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小黑醉酒書名:
第二天一早,當李云天起‘床’后離開他在講武堂的臥房時,山口惠子已經等在臥房所在院子的‘門’外,眼眶微微浮腫,神情顯得有些憔悴,看樣子是一夜未睡。[燃文書庫][]x電子書下載/
“稟總教官,屬下已經考慮清楚,決定留在京城。”
李云天見狀知道山口惠子昨晚失眠了,肯定是已經做出了決定,于是把她領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待兩人立定后山口惠子神情嚴肅地望著他,語氣決然地說道,“你說過,我已經是鎮國公府的人,在鎮國公府沒有脫離險境前絕不會離開reads;!”
“雖然我很欽佩你的勇氣,但是我不得不說你這樣做很傻。”
李云天聞言嘴角閃過了一絲欣慰的笑意,如果山口惠子為了報仇離開的話他心中會感到有些失望,隨后搖了搖頭,撂下一句話后頭也不回地抬步離開了,步履變得輕松了許多,山口惠子肯留下證明她絕非一個無情無義之人,這對他而言無疑是一個好消息。
望著李云天遠去的背影,山口惠子不由得松了一口氣,整個人如釋重負般輕松了許多,是走還是留她斟酌了良久,最終還是決定與鎮國公府同進共退,因為在鎮國公府她找到了家的感覺,不想再一次失去。
與山口惠子分手后,李云天乘坐馬車去了宮里參與內閣議事,由于有著左‘春’坊大學士的頭銜,這使得他既可以名正言順地協助內閣辦差,同時又避免了辭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的職務。
畢竟左右‘春’坊大學士不是內閣大學士,李云天自然也就不是內閣閣員,進而巧妙地避開了內閣大學士不得擔任部院官職的限制。
說到底,內閣是皇家為了鞏固皇權而設立的機構,只要宣德帝愿意的話可以隨便找一個理由讓李云天進入內閣而不用辭去在都察院的職務。
“這是皇上給你的。”到了內閣辦公的文淵閣后,楊士奇將李云天喊了過去,把劉仁呈遞上來的狀子‘交’給了他。
“恩師,這完全是污蔑,學生從未做過那些事情。”李云天看完后非常平靜,將狀子收好擺在了桌上,鄭重其事地向楊士奇說道。
“樹‘欲’靜而風不止!”楊士奇聞言嘆了一口氣,神情嚴肅地囑咐道,“現在乃非常時期,你行事千萬要慎重,切不可意氣用事。[棉花糖小说网Mianhuatang.cc更新快,網站頁面清爽,廣告少,,最喜歡這種網站了,一定要好評]”
“學生明白reads;。”李云天知道楊士奇是在擔心自己,于是向楊士奇一躬身,沉聲回答。
在李云天看來,楊士奇宦海沉浮數十年豈會覺察不出宣德帝已經對自己起了戒備之心,故而這才叮囑他要謹慎行事,以免一時沖動闖下大禍。
與京城的文武百官不同,李云天在面對宣德帝時并不是毫無還手之力,驍武軍由他一手建立,因此在驍武軍士兵和中低級武官中有著無可取代的威望,這使得李云天被置之死地的時候很有可能破釜沉舟與宣德帝拼個魚死網破,這并不是楊士奇希望看見的。
說起來,楊士奇與李云天有著十幾年的師生情誼,兩人在太和殿同朝為官也超過了十年,因此他對李云天的‘性’格已經非常了解,清楚李云天并不是一個怕死的人,否則也不會去‘交’趾和遼東執行那些九死一生的危險任務。
正是因為李云天早已經將生死置之了度外,楊士奇心里才會感到忐忑不安,他可并不認為李云天是一個坐以待斃的人,被‘逼’到絕境的話很可能會反戈一擊,屆時后果將不堪設想。
一邊是君臣,一邊是師生,楊士奇被夾在中間感到非常為難,這使得他無法在此事上介入過多,因此唯有采用委婉的方式來勸告李云天,希望李云天不要沖動要以大局為重。
中午,當李云天和楊士奇、楊榮、楊浦、陳山四大內閣閣員在文淵閣邊吃午飯邊議事的時候,宣德帝派司禮監的一名執筆太監傳來了一道諭令,以身體抱恙為由停了六天一次的大朝,讓內閣閣員、軍閣閣員、六部堂官和各都督府都督各司其職,聽宣待命。
接到這道諭令后,李云天的臉上禁不住流‘露’出一絲黯然的神‘色’,看來宣德帝的身體已經無法再強行支撐其參與太和殿的朝會,如果不是情非得已的話宣德帝不會做出這種會令朝局動‘蕩’的無奈決定來。
楊士奇、楊榮、楊浦和陳山對此也是倍感震驚,雖然他們知道宣德帝的身子不好,但是沒有想到健康已經如此糟糕。
由于宣德帝的這道諭令并不單單下給了內閣,京城各大部院衙‘門’也收到了宣德帝暫停大朝的諭令,這使得京城的官場剎那間一派嘩然,人心惶惶。
對于京城絕大多數官員來說,由于他們無法接觸到宣德帝,因此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忽然之間會發生這種匪夷所思的事情,要知道宣德帝現在正是年富力強的壯年時期,即便是身體有恙也不會到如此不堪的地步reads;。
