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之門1619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后 1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之門1619 >>時空之門1619最新章節列表 >> 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后 1

第326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后 1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老崔052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老崔052 | 時空之門1619 
快捷翻頁→鍵

第326章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后1

第326章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后1

熱門、、、、、、、、、

就在亡國之君朱由檢和他親自選定的兩個亡國之臣張四知和文震孟,在那里矯情已經無可救藥的大明朝財政的時候,復興黨主席復興軍總政委王書輝,已經乘坐蒸汽船沿漢江逆流而上,經襄陽府過丹江口,到達復興黨計劃建設中的在湖北西北部最大的工業基地鄖陽縣。

現在的鄖陽縣就是后世的湖北省十堰市鄖陽區。

截止到2013年,鄖陽區共發現各類礦產40余種,其中20種礦產探明儲量。全縣礦產資源潛在的經濟價值約2450億元以上。各類礦產礦田礦點礦化點220多處,分別占十堰地區已發現礦產50種和礦產地566處的80和38。9。

其中:金屬礦產主要有鐵鈦錳金銀銅鉛鋅鎳鉬鋯鈮鋇等;非金屬礦產主要有硫鐵礦磷礦重晶石白云石綠松石蘭石棉;建材原料及其他非金屬礦產有石灰石大理石滑石石英石明釩石硅石涂料土板石石墨建筑石料粘土河砂等;能源礦石有石煤鈾;水氣礦產有地下水地下熱水。

鄖陽區礦產資源在空間上的分布大體可劃分為五個成礦帶:1梅鋪到大柳的礬礦磷礦重晶石大理石及其他非金屬成礦帶;2伏山云彩山到大龍山以鐵巖金為主的成礦帶;3滲灌流域礦金礦帶,其砂金儲量超過10噸;4紅巖背上陽陂云蓋寺火燒寺一帶的綠松石成礦帶;5許家坡到鋪子門董家灣李家灣上塔的多金屬礦產成礦帶。

鄖陽區大中小型礦床50余處,其中特大型礦床2處,即安陽老虎道白云巖礦青山碾子坪白云巖礦;大型礦床5處,主要有世界稀有的鮑峽云蓋寺綠松石礦,青山王家溝大理石礦等;中型礦床19處,主要有佛山云彩山磁鐵礦,大柳礬礦,柳陂秦家溝金礦,茅窩金礦,吳家梁磁鐵礦,鮑峽鋪子門安城的多金屬礦床,董家灣徐家院的銅鉛鋅礦,黃家溝西峰肖家河前房彌院寺花栗灣黃家坪茅窩板昌嶺王家溝滔河等地的礦金等。

當然了,這些在后世被探明的礦產,就是在幾百年后的現代也不是都被開發利用起來了的。比如說在鄖陽地區的那些鐵礦資源吧,在后世就不怎么出名。雖說鄖陽地區的磁鐵礦是最適宜煉鐵的鐵礦石,可是在現代社會,鄖陽地區也只有一些類似于配套性質的年產在二十到三十萬噸的小型鋼鐵廠。

這倒不是說在鄖陽地區就不能建設鋼鐵企業了。只不過在年產鋼鐵七億噸以上的現代中國,這種年產二三十萬的噸的小型鋼鐵廠缺乏重要的價值。所以無論是在媒體上還是在老百姓心里,鄖陽地區有沒有鐵礦,是什么樣的鐵礦,用這里的鐵礦石煉鋼鐵是不是很好,都沒有什么人會去關注他。

特別是對現代中國這種超大型的工業化國家來說,年產二三十萬噸的鋼鐵企業,其實已經沒有什么存在的價值了。就是單純的從環保的角度考慮,不開采當地的鐵礦石,甚至是一種比較好的環保選擇。

當然了,對于年產鋼七億噸的現代中國來說鄖陽地區的鋼鐵資源沒什么意義。可是對于年產鋼在1627年勉強達到七十萬噸的復興黨來說,別說是年產鋼鐵二三十萬噸的鋼鐵企業了,就是年產鋼鐵二三萬噸的鋼鐵企業,那都是復興黨工業化建設的重要成果。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王書輝才會親自帶領了一大批復興黨工業系統里成熟的鋼鐵企業建設方面的專業人才和大量的工礦設備來到鄖陽縣。

從1619年開始到1627年,經過了九年的發展和建設,目前復興黨在工業建設上最成熟最拿手的項目就是建立鋼鐵廠了。

從位于枝江縣的設計產量十萬噸實際年產鋼鐵八萬噸的第一第四第六鋼鐵廠,位于松滋縣的第二第五鋼鐵廠,位于荊州地區的第三第七鋼鐵廠,位于武昌地區的第八鋼鐵廠到目前復興黨工業體系中規模最龐大的,位于大冶地區的第九鋼鐵廠,這些近現代化的鋼鐵廠全都是復興黨工業建設部門自己一手建立起來的。

而且從1624年復興黨開始建設第六鋼鐵廠開始,因為復興黨機械制造業的快速發展,復興黨的鋼鐵廠建設就開始實現了自我復制,不再依賴王書輝從現代通過時空門運輸過來的鋼鐵廠設備了。

更主要的是,經過了九年多的實踐積累,復興黨的鋼鐵廠建設,徹底的摸透了王書輝按照蘇聯戰時工廠建設總結出來的,邊建設邊生產的工廠速建模式。

就以鄖陽縣的鋼鐵廠建設來說吧,復興黨的工業設備和幾千名成熟的鋼鐵生產建設兵達到鄖陽縣之后,因為當地基建部門已經組織了剛剛接受訓練不久的,由陜西流民組成生產建設兵,完成了初級的基礎建設和生活設施建設。所以,復興黨的鋼鐵生產建設兵入駐營地后的第二天,大量的設備就已經在剛剛完成地面平整的工廠廠址上開始安裝。

而鐵道建設方面,也在復興黨的正規鐵道生產建設兵到達之前,新組建的鐵道生產建設兵,就按照設計圖紙,完成了礦區到廠區鐵道鋪設前的基建準備。等到正規鐵道生產建設兵到達之后,就開始按照規劃,在礦區和廠區之間按照圖紙鋪設工程鐵道。

也就是說,采礦場的基建和設備安裝,鐵路的基建和設備安裝,鋼鐵廠的基建和設備安裝,幾乎都是同一時間共同進行的。按照復興黨在鄖陽地區的工業建設指揮中心的計劃,基本上等到正規的工廠建設和工人生活設施建設完成之后,同時進行的設備安裝也就差不多完成了。

等到接受了全面培訓的工人進入工廠后,復興黨第十鋼鐵廠的第一爐鐵第一爐鋼差不多就可以在基建和設備安裝完成之后的第一時間出爐。

而在此之后,在完成了試運行,第十鋼鐵廠可以生產出合格的鐵軌以后,復興黨的北方鐵路生產建設兵團,就會開始鋪設從鄖縣到襄陽和襄陽到荊州的兩條鐵路。

另一方面,王書輝也準備在湖北和陜西交界地區建立一個大型的軍事基地。這個軍事基地存在的目的,一方面是為了接受和改造從陜西逃亡到湖北的流民。另一方面,也是要防備已經愈演愈烈的陜西造反勢力對湖北地區的進攻和破壞。

推薦本章到:

.版權所有.


上一章  |  時空之門1619目錄  |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