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
章節目錄
熱門、、、、、、、、、、、
中極殿上。鳳凰更新快
過。聽聞好文章念起來,會有金石之聲,余韻不絕。
現在這嚴尚書的口中就有金石之聲。
文章有金石之生,不是格律好,而是文章本身氣勢磅礴,才能短短數句就有言之不盡的味道。
這士子簡直是文章里的高手啊,能在螺螄殼里做道場啊
短短功夫,嚴清已是第一道殿試題念完。朱翊鈞意猶未盡,這時嚴清念起了第二道殿試題。王者承天意以從事這一句令朱翊鈞眉頭卻是一跳。
朱翊鈞知道這一句出自董仲舒的春秋繁露,這位士子竟以他來作文章之目。
但聽嚴清抑揚頓挫地念道。
天以天下授堯舜,堯舜受命于天而王天下。
天子承天意行事,宰輔亦當受命于天子行事。
朱翊鈞聽了這幾句話,真說到自己心底去了。
其他士子都是說,要唐德宗對裴度放權。所以能成大事。而這個士子卻是道,道之大原出于天,王者授天命行事,裴度之所以能成事,乃是因唐德宗對大臣信之用之。而非在放權,裴度只是作好了自己本分罷了,真正的功勞在于天子。
嗯,這個說法深得朕意。朱翊鈞點頭稱許。
申時行看到朱翊鈞,不住用拇指撫著指節。身為帝師,教導天子多年,申時行當然知道這是少年皇帝高興時,下意識的動作。
嚴清念完,朱翊鈞不由問道:“嚴卿家,以為此文如何”
其余九位讀卷官都是訝然,天子前面七篇都沒有問過,唯獨這一篇問了。
嚴清當下道:“回稟陛下,這篇文章就算蘇韓子健復生所作,也不過如是,微臣以為可點鰲頭。”
“嗯。”天子滿意地點點頭。
余有丁也是出班道:“陛下,微臣也認為,這侯官林延潮乃是當今奇才。陛下御宇八年,政通人和,故而天降良才輔之。”
天子驚喜道:“此文就是那林延潮所作就是會元,解元兩元,連魁的林延潮”
“是啊,就是此人,陛下若是點了他為狀元,他就是咱們大明第一個連中三元的狀元了。”
朱翊鈞微笑不語,連中三元,此乃是文魁中的文魁,科舉之盛世,天降的祥瑞啊若是有一名士子,在自己治下能連中三元,自己身為一代帝王也是能夠長臉啊。
只是可惜,以往能有這等令天下讀書人,心服口服的才子,百年也不出一個。而這位林延潮正是僅有幾位令大明上下讀書人都是敬服的。
點他為狀元,實至名歸。
朱翊鈞正要開口,就聽殿下有人道。
“陛下,豈可為了三元及第的佳話,就行湊數之舉依臣看來,此乃誤國誤才之舉。”
然后又一名讀卷官出班開始狂噴:“此子雖才華橫溢,但乃是用心奸險,微臣以為此文不可取。”
然后此人講了一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道,將年輕的萬歷皇帝活活繞暈。
朱翊鈞拿這些臣子沒辦法,這些話雖聽起來沒什么邏輯,但這些大臣們就是能說得口若懸河,還句句引經據典,令人無可反駁。
朱翊鈞只好道:“幾位卿家,也是言之有理,就聽完剩下三篇文章再定奪吧”
最后一位士子的文章,是由陳思育所念。
文章有一句,裴度與天子借權,不過權宜之策,事畢,當還政天子,非竊以自用。
朱翊鈞聽了心道,這文章文采雖不如方才林延潮那篇,但觀點同樣是站在自己這邊的。
一篇文章念完。
天子問道:“此文何人所作”
陳思育是的一聲,然后一旁官員替他拆掉糊名。
陳思育看了一眼后道:“回稟陛下,此文江陵張懋修。”
聽到陳思育念出此人名字,殿上數人浮出一絲笑意。
張懋修就是本屆奪狀元的大熱門,而張懋修殿試第二道策問的觀點,與林延潮如出一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