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336章 委以重任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336章 委以重任

第336章 委以重任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8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作者:小黑醉酒

第二天上午,宣德帝在景州城城外給出征的將士送行,義國公張昊親帥十二萬大軍進攻德州城的叛軍。更新最快

歡送的人群中,李云天神情凝重地望著出征的隊伍,他對張昊的這次征討并不看好,張昊的兵力和漢王的兵力相差無幾,漢王不僅有德州城為依托,而且也是一員能征善戰的名將,張昊在他面前很難占到便宜。

至于說攻城,絕對是一個下下之策,以張昊的兵力最多也就是與城里的叛軍對峙,要是硬攻的話絕對會傷亡慘重,進而士氣大傷給漢王機會。

因此,在李云天看來漢王進可攻,退可守,張昊這次將面臨重大的考驗。

在所有的歡送人群中,張輔無疑是最為郁悶的一個,本來他才是最合適率軍出戰之人,結果此時卻坐在了冷板凳上,被宣德帝留在了身邊,猶如龍困淺灘,心中的憋悶無人可以體會。

送別了張昊的出征大軍,李云天被宣德帝喊上了御輦,周圍的文武重臣見狀臉上紛紛流露出了羨慕的神色,這份隆恩即使禮部侍郎張瑛等宣德帝的東宮舊臣也無法比擬。

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宣德帝登基后自然要重用其當太子時的東宮舊臣,例如:左庶子陳山被提升為戶部右侍郎,東宮洗馬張瑛為禮部左侍郎,東宮洗馬戴倫為刑部右侍郎,中允徐永達為鴻臚寺卿,贊善藺從善、王讓為翰林侍讀等等。

這些人無論是品級還是官位都得到了大大的提高,深得宣德帝的信賴。

“李御史,朕有些放心不下濟南城的局勢,你走一趟,給朕守住濟南城。”御輦上,宣德帝神情嚴肅地向李云天說道。

濟南城的局勢可謂是暗流涌動、波譎云詭,要不是山東布政使王哲和山東按察使司曹宇及時發現了山東都司都指揮使靳榮密謀造反,進而調動手中的兵力將靳榮和參加密謀會議的武官一網打盡,那么濟南城現在已經改旗易幟,投入了漢王的懷抱。

雖說靳榮一伙已經被擒,但漢王在濟南城經營多年,城里有不少漢王的人,作為山東境內最大同時也是最堅固的城池,漢王絕對不會放棄。

故而,宣德帝對濟南城并不放心,萬一要是讓漢王得到了濟南城那么不僅實力大增,而且士氣也會深受鼓舞,想要對付他無疑更難了。

對于宣德帝來說,他不僅比漢王兵多,而且兵員的素質要好于漢王,畢竟漢王手下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從民間強行征募來的壯丁,是第一次拿起兵器,本質與鄉野村夫無疑。

故而,李云天建議宣德帝利用這個優勢,在山東境內開辟第二個戰場,以濟南城為據點騷擾漢王的后方,使得叛軍陷入兩線作戰的境地,讓漢王顧此失彼,無暇北上京城。

其實,宣德帝本想派其他人去濟南城,讓李云天留在他的身邊繼續給他出謀劃策,可鑒于濟南城的重要,他思來想去也唯有將李云天派去坐鎮才安心。

這不僅因為李云天文武兼備,才智和城府在朝廷眾多官員中出類拔萃,還因為濟南府是李云天的故鄉,在濟南城有很多熟人,他辦事非常方便。

如果還有第三點原因,那就是宣德帝對李云天無比信賴,將濟南城交給李云天他最為放心,他相信李云天不僅可以穩住濟南城的局勢,而且還能給漢王造成大麻煩。

“陛下,臣此次前去,想向陛下要一個人。”李云天聞言微微一怔,顯得有些意外,沒想到宣德帝要派他前往濟南城,隨后沖著宣德帝一拱手。

“你要何人?”宣德帝見李云天沒有推脫,于是笑著問道。

“陽武侯薛祿!”李云天望著宣德帝,鄭重其事地說出了一個名字。

由于所率領的先鋒部隊被慶義伯呂平偷襲,傷亡慘重,造成了宣德帝親征平叛以來的第一場敗仗,作為統兵官薛祿不可避免地要承擔責任,被宣德帝削去了爵位和官職,跟隨征討大軍戴罪立功。

“為何是陽武侯?”宣德帝不由得感到有幾分好奇,現在景州城里可有多名身經百戰的勛貴,想不明白李云天為什么單單要用一個敗軍之將。

“陛下,陽武侯所敗并不是其能力不及,而是漢王狡詐,竟然孤軍深入在阜城縣設伏,令人防不勝防。”

李云天聞言沉吟了一下,有條不紊地解釋道,“經此一役,陽武侯聲名盡毀,與漢王恩斷義絕,勢必戴罪立功,與叛軍決一死戰。”

