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421章 敵情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421章 敵情

第421章 敵情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全文閱讀

作者:


清晨,一望無際的大海上碧波蕩漾,波瀾不驚。讀蕶蕶尐說網

在朝霞的掩映下,明定號船隊保持著隊形,有條不紊地在海面上行進著,經過數天的航行后,船隊已經抵達福建水域。

李云天伸著懶腰從船艙出來,立在船頭的甲板上一邊活動著手腳一邊望著前方遼闊的海面,迎面吹來的清爽的海風使得他倍感愜意。

由于明定號形體龐大,再加上幾天來海面上也沒有什么大的風浪,船體在水面上非常穩當,使得李云天幾乎感受不到什么顛簸。

片刻之后,穿著一身少校軍裝的雷婷打著哈欠走出船艙,在活動著身體的李云天身旁站定,展開雙手懶洋洋地伸了一個懶腰。

她的這個動作使得筆挺的軍裝緊緊地繃在了身上,將她凹凸有致的身材一覽無遺地襯托了出來,胸前兩座聳起的山包顯得異常醒目。

李云天無意中注意到了雷婷胸部的那兩處高聳的飽滿,微微怔了一怔,隨后就心虛地移開了視線,裝模作樣地望向了一旁的護航船隊,生怕被雷婷覺察他剛才的行為,以前他可從沒有發現雷婷的身材竟然如此之好。

雷婷現在的身份是李云天身邊的參謀,這樣李云天就能在交趾照顧她,保護雷婷的安全。

驍武軍的那些武官并不清楚雷婷的來歷,但是誰都看出來李云天與雷婷之間的關系不簡單,相互間顯得很親密,不僅平常的時候兩人時常在一起談笑,而且雷婷在船上的房間就在李云天的隔壁,。

由于女扮男裝的雷婷模樣太過俊俏,因此兩人之間親昵的舉止自然而然就使得船上的人們產生了誤會,暗地里紛紛懷疑李云天有龍陽之好,喜歡雷婷這種俊俏秀氣的小白臉。

李云天根本就沒有想到自己和雷婷之間的關系會被外界誤解,他是堂堂的定南將軍,有誰敢在船上亂嚼舌頭根子?

“大哥,他們的陣形保持得真好,平常的時候沒少苦練。”雷婷活動了一下頸部,見李云天望著周圍的護航艦只,笑著稱贊了一句。

古代通訊技術不發達,海上船只之間的通訊依靠旗語來傳,非常不方便。

尤為重要的是,船只之間的航速需要控制適當,否則隊形就會凌亂,只有那些訓練有素的船員才能使得航速趨于一致。

“三寶太監已經六下西洋,已經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出航體系。”李云天聞言笑著點了點頭,船隊中各船只間的協同運作已經非常成熟,看來鄭和在遠洋航行上投入了大量心血。

就在這時,行進中的明定號忽然放緩了速度,漸漸停了下來,四周護衛的船只也都停止了航行,靜靜地浮在水面上。

“稟總兵大人,前方發現多艘不明身份的船只。”李云天見狀眉頭微微一皺,預感到可能出了事,果然,羅海急很就從船艙急匆匆地走出,來到他的面前沉聲稟報。

“不明身份的船只?”聽聞此言,李云天的臉上頓時流露出一絲意外的神色。

大明實行海禁,非官船不得出海貿易,而漁船無法抵達這么遠的海域,因此在大明這片海域航行的船只只有三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外國到大明朝貢并且順帶貿易的貢船,一種是商人走私的走私船,最后一種就是海上劫掠的海盜船。

通常來說,由于朝貢國家的國力有限,因此貢船的數量不會太多,如此一來遇到多艘船只的情形就剩下后面兩種可能,不是私船就是海盜船。

而無論是走私船還是海盜船,對明定號船隊來說都有攻擊性,不得不小心行事,擺出了戒備的姿態。

在大明海域內活躍的海盜,人們通常將其稱為倭寇。

值得一提的是,倭寇并不單單指由日本人組成的日本海盜,還包括由明朝人組成的明朝海盜,他們活躍在十三世紀至十六世紀期,以琉球和日本本土為基地,劫掠朝鮮半島及明朝沿岸的城市。

與西方海盜不同的是,倭寇的搶掠對象并不是船只,還劫掠陸上的城市,使得大明沿海城鎮一度出現倭患。

在倭寇最強盛之時,他們的活動范圍曾遠至東亞各地、甚至是內陸地區。

明初時,日本處于戰國時代,大量戰敗的流浪武士及日本貧民無處謀生,因此結群成隊地來到明朝沿海搶劫。

由于明朝實行世襲衛所制,故而沿海衛所軍隊軍紀渙散,疏于軍備,難以抵御那些日本海盜,使得日本海盜聲勢日益增大,逐漸成為了大明沿海的一大匪患。

雖然已經由“倭國”改名為“日本”,但當時明朝人依舊稱其為倭國,故而那些日本海盜被稱為倭寇。

倭寇的出現是明太祖實行海禁的一個重要原因,而禁海的后果就是大量沿海居民、商人因為實施海禁生活無以為繼,所以紛紛加入到了日本海盜中去,被外界統稱為倭寇,而且占據了相當大的數量。

