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350章 扭轉戰局(二更)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50章 扭轉戰局(二更)

第350章 扭轉戰局(二更)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全文閱讀

作者:


“報,青州大捷,青州大捷!”就在眾臣七嘴八舌地議論著這兩套方案的優劣時,在門外伺候的御馬監左監丞宋大山忽然雙手捧著一個密封的圓筒步走了進來,口中高聲喊道。讀蕶蕶尐說網

聽聞此言,現場的大臣們紛紛神情詫異地望著宋大山,不知道青州有何大捷。

“稟皇上,山東巡撫李云天差來八百里騎來報,擊潰進襲青州的叛軍六萬!”在宣德帝狐疑的注視中,宋大山跪在他的面前,雙手高高舉著圓筒,大聲稟告道。

“,給朕拿上來。”宣德帝聞言雙目閃過驚愕的神色,急聲向侍立在一旁的金英說道。

金英隨即走上前拿了宋大山手中的圓筒,拆開后取出里面一張蓋有山東巡撫印章的公文,躬身遞給了宣德帝。

宣德帝迫不及待地拿起公文查看了起來,楊士奇和張輔等人不約而同地望著他,神情疑惑,都想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好一個李御史,孤軍奮戰,竟然能取得如此戰績,朕果然沒有看錯呀!”很,宣德帝看完了公文,隨即砰的一聲,伸手重重地拍了一下桌面,一臉驚喜地說道。

“告訴諸位愛卿一個好消息,李御史在青州大破叛軍,青州無憂矣!”說著,宣德帝抬頭望向了在座的眾位大臣,笑著說道。

隨后,他讓金英將手里的公文給了楊士奇,依次給大臣們傳閱了起來。

李云天知道宣德帝現在一定擔憂山東的局勢,故而第一時間就派人將黑虎溝和東林縣的戰事向他進行了稟告。

“陛下,李御史接連破了叛軍陳朗部和楊勇部,并且招撫陳朗,自此叛軍再也無法染指青州以東地區,我軍已經占據了上風。”看望了公文,楊士奇抬頭望向宣德帝,微笑著說道。

說實話,李云天的表現大大超出了他的意料,原本李云天的作用是督軍,行軍打仗是薛祿的事情,可誰能想到李云天在軍事上也有如此造詣,一舉破了漢王奪取青州的計劃,并且將叛軍壓縮在了德州、樂安和滄州一線。

