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275章 順水推舟(第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75章 順水推舟(第二更)

第1275章 順水推舟(第二更)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21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理政湖口1275.

“忠王殿下,自從殿下當年剿滅了大明沿海的倭寇后,那些倭寇就流竄到了我國南部海域,為禍甚烈!”

在李云天目光如炬的注視下,李珦知道他必須要回答李云天的這個問題,因此沉吟了一下后無不謹慎地說道,“主上殿下在世時曾派軍前去剿滅,可惜對方不僅兇悍而且狡猾,乘船來去如風因此使得圍剿失利。”

“這些年來,倭寇的勢力逐漸坐大,我國南方沿海多地受其襲擾可謂苦不堪言。究其原因,倭寇聚集的對馬島被倭國占據,暗中支持倭寇,故而使得倭寇有恃無恐。”

說著,李珦的神色變得凝重,站起來向李云天一躬身,鄭重其事地說道,“不瞞王爺,下官為了躲避首陽大君的追殺確實與倭寇有過接觸,但那只是為了自保的權宜之計而已,望王爺恕罪。”

“倭寇不僅是大明也是你們朝鮮國的禍害,無論如何你與倭寇有所牽連都實屬不智,此事本王會進行詳查。”李云天聞言微微頷首后不動聲色地向李珦說道,既然李珦承認此事那么事情就好辦了,省去了不少不必要的麻煩。

“世子,你旅途勞累先回去歇息,需要你的時候本王會派人前去通傳。”李云天現在不想把倭寇的事情攪和進來,隨后結束了此次與李珦的會面。

李珦禁不住松了一口氣,向李云天躬身行禮后快步離去,他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李云天竟然會提到倭寇,著實出乎了他的意料。

雖然李珦走了,但他所說的證人則留了下來,是一些景福宮的宮女和宦官,當日跟隨李珦一同逃出了漢城。

首陽大君府。

“哼,李珦竟然想要用那些人來扳倒本大君,簡直就是癡人妄想,這樣的證人本大君有的是,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李瑈已經得知李珦去講武堂漢城司務處拜見李云天一事,也知道李珦向李云天提供了證人,一臉不屑地向在座的崔禮和安津等人說道。

這樣的證人李云天進入漢城后李瑈也提供過,除了景福宮的宮女宦官外還有城里的百姓,不過李云天好像對這些證人都不怎么在意,原因很簡單,他們跟李瑈的關系太過密切。

因此,李瑈知道李珦打錯了如意算盤,既然李云天不相信他的話那么同樣也不會信任李珦找來的那些人。

“大君,下官聽說世子殿下與南方的倭寇來往密切,依下官來看咱們可以在這件事情上做做文章,忠王殿下最為痛恨的就是倭寇,去年差一點就死在倭寇手里。”

崔禮聞言沉吟了一下,開口向李瑈說道,李瑈既然跑去了全羅道那么肯定會與倭寇有所交集,否則豈能安然待在那里。

再者說了,有情報證實倭寇加入了李瑈和李珦手下軍隊的交戰,協助李珦的軍隊與李瑈麾下的士兵對抗,這足以表明李珦于倭寇之間有著秘密協議,要不然倭寇豈會如此賣力幫他?

“本大君也是此意。”李瑈聞言不由得點了點頭,認為崔禮此舉將給李珦帶來不小的麻煩。

“大君,近來下面的官員有些抱怨,明軍在發放救濟的時候太過苛刻,不允許地方官員插手,使得他們無所事事只能在賑濟現場白白等待,您看是不是跟忠王殿下說說,這種發放賑濟的小事根本就不用勞動明軍,我們自己來即可。”

這時,有一位官員忍不住插了一句,似乎對明軍親自發放賑濟物資感到有些不滿,這樣一來地方上的那些官員就無法從中上下其手撈取好處,進而也就沒有資金給漢城的那些高官送禮。

“忠王爺來之前已經說過,這樣做是為了使得朝鮮國的百姓都能安然得到度過此次災荒的糧食,吩咐下去讓下面的官員都收斂起來,千萬別在這個時候惹事生非,否則即便是本大君也救不了他們。”

李瑈自然清楚下面那些地方官員的花花腸子,因此沉吟了一下后神色嚴肅地提醒在座的眾位官員,在那些官員的眼中大明朝廷這次運來的救援物資就是一大塊香噴噴的肥肉,誰都想著上前咬上一口,可如此一來就正好撞在了李云天的槍口上。

