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門天姿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狐貍的盤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言情>> 名門天姿 >>名門天姿最新章節列表 >> 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狐貍的盤算

第一百八十六章 老狐貍的盤算


更新時間:2016年04月10日  作者:紫蘇落葵  分類: 言情 | 古代言情 | 穿越奇緣 | 紫蘇落葵 | 名門天姿 
小說名稱小說作者

分類:


小說:

作者:

類別:


小說:

作者:

類別:

李世民看著那封信,一顆心簡直七七八八。長孫皇后看他長吁短嘆,十分詫異。夫妻這么多年,他面對惡劣環境,血雨腥風也不曾這般。

“陛下,怎了?”她沏茶端上去,這次給的是秋茶,是前日里才從蜀中送到宮廷,又經太醫院一一檢查之后才分發到各宮的。

李世民只將茶杯放在一旁,也沒給長孫皇后看那封信,在他心里還是有點地方。即便眼前這溫婉賢良的女子是自己結發妻,但如今權勢地位之下,她又是太子生母,難保不對老三有別的看法。

“沒甚。就是恪兒也太不懂事,白當益州大都督,那邊多人遭遇暗殺。殺手還將這些人的罪狀一一陳述在大都督的桌上。這膽大包天——”李世民撿了事情說。

長孫皇后一聽,連忙問:“那罪狀可屬實?”

“恪兒回報,說查了查,句句屬實。那些人號稱替天行道。但到底違反國法。如何處決犯人是刑部的責任。以恪兒的能耐還能逮不住這些人?”李世民嘆息一聲。

“為官者謀求私利,為富不仁。民間自古有此熱心人士,亦是在為國為民,堪稱俠者。恪兒也不想吧。”長孫氏分析。

李世民不作聲,長孫皇后將竹簡整理整齊,才又說:“恪兒年少,你莫要太惱怒,他卻是個好孩子。”

李世民點點頭,才又說:“聽聞你召太子與太子妃入宮了?”

“是。我與他二人說了楊氏六房這門親事。”長孫皇后直言不諱。

“太子妃與太子如何回應?”李世民詢問。

他對承乾其實并不太滿意,論聰穎自然是李泰更適合,太子懦弱了些。而李恪身世復雜,又是庶出,更不適合。但他既然選定承乾作為太子。就必定要為太子作打算。他可不是什么玩惡毒手段之人,拿太子樹靶子,其實繼承人另有其人這種事,他做不得,也不想做。說到底,因李建成一事,他到底痛心。因而更注重家人和睦。

但是。他自己是帝王。有些事就必定要做。若不是當日,李建成與李元吉步步緊逼,讓他感到活不下去。他也不至于默許部下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這江山。誰不想逍遙快活。

可如今,他坐在這個位置上,看著大唐的車輪緩緩啟動。卻又生出“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心來,他有強烈的愿望。希望能打造繁榮富強、國泰民安的大唐。

“太子沒意見,太子妃也只說憑父皇母后做主。”長孫氏回答。

“太子妃亦聰穎溫婉,你亦直言利弊,他們定知好歹。那提親一事。就你著手去辦,如何?”李世民是不太想管這事。

長孫皇后一聽,便笑說:“如今蜀中路途遙遠。這眼看就要冬至。也是大日子,此事怕得開春后再說。”

“朕打聽過。楊氏如玉年紀不小,怕也是急著物色良婿。這過年是大日子,走親訪友,若有婚約在,承乾就失去楊氏六房這支柱。皇后亦知楊氏六房不容小覷,卻不知在磨蹭什么?”李世民毫不客氣。

他心疼承乾,但卻更想保住李悖不管是李恪的性命,還是李恪的幸福。若是楊如玉嫁與他人,他只能讓楊敏芝嫁與承乾,那勢必會傷到李悖

長孫皇后聽他直接稱呼自己為皇后,心里知曉他是怒了,立刻就說:“陛下息怒,我這就差人去辦。”

“你或者要與你大兄商議一番?”李世民眼眸如刀。這些年,長孫無忌雖然為國鞠躬盡瘁,但私底下的算盤,他不是不清楚。只因為是妻族,又是有功忠臣,且對朝廷還算忠心,以后承乾登記也得倚靠扶持,他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長孫皇后從這話里聽出寒意,立馬就說:“此等小事,何以要讓大兄來瞧呢。再者,這是家事。若是國事,倒是陛下與大兄商議,我才不摻和呢。”

