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黑醉酒書名:類別:歷史軍事更新時間:2015/12/1412:41:31字數:3840
云宜縣的案子在江南官場掀起了軒然大波,說實話沒人能想到李云天這次會下如此重的手,通常來說只要不涉及到人命官司他都會對涉案之人都會網開一面,一次砍了十余人腦袋的事情可前所未有。
這給江南官場上大大小小的官吏敲響了警鐘,很顯然李云天嚴懲云宜縣的官吏是因為他們頂風犯案,這簡直就是對李云天的挑釁,李云天自然不會放過他們了。
不過,有那頭腦精明之人已經從云宜縣的案子上看出了些許蹊蹺,李云天既然能讓人在七天之內吧云宜縣的齷齪查得一清二楚,那么自然也能在短時間內查明江南其他州縣那些貪贓枉法之事。
所以,考慮到自作聰明的云宜縣官吏的悲慘下場,江南其他州府的官吏們都老實了下來,誰也不敢再動其他的花花腸子,免得激怒了李云天。
有一句話說的好,叫法不責眾,即便是江南那些官吏貪贓枉法的事情被查明,那么朝廷和李云天肯定也會從寬處置,沒必要這個時候去招惹李云天。
十月底,李云天乘船離開了松江府,松江府官吏貪贓枉法的案子此時已經查得一清二楚,松江府知府吳山被判流配三千里去交趾戍邊。
本來,按照吳山的罪責是要被砍了腦袋的,但吳山老實交代了自己的罪行,再加上其在臨云縣奮勇抗擊倭人,故而李云天就減輕了對他的懲處將其發落到了交趾。
不僅吳山,由于松江府的官吏在李云天巨大的威懾下紛紛主動坦白了各自的罪責,故而除了犯有人命官司的人被判了斬立決外,其余人不是流配就是徒刑,其結局比云宜縣的那幫倒霉蛋們不知道要好多少倍。
李云天之所以這樣做自然是為了穩定江南的局面,既然他已經查清了松江府官吏貪贓枉法的證據,那么自然不會對那些涉案官吏下重手,這樣足以對江南官場是一個安撫。
此時此刻,不要說江南官場的官吏,就是京城的那些高官權貴也沒人清楚李云天嚴查松江府的真實目的是什么,表面上看來李云天是在整肅江南官場的風紀而已。
雪花紛紛揚揚從天而降,披著紅色大氅的李云天立在三桅戰船船頭的甲板上,伸手去接從天空落下的雪花,雪花落在他的手掌后化為了冰水,使得掌心傳來一陣清涼。
“王爺,雪大了,回艙吧。”林馨從船艙內走出,撐著一把竹傘給李云天遮擋著墜落的雪花。
“你說,朝廷會如何處置本王的奏章?”李云天望著前方白茫茫的水面,不動聲色地問道。
李云天已經把松江府案子的奏章派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城,認為地方衙門亂用稅收大權,各級官吏趁機巧立名目,中飽私囊,已經脫離了太祖皇帝與民休養的本意。
故而,李云天建議朝廷收回稅收大權,各地稅目由朝廷根據地方上的實際情況統一擬定,地方衙門所需銀兩由戶部下撥。
鑒于大明已經實行了七八十年中央、地方各行收稅的政策,因此李云天認為稅收之事不可一蹴而就,應以江南地區為試點先行推動。
不僅如此,李云天還在奏章上提到了一件事情,自太祖皇帝以來,大明歷任天子皆以民為本,如今大明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四海升平,國庫充盈。
所以李云天懇請朝廷減少百姓生活負擔,攤丁入畝,把人頭稅改為以地收稅,沒地的百姓將不用再繳納人頭稅。
至于攤丁入畝的效果,交趾和廣西就是最好的例證,不僅沒有減少糧食產量而且還提高了稅收,在大明切實可行。
李云天這一手可謂一箭雙雕,借著松江府的案子來達成他收回稅權和攤丁入畝的目的,對大明的稅制進行一場翻天覆地的改革。
當然了,李云天這樣做將觸及到那些在大明稅制上有著既得利益勢力的利益,確切的說是京城的文官集團和大明的那些大地主。
李云天已經準備好了接受挑戰,如果有哪方勢力想要與他進行一番較量的話,那么他這次可不會留情面,肯定會無比犀利地進行反擊,要知道這事關大明的長治久安,關于大明的國運,他不容任何人破壞他的計劃。
其實,李云天原本還想推動一項與土地有關的事宜,只不過經過左右權衡之后放棄了。
