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名:密碼:記住
/小黑醉酒/
第二天,李云天告別了薛祿等淮安城送行的官吏,繼續乘船南下。
與前兩天相比船上多出了一個人――雷婷,由于李云天此次徹查兩淮鹽道危機重重,故而雷婷像在交趾時一樣負責他的安全事宜和飲食起居。
從洪熙元年算起,趙欣月和雷婷也有六年沒有見面,再次見到雷婷后趙欣月非常高興,甜甜地喊著她姐姐,饒有興致地聽著雷婷講述著在交趾平叛的趣事,這使得船上更加熱鬧起來。
兩天后,李云天一行人抵達了揚州碼頭,兩淮鹽道轉運使張盛、揚州府知府陸興和揚州衛指揮使韓虎率領著揚州城的大小官員齊聚碼頭歡迎他的到來,人頭攢動、旌旗招展、鑼鼓喧天,一派熱鬧喜慶的局面。
得知大名鼎鼎的鎮武侯要來后,揚州城萬人空巷,百姓們紛紛涌上街頭看熱鬧,都想見見這位大明文武雙全的新晉侯爺。
張盛和陸興都是前兩年到兩淮鹽道衙門和揚州府府衙上任的官員,李云天與他們還是第一次見面,不過相互間談笑風生,氣氛甚是融洽。
揚州衛指揮使韓虎是李云天的老熟人,是李云天岳父忠國公周征一派的人,當年周雨婷在揚州城遇到麻煩的時候是他親自帶兵來助陣。
出乎眾人的意料,李云天并沒有上張盛已經準備好的一輛豪華馬車,而是讓人從船上卸下了他在京城乘坐的那輛四輪馬車,在人們詫異的注視下乘坐著四輪馬車進了城。
江南由于繁華富庶,故而城鎮的地面大多數都是由青石板鋪成,這樣一來就特別適合四輪馬車的行駛,又平穩又舒適。
由于李云天這次是以巡鹽御史正使的身份來的揚州,故而他邀請張盛與自己同乘四輪馬車,張盛以前是鎮江府知府,兩年前擢升為兩淮鹽道轉運使,成為了從三品的大員。
進城的路上,李云天并沒有跟張盛談論兩淮鹽道的事情,而是興致勃勃地跟他談起了揚州的風花雪月,這使得張盛安心了不少。
四輪馬車一出現就成功吸引了揚州百姓的眼球,眾人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在了四輪馬車上,大家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高大氣派的馬車,頃刻之間就將后面跟著的那些雙輪馬車給比了下去,使得那些外表豪華的雙輪馬車黯然失色。
直到第二天揚州的《明新報》上刊文介紹了四輪馬車,人們這才驚訝地知道這種樣式新穎的馬車并不是任何人都能乘坐的,只有那些皇族勛貴和文武大員才能取得馬車上路時所必須的牌照,而無牌上路的話要受到嚴懲。
而且不僅如此,即便是那些取得了牌照的四輪馬車,其規格和制式也都嚴格按照相關的標準來執行,皇族勛貴和文武百官都有著相應的規定,以彰顯其等級,可謂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富商大賈們本來是無法購買四輪馬車,不過宣德帝下了恩旨,每名商賈只要捐一萬兩銀子出來賑災濟民,那么就可獲得朝廷的恩賞,進而得以購買一輛四輪馬車。
居住在揚州城的那些各行各業的富商們最不缺的就是錢了,而四輪馬車很顯然是絕佳的提升身份和地位的代步工具,因此隨著《明新報》上那篇關于四輪馬車的報道一經發表,講武堂駐揚州城的司務處就聚滿了前來捐錢的商賈家仆,都想搶到一個靠前的車牌號碼。
由于宣德帝的恩旨只是規定了捐獻一萬兩銀子賑災濟民就得以購買一輛四輪馬車,并沒有限制只能購買一輛,故而不少財大氣粗的富商一次就捐獻三五萬銀子,給家人給配備四輪馬車,這樣也能搶到那些排在前面的車牌號碼。
因此短短幾天下來,講武堂揚州司務處就收到商賈們的捐獻數百萬兩之巨,按照約定一半的銀子給了宣德帝的內庫,一半給了戶部的國庫。
另外,李云天也通過售賣四輪馬車大賺了一筆,無論對他還是對宣德帝、戶部都是一件皆大歡喜的事情。
戶部白白得了幾百萬兩銀子后,不少官吏在高興之余心中是暗自感慨,如果李云天能調任戶部任職的話,那么戶部的國庫豈會年年如此緊張?