“那皇后即刻就著手準備。”李世民說。

長孫皇后向來人精,立馬就告辭退下,回宮準備提親一事。

李世民獨自在御書房里踱步,直到來人回稟說杜相身體實在不行,已像是病入膏肓,李世民才驟然感覺寒冷。杜如晦是他最信任之人,每每心煩意亂時,杜如晦總能給出最中肯的意見。

“走,朕去瞧瞧。”李世民吩咐。

舍人們就開始準備,護衛亦準備。微服私訪去杜如晦的居所。屋內油燈幽暗,像是隨時就要熄滅一般。

“克明。”李世民低聲喊。

杜如晦要掙扎起來行禮,他摁住他的手,說:“克明,你我不必多禮,你這身子得好好養。這冬日來了,就不必上朝,亦不必擔憂朝廷之事。多日,總是難熬些,我已命人送了最好的木炭前來。”

“多謝陛下。”杜如晦又是一陣咳嗽,說,“我聽說秦將軍亦病了?”

“他是老毛病,當日與尉遲將軍對陣,受了的內傷,這些年時不時發作。太醫去看過,也看不斷根。血氣不足,這年頭,連練武亦不行。”李世民嘆息,原本秦叔寶勇猛異常,卻落下這病根兒,如今是身子一日不如一日。而先前秦王府舊部的名將是日將衰老凋落。

“秦將軍之子,聽聞亦是勇猛異常。陛下給予后輩歷練機會,選撥一番吧。朝廷早晚要收拾突厥。”杜如晦緩緩說話。

李世民點點頭,說:“杜相,你放心,李靖與李道宗已開始著手。大唐一定會橫掃突厥。”

“掃而治,萬國來朝。”杜如晦又叮囑,“橫掃之后,治理之,則蠻夷之地,萬國來朝。”

“克明放心,我一定謹記。”李世民鄭重地點頭。

杜如晦又是一陣咳嗽,對李世民擺手,說:“陛下不該來,我這般。怕過了病氣于你。你于大唐,于天下,于時局,都是不可或缺。”

“克明此話見外。”李世民說。

杜如晦說:“陛下請回吧。”

李世民點點頭,才說:“今日還有一事,想請克明解惑。”

“陛下請講。”杜如晦氣若游絲。

李世民不忍心,卻還是說:“我對蜀王多方試探。此番蜀中官員遭殺。我督促他辦理,如今還不曾辦理清楚。再者,我讓他推薦官員名冊。他啰啰嗦嗦一大堆。說自己不熟悉官場,讓朕與長孫舅舅商量。后來又附了一份他以為可以的名單。名單上的人各有長處,但絕沒有人可擔任那些位置。”

李世民說了一堆,杜如晦聽完。徑直問:“陛下是在擔憂蜀王會對太子不利,圖謀天下?”

李世民點點頭。這么多的大臣,怕也只有魏征與杜如晦敢這樣直接提出來。然而,魏征那簡直是來挑刺的,相比較而言。杜如晦就要溫和得多。

“蜀王乃楊淑妃所出,庶子,身后沒有勢力。蜀王與陛下當日并不相同。就是陛下當日。若不是隱太子與元吉步步緊逼,陛下也不會走那步。”杜如晦直接說。

李世民忽然覺得有點光芒。杜如晦又繼續說:“蜀王沒有秦王府的部眾,亦沒有時勢讓他有所氣候。蜀王有的只是聰穎勇猛與英武不凡。蜀王類陛下的只是那份兒聰敏果敢,勇猛不凡,而非陛下擁有的一切。再者,楊淑妃選兒媳婦一事,實則也在昭告她要擺脫弘農楊氏之掣肘,不然怎會使用那樣的生辰貼選王妃,豈不荒唐?”

李世民點點頭,心已漸漸平靜。杜如晦歇了一會兒,又繼續說:“至于楊氏阿芝,她的榮耀來自陛下,待她回到長安。陛下若覺得她有幺蛾子,竭力打壓即可。陛下到底是關心則亂,何至于憂心至此。”

“克明乃朕之明燈。”李世民贊嘆。

“是陛下當局者迷,關心則亂。”杜如晦說,爾后又說,“其實,陛下還忘了一件事:蜀王一直很孝順。當年,在洛陽與王世充對陣。那日,陛下險境,年幼的蜀王,不顧安危,前來救陛下。爾后多次,陛下遇險,蜀王皆奮不顧身。陛下是天子,卻也是父親。蜀王是臣,卻也是子。”

