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143章 暗流洶涌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143章 暗流洶涌

第1143章 暗流洶涌


更新時間:2015年11月17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書號:46881)


作者:小黑醉酒

十一月初,風塵仆仆的李云天終于率領著凱旋的明軍抵達了京城,正統帝親自出城迎接,可謂給了李云天等將士莫大的榮光。

說起來有些尷尬,當年北征軍離開的時候帶走了十五萬精銳的京畿都督府將士,可這次回來李云天只帶了三萬余京畿都督府的士兵,其余人都戰死在了西域。

單單這三萬京畿都督府的將士大部分還是來自李云天與帖木兒帝國的換俘,由于帖木兒帝國和北元戰俘營條件的惡劣,不少俘虜都沒能撐到明軍獲勝的這一天。

除了京畿都督府的士兵外,此次跟隨李云天回京的還有關西軍、驍武軍關西青龍大營、北征軍以及西北明軍的將士,他們的人數并不多,將代表各自所屬的部隊進京接受朝廷的獎賞。

李云天凱旋回城的消息震動了整個京城,十里八鄉的百姓都跑來迎接大軍進城,現場黑壓壓的滿是興奮的人群,十分熱鬧。

三年不見,正統帝長高了許多,在朝中文物重臣的簇擁下似模似樣地接見了李云天和周征等凱旋而歸的高級將領們。

雖然正統帝知道他要保有大明天子的威儀,但見到李云天后雙目還是流露出了興奮的神色,顯得十分開心。

對于正統來說,皇宮里的那些授業的老師傅們太過呆板和迂腐,有李云天教授他的話學業就不會顯得如此枯燥。

而且,正統帝對關西的戰事非常感興趣,想要從李云天那里了解更多的詳情,大明這一戰可謂打出了天威,擊敗了帖木兒帝國和北元兩大強敵。

尤其是帖木兒帝國,在大明看來是西方的霸主,擁有著與大明不相上下的龐大疆域,可如今也不得不臣服大明,向大明上表稱臣,按例朝貢。

就在正統五年八月,帖木兒帝國霍爾都大汗派來的使者抵達了大明,正式上呈了國書,向大明俯首稱臣,在朝野上下引發了轟動,要知道上一次帖木兒帝國向大明稱臣還要追溯到明太祖時期。

與明太祖時不同的是,帖木兒帝國的這次稱臣并不是敷衍了事,而是被大明打得心服口服,為了議和甚至賠償了大明廣闊的疆土,大明立國以來還從沒有獲得如此巨大的軍事勝利。

因此,朝堂上對正統帝的贊譽之聲不絕于耳,文武百官爭相上奏章給正統帝歌功頌德,把年僅十余歲的正統帝視為大明千年難遇的帝才,將要開創比明太祖還要偉大的功業。

正統帝現在只不過是一個大孩子,對這種阿諛奉承的奏章絲毫也不感興趣,看也不看就丟給了司禮監,讓司禮監的太監們去批復。

李云天離開京城的這幾年,司禮監在張氏太皇太后的暗中扶持下逐漸變得強勢,即便是輔政大臣們的奏章也時常被其駁回。

很顯然,正統帝現在還無法親政,而張氏太皇太后又不懂朝廷的政務,因此朝臣們所上的奏章自然就落到了司禮監,由司禮監的太監們來處置。

雖說宣德帝給正統帝挑選了輔政大臣來處理大明的政務和軍務,但對于年幼的正統帝來說這樣做其實非常危險,很容易就被朝中的權臣給架空。

再加上大明的文官集團可謂是歷朝歷代最厲害的,故而張氏太皇太后不得不依靠宣德帝留下來的司禮監來對朝臣,尤其是文官集團進行制約。

其實,在李云天看來,輔政大臣和司禮監是宣德帝留給年幼正統的兩件武器:矛與盾,當正統帝無力掌控輔政大臣這支鋒利的長矛時,自有司禮監這面堅盾來進行抵擋。

為了增強司禮監的權力,在張氏太皇太后的默許下司禮監又開始往地方上派遣鎮守中官和鎮守太監。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司禮監派去的鎮守中官和鎮守太監往的地方避開了講武堂的勢力范圍,也就是避開了大明兩京十六省中的廣西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蒙古布政使司和遼東布政使司。

一來廣西、交趾、蒙古和遼東歷來就是偏遠苦寒之地,沒有朝廷哪方勢力看得上它們。

二來這四個地方是講武堂的地盤,交趾、遼東和蒙古三個布政使司的官員都是講武堂出身的武官,即便是廣西布政使司,官場上的中低級官員也都換成了講武堂的武官,再過兩年的話廣西的高級官員恐怕也要換成講武堂的人。

因此,無論是文官集團還是內廷的人都不希望因為這四個偏僻貧瘠的地區去得罪講武堂,因為與李云天為敵可是一件十分不明智的事情,張氏太皇太后對李云天可是無比的信任和倚重。

