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807章 暗流涌動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807章 暗流涌動

第807章 暗流涌動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9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

兩盞茶過后,京畿都督府大堂上的宦官們依然在查閱手里賬簿上的記錄,這使得現場的文武重臣感到非常意外,私下里低聲議論著,按理那些記錄很好查找根本就不需要如此長的時間。¢£頂¢£¢£¢£,..

李云天不動聲色地望著眼前的這一幕,心里越來越安穩,很顯然張牛在刻意拖延時間,否則最多一盞茶的時間就能把那些記錄查閱完。

“張少監,還有多久才能查驗完畢?”魏鑫意識到形勢有些不對,忍不住放下手里的茶杯開口沉聲問道。

“稟魏爵爺,內廷記錄繁雜,雜家正在讓他們抓緊查驗。”張牛聞言向魏鑫微微一躬身,不動聲色地回答。

魏鑫的眉頭皺了皺,想要催那些宦官加快查閱速度,不過望了一眼李云天后又把到嘴的話給咽了下去,此時此刻他犯不上得罪李云天,況且張牛的行為非常反常他不清楚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難道宣德帝改變了除掉李云天的心意?

陳泰慢條斯理地端坐在那里品著茶,心中對李云天是頗為欽佩,看來李云天果然有些手段,竟然使得內廷的記錄遲遲無法公之于眾。

大堂上的文武官員也已經看出張牛在拖延時間,心中頓時倍感震驚,誰也想不到會發生這種意想不到的事情,私下里紛紛猜測這是宣德帝的授意,否則誰人敢如此做?

“圣旨到!”就在眾人暗地里議論著的時候,大堂外傳來了一個尖細的聲音,一名宦官急匆匆地走了進來。

見此情形,陳泰、魏鑫和胡四海連忙走下大堂在堂前躬身而立,在座的文武大員也紛紛離開座位聚在了三人身后。

李云天不動聲色地望著那名快步進入大堂的宦官,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氣,宣德帝這個時候傳來圣旨對他來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皇上口諭,八方貨棧火槍一案事關重大,為了徹底查明此案著三法司會同京畿都督府同查,擇日開審。”那名宦官來到大堂前方后甩了一下手里的拂塵,尖著嗓子高聲喊道。

“臣等遵旨。”陳泰等人聞言不由得暗自對視了一眼,隨后不約而同地躬身道,“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張牛隨即領著大堂上的宦官揚長而去,李云天也被兩名京畿都督府的軍士帶了下去,現場的文武權貴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議論著這件事情。

從目前的形勢里看李云天一案已經峰回路轉,李云天的命看來是保住了,要不然宣德帝也不會大費周章地讓三法司參與審案,這樣做的目的無非是把堂審的時間往后拖。

皇城城南的茶樓里。

“怎么會這樣!”方良一臉震驚地望著阿仇,口中喃喃自語道,他已經接到了京畿都督府堂審的報告,不知道宣德帝為何忽然之間改變了主意。

“時也,命也!”阿仇的臉上青一陣白一陣,良久后一聲苦笑,神色變得無比黯然,他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了除掉李云天的最佳時機。

此時此刻,阿仇不得不佩服李云天,竟然能在如此困難的局勢下絕地反擊,出人意料地使得殺心已決的宣德帝回心轉意,實在是讓人感到匪夷所思。

在阿仇看來,如果不能利用宣德帝借刀殺人,那么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李云天在朝堂上的地位都將無比穩固,因為李云天是太子朱祈鎮非常尊敬和信賴的老師,在將來肯定會重用李云天,要想挑撥兩人之間的關系并不容易。

尤為重要的是,李云天絕對不是那種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的人,恐怕也不會再給阿仇下手的機會,而且阿仇還要防備李云天的犀利反擊,很顯然李云天一定會暗中徹查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一旦李云天騰出手來對付阿仇,阿仇將會疲于應對,落荒而逃。

“阿仇先生,接下來該如何做?”方良此時頭腦一片空白,已經完全亂了方寸,神色驚慌地問道,臉色無比蒼白。

如果李云天能從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中脫身的話,那么一定會查出是他在宣德帝面前搬弄是非,后果不堪設想。

“靜觀其變!”阿仇的眉頭微微皺了皺,隨后面無表情地囑咐方良,“你立刻回宮,打探一下究竟發生了何事,弄清皇上為何忽然之間改變了主意。”

“本官這就去。”方良不敢怠慢立刻起身匆匆進宮,想要解開心中的謎團。

“李云天,我就不相信搬不倒你!”等方良走后,阿仇一拳砸在了桌面上,面色有些猙獰地低聲道,看得出來他對李云天是恨之入骨。

京畿都督府堂審被宣德帝用諭令中止的消息頃刻間就傳遍了京城的大街巷,立刻成為了百姓茶余飯后的談資,饒有興致地議論著案情的進展,暗自猜測著李云天究竟有沒有涉及到謀反大罪。

