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97章 暗中布局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97章 暗中布局

第197章 暗中布局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7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小黑醉酒書名:

讀蕶蕶尐說網大明洪熙元年四月份,朝堂上最引人注目的事情不是內閣與五府六部的權斗,而是遷都。

永樂帝將大明的京師從南京遷到了北京,不過洪熙帝自幼在南京長大,又長期在南京監國,對南京感情深厚,再加上南京城比北京城市井繁華,十里秦淮河名動天下,故而有了遷都回南京的想法。

由于大明的京師本來就是南京,南京是天下繁榮富庶之地,又深處內陸可以避免北方諸族的威脅,因此朝中文武大臣絕大多數都對遷都持支持態度。

遷都可不比民間的搬家,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在洪熙帝的示意下,內閣開始著手處理遷都的事宜。

像李云天這種在南京城沒有住宅的各大部院官員是最為郁悶的,這意味著他們要在南京城找新的住所,可這在人口密集的南京城談何容易?

不過李云天的境況要好上許多,朝廷會給御史安排條件不錯的官舍居住,況且他可以住在老丈人的府上,南京城的候爺府可是比北京城的國公府還要大,住上他一家沒有絲毫問題。

與此同時,洪熙帝收回了京城各大衙門的印章,重新進行了制作,在上面加上了“行在”兩字,意思是天子所在的地方,無形中等于廢除了北京城作為京師的地位。

如此一來,大明實際上就沒有了京師,北京的各大衙門印章上印有“行在”二字,而南京的各大衙門印章上印有“南京”二字,這意味著兩個地方都不是大明法理上的京師,說是它們是陪都更為合理。

