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密碼:記住
/小黑醉酒/
首里城王宮,正殿。
“王爺不遠千里前來剿倭,如有小王能效勞的地方小王一定全力以赴。”尚圓王將李云天請上了首座,自己側著身子坐在下首處的座位上,望著李云天恭聲說道。
尚德等琉球國的文武高官躬身立在一旁,暗地里一個個伸長了耳朵聆聽著李云天的回答,都想知道李云天此次是不是沖著盤踞在大琉球島北部的倭寇來的。
由于大琉球島與倭國的九州島隔海而望,故而九州島的倭人這些年聚集在了大琉球島北部地區,琉球國曾經派兵驅趕過但無奈實力不濟都未能將其趕走,使得其反而不斷壯大,令琉球國是非常頭疼。
與小琉球島和瓊州島上的倭寇不同,大琉球島上的倭寇很多有著倭國地方勢力的背景,其中以倭國薩摩藩的勢力為首,琉球國北面有一個名為“跳馬港”的碼頭,就是由薩摩藩的人把控,如今跳馬港已經成為了倭寇聚集的大本營。
“不久前一股倭寇襲擊了大明南直隸的松江府,本王得到消息那伙倭寇盤踞在九州島和琉球島一帶的海域,故此特帶兵前來圍剿。”李云天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回答了尚圓王。
很顯然,李云天并沒有向尚圓王說實話,那股襲擊了松江府的倭寇就來自跳馬港,他這樣做一是想要看看尚圓王對待此事的反應,二來也是遮掩他此次就是沖著琉球島而來,想要在琉球島設立明軍海外軍事基地的目的。
李云天相信,尚圓王和他手下的大臣肯定聽說了倭寇襲擊松江府的事情,畢竟琉球島就這么點兒大,跳馬港的倭寇劫掠了松江府的事情肯定會傳到尚圓王和琉球國的高官耳中。
由于懷疑琉球國有權貴私下里跟跳馬港的倭寇相互勾結,李云天正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暗中觀察在場琉球國文武大員的反應,以此來判斷是誰與倭寇有染。
果然,李云天的話音落后,現場一名國字臉大臣的臉色猛然就是一變,隨后就恢復了過來,默不作聲地低頭立在那里,這一幕被暗中觀察的李云天盡收眼底。
“大明南直隸松江府被襲一事是否與咱們島上的那些倭寇有關?”得到李云天的回答后尚圓王心中暗暗吃了一驚,萬萬沒有想到真的像尚德說的那樣李云天果然是沖著那些倭寇來的,于是故作愕然地問向了在一旁侍立的眾臣。
現場的大臣聞言頓時互相對視了一眼,隨后紛紛保持了沉默,尚圓王的這個問題他們著實不好回答,與其落一個知情不報的嫌疑還不如保持緘默,靜觀其變。
“稟殿下,臣昨天得到一個消息,盤踞在咱們島上北部跳馬港的倭寇近來出手闊綽,前些天曾經傾巢而出出海二十余天,現在看來大明南直隸松江府的事情很可能是他們做下的。”
尚德見無人出面回答尚圓王,于是沉吟了一下后向尚圓王躬身說道,“臣正在派人查探此事,應該很快就會有結果。”
身為琉球國的攝政,尚德不得不出面來給尚圓王打圓場,巧妙地把“知情不報”的罪責給推脫了,同時也推掉了“剿倭不利”的罪責。
由于大琉球島是倭寇在海上的聚集地之一,故而自從洪武時代起琉球島上的國家就被要求剿倭,待中山王國先后滅了山南王國和山北王國成為琉球國后,更是在大明天子的諭令下肩負起了剿倭的職責。
可惜琉球國的國力有限,因此對時不時登上琉球島的倭寇是疲于應對,尤其是近些年來倭國九州島的幾個大名派人先后對琉球島進行了滲透,使得琉球國應接不暇。
在與登陸琉球島北部的倭寇進行幾次戰爭后,傷亡慘重的琉球國唯有無奈地放棄進剿跳馬港的倭寇,雙方現在處于一種微妙的平衡中,可謂井水不犯河水。
雖然琉球國是得到了安寧,可是大明沿海州府和朝鮮國的海岸線可就倒了霉,時常就會有跳馬港的倭寇前去襲擾。
如今,跳馬港的倭寇竟然驚動了李云天這個堂堂的忠武王,這件事情足夠琉球國的那些高官顯貴頭疼,如果大明因此追究下來的話他們可都罪責難逃。
“跳馬港?”李云天聞言眉頭頓時微微一皺,望著尚德沉聲問道,“倭寇占據了一個港口?”
“王爺,你有所不知,本國國小勢弱而那些倭寇不僅僅是橫行海上的海盜而且還與倭國的大明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尚德知道李云天對此不滿,于是苦笑了一聲后躬身解釋道,“本國已經多次派兵前往清剿,可惜勢單力薄最后都折戟沉沙,傷亡慘重,本國國王曾經多次向皇帝陛下上書請求皇帝陛下派兵前來清理那些倭寇,只是一直都未得到回復。”
“原來是這樣。”李云天聞言面色稍微緩和,點了點頭后問尚德,“你現在手頭可有跳馬港倭寇襲擾松江府的證據?”