與以前一樣,處于輿論漩渦中心的鎮國公府依舊閉門謝客,繼續保持著低調的姿態,這既令人感到疑惑又使得鎮國公府充滿了一絲神秘的色彩,畢竟事情都到了這個地步鎮國公府還能沉得住氣,這已經完全超過了人們的想象。

就在京畿都督府堂審結束后的第二天,宣德帝下了一道奇怪的詔令,讓在京城的越王即刻離京趕往封地就藩,不得有誤,凡是未接圣旨私自進京以謀反論處。

跟著詔令一同趕到越王在京城別院的還有錦衣衛,宣讀了圣旨后徑直將越王和王妃架上了早已經準備好的馬車“護送”二人出了京城,根本就不給越王向張太后辭行的機會。

張太后得知此事后暗自嘆了一口氣,對宣德帝忽然之間趕走越王頗為無奈,她豈會不清楚宣德帝的心思,因此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雖然宣德帝和越王是親兄弟,但宣德帝身為大明天子有確保大明江山永固的責任,自然要替太子朱祈鎮排除掉王位上的潛在威脅。

楊士奇、張輔、蹇義和胡瀅等朝廷重臣相繼進宮探望宣德帝的病情,宣德帝的一連數天多次咳血,形勢越來越令人感到不安。

三法司的主官徹查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后是如履薄冰,誰都知道這件案子是沖著李云天去的,而且他們也都經歷了京畿都督府的堂審,對案情的來龍去脈一清二楚,知道案子的關鍵就是內廷八月初六的記錄,這將是決定李云天是否有罪的關鍵證據。

對于這種宣德帝關注的欽案,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寺卿自然清楚如何揣摩出宣德帝的圣意,按照宣德帝的心意去辦理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而案情的真偽并不重要。

因此,刑部尚書、都察院左都御史和大理寺寺卿特意一起進宮請宣德帝對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進行訓示,希望能從中得到些許啟發。

可惜的是宣德帝并沒有對八方貨棧火繩槍一案的審理作出示下,只是籠統地讓他們徹查清楚,這使得三人為此倍感郁悶,不清楚宣德帝的心意究竟是什么,也就沒辦法作出相應的應對。

隨著春節的臨近,京城逐漸變得熱鬧起來,宣德帝十年的治理使得大明的經濟穩步發展,市面越來越繁華,使得節日的氣氛變得越來越喜慶,充滿了無限生機和活力。

在繁鬧的背后,京城的官場上籠罩著一股不安的氣息,這股不安氣息自然來自李云天,誰都想知道李云天這次能否順利逃過這一劫,萬一宣德帝經過慎重思量還是要殺李云天,那么京城勢必將籠罩在一場腥風血雨中,一場堪比胡惟庸案和藍玉案的驚天“謀反大案”將緩緩來開帷幕,恐怕屆時就算宣德帝想要控制局面也會有心無力。

先不宣德帝現在的身體狀況非常糟糕,單單朝廷各派勢力想要趁著李云天的“謀反”來鏟除政敵就會使得案子變得一團糟糕。

臘月二十五的晚上,城南的一間普通雜貨鋪。

“本官已經查出來了,雖然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無疑是內廷的那些混蛋暗中搗得鬼。”幽暗的燈光下,方良一臉猙獰地向阿仇道,他對此感到非常震驚,萬萬想不到金英等人竟會出手幫李云天。

“唇亡齒寒,其實我早就應該想到,李云天之所以如此淡然地前去京畿都督府大牢,是算準了內廷會在關鍵時刻幫他。”阿仇面無表情地了頭,神色顯得有些懊惱,由于李云天沒有向朝廷任何勢力求助,再加上金英一直都在盡心盡力地幫宣德帝對付李云天,這使得他忽略了內廷的重要作用。

“現在怎么辦,金英不知道給皇上喝了什么**湯,竟然使得皇上舍不得殺鎮國公。”方良神情冷峻地望著阿仇,他曾經試圖勸宣德帝殺了李云天,可是卻被宣德帝趕了出來,看得出來宣德帝對殺或者留李云天心中非常矛盾,這對方良來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對了,內廷的人現在把乾清宮看得很嚴,即便是內閣首輔楊大人也很難見皇上一面,看來金英他們是想拖延時間,等到皇上駕崩后,太子肯定會放了鎮國公,本官可聽太子非常喜歡聽鎮國公的課。”

隨后,方良想起了一件事情,憂心忡忡地道,倘若任由事情發展下去的話那么后果不堪設想,他以前的努力全都付之東流。

“放心,在下早有準備,即便是皇上不殺鎮國公,那么鎮國公屆時也一樣難逃一死。”見方良一副垂頭喪氣的模樣,阿仇沉吟了一下后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開口安慰道。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