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三月初,一件令李云天擔心的事情不可避免的發生了,銀州城的蒙軍派來使者到開原城勸降時大肆宣揚宣德帝在飲馬河被阿魯臺率領的大軍擊敗一事,在開原城掀起了不小的波瀾。全文字閱讀
原本,開原城的百姓并不相信蒙軍使者的話,認為是在胡說八道,可讓軍民們感到驚訝的是有幾個身穿明軍服飾的人出現在了勸降使者的隊伍里,其中兩人還身穿宦官的服飾。
尤其是那兩名穿著宦官服飾的人,竟然當眾脫下了褲子來證明其是宮里的內侍,這給開原城軍民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按照蒙軍使者所言,阿魯臺在飲馬河全殲了宣德帝二十萬北征大軍,宣德帝領著數千殘兵敗將狼狽地逃回大同城。
不僅如此,阿魯臺二月已經集結三十萬重兵南下進攻大明山西行都司,面對著蒙古大軍排山倒海的壓力山西行都司的治所大同城指日可下。
對于蒙軍使者宣稱阿魯臺率領三十萬大軍南侵一事李云天并不以為意,韃靼和瓦剌如果傾盡全力的話倒是能集結三十多萬人馬,可遼東戰場已經拖住了十余萬蒙軍,那么阿魯臺所率領的兵力絕對達不到三十萬,很顯然阿魯臺在虛張聲勢。
不過有一條不好的消息使得李云天感到擔憂,此番前來的蒙軍使者趾高氣揚地宣稱阿魯臺麾下的明軍俘虜了宣德帝北征大軍的先鋒官、興平候趙勇,正在押來遼東的途中。
李云天心中很清楚,蒙軍把趙勇帶來遼東肯定是為了勸降遼東的明軍,而且一定還有其他的明軍戰俘。
宣德帝的北征大軍在飲馬河慘敗,必然有不少明軍將士成為蒙軍的戰俘,隨著這些被俘將領被押至遼東,宣德帝北征失利的消息將再也無法再隱瞞,屆時固守遼陽城等軍事重鎮的明軍士氣必將受到重創,后果不堪設想。
尤為重要的是,遼東明軍進入宣德八年以來無法再從京師得到后勤補給,李云天不僅要給開原城的七萬大軍提供糧草,而且還要養著在西京平壤府征募的五萬朝鮮兵。
按照李云天的計劃,從朝鮮王國征募而來的五萬朝鮮兵要在平壤府操練到宣德八年三月底,然后四月初趕來遼東參戰。
除了這十二萬大軍外,遼東那幾個被明軍固守的軍事重鎮也沒剩下多少糧草,現在都眼巴巴地等待著援軍的到來。
李云天計算過,如果從朝鮮王國采購糧食的話,加上他從天津港海運來的糧草,可以支撐二十萬大軍的軍糧到宣德八年年底。
要是在宣德八年年底前依舊無法擊敗遼東明軍,打通被蒙古兀良哈部封鎖的山海關,那么遼東的明軍將遭遇糧荒的侵襲,屆時很可能會不戰而潰,畢竟朝鮮王國也沒有多少糧食供明軍采購,而朝廷的重心又集中在了山西行都司的戰事上,哪里還有精力理會遼東戰局,十有**會讓遼東明軍撤往朝鮮王國。
宣德帝北征的失利不僅使得李云天承受了巨大的后勤壓力,也迫使他不得不改變在遼東步步為營的既定打法,進而采取以守為攻的策略來主動尋找戰機,以期扭轉遼東戰局,減輕山西行都司所承受的軍事壓力。
李云天在驍武軍遼東朱雀大營的會客大廳里見了蒙軍使者,明軍的將領和女真諸部首領悉數到場。
蒙軍使者頤指氣使地告訴他,宣德帝的北征大軍已經全軍覆沒,蒙古大軍已然在阿魯臺的率領下南下,大同城和宣府城等山西行都司和萬全都司的軍鎮指日可下,大明屆時疲于應對阿魯臺的大軍,將無暇顧及遼東,如果李云天識相的話就老老實實投降,否則城破之日雞犬不留。
“如果隨隨便便找兩個閹人就能嚇住本官的話,蠻蘇和穆都太小看本官了。”望著飛揚跋扈的蒙軍使者,李云天拿出一道公文冷笑著說道,“本官剛剛接到朝廷的通報,我大明天子二月率軍踏平了哈拉和林城,不日即將返回京師,何來大敗一說?等我大明雄師一到,你們就等著受死吧!”
“看來你的朝廷騙了你,我北元大軍去年在臚朐河殺了你們明軍一個片甲不留,你們的皇帝被我勇猛的騎兵追得落荒而逃,根本不可能來救你們了。”蒙古使者聞言嘴角流露出不屑的冷笑,扭頭望向了那幾名垂頭喪氣地立在身后的明軍俘虜,“你們告訴他,我北元大軍是否在臚朐河全殲你們明軍?”
蒙古使者口中的臚朐河就是飲馬河,也就是現在的克魯倫河,位于韃靼重城忽蘭忽失溫的東南部,永樂帝第一次北征的時候率軍至此將其更名為“飲馬河”,故而大明就稱其為飲馬河,而蒙古人依舊稱其臚朐河。
“你認為本官會相信你?”不等那幾名明軍戰俘開口,李云天冷笑了一聲,沉聲向蒙軍使者說道,“你回去告訴蠻蘇和穆都,這種雕蟲小技對本官沒用,三個月內本官會拿下銀州城,屆時本官會在銀州城與他們把酒言歡!”