“稟王爺,近來首里地區的市場上忽然之間多出了不少大明江南地區的貨物,引得來往的客商是爭相購買,據下官所知這段時間以來并無商船運送大明貨物前來。”
尚德仔細想了想,隨后一臉肯定地向李云天說道,“王爺,下官現在可以斷定,那些貨物就是跳馬港的倭寇從大明南直隸松江府搶來的。”
“琉球王,請下令扣押市面上那些來路不明的貨物,它們十有**就是那些倭寇從松江府搶掠來的贓物。”
李云天見尚德一副肯定的模樣,隨即神情嚴肅地向尚圓王說道,“那些購買了贓物的客商如果如實退回贓物本王可以不追究他們的責任,可要是他們心存僥幸的話,那么本王可就要以通倭的罪名進行處置了!”
尚圓王自然不敢怠慢,連忙吩咐手下的人前去查沒市場上來路不正的大明貨物,屆時明軍水師會協助他們對貨物進行查扣,以避免發生什么不必要的麻煩。
畢竟能從事海上商業運輸的商人都不是等閑之輩,通常都是武裝押運,也就是說每名商人的手下都有數十名乃至數百名擁有武器的部下,李云天擔心琉球國的士兵無法鎮住場面。
李云天這次來首里王宮是出于禮節前來拜見尚圓王,因此與尚圓王寒暄了一陣后他就起身告辭,并沒有住在尚圓王給他在首里王宮準備的住處而是選擇住在明揚號上。
之所以這樣,除了李云天對琉球國的生活習性有些不適應外,最主要是從安全的角度考慮的,由于首里王宮是琉球國的王城李云天不方便帶太多的護衛進駐,而琉球島上又有大量的倭寇,故而他決定住回明揚號上。
尚圓王挽留了一番后也就作罷,親自率人將李云天送到了碼頭,然后調來了大量琉球士兵在港口警戒,避免有人對李云天不利,這使得港口到處都是巡邏的琉球士兵,令港口的氣氛變得有些緊張和壓抑。
明揚號上,李云天背著雙手在甲板上來回踱著步子,眉頭微微皺著好像在思考著什么問題。
“相公,剛才探子來報,事情果然如你所預料的那樣,向云海回家后就召集了幾名按司議事,隨后派人匆匆北上,看樣子是要給跳馬港的倭寇報信!”雷婷走了過來,微笑著向李云天說道。
向云海就是先前李云天在首里王宮正殿注意的那名舉止有異的國字臉大臣,琉球國三司官之一,琉球國的三司官相當于大明的三師或者三公,是僅次于攝政的琉球國最高官職。
三司官亦稱法司,是琉球國的最高執政機構,由于琉球國實在是太小了故而并沒有像大明那樣設立六部等部院衙門,三司官已經足以管理琉球國的一切。
琉球國共設三司官三人,稱號為“某某親方”,分別監督“用意方”(管理國家財產和山川的治理)、“給地方”(管理給與役人俸祿和旅費)和“所帶方”(管理租稅和國庫的出納)三個物奉行所。
而且,與大明的三公由皇帝進封不同,三司官由琉球國的王族和上級士族投票選舉產生。
值得一提的是王族成員只有選舉權,沒有被選舉權,這點兒倒跟大明限制皇族從政有幾分相似。
三司官的候選人有著一條嚴格的規定,那就是必須是出生在首里地區的上層階級人士,擁有較高的道德修養,精通文學、倫理、經濟、治國的儒家學者,這又與與大明的科舉制度有些相像。
在琉球國內,翁氏、馬氏、毛氏池城家和毛氏豐見城家四家三司官輩出,故而人們將他們與王族的分家向氏并稱為“五大名門”。
向云海就出身于琉球國王族的分家向氏家族,是不折不扣的王族子弟,但是由于他的姓是“向”而不是“尚”,故而并不算王族,只能算是上等的士族。
琉球國王族的分家指的是王族中使用“向”姓的王族子弟,由于他們無法使用“尚”姓,因此與“尚”姓王族做區別。
在第二尚氏王朝,尚氏是王族中國王和王子所用的姓,其余的王族子弟皆使用“尚”氏欠劃的“向”氏。
換句話來說的話,在琉球國,只有國王的兒子才能使用“尚”姓,是琉球國的王子,孫子就要改用“向”姓,成為次“王子”一等的官階“按司”。
因此,向氏在琉球國是王室血統的證明,是五大名門之首,常擔任王府的要職。
值得一提的是,“尚”姓是宣德五年宣德帝賜于的琉球王族的姓氏,自此就一直流傳了下來,由此可見大明當時與琉球國聯系之密切。r1148
熱門小說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