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502章 離間計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502章 離間計

第502章 離間計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類別:穿越小說

作者:

書名:__

晚上,乂安城,一所氣派的宅院。最新章節閱讀

“蔡將軍,這杯酒本官敬你,如果不是你雪中送炭幫了本官,本官將無法東山再起。”后院的客廳,范友端起酒杯笑著向坐在對面的蔡福說道。

由于乂安城現在糧食短缺,故而桌上的酒菜顯得有些寒酸,只有兩葷三素而已,不過已經非常難得,在城里只有范友這種高級將領才能享有這樣的待遇。

“舉手之勞而已,何足掛齒。”蔡福笑瞇瞇地舉起酒杯與范友碰了一下,“以后還望范將軍多多關照。”

“放心,今后有我一口吃的就絕對不會餓著你。”范友聞言不由得笑了起來,用力拍了拍胸口說道,一副意氣風發的樣子。

“那就謝過范將軍了!”蔡福的雙目閃過一道不易覺察的精光,將酒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隨后,兩人觥籌交錯,談笑風生,屋子里的氣氛顯得十分輕快。

黎利萬萬不會想到范友會對他說謊,陳元確實是與范友等叛軍將領在一起喝過酒,但是卻沒有說過他的壞話,只是鼓舞那些將軍的士氣而已,所謂陳元對他不滿是范友杜撰出來的。

不止范友,黎海和黎戈也欺騙了黎利,兩人的目的和范友一樣都是整垮陳元和阮焉。

隨著黎利與李云天私下議和的流言傳出去后,黎海和黎戈的日子就過得比較郁悶,因為黎戈正是坐視明軍清化大撤退的叛軍主角,而黎海則參與了諒江城叛軍的撤離,他被黎利派去監督諒江城守將撤退,因此兩人都卷進了事態中,可謂處于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因此,兩人對泄露了黎利與李云天議和事情的阮焉是萬分痛恨,當然要處之而后快了。

至于黎海和黎戈是如何知道泄密的人是阮焉,自然是與兩人交好的蔡福“無意”中泄露出去的,畢竟當年是蔡福將李云天帶去的小河鎮。

不過包括黎利在內,沒人懷疑向外散播黎利和李云天私下議和事情的人會是蔡福,一是蔡福并沒有參與當時的談判,并不知道談判的內容,二來蔡福是大明的叛將,明軍除之而后快豈會與他勾結?

誰也不會想到,蔡福竟然被李云天所收服,成為了明軍安插在叛軍中的臥底,暗中給李云天效力。

正是因為蔡福按照李云天的指令在叛軍中的挑破離間,黎海和黎戈這才對阮焉和陳元恨之入骨,欲置兩人于死地。

拉攏失意的范友自然也是李云天制定的一個策略,目的就是給予阮焉和陳元最后一擊,有范友作證的話黎利將打消心中最后一絲顧慮,進而對阮焉和陳元痛下殺手。

范友在經歷了落葉坡的慘敗后事業可謂陷入了低谷,以前門庭若市的家里猛然間變得門可羅雀,使得他體驗到了人情冷暖和世態炎涼。

故而,為了能重新爬上事業的高峰,在蔡福一步步的誘惑下范友逐漸迷失了自己,名利之心急劇膨脹,進而決定將陳元整下去取而代之。

蔡福可謂是李云天在交趾叛軍中布下的一顆重要棋子,李云天之所以對乂安府的叛軍采用圍而不攻的策略,一方面是要將他們困死在乂安府,另外一方面就是等著蔡福在叛軍內部“興風作浪”。

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伐城,雖然李云天完全有能力拿下乂安城,但他可不想士兵們白白死在攻城戰上,因此自然要想辦法擾亂叛軍的軍心,而離間計無疑是破壞叛軍內部團結的最佳途徑。

其實,蔡福除了在叛軍中使用離間計外還案子里協助李云天策反了叛軍的一些將領,使得那些將領臨陣倒戈,否則明軍豈能如此輕易地攻下交州城、立濂城、東關和清化城?

看起來明軍攻占交州府和清化府好像非常容易,其實暗地里李云天下了不少工夫來策反叛軍將領,送出去了不少財物,進而避免了明軍的重大傷亡。

兩天后的一個晚上,乂安城發生了一件令叛軍上下震動的驚天事件:黎利以商議軍務為由將陳元和阮焉以及兩人的屬下誘騙到了家中,然后以兩人暗通明軍的罪名讓早已經埋伏好的親兵將兩人及其屬下全部當場格殺。

與此同時,范友和蔡福進入了陳元所屬軍隊的兵營中,殺死了大量與陳元關系密切的武官和士兵,迅速掌握了兵營的大權。

為了避免夜長夢多,黎利不得不殺了陳元和阮焉,兩人在叛軍中有著巨大的影響力,留著的話保不準會出意外。

事后,黎利公布了阮焉和陳元的罪證,一封偽造的兩人與明軍往來的信件,可憐阮焉和陳元對黎利忠心耿耿,到頭來落得一個莫名慘死的下場,直到被殺兩人都不明白黎利為何突然要殺他們。

