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341章 心生波瀾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341章 心生波瀾

第1341章 心生波瀾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20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您的位置:


作品:

字數:

七月中旬,朝鮮布政使司、朝鮮按察使司、朝鮮都司以及朝鮮都察院正式成立,李云天親自出席了成立儀式,并給三司一院的長官頒了蓋有大明禮部大印的任命以及各衙門的官印。高速全文字搜索哈十八cc,直達本站{哈十八ha18cc}一

對朝鮮國官場而言,三司一院的成立是一個重大的變革,同時也意味著政壇上失去了像議政府領議政那樣享有絕對權力的高官權貴,使得三司一院的長官能夠相互制約,無疑是有利于朝鮮政局的展,避免了出現一家獨大的情形。

雖然李云天已經把推薦李璆繼承朝鮮王王位的奏章報給了正統帝,但由于路途遙遠正統帝的復還沒有到來,因此李云天主持了這次朝鮮國三司一院的成立儀式,親自給三司一院的長官頒了委任和官印。

其實,即便正統帝的復到了,李云天也會把它扣下來,因為這場三司一院的成立儀式必須由他來主持,他要告訴三司一院的長官他們的官職是大明授予的。

李璆漫無表情地坐在貴賓的座位上,由于三司一院是朝鮮國的衙門故而理應由他來主持這個成立儀式,不過既然正統帝任命他為朝鮮王的圣旨還沒到,那么他也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李云天反客為主來主持大局了。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三司一院的成立是漢城官場的一件大事,但金宗瑞依舊沒有參加,而是繼續以身體抱恙為由在家休養,他在三司一院中沒有任何官職故而才不去湊這個熱鬧,難道要讓他前去當眾受到羞辱?

雖然金宗瑞以養病為由待在家里,但對漢城官場上的時局卻知之甚詳,尤其是對朝鮮都司的事情大力關注。

朝鮮都司成立后的要任務就是朝鮮國內的軍隊進行改革,該裁減的裁減,該撤銷的撤銷,朝鮮國將仿效大明遼東軍區那樣成立精銳的作戰部隊,兵貴精而不再多。

當然了,要想實施這項軍事改革需要雄厚的財力支撐,以朝鮮國薄弱的財政根本無法實施這一點,不過這不要緊,李云天已經表示大明會負擔相應的軍需,進而解決了朝鮮都司的后顧之憂。

在金宗瑞看來,雖然這場朝鮮國的軍事改革從長遠來看是一件大好事,大大增強了朝鮮國的軍事實力,但他總覺得李云天沒那么好心,此舉并不想看起來那樣簡單。

而且,這場軍事改革將裁減朝鮮國大量的軍隊,如何協調是一件非常麻煩的事情,如果沒有他參與的話崔閏德很難把那些朝鮮軍隊的將領擺平,單單東北六鎮就夠崔閏德喝上一壺的了。

不過不管怎么說,李云天提出的對朝鮮國君軍隊的改革對朝鮮國的未來大有裨益,是一件值得金宗瑞肯定的大好事。

作為朝鮮****界威名赫赫的統兵官,金宗瑞自然想要參與到這場意義深遠的軍事改革中,可惜的是他被李云天所惡唯有賦閑在家,眼睜睜地看著崔閏德著手操辦這件事情。

不是金宗瑞自傲,崔閏德無論是資歷聲望還是辦事能力都不如他,因此他才是朝鮮都司最合適的都指揮使的人選,這使得他心中感到異常失落。

實際上,當金宗瑞決定從東北六鎮來時就已經做好了被李云天修理的準備,決定抗爭到底,即便是用自己的性命也要令朝鮮國官場上的那些官員對不懷好意的大明警醒。

可惜事實出乎了金宗瑞的預料,李云天竟然對他采用了冷處理的方式,把他晾在一邊不管不顧,這種頭上懸著一把隨時都可能落下的長劍的滋味使得他非常難受,等到李云天對撤銷議政府組建三司一院的時候他已經有些沉不住氣了。

作為一名手握重兵的統兵官,沒有什么比被排除在權力核心之外更令他感到落寞和孤寂,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崔閏德意氣風地整編朝鮮國各地的軍隊,而這本應該是他的職責。

對于這次朝鮮都司對軍隊的整編一事,金宗瑞的老部下們紛紛登門拜訪,請示金宗瑞他們該如何去做,很顯然這次崔閏德絕對會保留他的嫡系部隊“西北四郡”,那么對“西北四郡”威脅最大的“東北六鎮”就成為了裁減的重點。

畢竟西北四郡和東北六鎮的存在是朝鮮王為了防備大明以及女真人等少數民族而設立的,如今李云天加強了對朝鮮國的掌控,朝鮮國北方自然不需要再保留如此多的軍隊,因此裁減是必然的趨勢。