四月上旬,就在京城城南塔樓的那個震動全城的鐵球下落實驗結束后沒幾天,正在文淵閣里當值的李云天接到了皇后的懿旨,前去紫禁城見駕。

李云天一猜就知道是怎么回事,十有八九是皇后召周雨婷進宮說教了一番,以化解他和周雨婷之間的“矛盾”,于是整理好烏紗和官袍跟著傳旨的內侍走了。

他猜得沒錯,御花園的一個涼亭里,皇后正與周雨婷坐在那里談笑,她是永城人,彭城候張麒之女,孝謹溫順,深得永樂帝夫婦的歡心,洪熙帝能順利登基里面有她不少功勞。

“微臣李云天,叩見皇后娘娘。”李云天快步走到涼亭前,恭恭敬敬地沖著皇后跪下行禮。

“平身。”皇后見狀微微一笑,伸手示意李云天起身,隨后讓邊上的內侍搬來一張凳子給李云天賜座。

李云天正襟危坐,身子微微躬著,以示對皇后的恭敬。

皇后這次把李云天喊來就是讓周雨婷與他重歸于好,再怎么說李云天也是大明的御史和庶吉士,天子身邊的近臣,老是有家不能回也不是辦法。

李云天和周雨婷自然要給皇后這個面子,兩人反正就是在演戲,故而一口就答應了下來。

不過,李云天并沒有立刻回家,以近來事務繁忙要在翰林院官舍就近辦公為由推遲一段時間回家,這使得周雨婷不由得沖著他翻了一個大大的白眼,顯得有些不滿。

李云天與其他唯唯諾諾的臣子不同,落落大方,談吐風趣,逗得皇后很是開心。

就在三人談笑的時候,一群侍女和內侍簇擁著兩名衣冠華貴的年輕女子走了過來,李云天和周雨婷見狀連忙起身相迎。

“兒臣給母后請安。”兩名女子向皇后福了一身,嬌聲說道。

領頭的女子身穿太子妃服飾,端莊恬靜,正是太子妃胡氏,永樂十五年被選為皇太子妃。

胡氏身后的女子是太子嬪孫氏,婀娜窈窕,清純靚麗,眉目之間有著一絲別樣的嫵媚。

“見過太子妃、太子嬪。”李云天和周雨婷隨后向胡氏和孫氏行禮,兩人微笑著頷首。

皇后笑著給胡氏和孫氏賜座,太子再過一段時間就要啟程去南京,一是鎮守南京,二來也是在南京準備遷都的各項事宜,故而胡氏和孫氏每天都要來向皇后請安,已盡孝道。

由于胡氏和孫氏身處宮城,所以李云天與兩人只有過幾面之緣,說過幾句話而已,相互間并不熟悉。

不過周雨婷與胡氏、孫氏私交甚篤,周雨婷懷孕期間和產子后兩人都曾經親自去國公府探望,可謂關懷備至,榮寵無限。

雖然孫氏只是太子嬪,但李云天卻絲毫不敢怠慢,孫氏是張皇后的同鄉,也是永城人,當年由張皇后的母親看中推薦入宮,與太子一起長大,兩人青梅竹馬,感情深厚。

正是與張皇后是同鄉,故而永樂帝沒有選孫氏為太子妃,否則永城一下子出了兩個皇后,很容易促使外戚勢力坐大。

涼亭里的氣氛十分輕松,李云天有條不紊地給皇后和太子妃、太子嬪講著民間趣聞和風土人情,使得三人饒有興致地聆聽著,歡笑聲不絕于耳。

太子妃和太子嬪起身告辭的時候,李云天和周雨婷也一同告退,四人一同出了御花園,周雨婷和太子妃、太子嬪走在前方談笑,李云天不動聲色地跟在后面。

“怎么?這段時間在外面樂不思蜀,都不知道回家了。”在一座宮門前與太子妃、太子嬪分手后,周雨婷柳眉一豎,收起了笑臉,伸手在李云天的手臂上掐了一下,恨恨地說道。

本來周雨婷以為有皇后出面,李云天找了一個臺階,就可以就勢回家,沒成想李云天卻要留在翰林院的官舍。

“娘子,你這可錯怪了為夫,要是我這么早回去,你的母老虎地位如何能奠定得了?”李云天揉了揉火辣辣的手臂處,一臉“委屈”地說道。

“母老虎?”周雨婷微微一怔,隨后噗哧一下笑出聲來,自從上次拎著長劍追得李云天落荒而逃,現在不少公主、郡主都來向她請教御夫之術。

在那些公主和郡主看來,李云天是大明堂堂的御史和庶吉士,精明干練,既然被周雨婷收拾得服服帖帖,連納妾都不敢,那么從周雨婷那里學的御夫之術后,修理起她們的夫婿來還不是小菜一碟!

因此,周雨婷現在已經儼然是京城有名的“母老虎”,這使得不少人都對李云天頗為同情。

李云天這樣做其實是一箭雙雕,一是推掉了漢王的保媒,二來也是擋去一些“桃花劫”,讓那些想打他主意的女人知難而退。

“晚上回家,父親有事找你。”周雨婷知道自己錯怪了李云天,隨即莞爾一笑,她就知道不會無緣無故不回家的。

周征找李云天是為了遷都的事情,一旦大明的京師遷到了南京城,那么京畿都督府肯定也要跟著去南京。

北京城是大明北方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不能將那些精銳的部隊都撤走,否則誰來守護大明的北方門戶。

故而,京畿都督府麾下的那三十多萬精銳部隊至少有一半要伴駕南下,剩下的一半在北京城留守,成為留守部隊。

周征現在不僅為了調那些部隊去南京頭疼,而且也為了北京守備一事而苦惱,京城不少資歷深厚的勛貴現在已經四處活動,想要將這個位置攬入懷中,其中不乏與周征密切之人。

“岳父大人,依小婿來看,此事毋須煩惱,雖然皇上想要遷都,可是太子久隨先帝,耳濡目染下與先帝性情相似,十有八九不想遷回南京。”李云天自然清楚周征現在遇到的麻煩,因此晚飯后在書房里微笑著安慰道。

“話雖如此,可是遷都的事情迫在眉睫,兩年之內就要成行,太子恐怕勸不住皇上。”周征的眉頭皺了皺,微微搖了搖頭。

“岳父大人,說句大不敬的話,小婿覺得皇上近來神色有恙,恐怕身有隱疾,沒有時間執行遷都事宜。”李云天沉吟了一下,望著周征低聲說道。

“你能確定?”周征吃了一驚,萬萬沒想到李云天會有此驚人之言,神情愕然地望著他。

“皇上心寬體胖,又有腳疾不善運動,導致體質薄弱,再加上近來頗為操勞國事,諸多因素累積,對皇上實在是有百害而無一利。”李云天點了點頭,鄭重其事地說道,“皇上如今已近半百之年,倘若小婿沒有猜錯,六個月之內皇上可能會有一劫!”

周征的臉色變了幾變,他知道李云天絕對不會危言聳聽,不由得站起身來回在房間里踱著步子,神情嚴肅地琢磨著李云天的這番話語。

雖然李云天沒有明說,但是很顯然對洪熙帝的身體狀況無比擔憂,畢竟洪熙帝已經四十七歲,又身材肥胖,肯定患有多種隱疾,日夜操勞下難保會出什么意外。

“既然如此,那么不如未雨綢繆,本公就讓你二哥追隨太子南下。”良久,周征停下了腳步,他已經拿定了主意,沉聲向李云天說道。

周征口中的“你二哥”自然不會是李云天的二哥,而是周雨婷的二哥周豐,現在在京畿都督府任職。

李云天聞言微微一笑,他之所以把這個驚天的消息透露給周征,就是為了讓周征提早一步在太子身邊布局,只要周豐成為了東宮的僚臣,那么太子登基后絕對會提拔任用,這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哪個皇帝都會啟用自己的親信大臣來擔任要職。

如果李云天沒有記錯的話,洪熙朝的年號就到元年為止,他雖然忘記了洪熙帝在這一年駕崩的時間,不過想來也不會超過年底,故而大膽猜測駕崩的時間應該在六個月以內。

或許,這就是李云天與其他人相比的最大優勢所在,有誰能夠想到剛剛登基不久,正當壯年的洪熙帝會忽然之間駕崩?

面對著洪熙帝駕崩后的局勢,李云天早在永樂帝健在的時候就已經進行了布置,讓周雨婷將漢世子朱瞻圻送來的玉馬像獻給了當時還是皇太孫妃的胡氏,而不是當時的太子妃張皇后,此舉寓意深遠。

正是在李云天的安排下,周雨婷這種大大咧咧性格的人才耐下心來接近太子妃胡氏和太子嬪孫氏,現在雙方的關系甚為融洽和親密。

另外,李云天也對身邊的人做出了布置,李滿山已經從北京的北鎮撫司調往南京的南鎮撫司,將以護衛的身份跟隨太子南下,對于李云天來說,錦衣衛這種大殺器他勢在必得。

值得一提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司苑局的內侍宋大山,如果他真的有幾分本事的話,那么應該能夠憑借著那五百兩銀票調到太子的身邊,畢竟與宮里的二十四衙門相比,到太子身邊伺候是一個冷門差事,天知道什么時候能熬出頭。一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