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臺有人,會盡快回復!
第268章承天事變2
第268章承天事變2
封建政府里面是講究派系的。作為大明朝政治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各級太監組成的內廷也是封建政府的一份子,太監之間同樣是講究派系的。
承天府鎮守太監穆楠并不是魏忠賢一系的人。想想也是,如果穆楠是魏忠賢的人,他也不會被派到安陸州這種鳥不拉屎沒什么油水的鬼地方來養老了。
作為一個和魏忠賢派系不同的,明顯被冷落安置的高級太監,穆楠對于一切和魏忠賢有關的人和勢力都表現的非常激烈。比如說現在,聽到自己的幕僚提到荊門州的大莊園(農場)的背后是湖廣總兵王書輝,而王書輝又和魏忠賢關系密切之后,穆楠像是一只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咋呼了起來。
“好個狂悖自大的王書輝!不過是個小小的總兵,就因為抱上了魏忠賢的大腿,連幾代皇爺的祖宗安寢之地也敢私自侵犯。難道因為有個魏忠賢給他撐腰,他就以為天底下就沒人治得了他了嗎!這天下還是皇爺的天下,魏忠賢再大也大不過皇爺去!”
太監的權勢全部都是來自于皇帝的。穆楠這個老太監雖然現在幾乎被流放了。但是他還是深通政治斗爭的技巧的。一搞明白王書輝和魏忠賢的關系,他就熟門熟路的把農場吸納逃亡軍戶和王書輝聯系了起來,之后又順勢把王書輝和魏忠賢聯系了起來。
最后,他把復興會農場建在承天府地面上并且吸納承天衛逃亡軍戶的事情定性為“侵犯皇陵”。就這樣,他輕輕松松的就把“侵犯皇陵”這樣的巨大罪名扣到了王書輝的身上,并且把矛頭直指魏忠賢。
雖然太監不像文官那樣可以通過閱讀大量的史書來積累自己的政治斗爭的經驗,可是太監們也都知道那些曾經在大明王朝上層叱咤風云的大前輩們都是怎么敗亡的。
從劉瑾、馮保這樣的大太監倒臺的經歷出發他們發現,使得太監們倒臺的絕對不是他們的政治對手,那些成團成黨一動作起來就是一坨一坨的文官們。能夠讓那些手握大權的大前輩們失勢身死的,只有那些被文官們說成是受了蒙蔽的皇爺天子們。
在內廷中沉浮了一輩子的穆楠知道,能對魏忠賢在這樣大權在握的大太監產生危害的,絕對不是那些什么貪腐墮落結黨營私之類的罪名。他知道,只要魏忠賢能夠把大明朝的家當好,身處深宮之中,成天琢磨木匠手藝的天啟皇爺是絕對不會因為那些所謂的罪名對魏忠賢失去信任的。只有不斷的攻擊魏忠賢對皇爺天子的不忠,才能最終讓魏忠賢失去皇爺天子的寵信最終失勢倒臺。
穆楠之所以聽說農場的后臺是和魏忠賢關系密切的王書輝就表現的非常激動的原因就是,他從這件事情上發現了一個可以攻擊魏忠賢的極好的材料。
想一想就能明白了,如果皇爺發現魏忠賢的親信騷擾了自己祖墳,那么皇爺很快就會得出魏忠賢對于自己缺乏敬畏之心輕慢自己的結論。這樣一來,魏忠賢就會在皇爺面前失分,自己這一系的太監們就又有機會了。
至于王書輝是不是真的侵犯了皇陵,至于荊門州是不是離著皇陵還有著兩三百里地這種問題,對于成天編瞎話,時時刻刻都在胡說八道的穆楠來說,這根本就不是問題。
對穆楠這個對于目前正在掌握著大明王朝朝政的魏忠賢統治集團來說的在野黨看來,他深知像魏忠賢這樣作為一個宦官卻憑借著皇帝的授權全面掌握大明朝的政治權利,給喜歡木匠手藝而怠政的天啟皇爺背黑鍋的家伙來說,這種人的下場一般都不會太好。
如果魏忠賢像當年的馮保老前輩那樣,外面有權臣張居正作為政治伙伴,里面有李太后作為權利依靠,繼承隆慶皇爺帝位的又是隆慶皇爺的親兒子萬歷皇爺的話,魏忠賢還有像馮保老前輩那樣在南京養老等死的善終結果。
可是目前看來,魏忠賢不僅在外庭沒有強力的文官作為伙伴,只是弄了一群下三濫給他當走狗,內庭里也沒有什么正經的說話好使的大主子給魏忠賢當靠山,更主要的是,天啟皇爺唯一的兒子已經死了,他的弟弟信王千歲繼承皇位的可能越來越明顯了。
這種內外交困,在皇位繼承人那里又沒下什么功夫的狀況,意味著一旦天啟皇爺升天,那么魏忠賢的敗亡就是一種必然的結果。
所以,對于現實看的很清楚的穆楠來說,只要自己在目前表現出一個明顯的和魏忠賢為敵作對的態度,甚至不用真的觸怒魏忠賢,只要保持這樣一個態度的話,他就很有可能在以后的帝位更替中獲得一個比較好的機會。
在他看來,雖然自己肯定不能成為新皇的貼身親近,但是自己更進一步進入司禮監混件蟒袍穿一穿的可能還是存在的。
所以,搞清了事情來歷,自以為弄清了復興會農場底細,了解了湖廣總兵王書輝背景的穆楠,立即命令自己的幕僚幫助自己起草了兩份文書。
其中一份文書,是向內廷司禮監方面報告的。主要內容就是湖廣總兵王書輝侵掠民田建筑莊園的告狀信。另一份文書則是他以承天府鎮守太監的名義發往湖廣巡撫衙門的。他在文書中要求湖廣巡撫約束和申斥王書輝的違反規矩的行動。
對于穆楠來說,這兩份文書有沒有什么效果,會不會真的對王書輝產生一定的打擊對他一點也不重要。而且他也知道,目前無論是內廷中樞還是湖廣地方,都是魏忠賢的親信把持著的。這些文書百分之百不會對王書輝產生什么實質意義上的危害。
不過他要的還真就不是要對王書輝產生什么危害。他的本意也不是要和王書輝為敵。在他眼里,一個地方的總兵聽起來挺大,但實際上根本就放不到他的眼睛里。他這么做的原因,不過是在內廷和外朝都表現出一種和魏忠賢不對付,與魏忠賢相抗爭的態度來。
他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派人到京師和信王府內的那些宦官們聯絡關系,表達自己和魏忠賢的不對付以及自己對信王千歲的仰慕之情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