經過這次的西域之戰后,大明很快又要多出一個行省,即關西布政使司,包括關西七衛的地盤和吐魯番地區。

顯而易見,關西布政使司也要歸于講武堂管轄,因為肯定沒有朝廷的文官愿意去關西為官,更別提讓那些文官在那里治理了。

正統帝已經在宮里給李云天一行人設下了慶功宴,由于正統帝年幼無法飲酒,故而就讓太師周征代為主持宴會,席間眾人觥籌交錯、談笑風生,氣氛十分熱烈。

宴會結束后,李云天和周征、張昊、牛世豪以及白安被張氏太皇太后傳去了慈寧宮問話。

張氏太皇太后對明軍所取得的一系列勝仗非常滿意,對李云天和周征五人是褒獎有加,并且賞賜了不少貴重禮物。

一番折騰下來,等李云天出宮回到府上的時候已經是深夜,整個京城籠罩在一派沉寂中。

“王爺!”忠武王府的女眷們并沒有睡下,周雨婷領著朱玉馨和雷婷等妃子在前院的客廳里邊聊天邊等著李云天,看見李云天走進院里后紛紛驚喜地迎了出來。

“這些年辛苦大家了。”李云天笑著抱起周雨婷原地轉了一圈,然后向一臉欣喜地圍在四周的朱玉馨和雷婷等女說道,臉上充滿了歉意。

雖然李云天是人們眼中大名鼎鼎的忠武王,但卻不是一個好相公,家中的事情都是周雨婷她們在忙活,把忠武王府的各項事宜打理得是井井有條,解了李云天的后顧之憂。

“相公言重了,這是我等的份內事。”周雨婷被李云天這么一抱,臉頰頓時變得有些緋紅,笑盈盈地說道。

李云天聞言心中頓時一暖,感到無比的欣慰,這次回來準備好好陪陪周雨婷等人,以進相公的責任。

凌晨時分,李云天躺在床上摟著周雨婷說著悄悄話,周雨婷是忠武王府的王妃,李云天今天晚上自然要在她這里留宿。

“相公,你這次立了如此大的功勞,朝廷里為如何封賞你的事情可著實忙活了一番。”訴說完了相思之苦后,周雨婷把臉頰貼在李云天強健的胸膛上,閉上眼睛微笑著說道,“妾身聽說這次皇上可能進封相公的爵位!”

“相公已經是郡王,再往上升的話可就是親王,恐怕與禮不合吧。”李云天聞言微微一笑,雙目閃過一絲愜意的神色,一邊撫摸著周雨婷頭上的秀發一邊笑著說道。

此次,李云天不僅力挽狂瀾挽救了關西的戰局,而且還給大明開疆拓土從東察合臺汗國和帖木兒帝國取得了廣袤的疆土。

按照大明的祖制以李云天的戰功應該封王,否則任何封賞都無法與他的戰功相配,也會因此寒了天下將士的心。

不過由于李云天已經被宣德帝進封為了王爵,所以這次他的王爵要升上一級,從郡王成為親王,擁有了大明最為尊貴的爵位,其富貴程度直逼皇族。

要知道大明立國后被封為親王的只有皇族子弟,那些被追封的異姓王都是郡王,李云天要是成為親王的話可就比肩皇族。

雖然大明的祖制并沒說異姓王不能封親王,但能進封王爵的人寥寥無幾,僅有的幾個異姓王還是死后進封的郡王,這使得以前根本就沒人想過進封親王的事情,畢竟要想達到親王的要求實在是太難,可謂希望渺茫。

可話又說回來了,所謂世易時移,明太祖和明太宗也不會想到以后真的有人能夠給大明開疆拓土,打下一片大大的江山,畢竟明太祖和明太宗制定的國策都是對外慎戰,為此明太祖還特意定下了“不征之國”。

因此,按照明太祖定下的祖制,李云天這次的戰功絕對夠進封親王王爵,他使得大明的疆域擴大了約五分之一,這種戰功如果還不進爵的話無論朝野都說不過去。

實際上,進封王爵在大明依舊是一個比較禁忌的話題,因為王爵一直都是皇族子弟特有的爵位,而明太祖和明太宗歷來對此都比較看重,否則也就不會出現死后封為異姓王的事情了。

所以,除了皇帝能開口提及外,臣子們如果妄議進封王爵的事情可就犯了大忌,會被視為挑戰君王的權威,這點自知之明朝臣們還是有的,也都不愿意越過這條紅線。

輔政大臣們在整理了此次與帖木兒帝國和北元交戰的將領們的功績后,給正統帝的奏章上分別列出了周征和張昊等人該有的封賞。

唯獨李云天不同,奏章上只表明了他的戰功而沒有列出封賞,因為王爵這一級的進封要由皇上來定奪。

李云天進封王爵是宣德帝的恩典,這一層窗戶紙被捅破后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正統帝只需依照祖制就能進封李云天的王爵。

而且,不僅滿朝文武,就連張氏太皇太后也清楚,李云天這次的戰功唯有進封王爵才能與之相匹配,自然也要順應名義,使得李云天成為大明立國后第一個異姓親王。

正是因為以前從沒人能成為大明的異姓親王,所以李云天這才覺得“與禮不合”,但這件事情并不是他能決定得了的。

明天正統帝將在大朝上宣讀對此次與帖木兒帝國、北元聯軍作戰有功將士的封賞,屆時李云天是否會進封親王爵就會大白于天下。

看了本文的網友還看了:

本站所轉載的小說均為網友上傳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