第二,武大率領近萬燕云大軍,連破三城,戰功卓越,但燕云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傷亡,戰損雖然不算非常大,但算上退回水師巨船上休養療傷的傷兵,燕云已經迅速減員破千,換言之,武大這一路大軍,至多還有八千人,而且其中還有兩千人需要操作和保護投石機等攻城器械,能夠正面參戰的至多不會超過六千人。
即使燕云以戰養戰,俘獲了大量戰馬,這六千人當中至多也只有三千騎兵。
倭國六千騎兵勢必不是燕云三千騎兵的對手,畢竟燕云當中有一千十三鷹,但是,即使如此,倭國六千騎兵也必然能夠給燕云騎兵造成重大損傷,何況,倭國還有一萬四步兵?
而且,此次倭國出戰的步兵當中,有一批精銳長矛軍卒與盾甲兵卒。
長矛兵手持長約兩丈有余的長矛,盾甲兵手持雙手舉盾,一攻一受,攻守兼備,倭國有充足的信心,可以與武大正面硬憾。
第三,武大連破三城之后,士氣如虹,已經迅速逼近倭國京師平安京,倭國必須要打擊燕云的氣勢,不得不在平原地帶與燕云硬憾,何況,倭國此次出戰準備極為充足,他們甚至有足夠的野心,想要將武大這一路人馬徹底打殘!
而如果想對武大這一路人馬造成大的損傷,就必須是正面硬憾,所以倭國不得不選擇了在平原地帶與武大決一生死。
換言之,倭國此次已經做好了被燕云震天雷與猛火油屠戮的準備,他們就是要用戰損而換取沖鋒的時間,用最快的速度,逼近武大這一路大軍,與燕云短兵相接,讓燕云的震天雷與猛火油無法發揮其功效。
畢竟,一旦進入近距離搏殺,未免誤傷自己人,武大手上的震天雷與猛火油的確不好貿然發動,戰斗力必然會大打折扣。
倭國兩萬人馬,與燕云八千將士,在平原地帶,遙遙對望。
倭國早已在此等候多時,所以他們的陣型非常之完整,當可謂是無懈可擊。
兩千盾甲兵手持雙手舉盾在前,可以最大限度的抵擋抵擋燕云的弩箭與猛火油,并且可以抵擋燕云鐵騎的強勢沖擊,一千長矛兵穿梭其中,隨時準備突出陣營,攻擊沖鋒的燕云鐵騎;
在其身后,是六千倭國騎兵,一旦燕云投擲震天雷或者燃燒彈,他們勢必會直接沖出陣營,躲避震天雷與燃燒彈的同時,趁著燕云第二輪發射的間隙,全力沖鋒,殺向燕云;
緊隨其后的,是一萬各軍種步兵,毫無疑問,這些步兵蠶食燕云將士的主力,即使震天雷與燃燒彈的威力再大,也不可能翻手之間將這些步兵盡數全面。
最為重要的是,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倭國也學聰明了,他們的陣型看起來極為松散,人員分布并不密集,但卻又互有聯系,擺成了一個極為浩瀚的大陣。
尤其是倭國兩萬大軍當中的以前勁弩手,分散的更加散亂,他們是倭國最大的遠程擊打兵力,之所以松散,無非是怕被震天雷一掃而空。
很明顯,此次倭國為了武大決一死戰,提前做好了所有準備,隨時提防一切意外狀況的發生,幾乎已經算是做到了無懈可擊。
燕云六千將士,對戰倭國兩萬人馬,如果是生死之戰,燕云并不懼戰!
事實上,無論面對多少人馬,燕云也沒有怕過。
遙想當初,葫蘆口一役,那時武大尚未自立為王,面對遼國如潮水般涌來的數萬大軍,浴血死戰,最終都贏了下來,又何況是區區兩萬倭國人馬?
但,那樣的慘勝不是武大想要的,也不是燕云想要的。
一來武大從來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兄弟們死傷過于慘重,二來燕云對倭國的大戰才剛剛拉開序幕,一切才剛剛開始,如若損失過于嚴重,那么后續的戰斗該怎么辦?直接撤退返航嗎?這顯然不是武大想要的。
可無論如何,兩萬倭國大軍擋在武大的必經之路上,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武大必須想辦法,鑿穿甚至打殘這兩萬大軍,方能進行迅速向平安京推進。
倭國并沒有給武大太多思索對策的時間,他們已經等待了太久,開始緩慢而又有節奏的……緩緩逼近燕云大軍。
兩萬倭國大軍,氣勢洶洶的殺來,威勢逼人,殺氣畢露,極為雄壯。
張良望著滿臉淡漠,沉默不語的武大,眉頭微皺,主動問道:
“老大,怎么辦?撤……還是強攻?”
強攻?敵眾我寡,實力懸殊,如何強攻?
但,武大沒有關心如何強攻,反倒是眉頭微挑,反問道:
“撤?你居然想到了撤退?”
張良微微一滯,有些無奈的說道:
“我不想撤,但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我們燕云與倭國的大戰才剛剛開始,沒必要在這里與倭國死磕吧?”
花榮也微微點了點頭,顯然是贊成張良的觀點的。
武大嘴角微翹,輕笑道:“慌什么?既然倭國以為吃定了我們燕云,那便倭國見識一下我們燕云的厲害吧。”
“鐵浮屠聽令!換裝!”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