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239章 查閱卷宗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239章 查閱卷宗

第1239章 查閱卷宗


更新時間:2016年01月04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正文

類別:

作者:書名:

都察院,會客大廳。

一名內侍從門外進來,快步來到正在那里品著茶的王振身旁,俯身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什么?”王振聞言眉頭頓時微微一皺,雙目流露出驚訝的神色,口中禁不住一聲低語。

陳智和金濂等人雖在談笑但暗中卻觀察著王振的舉動,見王振臉色有變不由得私下里相互間對視了一眼,看來李云天已經找到了與賀氏殺夫一案有關的重要線索。

很顯然,那名內侍向王振稟報的是李云天在繡莊查案的事情,如果案情沒有取得重大進展的話王振也不會有這么大的反應。

陳智等人猜得沒錯,那名內侍向王振稟報的正是繡莊的事情,他剛才被王振派去繡莊打探消息,目睹了韓姓中年女子拿出私藏的錦衣衛腰牌的經過,在李云天走的時候提前趕回來向王振稟告。

王振的臉上陰晴不定了一陣后,向那名稟報的內侍低語了一番,那名內侍就起身快步離開,看樣子有什么要緊的事情要辦。

見此情形,陳智和金濂等人頓時意識到李云天在繡莊找到的線索給王振施加了不小的壓力,這使得眾人心中頗為感興趣,私下里暗自議論著發生了什么事情。

沒過多久,院子里傳來了一陣凌亂的腳步聲,李云天在王文等人的簇擁下走了進來。

“王爺!”王振和陳智等人見狀連忙起身道院中相迎,齊刷刷地向李云天躬身行禮。

“讓諸位久等了。”李云天笑了笑,抬步走進了會客大廳坐在了上首處的椅子上,等他坐下后眾人才按照官職的高低在左右兩側的座位落座,紛紛抬頭望著他。

“諸位,咱們這次奉皇上之命來審賀氏殺夫一案和薛瑄受賄一案,職責重大,本王望諸位能慎重對待,切莫辜負皇上對咱們的期望和信賴。”環視了一眼在座眾人后,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沖著斜上方拱了一下手沉聲說道。

“王爺放心,下官謹記在心,定不負皇上所望。”現場眾人聞言不約而同地回答,作為正統帝欽定的御案他們自然要擺正態度,即便是心中有所不屑也不能表現出來。

其實,在座的人都清楚,雖然他們這次審的是皇帝欽定的御案,但薛瑄的案子并不是普通的案件,涉及到了朝廷各方勢力的博弈,因此影響案件走向的并不是真實的案情而是各方勢力博弈的結果。

但是話又說回來了,如果能查明案情的真相,那么將觸動各方勢力的博弈,進而影響到各方勢力博弈的結果。

“諸位大人,賀氏殺夫一案撲朔迷離,牽涉到了錦衣衛和三法司,皇上對此異常重視。”

李云天從在座眾人的神色上清楚他們心中的想法,這些人中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至少二十年,豈會不知道這種御案里面的門道,因此面色一整,神情嚴肅地說道,“為了查清案情,本官希望諸位能在審理之前翻閱此案的卷宗,了解案情。”

“王爺所言甚是。”陳智和王振等人聞言向李云天一躬身,異口同聲地說道,即便是接觸案件最多的王文也只知道都察院掌握的案情,對刑部審理時的案卷并不清楚。

因此,李云天趁著這次會審的時機合并都察院和刑部所掌管的賀氏殺夫案卷宗,讓眾人清楚此案的案情,不至于審問的時候一派茫然。

“王爺,下官已經把此案的案卷帶來,就在外面的廂房里候著,隨時可以調看。”刑部尚書金濂聞言向李云天微微一躬身,自從接到正統帝的圣旨后他就把一切事務都準備妥當。

唯一令人感到遺憾的是,當時主審賀氏殺夫案的那名刑部主事因為受到了薛瑄受賄案的影響,一并被錦衣衛抓進了詔獄里,生死未明。

“王爺,下官也把案卷整理妥當了。”隨后,王文也向李云天一躬身,沉聲說道。

賀氏殺夫案是由王文督辦的,因此卷宗一直都是他的人在保管,除了李云天調看過外,包括陳智在內沒人對其有興趣,誰吃飽了撐的去沒事兒找事兒。

“既然如此,那么就把案卷帶過來,大家一同查看商議。”李云天聞言微微頷首,沉聲下達了命令,雖然他知道眾人對案情并不感興趣但這是審案的流程不得不走。

再者說了,這是正統皇帝欽定的御案豈可馬虎從事?

