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298章 喜憂參半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98章 喜憂參半

第1298章 喜憂參半


更新時間:2016年02月02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1298.

1298.

李稷和黃喜雖然猜到了李云天不會撤了柳尚民主審的職務,畢竟朝鮮國能擔任主審的人唯有柳尚民。

可兩人萬萬沒有想到,李云天為了鞏固柳尚民在審案時的權威竟然會出人意料地撤掉了一眾陪審,這樣一來他們就失去了對案子的掌控。

與此同時,從李云天的這個舉動上李稷和黃喜等人也都清晰地感覺到了李云天對案件審理的不滿,否則的話他不會弄出如此大的動靜來。

隨著失去陪審一職,李稷一方和黃喜一方的人員不得不從李珦的案子里抽身而出離開義禁府。

柳尚民心中非常清楚,李云天已經給他掃清了李珦一案上的障礙,接下來他就要開始正式審理李珦的案子,以給李云天一個交代。

這天上午,議政府的一個廂房。

李稷召集了金宗瑞等李珦一系的高級官員前來議事,雖然他已經不再是案子的主審但在義禁府里的消息還是非常靈通,在柳尚民的審理中那些涉案人員所提供的證供對李珦非常不利。

因此,李稷把金總日等人召來商議如何解決目前的這個困軍,如果任由柳尚民這樣審問下去的話李珦將無法從行刺事件中脫身。

可話又說回來了,現在李珦一案由柳尚民負責,李稷等人已經失去了陪審的資格,因此要想插手的話難上加難,這使得屋子里的氣氛變得有些沉悶和壓抑。

“金大人,這是東北六鎮的緊急公文!”就在眾人陷入沉默的時候,一名官吏走了進來,把一封公文遞給了坐在李稷下首處的金宗瑞。

金宗瑞聞言感到有些意外,在他看來東北六鎮這個時候沒有什么要緊的事務找他,他預先儲存的那些糧食足以使得東北六鎮的士兵度過眼前的糧食危機。

等打開那道密封的緊急公文后,金宗瑞不由得怔在了那里,雙目流露出震驚的神色,一臉的難以置信。

原來,根據東北六鎮傳來的消息,明軍運來的軍糧已經抵達東北六鎮的營地,足夠東北六鎮半年所需,可以安然度過眼下這個寒冷的冬天。

“發生了何事?”見金宗瑞在那里發愣,李稷不由得開口問道,以為東北六鎮出了什么大事。

“領相你看。”金宗瑞回過神來,把手里的公文遞給了李稷,他萬萬想不到李云天竟然已經派人給都該被六鎮運去了糧食。

“這是好事呀。”李稷看了公文后也吃了一驚,隨后就笑了起來,向金宗瑞說道,“看來你誤會了忠王爺,該登門向王爺道謝了。”

“下官明白。”金宗瑞的雙目閃過一絲尷尬的神色,向李稷微微一躬身后說道,不管李云天這樣做的目的如何,是真心幫助東北六鎮也好,收買人心也罷,他都應該去向李云天道謝。

不過,令金宗瑞感到失望的是李云天這次依舊沒有見他,不過他這回比較幸運得以進入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在會客廳見到了柳真。

柳真告訴金宗瑞李云天公務繁忙抽不開身,有什么事情可以讓她代為轉告。

金宗瑞此次前來當然是感謝李云天給東北六鎮送去的軍糧,對于李云天這個出人意料的舉動他心中非常疑惑,弄不清李云天這樣做的意圖,在他看來李云天坐視東北六鎮因為缺糧而崩潰豈不是更好?

由于李云天沒有出面,所以金宗瑞并沒有久留與柳真寒暄了一陣后就起身告辭,急匆匆離開了講武堂漢城司務處。

李云天立在一個閣樓的窗前,面帶微笑著望著離開的金宗瑞,他知道金宗瑞現在心中充滿了疑惑,同時也不無得意,估計在暗中嘲笑李云天使得他白白地得到了明軍那批軍糧。

不過,李云天相信金宗瑞過一段時間就笑不出來了,因為他藏起來的那些軍糧將被百姓們給瓜分了,這對金宗瑞來說絕對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進而失去了與李云天抗衡的物質基礎。