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叛軍的將領和官員們都被驚呆了,誰也想不到阮焉和陳元就這么死了。

黎只對此大為不解,曾經單獨找過黎利,后來有人看見黎只神情沮喪地離開了黎利的房間,自此變得沉默寡言。

黎利不想叛軍糾結阮焉和陳元被殺一事,因此他已經安排好了突圍的方案,為了轉移叛軍的注意力在阮焉和陳元死后就公布了出去:

大年三十的晚上,范友將率領乂安叛軍的五萬主力進攻演州府占城軍營,一鼓作氣擊潰軍營里的六萬占城士兵,然后從占城士兵的防區進入山里與明軍周旋。

黎利之所以將突圍的時間定在大年三十的晚上,是因為除夕是大明一年里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日,屆時交趾的明軍也要過年,這就給了叛軍的逃走創造了機會。

從乂安府進入演州府主要有兩條路,相距八十多里,一條路由三萬明軍把守,另外一條路由六萬占城士兵把守,分別在兩條路的險要之處設有大營駐扎大軍。

由于明軍的戰斗力要高于占城軍,而且三萬明軍中有兩萬是精銳的驍武軍,所以黎利自然選擇以占城士兵的防區為突破口。

而且,占城軍的大營設在演州府西北部,距離南掌王國僅有二十多里,明軍的大營設在演州府東北部。

如此一來就給了叛軍可乘之機,只要叛軍能一舉擊潰占城軍大營的占城士兵,那么就可以在演州府明軍趕到救援前通過占城軍的防線。

大年三十上午,演州港。

兩艘鄭和寶船在五艘水師戰船的護送下停在了演州港,港口的人并沒有對體積龐大的鄭和寶船到來感到新奇,有條不紊地忙著自己的事情。

自從明軍圍困乂安府后,每個月基本上都會有鄭和海船抵達演州港,源源不斷地從新安府把軍事物資運來,這使得港口的百姓們早已經習以為常。

幾名穿著黑色軍裝的驍武軍武官從一艘戰船下來,領頭的是一名佩戴著少校軍銜、身材魁梧的年輕人,快步上了一輛停在碼頭的馬車,一名眉清目秀的上尉跟著他進入了車廂。

隨后,馬車在一群全副武裝的驍武軍士兵的簇擁下駛向了演州城。

“大哥,黎利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你已經織好了一張大網,就等著他往里面鉆了。”馬車里,那名上尉微笑著向坐在對面的少校說道。

如果有人認識這名年輕俊朗的少校的話,會驚訝地發現他竟然是執掌大明廣西、交趾軍政大權的定南將軍,此時竟然不在太原城與太原城的軍民歡度春節,而是悄然來了這里。

當然了,驍武軍中私下里能喊李云天大哥的,除了李大牛外就只有一個人,那就是雷婷。

李大牛現在在清化府負責明軍圍困乂安府叛軍的軍務,說起來也是李大牛的運氣使然,原本按照李云天的計劃在圍困清華城的時候采用“圍點打援”的戰術消滅前來救援的黎利叛軍。

可惜阮焉看穿了李云天的意圖,勸說黎利放棄了救援,改為在乂安城駐扎,等待明軍前來進攻,依靠乂安城的城墻來阻擋和殺傷明軍。

因此,李云天隨之改變了策略,對乂安府是圍而不攻將叛軍困在了乂安府,等乂安府的糧食消耗殆盡后叛軍自然不攻自亂。

這也使得李大牛幸運地趕上了對交趾叛軍的最后一戰,李云天于是將清化府圍困叛軍的軍權交給了他,使得李云天能在這一戰中立下軍功,進而得以晉升官職。

“已經兩年多了,交趾也該安穩了。”李云天微微一笑,懶洋洋地伸了一個懶腰,自從來到交趾他就被軍務和政務所纏身,一天從早忙到晚,等交趾的事情結束后他要向宣德帝請旨,好好休一個大假。

“大哥,交趾叛軍被平定后,如何安撫多格薩酋長和隆德斯酋長?”雷婷聞言笑了笑,隨后想到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開口問道。

在李云天的安排下,明軍的官吏迅速出擊,已經趁著占城局勢動蕩在大多數城市都建立了政權體系,任命了大量官員。

由于占城國的五大酋長中只剩下多格薩大酋長和隆德斯大酋長,其余三位酋長皆死在叛軍之手,而多格薩大酋長和隆德斯大酋長現在都在演州府的占城軍大營,準備向交趾叛軍復仇,無法顧及到占城國國內的局勢,這也使得明軍在占城國的行動少了許多制約。

其實,李云天之所以對乂安府的叛軍圍而不攻還有一個不為人知的用意,那就是將多格薩大酋長和隆德斯大酋長拖在演州府,這樣一來經歷了交趾叛軍入侵的占城國必將陷入群龍無首的局面,有利于明軍官吏在當地行事。

多格薩大酋長和隆德斯大酋長無論如何都不會想到,當他們在演州府想要向交趾叛軍復仇的時候,占城國國內的局勢已經在悄然發生著改變。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