隨著李云天的命令,都察院的差役們很快就把都察院和刑部有關賀氏殺夫案的案卷給呈了上來,分別呈給了在座的眾人。

李云天有條不紊地翻閱著刑部的案卷,與都察院的案卷相比雙方的內容其實大同小異,只不過刑部的案卷中否定了許多證人和證言,故而沒有采納小妾岳氏的毒殺一說,最終判賀氏無罪,岳氏由于反坐鋃鐺入獄。

在李云天看來,刑部的案卷判得更為客觀一些,畢竟時隔兩年很多證據都已經消散,要想認定賀氏毒殺確實非常困難。

當然了,為了驗證那個趙指揮同知是否被毒殺還可以開棺驗尸,不過古代講究死者為大,如果不到情非得已誰也不愿意打開死去親人的棺木,而且死者還是朝廷的高官,如此一來顏面何存?

其實,刑部的那名主事當時也曾提出過開棺驗尸,但出乎意料的是受到了賀氏和岳氏的一致反對。

由于死去的趙指揮同知是前軍都督府的人,故而開棺一事要經過前軍都督府的點頭,而前軍都督府對開館一事態度顯得模棱兩可,畢竟這是趙指揮同知的家事,因此要尊重其家眷的意見。

這一下,刑部的那名主事也就無法開館,畢竟死者并不是普通的民戶而是衛所軍的軍戶,要想開館并不容易。

李云天以前對賀氏和岳氏都不同意開館感到有些不解,按理說這是最好的解決此案的辦法,不過在確定了岳氏偷人后他明白了兩人為何會這樣:岳氏是擔心開館后外界發現趙指揮同知并沒有中毒,而賀氏是擔心由此一來岳氏的奸情會公之于眾影響家門聲譽。

與李云天不同,王振心不在焉地翻看著手里的卷宗,他對浙西卷宗并不感興趣,關心的是李云天會如何對待薛瑄受賄的案子,而薛瑄受賄的案子將影響到李云天對賀氏殺夫案的判決。

王振心里很清楚,李云天在賀氏殺夫案中已經占據了主動,岳氏的奸情很顯然會對案子產生嚴重影響,現在就看李云天下一步會如何做。

由于賀氏殺夫案案情復雜,涉及到了許多人證,例如包括藥鋪的伙計、鄰居、前軍都督府的官吏以及趙指揮同知的家的下人等等,這使得李云天等人費了一天的工夫才把卷宗看完,直到下午散值守時才對案情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案情說起來其實很簡單,按照小妾岳氏的說法,由于那名死去的趙指揮同知寵愛于她,故而使得正妻賀氏心存妒忌萬般怨恨,擔心趙指揮同知以后會把家產多分給小妾這一房,故而對趙指揮同知痛下殺手,使得其英年早逝。

雖然小妾岳氏當時并沒有兒女,但這并不代表以后沒有,為了以絕后患故而正妻賀氏起了歹心。

至于正妻賀氏,對小妾岳氏的指控是一概否認,并且表示小妾岳氏為了爭得家中的財產故意誣陷于她。

小妾岳氏最為關重要的證人是一個藥鋪的伙計,指證正妻賀氏的貼身丫鬟曾經到藥鋪里買過砒霜,不久后趙指揮同知就死了,而小妾岳氏此后就咱也沒在家里發現過砒霜。

另外,趙指揮同知家的一名下人也證明,趙指揮同知死后他隱約看見其五官內有殘留的血跡,而且臉上畫了很重的妝容,好像在掩蓋其中毒而死的真相。

而正妻賀氏的最重要的證人則是趙指揮同知的老娘,證明夫妻兩人非常恩愛,這就可以排除賀氏作案的動機。

至于其他的證人,在大堂上都有過翻供的行為,都察院的鄭祥審問的時候站在小妾岳氏那一邊,指出正妻賀氏與趙指揮同知夫妻不睦,關系惡劣,還有趙家的下人證明趙指揮同知死時模樣甚慘。