十二月初,李珦一案終于取得了重大進展,柳尚民在對涉案人員的證供進行了嚴格謹慎的審查后,準備讓李珦和李瑢過堂。

這立刻在漢城的官場上掀起了軒然大波,雖然這是李珦和李瑢進入義禁府后的第一次過堂,但誰都知道這次過堂的重要性,柳尚民要對李珦是否與李瑢密謀行刺事件,進而嫁禍李瑈一事做出最后的判決。

李稷和金宗瑞等支持李珦一方的官員們為此憂心忡忡,他們已經從義禁府得到了不好的消息,李珦此次過堂兇多吉少。

與之相對,李瑈和黃喜等人則暗自感到興奮,他們自然也清楚義禁府的局勢對李珦不利,如今就等著李珦被判有罪,然后李云天會奏稟告正統帝剝奪李珦的世子地位。

只要李珦不再是朝鮮國的世子,那么朝鮮國內就無人能對李瑈構成威脅,李瑈對于繼承朝鮮王信心十足。

晚上,一家妓館。

李稷、金宗瑞和趙德等李珦一系官員齊聚在一起喝著悶酒,商量著該如何應對李珦過堂一事。

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李珦這次十有**是在劫難逃,李稷等人雖然想盡了辦法想要救李珦,但最終卻無能為力。

李云天不僅撤掉了李稷和黃喜等陪審,而且也加大了對義禁府的管控,李稷和黃喜等人雖然可以得到義禁府里的消息,但是卻無法干涉義禁府里的辦案。

因此,事到如今李稷和金宗瑞、趙德等人不得不開始未雨綢繆,商議李珦一旦倒臺后的事情。

很顯然,李珦要是出事的話受益最大的人是李瑈,而李瑈繼承王位絕對會著手對付李稷和金宗瑞等人,他們現在必須要想辦法進行自保。

事實上,歷史上的李瑈在發動癸酉靖難從侄子手里奪取王位后,將對他有威脅的官員悉數清除掉,其中就包括了金宗瑞。

因此,以李稷和金宗瑞等人對李瑈的了解,李瑈繼位后為了政權穩固很顯然要除掉他們,他們現在必須要進行自保。

“諸位,臨瀛大君李璆聰慧過人、文采斐然,自幼就受到先王的寵愛,本官覺得可以推舉臨瀛大君來繼承王位。”經過一番無比壓抑的沉默后,議政府右贊成率先開口,不動聲色地開口說道。

聽聞此言,李稷和金宗瑞等人眼前頓時就是一亮,臨瀛大君李璆是朝鮮王的嫡四子,李珦、李瑈和李瑢的親弟弟,自幼通曉音律,在音律方面有著很高的造詣。

不過,李璆醉心于音律,對朝堂上的爭斗沒什么興趣,但這對李稷等人來說并不是問題,他們借助的只是李璆的身份而已,再者說了治理國家有他們這些臣子代勞,根本不需要李璆做些什么。

“諸位大人,本官覺得右贊成言之有理,臨瀛大君如果能繼位的話必將引領我朝鮮繁榮昌盛。”左參贊金萊環視了一眼現場眾人,率先開口表達了對趙德的支持,現在他們也只能依靠李璆來翻身了。

李璆不僅是朝鮮王的嫡子而且已經二十一歲,非常適合擔任王位。

“可是,首陽大君已經在王位一事上占據了上風,咱們該如何做才能幫臨瀛大君?”這時,禮曹判書申商皺著眉頭說道,李璆固然是繼承王位的絕佳人選,但他們要怎樣阻止李瑈在李珦失勢后繼承王位?

如果找不到合適理由的話,李云天肯定會向正統帝奏報,請正統帝封李瑈為新一任的朝鮮王,屆時一切可都晚了。

“本官覺得可以那當年兵亂的事情來做做文章。”申商的話使得現場剛剛輕松下來的氣氛再度變得緊張起來,趙德沉吟了一下,意味深長地開口說道。

畢竟,李云天這次來朝鮮國最主要的任務是徹查當年漢城發生的叛亂,找出究竟是誰弒殺了朝鮮王,而李珦遇刺案只不過是一個意外罷了。

“雖然咱們都知道這件事情是首陽大君做下的,可現在手里卻沒有什么確鑿的證據。”申商聞言不由得嘆了一口氣,臉上流露出了不甘的神色。

由于首陽大君做事縝密,再加上當晚形勢無比混亂,故而李云天讓人調查了許久但依然沒有得到什么有價值的線索。

這個時候,一旦李珦被證明與李瑢合謀陷害李瑈,那么李云天很可能會采納李珦一方在兵亂一事上提供的證供,屆時李珦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