土地是古代最為重要的生產資料,是一戶人家得以生存的基礎,可那些財大氣粗的豪門權貴、地方世族利用權勢大肆兼并土地,從長遠來看對大明的繁榮穩定是一個巨大的威脅,加劇大明的貧富差距,因此在他看來應該制定律法阻止土地的兼并。
考慮到收回稅權和攤丁入畝已經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震撼,故而李云天就把土地兼并的事情往后拖了拖,如果一口吃成個胖子的話很容易會被噎住。
“王爺,在屬下看來,除非朝堂上的那些人要錢不要命,否則絕對會向王爺妥協。”林馨知道李云天對稅制改革的事情非常重視,于是微微一笑后嬌聲說道。
雖然朝廷中的文官集團、勛貴集團和內廷都在江南有著各自的利益,但從中獲利最大的自然是主政的文官集團,李云天的稅制改革對文官集團造成的沖擊遠大于勛貴集團和內廷。
因此,雖然勛貴集團和內廷也會受到一些影響,不過他們絕對愿意看見李云天把稅收大權從文官集團那里剝奪。
尤為重要的是,張氏太皇太后肯定會支持李云天這樣做,張氏太皇太后雖然是一介女流,但也清楚李云天做的事情有利于大明的江山社稷,從交趾和廣西稅制改革的成果來看對大明以及百姓大有裨益,故而無論文官集團還是勛貴集團都無法改變她的想法。
至于內廷,自然是依照張氏太皇太后的命令行事,況且內廷一向與李云天交好,雙方井水不犯河水,屆時于公于私都會幫李云天。
歸根結底來說,李云天現在有了足夠與文官集團和勛貴集團相抗衡的力量,使得文官集團和勛貴集團不得不在稅制改革中妥協和讓步。
再者,李云天這樣做完全是為了大明并不是為自己謀私利,首先占據了道義上的高度,這使得文官集團和勛貴集團不好對李云天進行反擊,其中的有識之士也會支持李云天這樣做。
畢竟也有不少文武官員是忠于大明的,尤其是那些年輕的文官更是以大明的忠臣自居,絕對會支持李云天這項利國利民之舉。
所以,林馨對李云天的這次出手充滿了信心,朝廷肯定會同意在江南地區率先實行稅制改革。
由此一來的話,李云天就會維持江南官場的現狀,這樣江南地區所屬的勢力陣營并沒有發生改變,是李云天所做出的交換,表明了他對江南地區并無染指之心,雙方皆大歡喜。
“但愿如此吧。”聽了林馨的話后,李云天微微笑了笑,把視線落在了岸邊的一個籠罩在雪幕下的村莊。
稅制改革一旦成功的話村民們的生活將得到極大改善,至少把那些沒有土地的百姓給解放了出來,使得他們能夠從事其他產業,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
船艙的窗戶前,山口惠子靜靜地望著雪中的李云天和林馨,臉上滿是哀傷的神色,她多么希望此時陪在李云天身邊的是她,她有很多很多的話要對李云天傾述。
“主公,忠王爺此次在臨云縣遇襲,大明絕對不會善罷甘休,屆時肯定會派兵前去剿滅陳光宗,咱們該如何應對?”
不久后,一名中年人來到山口惠子的身旁,神情嚴肅地躬身問道,朝廷對李云天在臨云縣遭受襲擊一事大為震怒,已經一致贊同對倭國出兵,給倭國一個教訓。
“不,大明不會出兵。”山口惠子聞言搖了搖頭,頭也不回地否定了那名中年人的說法。
中年人聞言不由得怔了一下,有些不解地望向了山口惠子,不清楚山口惠子為何會有此一說,要知道李云天可不是普通人,大明肯定會因為李云天遇襲一事進行報復。
山口惠子沒有理會那名中年人,而是神情凝重地望著李云天,如今倭國國內局勢復雜,氣氛緊張,東軍陣營的大名與西軍陣營的大名時常會因為小摩擦而發生沖突。
很顯然,李云天更希望看見倭國的東軍和西軍兩大陣營爆發出慘烈的混戰,這樣一來明軍就能趁著雙方精疲力竭之際從中牟利。
所以山口惠子沒有回答那名手下,她不能把李云天坐山觀虎斗的事情告訴別人,對于倭國局勢的走向感到有些惴惴不安。
山口惠子一臉嚴肅地望著著立在船頭的李云天,她對李云天充滿了敬意,故而愿意竭盡全力幫助李云天,使得李云天能順利度過眼前的這一道難關。
而一旦倭國國內戰亂襲來,山口惠子也要趁機擴大地盤,消滅在倭國的那些對手。
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