這些戶部官吏的感慨并不是空穴來風,如果說大明哪個官員最會賺錢,能讓那些商賈們乖乖地拿出銀子來,那么非李云天莫屬,先是在揚州城搞了一個競拍成功地籌集到了交趾平叛大軍的軍餉,如今又以四輪馬車使得那些揚州富商趨之若鶩,心甘情愿地往里面砸錢,大明官場無出其右者。
與此同時,戶部乃至官場上的官吏對李云天的人品頗為欽佩。
按理說戶部是內政陣營出身的李云天在官場的敵人,可李云天并沒有將那些商賈捐獻的銀子全部給宣德帝的內庫,而是分了一半給戶部的國庫,進而有效地緩解了戶部所面臨的財政壓力,確保了大明多項工程得以順利實施。
抵達揚州城的當晚,張盛在揚州城最好的酒樓給李云天接風洗塵,揚州城里有頭有臉的文武官員和士紳大賈悉數參與。
值得一提的是,原本這種官場上的正式場面商賈是不能參與的,只有那些有功名的士紳才能有幸出席。
不過由于揚州富商財大氣粗,一些給朝廷捐獻了巨額錢財的商賈被永樂帝恩賞了功名,也就是封了一個有名無實的閑散官職,可以享受相應級別官員的禮遇但是卻沒有待遇,因此那些商賈也得以參與接風宴。
原本,揚州的鹽商是獲得這種恩賞功名最多的商人,可由于李云天這次來揚州查的就是兩淮鹽道,因此那些鹽商知趣地回避了。
這樣一來,能參加接風宴的商賈主要就以四年前成功競得了交趾商業經營權和采礦權的那些商人為主。
自從李云天回京后,特意給那些投資了交趾生意的商賈請功,因此宣德帝就御筆一揮,給那些商人賞賜了品級不等的功名,如此一來是對他們的最佳獎賞,希望他們能繼續為大明效力,這也引發了江南商界商賈們的羨慕和嫉妒。
江南的商賈如今萬分懊惱當年沒有投資了交趾的生意,四年前,李云天在揚州舉行的競價可謂是大張旗鼓,不過由于當時明軍在交趾戰場節節敗退,連堂堂的安遠侯都戰死,沒人會認為李云天能平定了交趾的叛亂,投出去的錢無疑打了水漂。
因此當時不少財大氣粗的商賈都對競價一事采取了謹慎的態度,處于觀望的姿態,而江南第一大商會鹽商總會更是除了副會長陸德忠外無一人出手。
誰成想李云天后來竟然出人意料地了平定了交趾的叛亂,現如今當年投資了交趾生意的那些商賈不僅壟斷了諾大一個交趾的生意,而且還能從交趾的海外商貿中獲利量多,著實令人眼紅。
尤為重要的是,李云天竟然還給那些投資交趾生意的商賈向宣德帝請了功,使得那些人一個個有了功名,可謂是名利雙收,豈不令江南的那些商賈感到懊悔。
說起來,現在最為悔恨的莫過于鹽商總總會的那些副會長和執事了,當年由于陳二公子的威脅,再加上他們并不看好投資交趾的前景,故而除了鹽商總會的副會長陸德忠外鹽商總會的鹽商都沒有參與競價。
如今兩淮鹽道忽然爆出了驚天御案,雖說目前形勢安好,不過那些大鹽商心中還是惴惴不安,宣德帝震怒之下兩淮鹽道肯定要找人來當替死鬼,而且其中必須至少要有一個大鹽商,否則如何能向宣德帝交差?
熱門小說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