不僅如此,金宗瑞一系的將領也在這次朝鮮軍隊的整編中受到了打壓,崔閏德肯定要趁機扶持自己的部將掌控整編后新軍的軍權,這使得那些將領苦不堪言。

換句話來說,雖然李云天打算推李璆繼任朝鮮王的王位,但這并不是說朝鮮國的政局會變得安穩下來。

恰恰相反,隨著三司一府的成立,李云天成功地在朝鮮國官場上掀起了新一輪聲勢浩大的爭斗,為了鞏固自己的利益以及奪取更多的利益,各方勢力在不斷地試探與交手中逐漸妥協,進而達成一致意見。

因此,對于歷朝歷代的明君來說從來也不怕朝廷里的黨爭,黨爭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故而如何利用黨爭來掌控局勢就是君王先面對的問題。

金宗瑞麾下部將的到訪使得他原本就泛起了絲絲漣漪的心境開始泛起團團浪花,他不知道李云天會把他晾到何時,但很顯然他已經坐不住了,因為李云天正逐步把他從朝鮮國政壇消除,恐怕再過個一兩年別人就會遺忘他的存在。

可金宗瑞現在也不知道該如何去做,李云天擺明了不搭理他,而且他又在朝鮮都司沒有職務,就算是想要介入這次的朝鮮**隊整編都沒有理由和借口。

至于讓金宗瑞給李云天低頭,金宗瑞還真的做不出這種丟人的事情來,他始終認為李云天是個對朝鮮國不懷好意的奸賊,他如果屈服了的話那么就沒人阻止李云天對朝鮮國的險惡用心。

就在三司一院成立后沒多久,正統帝任命臨瀛大君李璆為新任朝鮮王的圣旨抵達了漢城,李璆心中大喜,沐浴更衣、焚香擺案,跪接了由一名宦官送來的圣旨,然后立刻準備繼位的事宜。

正統帝不僅給李璆帶來了讓其繼位的圣旨,而且也給李云天傳來了新的旨意,讓其督導朝鮮國三司一院的設立,使得朝鮮國國政能夠正常運作。

如此一來,李云天就名正言順地主導了朝鮮國三司一院的運作,擁有了任命三司一院高級官員的權力。

李璆作為新晉朝鮮王根基不穩哪里敢有半句牢騷,心中期盼著李云天早點兒離開,這樣他就能對三司一院的事務進行干預,否則李云天猶如一座大山一樣壓得他透不過氣來。

在去年李云天剛到朝鮮國的時候,漢城的人都把未來朝鮮王的人選放在了世子李珦和陽大君李瑈的身上,誰也無法想到臨瀛大君竟然脫穎而出笑到了最后。

李璆登基后的第一件事情自然是大赦天下,其中就包括被判處死刑的陽大君李瑈,兩人畢竟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李璆不忍心看著李瑈丟了性命。

為此,李璆以新任朝鮮王的名義派出使團出使大明的時候特意上了一道請求寬赦李瑈的奏章,李瑈的死刑是正統帝所核準的故而也只有正統帝能饒他不死。

正如崔禮對崔夫人所說的那樣,李云天并不想要了李瑈的性命,反正李瑈已經完了沒必要把事情搞得血淋淋。

因此,正統帝赦免李瑈死刑的詔令在李瑈被押到刑場準備行刑時及時趕到,使得李瑈體驗了在鬼門關走上一遭,李云天相信這種生死之間的感覺李瑈終生難忘。

很顯然,世上沒有如此多巧合的事情,是李云天故意把正統帝的赦免詔令壓下,直到臨刑前才拿出來宣讀救下了已經面若死灰的李瑈。

李璆繼位后在景福宮設宴宴請漢城的文武重臣,李云天自然成為了最為尊貴的客人,坐在了上處的座位,李璆屈于下處的位子。

自從朝鮮王被弒殺后景福宮就一直空著,李瑈雖然得到了漢城但卻不敢住進去以免授人以柄,所以這次酒宴使得冷清已久的景福宮重新熱鬧了起來,宣告著新主人的到來。

值得一提的是,并不是漢城所有文武重臣都在受邀請的行列,金宗瑞就沒有接到李璆的邀請。

按理說,金宗瑞作為朝鮮**方重臣理應參加這次李璆的設宴,不過在與李稷商議后李璆放棄了邀請金宗瑞的打算,以免屆時給李云天心里添堵,與金宗瑞相比自然李云天更加重要。

而且,金宗瑞到來后他的座位也不好排,如果議政府還沒有撤銷的時候,有著議政府右贊成身份的金宗瑞自然要排在崔閏德等人的前面。

可如今議政府已經被撤銷,金宗瑞自然沒了右贊成的頭銜,唯一的官職是統轄東北六鎮的咸鏡道兵馬節度使,這只是一個地方性質的官職,在漢城的中央衙門里已經沒有了職務。

因此,如果要排座次的話金宗瑞肯定要排在現在擔任朝鮮都司都指揮使的崔閏德后面。

不僅如此,除了崔閏德外,朝鮮都司的幾位高官雖然資歷和聲望比不上金宗瑞,但由于在朝鮮都司中有重要職務,故而也應該排在金宗瑞的前面,這樣一來無疑會使得金宗瑞處于一個尷尬的境地,還不如不來的好。

本書最新更新地址請一下云.來.閣即可獲得本書的最新章節觀看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