“只要首陽大君在此事上有嫌疑,那么忠王爺就不會貿然讓其繼承王位。”

李稷沉吟了一下,環視了一眼現場的眾人后說道,“相對于首陽大君,臨瀛大君的身份更為清白,更容易被忠王爺接受。”

雖然李璆的資歷和勢力比不上李瑈,但他有一個最大的優勢,那就是沒有陷入當年漢城兵亂事件中,這使得他不可能成為弒殺朝鮮王的人,故而由他繼承朝鮮王的話不會有任何的麻煩。

“可是,咱們要如何來行事?”申商聞言不由得點了點頭,神情嚴肅地問向了李稷。

金宗瑞和趙德等人也不約而同地看向了李稷,想知道他有什么好法子來推動這件事情的進行,進而使得李瑈陷入到弒殺朝鮮王的是非漩渦中。

“除了世子外當晚還有別的人逃離王宮,如果他們肯出來作證的話那么首陽大君身上的嫌疑就無法洗盡。”李稷的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沉吟了一下后說道,“世子身邊就有當時從主上殿下的宮殿里逃出來的人,這次正好可以派上用場。”

“領相,你的意思是讓主上殿下宮殿里的幸存者來指證首陽大君?”趙德立刻清楚了李稷的意思。

“據本相所知,還有一些經歷了王宮巨變的人逃出了京城,咱們只不過拋磚引玉罷了,屆時只要能找到那些逃走的人首陽大君就將罪責難逃。”李稷雙目閃過一道寒光,點了點頭后冷冷地說道,他要狠狠地在李瑈的背后捅上一刀。

“如此甚好。”趙德等人聞言紛紛表示了贊同,他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毀壞李瑈的名聲,使得李瑈沒有那么容易得到李云天的認可。

金宗瑞的眉頭微皺了一下,隨后臉上流露出無奈的神色,雖然他并想做這種陰險齷齪的事情但也無可奈何,一旦要讓親明的李瑈繼承王位的話那么朝鮮國四郡六鎮的兵力可就完了。

因此,金宗瑞唯有支持李璆繼承王位,只有這樣才能保住四郡六鎮的朝鮮兵。

“老爺,咸鏡道來的急報。”由于興致不高,故而酒宴結束后金宗瑞并沒有像李稷等人那樣在妓館留宿而是選擇回家,剛進家門一名家里的下人就拿著一封急件火急火燎地迎了上來。

“急報?”已經有些醉意的金宗瑞不由得感到有些詫異,按理說東北六鎮現在已經沒什么麻煩,怎會在這個時候又給他送來一份急報。

帶著心中的疑惑金宗瑞打開了急報,當看清急報上的內容后臉色刷的就是一變,整個人僵在了那里。

“可……可惡!”隨后,金宗瑞把手里的急報揉成一團扔在了地上,臉上由于生氣變得通紅。

東北六鎮的這封急報跟金宗瑞藏起來的軍糧有關,也不知怎么一伙身份不明的人襲擊了軍糧所在地的士兵,將軍糧一粒不剩悉數搶走。

這還不算,就在軍糧失蹤的兩天后,東北六鎮對面的明軍忽然向東北六鎮所在地的百姓開倉放糧,賑濟當地的百姓。

根據負責看守軍糧武官的稟告,明軍賑濟的那些糧食好像就是東北六鎮失竊的軍糧。

很顯然,有能力把那些軍糧運走的人除了明軍外別無他人,明軍不僅搶走了那些軍糧而且還用其收買當地百姓的民心,金宗瑞心中當然萬分氣憤。

可生氣歸生氣,金宗瑞對此一點兒辦法也沒有,因為在東北六鎮的賬面上根本就不存在這批糧食,這使得他有氣也無處可撒。

由此一來,金宗瑞就失去了他賴以依仗的殺手锏,東北六鎮的后勤物資命脈將完全掌控在了明軍的手里,這使得東北六鎮變得非常被動,金宗瑞的心情隨之變得異常糟糕。

,歡迎訪問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