“告訴李御史,朕準他所奏,凡與叛軍交戰中戰死者,由軍戶轉為民戶!”宣德帝的臉上流露出開心的笑容,沉聲向一旁的金英說道。

李云天在公文中特意向宣德帝請旨,說了軍戶戰死后轉民戶的事情,用以激勵軍隊的士氣,宣德帝自然同意,他現在對李云天的驍武軍更感興趣。

自從撤回青州城,李云天就抓緊時間編練被俘的那萬余名叛軍,同時加固城防,并從濟南城調集了五千人來援,靜待漢王前來攻城。

值得一提的是,從濟南城來的五千援軍中,有四千人是李云天攻破青州城后收編的叛軍精壯,張昊在德州大敗后被李云天派回了濟南城。

本來李云天是想撤回濟南城再整編那四千人,可是世事無常,如今他既然決心要固守青州城,那么自然要將這四千名精壯調回來守城。

仔細算算的話,自從李云天率軍進攻楊勇鎮守的青州城以來,他已經擊敗了八萬叛軍,其中陳朗三萬,楊勇五萬。

楊勇近來可謂走了背運,先是率領兩萬叛軍守青州城的時候出人意料地被明軍整塌了城墻,稀里糊涂地就被從青州城里趕了出來。

后來等他率領三萬叛軍圍攻東林縣城,又被忽然冒出來的明軍偷襲,進而莫名其妙地落得一場大敗。

因此,當楊勇在東林縣城被擊敗后,漢王就不敢再重用他,讓他留在樂安協助朱瞻坦守城。

李云天現在并不怕漢王來攻青州,他有足夠的信心守住青州城,因為他的手中的兵力現在近五萬人,再加上城里糧草充足,可謂兵多糧足,漢王要想攻破城防的話談何容易。

在李云天麾下的人馬中,驍武軍有萬余人,收編的叛軍精壯有一萬五千人,收編的普通叛軍有五千人,剩下的是靳榮率領的一萬九千人的明軍。

之所以有普通叛軍,是因為李云天把在東林縣被俘的一萬一千名叛軍再度進行分類,得到精壯者六千余人,與前兩次被俘虜的叛軍精壯編在了一起,準備作為驍武軍的后備力量。

而剩余的五千名普通叛軍,被收編后將加入靳榮手中的明軍。

換句說來說,那一萬一千名叛軍精壯是李云天從眾多叛軍俘虜中挑選出來的精銳,準備用來擴大驍武軍的規模,作為主力對抗漢王。

其實,李云天非常希望漢王能來進攻青州城,這樣的話他就可以憑借青州城的城防來大量殺傷叛軍。

漢王退回樂安后,并沒有調集軍隊對付青州的李云天,而是下令所屬叛軍四處劫掠壯丁來補充兵力。

這使得山東境內的明軍和叛軍保持了一種異樣的安靜態勢,誰都沒有向對方發動進攻,雙方像兩頭受傷的猛獸那樣,都趁著這個機會****著身上的傷口,養精蓄銳。

李云天知道漢王肯定是在打什么主意,因為從目前的形勢來看,時間拖得越久對漢王越為不利,因為當景州城的平叛大軍緩過勁來后那么德州將重燃戰火。

如果屆時濟南和青州的明軍也加入戰局的話,那么漢王將面臨雙線作戰的壓力,以李云天和薛祿手頭的兵力,至少可以組建一支三萬余人的隊伍參戰。

不說別的,只要這三萬人切斷德州和樂安之間的聯系,那么叛軍就將陷入被動中,被明軍分割包圍,這可不是漢王希望遇見的局面。

就在明軍和叛軍進行休整時,李云天接到了登州方面的消息,陳朗為了壓制那些漢王的支持者,在登州大開殺戒,殺了一大批投奔了漢王的官吏商賈,以此來表明他投誠朝廷的決心。

本來陳朗也不想做的這么絕,回到登州城后并沒有對那些支持漢王的人采取什么嚴厲的手段,暗中觀察著青州的局勢,想看看李云天能否擋得住叛軍的反撲,在他看來漢王絕對不會放棄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的青州城。

當得知李云天夜襲了楊勇,使得楊勇慘敗而回后,陳朗不再猶豫,立刻加大了對登州支持漢王之人的打擊力度,因為他知道漢王無法將青州再奪回去。

李云天得知陳朗的做法后,立刻給他寫了一封書信,制止了他這種過激的行為,提出了“嚴懲首惡、脅從不究”的大方針,這才使得登州的局勢逐漸恢復了平靜。

等到了十一月上旬,山東的局勢再度變得緊張起來,經過休整后,張昊率領十二萬大軍從景州城出發,殺氣騰騰地向德州挺進,準備一雪前恥。

面對著來勢洶洶的平叛大軍,漢王隨即做出了應對,依然讓呂平守德州城的門戶德安縣,并且主動收縮兵力,抽調周圍地界上的叛軍回防德州城,擺出了固守不出的架勢。

如此一來,叛軍在德州的兵力依舊是十萬,其中德安縣縣城有四萬,德州城有六萬,與平叛大軍不相上下。

雖然楊勇在東林縣縣城損失了兩萬多人,但上次大敗平叛大軍時,叛軍抓了三萬多名俘虜,這些俘虜如今全部被收編為了叛軍,故而漢王手頭的兵力并沒有受到多少影響。

與此同時,李云天調集了濟南城和青州城的兵力,聚齊了三萬人,由他率領前往樂安,準備截斷樂安和德州方向叛軍的聯系。

靳榮并沒有跟隨李云天出證,李云天讓他在青州城守城,漢王詭計多端,以免青州城被漢王趁亂攻下。

在李云天手頭的三萬人中,驍武軍有一萬人,后備驍武軍,也就是收編來的叛軍精壯一萬人,普通明軍一萬人。

樂安城作為漢王的老巢,漢王留下了五萬人守城,由朱瞻坦坐鎮指揮。

本來,李云天以為他率軍進入樂安州地界后朱瞻坦會派人前來襲擊他,不過他錯了,朱瞻坦并沒有那樣做而是放任他進入了樂安州,因為憑借樂安城的堅固李云天肯定無法將其攻下,而朱瞻坦則可以隨時攻擊李云天的駐軍大營。

唯一令朱瞻坦感到擔憂的就是李云天是否還能像在青州城時那樣,不知道用了什么法子將樂安城的城墻搞塌。

其實,李云天也想再用黃色炸藥炸塌樂安城,不過很可惜,由于材料和工藝的限制,上次進攻青州城時他已經用完了講武堂司科院制造的黃色炸藥,如果要想再獲得足量的黃色炸藥只能等到來年。

不過,李云天并沒有在樂安州境內過多停留,當發現朱瞻坦沒有正面與他交鋒的意思后,他隨即率領部隊離開,前去攻打距離樂安州最近的武安縣縣城。

武安縣縣城是漢王的地盤,由于漢王沒有多余的兵力去守旗下的縣城,故而武安縣里面只有三千叛軍駐守。

李云天于是在城外擺開了攻城的陣仗,守城的叛軍攻城的明軍人多勢眾,故而斗志全無,在守城將領的帶領下落荒而逃,狼狽不堪地奔向了德州城。

叛軍一逃,武安縣知縣隨即知趣地打開城門將城外明軍恭迎了進去,李云天兵不血刃地就進入了武安縣,成功切斷了樂安和德州叛軍之間的聯系。!!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