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9.
選擇:
1139.
三天后,赤沙城城門大開,城墻上錦旗招展,義國公張昊和安勇侯牛世豪率領著眾將喜氣洋洋地齊聚南城城外,準備迎接李云天和周征的到來。geilix..
經過三天的激戰,企圖突圍的北元軍隊被趕來的李云天和周征率軍圍殲殆盡,宣告赤沙城的戰事正式落下了帷幕。
除了率先逃走的脫歡太師外,阿岱大汗等一干北元高層官員或降或俘,悉數被明軍所抓。
面對著擁有絕對兵力優勢的明軍,北元的軍隊稍作抵抗就發生了潰敗,明軍這兩三天來一直滿世界地抓俘虜,忙得不亦樂乎。
在李云天的命令下,哈爾巴拉已經率領著五千騎兵前去追擊脫歡,務必要把這個北元的幕后統治者捉拿歸案。
值得一提的是,大帳汗國的巴布德親王并沒有與明軍交戰,徑直選擇了投降,他要保留住剩下的大帳汗國的將士。
“來了!”就在張昊和牛世豪談笑著的時候,迎接的人群中傳來了一個驚喜的喊聲,遠處的路上出現了一支明軍的度列,浩浩蕩蕩地向赤沙城方向行來。
見此情形,在城門前等候著的將領們紛紛興奮地抬頭望了過去,關西的明軍即將與西北的明軍在赤沙城順利會師,這意味著持續了三年多的大戰正式結束。
李云天和周征并排騎著馬,笑著與周圍的將領們聊著天,經過這些年來的艱苦奮戰大家終于可以松上一口氣,剩下的事情就是對付河套地區的敵軍。
由于霍爾都大汗已經與李云天議和,河套地區以帖木兒帝**隊為主的敵軍已經不足為懼,再加上阿岱大汗也已經表示要讓河套地區的北元軍隊投降。
因此,明軍中不少將領心里已經想著踏上歸途,回家與妻兒老小團聚。
李云天自然清楚將士們的思鄉情切,故而準備先解散西北的明軍,讓軍中的將士返回各自的駐地,等河套地區的敵軍解決完后再撤走關西的明軍。
“拜見王爺。”李云天來到城門時,張昊和牛世豪領著身后的將領躬身行禮,兩人現在可謂意氣風發,此次出征立下了赫赫戰功,回京后必當受到朝廷的封賞。
“諸位大人免禮。”李云天見狀微微一笑,親自下馬扶起了張昊和牛世豪,他實現了自己先前的諾言,給了沒有參與西征軍的兩人一展拳腳的機會。
隨后,李云天被眾人簇擁著進了城,城里的街道兩側早已經聚滿了百姓,興致勃勃地伸長了腦袋望著李云天,誰都想見識一下威名赫赫的忠武王。
李云天騎在馬上微笑著向街道邊的擁擠的百姓們揮著手,展現出了無比親民的一面,給赤沙城的百姓們留下了一個非常好的印象。
晚上,張昊在城里舉行了盛大的酒宴,一是給李云天和周征接風洗塵,二來也是慶賀赤沙城的這場大戰。
“岳父,此戰之后關西已無戰事,如今將士們思鄉心切,勞煩岳父明天率軍返回西北讓將士們各自回營,本王已經給朝廷寫好了奏表,朝廷的封賞年內就能發下來。”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后,李云天笑著向坐在他左下首處的周征說道,關西的局勢已經穩定,西北的明軍勿需留在這里。
“本公代將士們謝過王爺。”周征聞言微微一笑,向李云天拱手說道,雖然李云天是他的女婿但畢竟是王爺,官場上的尊卑可少不了。
“王爺已經離京許久,如今我軍大獲全勝,王爺也該回京向朝廷復命。”這時,張昊笑著向李云天說道,李云天在關西待了快兩年了京城里肯定堆積了不少公務要處置。
“關西戰后滿目瘡痍,百廢待興,本王要留在這里善后。”李云天清楚張昊的意思,于是微笑著回道,“關西是我大明最遠的邊疆,如今好不容易安穩了下來,本王覺得應該趁此時機好好治理。”
“王爺高瞻遠矚,本公欽佩之至。”聽聞此言,張昊不由得向李云天一拱手,鄭重其事地開口贊道,如果換做其他人的話肯定巴不得盡快趕回京城給太皇太后和正統帝報喜。
因此,對于憂國憂民的李云天,張昊是打心里佩服。
不僅張昊,大明朝廷里的文武官員們誰不知李云天一心為公,為了大明南征北戰不說還要精心治理戰后的地方,文武百官中無人能達到李云天的這種為國為民的博大境界。
“稟王爺,有一名北元俘虜自稱是翰林院的侍講,請求見王爺!”就在這時,一名衛兵大步走進了宴會廳,沖著李云天高聲稟告。
“翰林院侍講?”李云天聞言眉頭微微一皺,翰林院的人怎么會出現在北元的軍營,而且還是侍講這樣的重要官員,不過隨后他就想起了一件事情,向那名衛兵點了一下頭,“帶他來見本王。”