雖然那些明朝人成為了倭寇,但并不能稱其為漢奸,充其量他們只是燒殺劫掠的海盜,并沒有什么政治立場,以福建浙江一帶靠近琉球的人較多。

此外,隨著歐洲航海業的發展,明朝中后期還出現了一些西洋海盜,人稱番鬼或紅毛鬼,主要是西班牙、葡萄牙、荷蘭人,當時統稱“佛朗機人”,人數不多,但武器比較先進,有紅夷大炮,火銃等。

洪武三十年,明太祖頒布《大明律》,對海外經商進行了嚴格的限制,凡私自攜帶鐵貨、銅錢、緞匹、絲綿等違禁物下海,以及與外番交易者一律處斬,并且禁止私人制造具有二桅以上的出海大船。

值得一提的是,勾結外族通常會被視為是“謀反”,明太祖在這方面的懲罰異常嚴厲:凡“謀反大逆”,首犯和從犯一律凌遲處死,本宗親族祖父、父、子、孫、伯叔、兄弟、侄、堂兄,同居的異姓親族外祖父、岳父、女婿、家中奴仆,凡年滿十六歲以上皆斬。

而大明的走私者要想順利地從事海上走私貿易,或多或少地都要與盤踞在沿途水域的海盜們打交道,而當時的海盜是以倭人為主,倭人又時常侵擾大明沿海,被朝廷深惡痛絕。

故而真要深究起來的話,辦案的官員也能對那些走私者用上“勾結外族”這一罪狀,具體就看如何對案子進行操作了,里面有著很大的回旋空間。

因此,為了避免被誅九族,大明的走私者們除了與官府勾結外,無不千方百計掩飾的出身,而且有些走私者本身就是大海盜,并且打扮成倭寇的模樣來掩人耳目。

這也是為什么明朝的那些造反的首領也往往以綽號來掩飾真實姓名的原因,像崇禎時期農民造反起義的首領都是用綽號來代替身份,例如紫八大王、不沾泥、掃地王等等,最著名的自然就是“闖王”。

對于那些地方官來說,自己轄區出了事情不僅大大拖累了政績,而且還會受到上司的苛責,故而也樂于將海盜或者搜死者統統以“倭情”上報。

由于明朝曾經實行“片板不許下海”的海禁政策,再加上地方官員的貪酷,這使得饑寒交迫的明朝沿海居民不得已加入到了海盜的行列。

畢竟,自古以來百姓們就是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明朝東南沿海地區的人口增加迅速,而土地增長卻有限,一旦無法出海謀生其生活必將陷入困頓。

而自宋朝以來,東南沿海的居民一直將出海貿易視為衣食之源,海商、水手、造船、修理、搬運等等,養活了可謂百萬計的百姓。

在福建有句話叫做:“海者,閩人之田”,明朝海禁令無疑把當地居民的“田”給剝奪了。

故而,對當地的百姓來說只有兩條路走,一是甘受饑寒交迫的困頓生活,一是鋌而走險從事海上走私。

明定號船隊是官船,走私船和海盜船可不知道船隊此番出航的目的,因此為了自保說不定會先發制人,派船來攻打船隊,掩護其他船只逃走,這使得羅海不得不嚴加戒備。

李云天隨即領著雷婷和羅海登上了明定號的艙頂,扶著艙頂的柵欄向東南方向海域望去,只見遠處的海面上有十幾艘船只在靠近,由于距離太遠看不清是什么船,不過根據羅海的經驗來看,里面有二層高的三桅海船,專門用來在海上運送貨物。

很顯然,對方此時應該也看見了明定號船隊,可出人意料的是,那十幾艘船只沒有回避的意思,徑直向明定號船隊駛來。

“總兵大人,對方來者不善,卑職請求采用防御陣型。”羅海見狀沖著李云天一躬身,沉聲說道。

李云天聞言點了點頭,眉頭微微皺著,他很奇怪對面的那些船竟然敢迎著明定號的船隊而來,難道是想挑釁官軍,還是另有它意?

羅海隨即讓站在主桅桿瞭望臺上的旗兵向周圍的船只發出了命令,那些船只上的人員隨即進入了戰備狀態,氣氛一時間變得緊張了起來。

為了避免船隊受到敵船的沖撞,船隊的船只迅速向明定號靠攏,擺出了防守戒備的陣勢,七艘戰船呈品字形將明定號、兩艘糧船和兩艘坐船護在中間,其中船隊前方是三艘戰船,左右各兩艘。

戰船上的軍士全副武裝地立在甲板上,手里拿著噴筒、標槍和弓箭等武器,面無表情地等待著與對方駛來的敵船開戰。

那兩百多名驍武軍也進入了戰備狀態,紛紛換上了鱗甲,拎著弩弓來到了明定號的甲板上,一個個神情嚴肅,準備攻擊那些企圖靠近的敵船。

隨著時間的推移,東南方海域那十幾艘船只越來越近,李云天逐漸看清楚了,對面的船只中領頭的是兩艘雙層三桅的海船,看模樣正是用來運送貨物的貨船。

兩艘貨船的身后是十來艘大小不一的船只,有雙層海船也有單層海船,與前面那兩艘貨船相隔著一段距離。

不過由于兩艘貨船的速度比后面的那些船只慢,故而雙方之間的距離已經越來越近,也就只有六七百米的樣子,很前面的那兩艘貨船就會被后面的船只追上。!!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