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誰來誰倒霉
第二百一十八誰來誰倒霉
黃港縣是青山市的最窮縣,陳塔鎮又是黃港縣最窮的鎮。雖然還達不到國家貧困縣的紅線,但對于立志高速騰飛的青山市來說,黃港絕對拖了青山市的后腿。gdp增速連續七年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而最近兩年,黃港縣的五個鄉鎮中的四個鎮大部分經濟指標都以兩位數的速度增長,整體形勢非常樂觀。但陳塔鎮依舊排名末尾,幾乎各項指標都名列倒數第一,而且還是全市唯一一個工農業增加值負增長的鄉鎮。
以前和陳塔鎮同樣貧窮的大河鎮因為三年前引進了“德富化工園區”,稅收和增長突飛猛進,一躍成為眾鎮之首。
而當年市縣本傾向把這個化工園區放在陳塔,但卻被陳塔鎮的黨委書記鄧懷東拒之門外。
這才有了大河鎮的窮鎮逆襲之舉。
對于鄧書記的這個決定。陳塔鎮是眾說紛紜。有說好的,說鄧書記沒有拿家鄉和人民去換政績,窮則窮點,但卻給陳塔鎮保留了碧水藍天和健康的環境。
也有不少人罵他咒詛他,說他剛愎自用,搞一言堂,還說他斷了大家伙的財路,眼睜睜地看著陳塔翻身的機會溜走。
說起來,陳塔沒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優勢。交通困乏、基礎設施落后是一個方面。重要的是陳塔距離縣城最遠,哪怕隔河就是省城武江,但陳塔鎮距離武江大橋足有九十公里。這點區位優勢在距離面前頓化烏有。
隨著城市土地的緊缺、城市容積率居高不下,黃港縣城的工業產業開始向各鄉鎮“轉移”。各大鄉鎮都從中分到了一杯羹。惟獨陳塔屬于被遺忘的“世外桃源”。
于是導致強者恒強,弱者愈弱的境地。
陳塔鎮三年更換了三位鎮長,結果沒有人能堅持一年。一個到任后天天琢磨著跑調動,最后索性辭職下海;第二個堅持了半年,結果得了抑郁癥;第三位則破罐子破摔,整日喝酒打麻將麻痹自己,結果因為搞大了一名婦聯主任的肚子,被人堵在辦公室打了個半死,在送縣醫院的途中又遭遇車禍而死。
要是再往前延伸,這個陳塔鎮長簡直成了“倒霉”的代名詞。有入獄的,有得絕癥的,有喝酒喝死在酒桌上的。
總之,沒有人能在這個位置上善終。
這導致整個黃港縣的官員聞之色變。如果有誰知道自己被“升遷”陳塔鎮鎮長,保證當晚就要嚇個半死。
在謝富麗沒上任前,黃港縣接連作了陳塔鎮好幾個副鎮長的工作,鼓勵他們接替鎮長職務,但無一人愿意接榜。
謝富麗履新青山后遭遇的第一件怪事,就是在普遍追求進步的官場,居然無人愿意去擔任這個職位。鎮長人選空置了三個多月。
她當時對陳塔鎮的情況還不是特別了解,所以第一時間想到了郭小洲。她想趁這個機會讓完整章節百度(讀!(零)!零)
讀,請記好我們的地址:,下載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