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407章 教導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407章 教導

第1407章 教導


更新時間:2016年03月23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1407.

1407.

正統十三年九月,李云天終于抵達了他早就想來的地方,葉爾羌地區的藍葉城。

當年西征軍統帥、大明武國公宋海就是在這里遭遇了人生中的滑鐵盧,使得明軍慘敗于帖木兒帝國,其本人也生死未卜。

在當年的西域大戰中,藍葉城之戰是明軍死傷最多的地方,西征軍的主力折損了六成以上,要知道宋海率領的可是西征軍的精銳。

如今,與吐魯番城和黑水城一樣,藍葉城也成為了大明的城池,是大明在西域最為重要的城池之一。

李云天這次好不容易來一趟藍葉城,藍葉城外的陵園肯定是他必須要去的地方,那里埋葬著藍葉城一戰中戰死的大明將士,是大明最大的烈士陵園。

藍葉城的守將趙德出身于講武堂第三期,對李云天的到來是萬分興奮,在此之前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李云天會來西域看望他們戍邊的將士。

“有沒有武國公的消息?”在趙德給李云天擺的接風宴上,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李云天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開口問道。

尋找宋海和楊三宇的下落是李云天此行的一個重要目的,如今他在黑水城陰差陽錯之下找到了楊三宇的尸骨,那么宋海的生死之謎就成為了他所關注的問題。

“王爺,卑職這些年來派人私下尋找,可沒有武國公的絲毫線索。”趙德聞言搖了搖頭,一臉無奈地望向了李云天,他懷疑宋海當年死在了戰亂中然后尸體被當地的百姓給掩埋了,否則為何如此久都沒有音信。

“生要見人,死要見尸。”李云天聞言眉頭微微皺了皺,然后向沉聲吩咐道,“武國公是西征軍的統帥,他的生死對西征軍的聲譽至關重要,馬虎不得。

“王爺放心,卑職一定會加派人手尋找武國公的下落。”趙德聞言面色一整,鄭重其事地回答,他也參與了當年的西域大戰,如今你楊三宇的尸骨已經找到,那么宋海的下落就顯得至關重要。

只要找到了宋海那么就可以給出西征軍最為公正的評價,畢竟誰也不愿意看見西征軍有一個貪生怕死、投降通敵的統帥。

可話又說回來了,人海茫茫要如何尋找宋海,當年明軍可是咋葉爾羌地區廣貼告示尋找宋海但沒有得到任何線索,如今已經過了近十年要想找出什么蛛絲馬跡來可著實不容易。

李云天自然清楚這其中的困難,但事關西征軍的聲譽以及大明勛貴的顏面,他必須要繼續尋找宋海。

接風宴結束后,李云天回到住所內休息,趙德給他準備了兩名十六七歲的妙齡西域美女侍寢,結果被李云天給打發走了。

“你們說說看,如果換做你們是武國公的話,他要是沒死現在會在哪里?”臨睡之前李云天把李安民、李安明以及蒙特大汗的嫡次子莫勒喊了過來,不動聲色地問道。

蒙特大汗見李云天身邊帶著李安民和李安明,知道他這是要磨礪兩人,故而也把十九歲的莫勒送到了李云天的身邊,讓莫勒也一起受到磨練,被李云天調教調教,以后必能成大器。

另外,蒙特大汗也希望莫勒能與李安民和李安明走得近一些,將來也能有個照應。

李安明、李安民和莫勒聞言不由得對視了一眼,李云天的這個問題很顯然是在考他們,同時也是在教導他們如何進行思考。

“應該是藏起來了。”李安民的年齡最大,因此沉吟了一下說道,“西征軍在藍葉城大敗,武國公身為統帥難辭其咎,又沒有顏面去面對世人,因此肯定是躲在了什么地方。”

“父王,孩兒覺得武國公十有**已經逝世,他當時已經年過半百,即便在混戰中沒有受傷,這些年來抑郁寡歡下恐怕也難以支撐下來。”說著,李安民望著李云天說出了自己的結論。

“你們呢?”李云天聞言微微頷首,隨后問向了李安明和莫勒。

在李云天看來,宋海活著比死了更難,戰敗的負罪感會深深地折磨著他,使得他備受煎熬,度日如年。

“我們也是這樣認為的。”李安明和莫勒對視了一眼,然后齊聲說道。

“你們說的對,武國公要想活下來必須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李云天的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隨后沉聲問道,“兵法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你們了解武國公的為人嗎?”

莫勒聞言毫不猶豫地搖了搖頭,他是東察合臺汗國的王子豈會知道宋海的事情?