等到了刑部那名主事主審的時候,證人們又紛紛改口站在了正妻賀氏的一邊,表明其夫人感情融洽,趙指揮同知死時神情安詳。

正是由于那些證人的翻供,使得刑部的那名主事最終宣判賀氏無罪,進而引發了錦衣衛的介入,他與薛瑄都被抓進了錦衣衛的詔獄,罪名跟薛瑄一樣都是收受賀氏的賄賂后罔顧事實給賀氏翻案。

對于那些證人為何會翻供,李云天不用調查就知道,肯定是都察院和刑部堂審的時候都動用了大刑,這樣一來證人肯定就隨波逐流了,為了避免挨打肯定有人說謊。

與王振、金濂等人查看完賀氏殺夫案的卷宗后,李云天沒有像他們一樣回去休息,而是留宿在了都察院。

由于賀氏殺夫一案將在都察院里進行會審,故而李云天決定這些天就待在都察院,閑暇的時候處理下手頭的公文,沒有必要再回家,反正他已經習慣了在外面過夜。

李云天身為都察院的左都御史,他晚上不離開那么陳智和王文等人自然也不好回家,因此紛紛選擇留在都察院。

晚飯后,李云天領著云娜離開了都察院,去了與都察院相距不遠的錦衣衛北鎮撫司,如今賀氏殺夫案的涉案人員都在詔獄里關著,身為此案正統皇帝御命的主審他自然要去看看賀氏和岳氏等人。

錦衣衛北鎮撫司的守門門卒見李云天來了,連忙躬身把李云天請了過去,李云天奉旨查案自然可以自由進出錦衣衛北鎮撫司。

即便李云天沒有奉旨,那么他如果想進北鎮撫司的話,就是給那些守門的門卒十個膽子也不敢把他攔下來。

“下官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馬順恭迎王爺。”李云天進入北鎮撫司的院門后不久,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馬順領著一眾手下急匆匆趕來,躬身向李云天行禮。

“馬鎮撫使,本王這次前來是想見見賀氏殺夫案的相關人員,你不必陪伴。”李云天向馬順微微一頷首,不動聲色地說道。

“下官遵命。”馬順那里敢跟李云天討價還價,向李云天一躬身后讓人把李云天領去了詔獄。

“大人,詔獄里的那些人不會給咱們惹出什么麻煩吧?無錯不少字”馬順皺著眉頭望著李云天離去的背影,一名千戶湊了過來低聲問道,顯得憂心忡忡,對李云天甚是忌憚。

“慌什么!”馬順聞言不由得瞪了那名已然有些亂了方寸的千戶一眼,冷冷地說道,“王爺如果想找咱們麻煩的話早就來這里了,何苦等到晚上獨身前來?”

“大人教訓的是,卑職太沉不住氣了。”那名千戶聞言怔了一下,隨后反應了過來,訕笑著向馬順說道,他這個時候終于意識到李云天這次前來詔獄并不是找北鎮撫司麻煩的。

這名心神不寧的千戶正是趙成,他先前無論如何都想不到李云天會介入到賀氏殺夫案里面,因此想到他對賀氏等人的嚴刑逼供心中就感到有些發虛。

不過馬順的一句話給他吃了一顆定心丸,使得惶恐不安的他茅塞頓開,李云天要想把案子鬧大的話就不會深夜前來詔獄了。

到了詔獄后,李云天沒有進牢里,而是去了一間比較干凈的廂房,在房間里等待著他想要見的人前來。

當穿著一身嶄新的囚服、戴著手銬腳鐐、眼神呆滯的賀氏被兩名護衛帶進房間時,李云天正坐在椅子上品著茶。

見到李云天,賀氏機械式地跪了下去,一臉木然地等待著李云天發話,她現在已經心死,就等著到九泉之下去見死去的趙指揮同知。

此時此刻賀氏并不知道眼前的這位風度翩翩的便裝男子就是大名鼎鼎的忠王,還以為是錦衣衛的人要提審她。

“卸下她的刑具!”從賀氏有些呆滯的眼神中,李云天知道她的身心都受到了重創,于是暗自搖了搖頭,向立在賀氏身后的兩名護衛下達了命令,在他看來賀氏十有八九是被冤枉的,故而不用戴如此重的鐐銬。

聽聞此言,賀氏渾濁的眼神不由得閃動了一下,下意識地抬頭望向了李云天,臉上有一絲詫異的神色,想不到李云天會讓人取下她身上的鐐銬。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