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宰大明第172章 壓倒性優勢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執宰大明 >>執宰大明最新章節列表 >> 第172章 壓倒性優勢

第172章 壓倒性優勢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16日  作者:小黑醉酒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小黑醉酒 | 執宰大明 
熱門小說標簽

小說排行榜:···········


全本小說吧:千萬別記錯哦!手機訪問m.qbxs8

“請太子殿下接詔!”此時已經到了在太子和漢王之間選邊站隊的關鍵時刻,忠勇侯周征瞅了一眼跪在大殿里的文官,隨后一撩官袍的袍角也跪在了地上,旗幟鮮明地表明了他的態度。

“請太子殿下接詔!”右軍都督府左都督張昊和前軍都督府右都督牛世豪緊跟著跪在了地上。

“請太子殿下接詔!”在周征、張昊和牛世豪三人的帶領下,右側立著的武官呼啦啦跪下了三分之一,這里面有不少是原先持中立態度的人。

魯仲乾等人很顯然沒有料到會有如此多的武官選擇支持太子,一時間面露驚愕的神色,顯得有些措手不及。

“微臣,懇請太子殿下接詔!”下一刻,更大的打擊出現了,一直沉默不語的中軍都督府左都督趙山河也跪在了地上,高聲說道。

“請太子殿下接詔。”在趙山河這個中間派的帶動下,那些持著觀望態度猶豫不決的武官紛紛隨著他跪了下去,人數也接近武官總人數的三分之一。

“臣,恭請太子殿下接詔。”不等魯仲乾等人反應過來,宗人府宗令也跪了下去,高聲說道。

“請太子殿下接詔。”在宗人府宗令的帶頭下,立于右側隊列前方的皇族成員呼啦啦都跪了下去。

由此一來,大殿上只剩下秦永祥等數十名文臣和魯仲乾等近三分之一的武官,毫無疑問他們是漢王的支持者。

魯仲乾和秦永祥等人的臉色變得非常難看,眼前的形勢已經明確表明,他們已經在這場大明的正統之中失敗了。

不僅大殿里的文臣和皇族成員,即便是在場的絕大多數勛貴武將,也由于李云天帶來的那道永樂帝的遺詔,將太子視為了大明的合法繼承人。

畢竟,死忠于漢王的只是一部分勛貴武將,像趙山河這樣處于中立姿態的勛貴武將更看重的是大明的正統,故而他們明智地選擇了在這場正統之爭中占居了上風的太子。

這就是漢王為何要得到楊榮手中遺詔的原因,他與太子現在呈現均衡之勢,而有永樂帝的遺詔將打破這種均勢,誰擁有遺詔誰就立于了不敗之地。

漢王千算萬算,算漏了李云天這個不確定因素的存在,萬萬沒有想到李云天竟然能避開沿途他設下的重重障礙,神不知鬼不覺地在京城大朝之日混進了宮里,進而給予其致命一擊。

朱高熾望了大殿里黑壓壓跪著的群臣,心中禁不住松了一口氣,他不僅獲得了文臣和皇族的支持,而且還頗為意外地得到了近三分之二勛貴武將的擁護,如此一來大局已定。

隨后,朱高熾雙目寒光一閃,冷冷地看向了秦永祥、武通和范彬以及那幾十名立在那里的文官。

相對于一直以來支持漢王的魯仲乾等勛貴,朱高熾心中尤為痛恨表面支持他實則已經投靠了漢王的這些叛徒。

面對朱高熾犀利冷漠的眼神,立在大殿上的那幾十名文官禁不住渾身發抖,面色慘白,相繼跪在了地上,以頭觸地不敢與朱高熾對視。

秦永祥、武通和范彬滿頭大汗,三人知道這下可把朱高熾著著實實地給得罪了,不由自主地跪了下去,雙手撐著地,不停地擦著額頭上的冷汗。

等三人跪地后,朱高熾又看向了魯仲乾等人,他也不說話,只是默默地與魯仲乾等人對視著,眼神顯得有些冷漠。

李云天剛才已經說的很清楚了,如果魯仲乾等人不支持朱高熾接遺詔的話,那么他們就是抗旨不遵,而抗旨不遵可是十不赦的重罪,輕則砍頭,重則抄家。

朱高熾能在與漢王的奪嫡之爭后笑到最后,又能游刃有余地應付在一旁虎視眈眈的三弟趙王朱高燧,豈能真的是一名懦弱無能之人?