李安民和李安明對視了一眼后也搖頭,西域之戰的時候兩人還小,等后來兩人長大了京城的人早就淡忘了武國公,因此兩人也對宋海也不了解。

“武國公是一個重情重義的人,縱然無顏面對大家也不會尋死,因為他要守著那些戰死的將士,以此來恕罪。”

李云天知道李安民三人對宋海不了解,所以微微一笑后說道,畢竟現在大明已經沒有武國公這個爵號了,宋海在藍葉城戰敗后就被正統帝剝奪了爵位,已經成為了待罪的庶民。

“父王,你是說武國公如果沒死的話會去陵園給那些戰死的將士守墓?”李安民聞言頓時大吃了一驚,萬萬沒有想到宋海會這樣做。

“成寧侯是一個耿直之人,如果他沒死的話一定會回去向皇上請罪,因此父王來之前就覺得他兇多吉少。”

李云天聞言微微頷首,隨后面色一整說道,“可武國公不同,他是一個心高氣傲的人,軍事才華與安國公不相上下,他的驕傲讓他無法面對如此大的挫折,因此肯定不會回去向皇上請罪。”

“正是因為他對戰死將士的愧疚,所以他不會尋死,任何一個在戰場上經歷過生死考驗的人都不會輕易去死,因為他要留下來向那些戰死的將士贖罪。”

說著,李云天的眉頭皺了起來,“因此,父王覺得武國公有很大可能還活著,除非他像成寧侯那樣被人秘密謀害了。”

“父王,您準備從哪里入手去查找武國公的蹤跡?”李安民聞言連連點著頭,他沒有上過戰場自然不清楚戰爭中將士們用生命凝結而成的情誼,這份情誼阻止了宋海去尋死,隨后不無好奇地問道,天知道宋海會在哪里。

很顯然,李安民并不認為宋海膽敢往陵園里湊,要知道守護陵園的都是戰爭幸存下來的傷殘老兵,而宋海是統兵官,萬一被認出來了的話那可就麻煩了。

因此,李安民覺得宋海就算是給陵園里戰死的將士們守墓那么肯定也是藏在什么地方,然后找時間來陵園里祭奠,這就使得查找困難重重。

而且李安民擔心,十年的時光很可能會使得心情抑郁的宋海容貌大變,那時就更難把人認出來了,像他這樣的年輕人根本就沒有見過宋海,連認都沒辦法認。

“有線索總比大海撈針強。”李云天見狀笑了笑,“再過幾天就是陵園建園的周年紀念日,如果武國公沒死的話肯定會想辦法來進行祭奠。”

李安民聞言雙目頓時流露出驚訝的神色,他根本不知道藍葉城的這個陵園是何時建立起來的,看來姜還是老的辣,他思考問題的縝密性比李云天要差許多。

不過李云天則不認為李安民和李安明比自己差,所謂長江前浪推后浪,只要兩人經過一番磨礪以后必然會開拓出屬于他們的一番成就來。

第二天上午,李云天換上了便裝,領著李安民、李安明和莫勒等人出了藍葉城,前往四周的村鎮進行暗訪,想看看當地的市面如何。

趙德等藍葉城知道李云天身份的高官誰也不敢提前做出什么安排來糊弄李云天,因為這可是大忌,不僅會激怒李云天而且還會壞了講武堂的規矩,因此趙德等人唯有耐心等待,等待著消息的傳來。

作為大明在葉爾羌地區的經濟、政治和軍事中心,這些年來藍葉城以及周邊地區發展迅速,無論是農業還是商業都呈現出了蓬勃發展的景象,武堂在治理政務方面有著獨到的優勢。

其實,藍葉城之所以能被治理得井井有條,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還要多虧了十年前的西域大戰。

俗話說不破不立,當年的西域大戰使得葉爾羌地區的勢力格局受到嚴重的破壞,講武堂進入葉爾羌地區后抓住了當地出現的權力真空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培養了一批新的既得利益階層出來,這個利益階層自然擁護大明的統治,否則他們的利益就要受到損害。

這就是李云天比大明別的官員高明的地方,李云天的方針是“宜疏不宜堵”,對當地的部族進行民族融合,不像大明別的官員那樣將其視之為蠻夷而進行打壓和防范。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在西域的軍隊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士兵是當地招募的西域人,李云天不可能從內地大舉調兵來這里,而且他覺得也沒有那個必要,那樣一來豈不是意味著在防范當地的百姓?

而且,在李云天看來從當地募兵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抽空當地部族的兵力為已用,使得那些部族無法再聚集力量。

實際上,隨著西域新的利益階層的出現,西域原先的部族受到了非常大的沖擊,已經無力東山再起,會逐漸被獲得官府支持的新階層所吞并,進而實現權力的平穩轉移。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