李世民一愣,想起當年,那個小小的孩童,滿臉的稚氣,卻有著一種執著與勇敢,屢次將他救下,然后蹦跶到他懷里哭訴害怕。

他將他抱在懷里,只覺得這小小的孩子好柔軟。他與楊淑妃的關系因隋朝的敗亡而顯得十分尷尬,因此給予他們母子的溫情本就少。但恪兒如此像他,他年幼時,也是這般怕失去親人。

“克明之言,朕謹記。”李世民此刻心如明鏡,波瀾不驚。

杜如晦又是一陣咳嗽,十分疲累,就那樣睡去。李世民看了片刻,便告辭回宮。屋外,月色明凈,他步伐清楚。

回到宮中,便去了長孫皇后宮中,與長孫皇后商議提親一事,最后擬定在冬至之前,差人去提親。選來選去,最終就派了柴紹前去,一則是看看蜀中軍備情況,二則就是為太子提親,三則是賞賜楊氏六房。

夫妻倆怕夜長夢多,趕緊就將剛剛回到長安的柴紹找來商議。柴紹一聽,立馬就同意即刻啟程。

李世民也就地寫了圣旨,讓皇后寫禮單,挑選禮品前往。

“這樣一來,楊氏六房就該在長安或者祖宅。至少長女出嫁,不能在蜀中吧。”柴紹詢問。

“這是自然,過完年,朕就頒旨。這一趟,你亦可與他們透露一二。”李世民叮囑。

柴紹哈哈大笑,理著胡子,說:“這差事甚好。正巧,我亦要去蜀中一趟。”李世民不作聲,長孫皇后將竹簡整理整齊,才又說:“恪兒年少,你莫要太惱怒,他卻是個好孩子。”

李世民點點頭,才又說:“聽聞你召太子與太子妃入宮了?”

“是。我與他二人說了楊氏六房這門親事。”長孫皇后直言不諱。

“太子妃與太子如何回應?”李世民詢問。

他對承乾其實并不太滿意,論聰穎自然是李泰更適合,太子懦弱了些。而李恪身世復雜,又是庶出,更不適合。但他既然選定承乾作為太子,就必定要為太子作打算。他可不是什么玩惡毒手段之人,拿太子樹靶子,其實繼承人另有其人這種事,他做不得,也不想做。說到底,因李建成一事,他到底痛心。因而更注重家人和睦。

但是,他自己是帝王,有些事就必定要做。若不是當日,李建成與李元吉步步緊逼,讓他感到活不下去,他也不至于默許部下發動玄武門之變,奪取這江山。誰不想逍遙快活。

可如今,他坐在這個位置上,看著大唐的車輪緩緩啟動,卻又生出“向天再借五百年”的心來,他有強烈的愿望,希望能打造繁榮富強、國泰民安的大唐。

“太子沒意見,太子妃也只說憑父皇母后做主。”長孫氏回答。

“太子妃亦聰穎溫婉,你亦直言利弊,他們定知好歹。那提親一事,就你著手去辦,如何?”李世民是不太想管這事。

長孫皇后一聽,便笑說:“如今蜀中路途遙遠。這眼看就要冬至,也是大日子,此事怕得開春后再說。”

“朕打聽過,楊氏如玉年紀不小,怕也是急著物色良婿。這過年是大日子,走親訪友,若有婚約在,承乾就失去楊氏六房這支柱。皇后亦知楊氏六房不容小覷,卻不知在磨蹭什么?”李世民毫不客氣。

他心疼承乾,但卻更想保住李悖不管是李恪的性命,還是李恪的幸福。若是楊如玉嫁與他人,他只能讓楊敏芝嫁與承乾,那勢必會傷到李悖

長孫皇后聽他直接稱呼自己為皇后,心里知曉他是怒了,立刻就說:“陛下息怒,我這就差人去辦。”

“你或者要與你大兄商議一番?”李世民眼眸如刀。這些年,長孫無忌雖然為國鞠躬盡瘁,但私底下的算盤,他不是不清楚。只因為是妻族,又是有功忠臣,且對朝廷還算忠心,以后承乾登記也得倚靠扶持,他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了。

長孫皇后從這話里聽出寒意,立馬就說:“此等小事,何以要讓大兄來瞧呢。再者,這是家事。若是國事,倒是陛下與大兄商議,我才不摻和呢。”

“那皇后即刻就著手準備。”李世民說。未完待續。

(:回車)

信箱:pashuw#122


上一章  |  名門天姿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