聽聞此言,在場的將領們紛紛面露詫異的神色,大家都想知道是何人如此大的膽量,竟然冒充大明的翰林侍講,要知道此次西域的戰事并沒有讓翰林院的人參與。
“下官翰林侍講王奇,見過王爺。”不久后,一名身穿破破爛爛北元服飾、蓬頭垢面、頭發花白的老頭被衛兵領了進來,見到李云天后雙目浮現出激動的神色,連忙躬身向李云天行禮。
“王大人,真的是你,本王還以為你遇害了,怎么落得如此模樣?”李云天上下打量了那名老頭一眼,禁不住起身離開席位,走上前將其扶了起來。
這名老頭不是別人,正是幾年前意氣風發地前去東察合臺汗國,想要以教化化解東察合臺汗國和帖木兒帝國戰事的翰林院侍講王奇。
自從王奇進入東察合臺汗國去見帖木兒帝國的領軍將領后就失去了消息,李云天一直以為他死了,萬萬沒想到竟然在這里見到了他。
“他是王奇?”現場的將領們聞言不由得面面相覷,王奇剛過不惑之年沒幾年,是一個儒雅的中年男子,如今怎么變成了一個皮膚黝黑的老頭。
“王爺,一言難盡呀!”王奇聞言頓時觸動了傷心事,鼻頭抽動了幾下后忍不住失聲痛哭起來,將心中的委屈和憋悶一股腦的發泄了出來。
“來人,帶王大人下去沐浴更衣,好生照料。”李云天見王奇情緒激動,知道他這些年來肯定吃了不少苦,于是向一旁的衛兵沉聲吩咐道,準備等王奇心情平復后再見他。
“王爺,王侍講當日在大殿上阻撓出兵,如今落得這步田地,可謂自作自受。”等王奇被衛兵們攙扶下去后,一名將領開口說道,認為王奇這種呆子誤國誤民。
“王侍講也是為了大明,否則也不會孤身犯險,只不過不清楚戰爭的險惡而已。”李云天聞言擺了擺手,糾正了那名將領的說法,無論如何王奇去了東察合臺汗國,雖然他的做法有些幼稚但也是為了消除戰爭。
那名將領聞言向李云天一躬身,沒有再言語,當時王奇在大殿上可是對主張出兵作戰的李云天頗為無禮,如今李云天給王奇面子他自然也就不再說些什么。
酒宴結束后,李云天召見了王奇,沐浴更衣后的王奇面貌恍然一新,雖然神色依舊憔悴,但是精神明顯好了許多。
據給王奇換洗澡水的衛兵稟報,王奇洗完后滿滿一浴桶的清水變成了黑水,不知道他多長時間沒洗澡了。
跟王奇一起來見李云天的還有一名模樣還算標致的蒙古女子,是王奇在這里的妻子,同時也是王奇的救命恩人,如果沒有這名蒙古女子的話恐怕他早就病死了。
按照王奇的講述,他到了東察合臺汗國后就去見帖木兒帝國的統兵將領,結果沒說上幾兩句話就被那名將領給關了起來。
原本,王奇以為帖木兒帝國的將領會遵照“兩國交戰不斬來使”的規矩放他回大明,不過事實令他感到失望和無奈,他被關了幾天后就被人拉去到馬廄里伺候馬匹。
堂堂的大明翰林侍講哪里干過這種粗活,單單馬廄里的臭味就差點沒將王奇熏暈過去,可不干活就沒吃的,還要受到馬廄管事人的打罵呵斥。
王奇原本想寧死不屈,餓死也不在馬廄里做事,可挨餓的滋味真的不好受,最終他忍受不了饑餓在馬廄里干起活兒來。
值得一提的是,王奇被帶到馬廄的第一天,他身上由名貴綢緞制成的官袍就被馬廄里的人給扒了,扔給了他一件破破爛爛、又臟又臭的衣服,差點沒氣死王奇。
王奇在馬廄里干了近一年,期間大病了幾場,由于他是大明派來的使臣,帖木兒帝國的官員得知后讓大夫給他治病。
不過,自從明軍在黑水城和藍葉城大敗后,王奇就被帖木兒帝國的官員所忽閃了,在帖木兒帝國的官員看來大明在失去了精銳的西征軍后根本無法抵抗帖木兒帝國和北元聯軍的進攻,這樣一來王奇也就失去了價值。
王奇的境況一天比一天糟糕,終于再度患病,畢竟像他這樣單薄的身子豈能承受馬廄的那些粗活。
這一次沒人再理會王奇,就在他病得要死之際一個北元將領來馬廄選馬,其手下的一個仆人見王奇可憐,就悄悄把沒人理會的王奇帶了出來,經過一番悉心調養后病愈。
那名北元將領的仆人由于對大明有好感,故而就讓女兒伺候王奇,成為了王奇的妻子,隱藏了身份后給那名北元將領做事。
隨著北元軍隊在赤沙城被消滅,王奇也被明軍俘虜,進而向看守稟明了身份,被人帶進城找李云天驗證。
李云天知道王奇吃了不少苦頭,其身心都受到重創,因此囑咐他安心休養,屆時會有人送他回京城。
這使得王奇萬分感激,他原本以為李云天會趁機羞辱他一番,沒想到李云天以禮相待,想到以前對李云天的冒犯不由得十分慚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