那些地方官員原本還想著收買拉攏負責發放物資的大明官吏,結果發現那些人油鹽不進,行事古板,根本就不與其同流合污。

望著那些白花花的大米被百姓們興高采烈地領頭,那些地方官們禁不住感到一陣陣的肉疼,本來這些東西都應該是他們的才對。

雖然那些地方官感到不滿但也無可奈何,畢竟這些救濟物資都是大明撥付的,再加上負責發放的大名官吏全部將其發放給了百姓,所以他們唯有向漢城的官員們訴苦。

“大君,下官覺得那些救濟應該分為兩部分,不能都發給百姓,否則地方衙門將無法運轉。”李瑈的話音落后,現場一名頭發花白的瘦高個官員伸手捋了一下胸前的長須后說道。

朝鮮國的饑荒不僅使得百姓們食不果腹,也令各地的地方衙門瀕臨崩潰,很多地方已經因為缺糧而停止了運轉,畢竟衙門里的官吏和差役也是要吃飯的。

按照李云天的計劃,負責發放糧食的大明官吏按照當地的人頭數來發放賑濟物資,只區分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男人與女人,與身份無關。

換句話來說,那些地方官吏以及地方豪族所領取的賑濟物資與普通百姓一樣。

這或許沒什么,但衙門運轉的資金早已經斷絕,還欠下了不少的外債,朝鮮國各地地方衙門正盼著用大明的這批救援物資來填補各自的財政窟窿,可李云天的那道由大明官吏負責發放賑濟物資的命令卻摔破了他們的如意算盤。

歸根結底,朝鮮國實在是太窮了,不僅缺少糧食還缺少資金,而這一切目前都只能向大明求助。

“大君,下官也覺得此事有待商榷,忠王爺初來乍到不了解咱們朝鮮國的形勢,如果不能使得地方衙門正常運轉的話,那么那些百姓依然無法過上安穩的生活。”等那名頭發花白的瘦高個官員話音落后,崔禮隨即表示了贊同,認為李瑈應該想辦法解決地方衙門所面臨的困局。

“大君,兩位大人言之在理,現在各地地方官都在關注著大君與世子殿下,如果大君能確保地方衙門正常運作,想必那些地方官員對大君會另眼相待。”崔禮的話音落后,安津也表明了自己的意見,暗示李瑈現在要爭取民心。

“既然如此,那么本大君就去拜見忠王殿下。”李瑈聞言不由得微微頷首,如果能趕在李珦之前使得大明能提供一筆資金支援朝鮮國地方衙門的運作,那么他的風頭無疑將會蓋過李珦,這對以后繼承王位大有裨益。

出乎李瑈的意料,當他前去拜見李云天道明了朝鮮國地方衙門所遇到的困境后,李云天并沒有覺得麻煩或者為難,當即就表示可以給朝鮮國地方衙門撥付一筆款項供其運轉。

不過,李云天有一個條件,那就是這筆款項必須處于大明官吏的監督下,其使用情況受到大明官吏的監管,一旦發生有人中飽私囊或者以權謀私就會對此進行嚴懲。

雖然李瑈不愿意看見李云天的附加條件,但他哪里有跟李云天討價還價的資格,因此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因此按照李云天的安排,那些到朝鮮國各地前去發放救濟物資的大明官吏也將肩負起監管給地方衙門資金的使用情形,換句說來說地方衙門要想拿錢的話首先要寫申請,經過審核后那些大明官吏才會給錢。

值得一提的是,那些被李云天派去朝鮮國各地執行賑濟任務的官吏和士兵,很多人基本上都出身于遼東的朝鮮族,又或者會說朝鮮語,因此不會存在語言方向的障礙,這樣一來就避免了很多人為因素的干擾。

實際上,這些前去朝鮮國的哥執行賑濟任務的大明官吏和士兵除了賑濟百姓外,還負責收集當地的情報,例如戶籍數、田地畝數等等,如果不是這次內亂的話李云天還真的沒有如此好的機會光明正大地獲取這些信息。

六月中旬的一天上午,李云天在講武堂漢城司務處后院的涼亭里悠閑地與紅鸞對弈。

自從來到朝鮮國后李云天的日子就過得無比輕松,手頭沒有了紛繁復雜的事務,他覺得這次朝鮮國之行可以當成是一次海外休假。

“王爺,剛才得到的消息,朝鮮國世子李珦的儀仗在路上受到襲擊,李珦手臂上中了一刀,已經被手下的人護送回到了住處!”

忽然,云娜急匆匆地快步走來,向李云天一拱手后嬌聲說道,“刺客已經悉數死亡,有的死于交戰,有的吞毒自盡!”

“噢?”李云天聞言眉頭微微皺了皺,臉上浮現出一絲驚訝的神色,他并沒有從崔禮那里得到李瑈派人刺殺李珦的消息,況且這樣做十分愚蠢即便李珦死了李瑈也不會得到什么好處。

是李珦的苦肉計?還是其他人而為?李云天有些心不在焉地把玩著手里拿著一顆棋子,對于李珦遇刺一事感到非常意外。

“你去看看李珦,看看他傷勢如何。”片刻之后,李云天伸手在棋盤上放下了手里的棋子,不動聲色地吩咐云娜,看來漢城的事情變得越來越有意思了。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