隨后,京城的官員們就意識到了一件事情將不可避免,那就是改朝換代,以宣德帝目前的狀況看樣子已經支撐不了多長時間,因為但凡有一點可能宣德帝也不會暫停大朝。
經過了最初的驚愕后,京城的官場隨之熱鬧了起來,那些位高權重的朝廷重臣府上變得‘門’庭若市,每天都有眾多官員登‘門’拜訪。
很顯然,宣德帝駕崩后朝廷的大權將落在朝廷重臣的手里,因為七歲的太子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無法親政,朝堂上的官員自然要趁這個機會找靠山,以免日后在官場上陷入被動。
作為大明最年輕而又仕途無限的勛貴,李云天自然成為了京城官員們拜會的重點,前來拜見的人絡繹不絕,可惜的是,由于李云天不再鎮國公府因此周雨婷下令閉‘門’謝客,使得那些官員連府‘門’都沒能進去,只能悻悻離開。
就在宣德帝下詔的當天下午,內閣閣員、軍閣閣員、六部堂官和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等朝之重臣被宣德帝召到了乾清宮的東暖閣,半倚著身子坐在暖榻上,一邊咳嗽著一邊‘交’待眾人所需要注意的事項,蒼白的臉‘色’中浮現出一絲病態的紅暈。
“鎮國公,你平日政務繁忙,朕時至今日才知道身體的重要,你可不能累垮了,屆時可是我大明不可彌補的損失。”
輪到李云天時,宣德帝一邊咳嗽著一邊微笑著向他說道,“朕意已決,你即刻卸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職,專心講武堂和‘交’趾、廣西事務,另,北京城的擴建朕決定‘交’由你全權負責,任命你為總督造,希望你能給大明建一座宏偉壯觀、氣勢恢弘的京城來。”
“朕謹遵圣旨,定當竭盡全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李云天望著神情憔悴的宣德帝,心中沒來由得一陣傷感,想到了當年護送宣德帝進京繼承皇位的一些往事,然后鄭重其事地向宣德帝躬身說道。
“右副都御史一職的接任者你們商議,屆時呈報給朕。”宣德帝聞言笑了笑,轉向了楊士奇和蹇義。
通常來說,各部院堂官的人選有兩種任命方式,一種是皇帝御命,另外一種是‘交’由內閣閣員和六部堂官商議,然后將兩名以上的人選‘交’由皇帝供皇帝選擇reads;。
當然了,這是皇帝處于強勢時候的情形,如果皇帝比較弱勢那么就很可能會向朝臣妥協,任用朝臣推薦的人選。
有時候那些游刃有余地駕馭朝臣的皇帝即便是心中有某一要職的人選,通常也會讓那些重臣們商議推薦,如此一來那些重臣們相互間必將你爭我奪相互傾軋,這正是皇帝所希望看見的情形。
畢竟,像洪武皇帝和永樂皇帝這樣能乾坤獨斷,牢牢壓制住朝臣的皇帝實在是太少了,因此很多情形下皇帝為了鞏固政權必須要挑起朝臣們的爭斗,這樣才能牢牢掌握住朝廷的軍政大權。
歷史上,皇帝被權臣壓制的例子可謂數不勝數,最有名的莫過于三國時代的曹‘操’與漢獻帝,諸葛亮與蜀后主。
宣德帝這看似不經意間的一個舉動,實際上已經挑起了朝堂上文官集團各派勢力的爭斗,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職是不折不扣的重要職務,如果哪方勢力能將其攬入懷中的話無疑將會實力大增。
李云天見在場的內閣閣員和六部堂官臉上皆流落出了興奮的神‘色’,心中不由得暗自搖了搖頭,嘴角流‘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苦笑,神‘色’顯得有些黯然。
毫無疑問,宣德帝讓李云天卸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一職是溫水煮青蛙,明著是為了他好并且還把擴建北京城的重任‘交’給了他,實際上是在一點一點地解除他身上的職務。
與此同時宣德帝又成功地拋出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這個‘誘’餌,引發朝堂上文官集團內部派系的爭斗,如此一來既加深了各派系之間的恩怨,也成功將外界的目光從李云天卸任右副都御史一事上轉移,不動聲‘色’地消弱了李云天的力量。
可以說,宣德帝這次對李云天的“恩寵”使得李云天在職務上其實“明升暗降”,以右副都御史的要職換來了一個有名無實的“總督造”,實在是得不償失。
由于宣德帝和李云天現在的關系看起來依舊親密無間,故而只有張輔、周征、楊士奇、楊榮、楊浦和蹇義覺察到了蹊蹺,眉頭紛紛不由自主地微微皺了起來,而其他人對此則是一無所知,根本就不清楚李云天和宣德帝之間的關系并不像他們見到的那樣簡單,已經產生了微妙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