“好,朕答應你,你還要何人?”宣德帝微微頷首,答應了下來,拋開這場敗仗來看,薛祿打仗還是很有一套的,是員虎將。

“濟南城內如今正缺一名統兵官,有陽武侯前去坐鎮足矣。”李云天微微一笑,沉聲說道。

“除了陽武侯外,朕再給你兩萬人馬,你要牢牢地給朕將漢王留在山東!”宣德帝見李云天一副胸有成竹的樣子,沉思了片刻,鄭重其事地囑咐道。

“臣明白,一定讓漢王后方不得安寧。”李云天聞言沖著宣德帝一拱手,沉聲答道。

由于時間緊迫,當天下午李云天就從景州城啟程,和陽武侯薛祿率領著兩萬人馬經過五城縣,繞過了德州叛軍的地盤,火速趕往濟南府。

為了協調和掌控濟南城的局勢,李云天被宣德帝封為了山東巡撫,總理山東軍政大事,陽武侯薛祿為副總兵。

此時的巡撫還不是一個定職,像總兵一樣,只是一個臨時的差遣而已,無品級,是皇帝為了處理和協調地方上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司三者之間事務而設立的一個臨時差官,每當執行完公務后就卸職。

自從洪武皇帝起,已經開始向外派遣巡撫,第一任巡撫是太子朱標,以后以各部院堂官和御史為主。

值得一提的是,李云天此次所率領的兩萬人馬,基本上是薛祿的先鋒部隊,雖然他們打了敗仗,但毫無疑問是明軍中的精銳,否則也不會在薛祿的帶領下殺出呂平所布下的重圍,早就兵敗如山倒成為了一盤散沙。

因此,只要重新鼓舞起士氣的,這些人將成為李云天手中的一支精兵。

浩浩蕩蕩行進的隊列中,李云天和薛祿騎著馬并排而行,談論著當前山東境內的局勢。

雖說李云天的職務在薛祿之上,但在薛祿面前他還是以晚輩自居,稱呼薛祿為“薛叔”,這使得薛祿心中非常受用。

薛祿很清楚,他這次能夠重新披掛上陣,是李云天在宣德帝面前舉薦的結果,故而心中憋著一團火,準備用戰功來洗刷自己戰敗的恥辱。

李云天和薛祿主要聊的是青州城叛軍的將領楊勇,楊勇是后軍都督府的都督僉事,漢王靖難時的舊部,一年因病回陜西靜養,結果漢王造反后出現在了山東,守衛青州城。

青州城位于漢王勢力范圍的中部,將漢王控制的區域東西分開,如果能將青州城攻下的話,那么就等于切斷了漢王與西部登州和萊州的聯系。

不過,要想攻下青州城并非易事,不僅因為楊勇善于守城,而且屆時還要面臨來自樂安和登州的援兵攻擊,以濟南城的兵力很難將青州城拿下。

同樣,面對著洪熙帝的平叛大軍,漢王也很難抽調兵力去圍攻濟南城,故而除了德州和景州外,山東其他地方都處于了對峙的狀態,雙方除了小打小鬧地騷擾一番外并沒有能力去攻取對方的城池,局面一時間處于詭異般的平靜。

這樣一來當地的百姓可是深受其苦,無論是明軍還是叛軍,或多或少地都會趁機劫掠一番。

晚上,李云天的大軍來到了武城縣縣城,五城縣知縣連忙率領著城里的官吏和商賈士紳出城迎接。

由于武城縣臨近叛軍控制的區域,故而城里駐扎了三千明軍,領頭的是東昌府東昌衛的衛指揮同知。

加上五城縣知縣組織起來的兩三千青壯百姓,叛軍來襲時守城還是綽綽有余,況且叛軍也不會耗費大力氣在五城縣縣城這種小城鎮上。

五城縣知縣已經在縣里最好的酒樓設宴款待李云天和薛祿,擱在平常李云天和薛祿可是他請都請不來的貴客,此時自然要好好巴結一番。

尤其是李云天,年紀輕輕就被宣德帝器重,奉御命巡撫山東,將來成就不可限量。

為了避免出現擾民事件,李云天特意成立了隸屬于他的軍法隊,由講武堂的學員和教官充當軍法隊的成員,負責督察軍隊的軍容軍紀。

講武堂的黑色軍服正好成為了軍法隊醒目的標志,按照李云天的命令,只要是他麾下的軍隊都要受到軍法隊的監督,只要違反軍紀,那么無論官職高低皆要受到其審查。

另外,為了使得軍法隊顯得與眾不同,李云天特意讓人在他們的帽子上縫了一圈紅布,以示與講武堂學員的區別。

如此一來,軍法隊不僅有了服飾,同時也有了屬于自己的獨特標志,那就是軍帽上繡有一圈顯眼的紅布。

當然了,面對著那些閑散慣了的五軍都督府軍士,軍法隊的成立意味著他們很多樂趣和愛好會被剝奪,自然不會心甘情愿地受到其監督,因此少不了又是一番波瀾。一

手機閱讀本站:

本書地址: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