說著,李云天起身揚長而去,懶得再與蒙軍使者多費唇舌。
“可惡!”現場的明軍將領和女真諸部首領見狀紛紛跟著李云天離開了會客大廳,將蒙軍使者晾在了那里,這使得蒙軍使者的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口中惡狠狠地吐出來兩個字,他還從沒有見過如此狂妄的明軍將領,竟敢大言不慚地開口宣稱三個月內拿下銀州城,這件事就是癡人做夢。
原因很簡單,遼東的蒙軍準備四月下旬攻打開原城,屆時遼東蒙軍將領將抽調三萬蒙古士兵增援銀州城的蒙軍,這樣一來銀州城就有了七萬蒙軍,再加上準備好的攻城器械,足以拿下開原城。
蒙軍使者回到銀州城將見到李云天的場面添油加醋地講給了蠻蘇和穆都,把李云天描繪成了一個蠻橫無理、自大狂妄的勛貴子弟。
雖然蒙軍使者并不知道李云天的身份,但是卻清楚明軍的軍事體系,李云天年紀輕輕就能統掌開原城的軍政大權,很顯然是勛貴子弟。
對于李云天三個月內拿下銀州城一事,蠻蘇和穆都沒有放在心上,認為李云天不過是逞口舌之快而已,等到蒙軍的援兵一到開原城必破,屆時可以好好羞辱一下不識好歹的李云天。
李云天放言三個月內攻破銀州城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開原城,這使得因為蒙古使者散播宣德帝北征失利消息而產生恐慌情緒的開原城軍民隨之士氣大振,很顯然他們更相信口出豪言的李云天,要是宣德帝北征失利的話李云天豈會躊躇滿志地要攻打銀州城?
雖然開原城的局勢被李云天穩了下來,但顧禮裕和裴俊終于意識到出了大事,因為兩人從沒有聽李云天說起過朝廷那份關于宣德帝凱旋的公文,這可是鼓舞軍心的好消息,要是李云天真的接到朝廷的這道公文的話豈會不告知兩人?
李云天知道瞞不住顧禮裕和裴俊,因此在會客大廳見了蒙軍使者后把兩人喊進了辦公的廂房,不動聲色地把軍閣送來的公文遞給了顧禮裕。
“侯爺,咱們該如何做?”顧禮裕打開一看臉色頓時就是一變,神情驚愕地望向了李云天。
他實在難以想象原本順順利利的北征為何忽然之間會失敗,十九萬大軍幾乎全軍覆沒,這意味著朝廷將顧不上遼東的明軍,將重心放在應對阿魯臺的南侵上。
“拿下銀州城,然后增援沈陽城,迫使蒙古軍隊與我軍在沈陽城和遼陽城之間決戰!”李云天沉吟了一下,來到一旁墻上掛著的遼東地形圖前,伸手指了一下銀州城和銀州城南方的沈陽城,不動聲色地說道。
遼東明軍所據守的幾座軍事重鎮中,以遼東都司的治所遼陽城以及沈陽中衛的治所沈陽城的城防最為堅固,所聚集的明軍兵力最多。
一旦李云天率軍進駐沈陽城,那么將迫使圍攻遼陽城的蒙古軍隊作出一個兩難的選擇,一是躲避李云天所率明軍的兵鋒從遼陽城撤退,二是集中兵力與李云天所率領的明軍進行決戰。
毫無疑問,蒙古軍的將領不會讓李云天與遼陽城的明軍接觸,因此他們要想與李云天決戰的話肯定會選擇遼陽城與沈陽城之間的地方。
“侯爺,銀州城有四萬蒙古軍隊,我軍雖然兵力占優但不一定是他們的對手。”聽聞此言裴俊不由得大吃了一驚,連忙開口提醒李云天。
顧禮裕年前之所以擊敗了蒙古軍隊,是因為在夜間采用了突襲的策略,這使得蒙古軍隊中的騎兵無法發揮效力,趁亂取得了一場勝利。
可以想象的是,銀州城的蒙古軍隊要是知道明軍前來攻城,恐怕會傾巢而出在野外與明軍交戰,蒙古騎兵自然不必說,一旦沖鋒起來勢不可擋,即便是蒙古的步兵其單兵素質也異常強悍。
倘若雙方的戰局陷入僵持,那么能與蒙古兵抗衡的唯有驍武軍,雖然開原城的遼東明軍操練了數月有余士氣高漲,而且戰斗力提升了不少,但無法與驍武軍相提并論,面對這種激戰時會心有余而力不足,十有**會在戰斗中崩盤。
女真諸部的士兵倒是能硬撼蒙古兵,可他們心中并沒有真正地認同大明,就如同大明依舊把他們當做蠻夷一樣,除了建州衛的女真兵可能會進行一番頑抗外,海西部和東海部的女真兵絕對會撤走,他們怎么可能為了大明與蒙古兵死戰到底?
顧禮裕也意識到了遼東明軍和女真兵無法打硬仗,不過他并沒有像裴俊那樣感到焦急,而是饒有興致地望著李云天。
與裴俊不同,顧禮裕是李云天的老部下,因此知道李云天做事向來都是謀定而后動,既然提出攻打銀州城那么肯定已經考慮到了遼東明軍和女真兵的因素,并且想好了應對的辦法,否則絕對不會貿然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