一旦魯仲乾等人固執己見,那么朱高熾絕對會以抗旨不遵為名殺了魯仲乾等人,反正有周征和趙山河等勛貴武將在,他根本就不擔心掌控不了五軍都督府。

“微臣恭請太子殿下接詔。”

魯仲乾第一次發現怯懦謙恭的朱高熾竟然會有如此凜厲的眼神,竟然使得他的心頭禁不住升起了一股寒意,望了一眼大殿內跪著的眾位官員,他心中不由得哀嘆了一聲,知道大勢已去,隨后撩起官袍的袍角跪了下去,宏聲說道。

“恭請太子殿下接詔。”在他的帶動下,站立著的那些勛貴武將紛紛跟著跪下。

朱高熾見狀嘴角閃過一絲冷笑,算魯仲乾有著自知之明,否則的話他不介意學學皇爺爺洪武帝,清除掉那些棘手的功勛顯貴。

“兒臣朱高熾,恭請圣詔!”隨后,朱高熾深吸了一口氣,起身走下高臺,面向龍椅的方向跪下,沉聲說道。

李云天聞言連忙從地上站起,由于雙腿酸麻,他一拐一瘸地走過去,從一名內侍手中拿起遺詔,神情嚴肅地來到了朱高熾的面前。

遺詔可不是任何人都有資格宣讀的,通常來說只有送遺詔的官員才能有享受這個“榮譽”,故而只能由李云天來宣召。

當然了,所謂遺詔,自然不可能是皇帝寫的,而是皇帝駕崩后由近身重臣模仿皇帝的口吻所寫。

而只有公布了遺詔,那么才能正式確認皇帝駕崩,皇帝也由此升任為“先帝”,皇后也就升格為了太后,成為了“哀家”。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以靖難入繼大統,獲奉宗廟二十二年……”

深呼吸一口氣后,李云天打開手中的遺詔,用一種嚴肅的口氣將其讀出,“太子朱高熾仁孝天植,睿智夙成,宜上遵祖訓,下順群情,即皇帝位,勉修令德,誤遇毀傷。喪禮依舊制,以日易月,二十七日釋服,祭用素饈,毋禁民間音樂嫁娶。”

“宗室親、郡王,藩屏為重,不可擅離封域。各處三司官地方攸系不可擅去職守,聞喪之日,各止于本處朝夕哭臨,三日進香差官代行。衛所州府縣并土官俱免進香。郊社等禮及朕祔葬祀享,各稽祖宗舊典,斟酌改正。”

讀完遺詔上讓太子繼位的內容后,李云天的語調悄無聲息地進行了改變,聽起來有些抑揚頓挫,“……于戲!子以繼志述事并善為孝,臣以將順匡救兩盡為忠。尚體至懷,用欽未命,昭告天下,咸使聞之。欽此。”

等“欽此”兩個字讀出后,李云天雙腿一屈跪在了朱高熾的面前,雙手高舉著遺詔,神情萬分恭敬。

“兒臣領旨,定不負父皇厚望。”朱高熾從李云天手上接過了遺詔,高聲說道。

“皇上,你怎么就離臣而去了。”這時,大殿內忽然傳來了一陣哭聲,聲音聽起來頗為凄慘,也不知道是誰。

“皇上,你走了讓臣如何獨活呀。”隨即又有一個哭聲響起。

這一下,大殿里像是捅了馬蜂窩,無論文臣勛貴還是皇族,紛紛嚎啕大哭了起來,捶胸頓足,看上去一副傷心欲絕,生不如死的樣子。

李云天想起北征時與永樂帝在一起相處的時光,眼眶不由得紅潤了,淚水順著臉頰就流了下來,他知道永樂帝不僅信任他,將傳遺詔的重任托付給他,而且還給了他一個錦繡前程。

俗話說的好,功大莫過于救主,意思是在眾臣所立的功勞中,最大的就是救皇帝一命,李云天今天的突然出現使得朱高熾一舉扭轉了乾坤,已經與救主無異,這可是天大的功勞,以后朱高熾乃至皇太孫朱瞻基都會重用于他。

朱高熾也是淚流滿面,手里捧著遺詔坐在地上失聲痛哭,整個大殿里哭聲一片。

雷婷一臉茫然地望著周圍的人,不僅殿內的大臣,就連內侍、宮女和侍衛也全跪在那里哭了一個稀里嘩啦。

“太子殿下,現在當務之急是您趕緊登基,微臣想這也是先帝的意思。”李云天知道現在不是給永樂帝哭喪的時候,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往前跪行了幾步,來到朱高熾身旁低聲說道,“另,選可靠之人統領九門,并派人將先帝遺詔昭告天下。”

朱高熾聞言眉頭微微一皺,他清楚現在最主要的事情是阻止漢王帶兵進城,于是把跪在一旁哭著的中年內侍招了過來,沖著中年內侍低聲交待了一些事情,然后繼續坐在地上痛哭著。

中年內侍立刻起身,快步來到周征、張昊和牛世豪的面前,向三人耳語了一陣,三人隨即領著大殿里的十幾名武將急匆匆地離開。

接著,中年內侍又到了通政使司通政使的身旁,向他低語了幾句,通政使隨后喊上幾名文官快步出了大殿。

通政使司俗稱銀臺,掌大明內外章疏敷奏封駁之事,遺詔就要由其謄寫后,派人送到大明各地,昭告四方。

見周征和通政使等人離開,李云天一顆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只要嚴守都城九門,那么漢王屆時就無能為力,只能望著高大的城墻徒呼興嘆。

無意中,李云天的視線落在了不遠處雷婷的身上,眉頭微微一蹙。

雷婷此時已經坐在了地上,一邊捶著酸麻的雙腿一邊好奇地四處張望著,這種百官哭喪的場景她可是第一次見到,而且還都是大明的國之重臣。

李云天不由得感到一陣無奈,雷婷好像還沒有意識到眼前的嚴峻形勢,幸好現在大殿里亂成一團沒人管她,否則的話要是被當值的御史給逮住絕對是大不敬之罪。

本來,李云天想向雷婷使眼色讓她放聰明點兒,可是雷婷的注意力都被四周那些嚎啕大哭的大臣們給吸引了,根本就不往他這個方向瞅,無奈之下他只好悄悄地跪行了過去,伸手悄悄地拽了拽她的衣袖。

“他們怎么哭得像是死了爹呀?”雷婷扭頭見是李云天,狐疑地低聲問道。

“小點兒聲!”李云天聞言嚇了一跳,這可是大不敬之言,扭頭警惕地望了一眼四周,發現大家都哭得傷心沒人理會這邊,于是小聲告誡雷婷,“還不跪好!先帝駕崩乃國喪,豈容褻瀆。”

雷婷見李云天一本正經的模樣,知道自己差點闖了大禍,忍不住感到一陣后怕,吐了一下舌頭后低下頭,規規矩矩地跪在那里。一

看完記得:方便下次看,或者。

全本小說吧(qbxs8)全部小說為已完結小說、全本小說,我們不接受連載小說的上傳,希望理解!

全本小說吧—打造最出色的網絡小說閱讀網站!


上一章  |  執宰大明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