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之門1619第230章 、四省攻鄂 7_宙斯小說網
當前位置:宙斯小說網 >>歷史>> 時空之門1619 >>時空之門1619最新章節列表 >> 第230章 、四省攻鄂 7

第230章 、四省攻鄂 7


更新時間:2015年10月20日  作者:老崔052  分類: 歷史 | 兩宋元明 | 老崔052 | 時空之門1619 
《》第230章四省攻鄂7

類別:歷史軍事

作者:老崔052書名:

后世人說起古代來,總覺得古代人會普遍的有“好男不當兵”的概念。[燃&文][]似乎古人對于當兵這件事情非常的抵觸。實際上呢,就像老百姓常常戲謔的說“皇帝輪流做,今天到我家”一樣,這種話,更多的是一種情緒的反應,而不是說大家真的就會覺得皇帝這個位子自己也有機會坐。

誠實的講,在封建社會這種階層全面固化的環境中,除了一部分富裕的自耕農、富農的家庭,可能會有機會通過讀書參加科舉考試的形式實現“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社會地位轉變之外。占絕大多數的普通國人想要實現自身社會地位的轉變,實實在在的辦法,還真的就只有當兵打仗這一條路可走。

當然了,就是拋開這個微弱的社會地位轉變的可能,對于底層百姓來說,當兵也是一個不算最差的選擇。特別是在封建王朝末期,對于最底層的百姓們來說,當兵固然極有可能會死在戰場上,可是可能死在戰場上和一定會餓死相比較,當兵自然不算是個最差的選擇。

從這里我們就能看出這樣一個道理來,除了活活餓死之外,對于底層百姓來說,當兵是除了餓死之外的一個不錯的選擇(當土匪那種選擇其實和當兵是一樣的)。在老百姓生計無靠,兩手空空的情況下,他們一般只能選擇去當兵。而且當兵這種事情還不是總能遇到的。

明末農民起義中,無論是作為鎮壓起義的一方的明王朝還是作為起義者方面的農民軍,動不動的就有十幾二十幾萬人的規模。這一方面當然是因為雙方軍隊對地方民眾的裹挾導致的,可是從另一個方面考慮,百姓能夠被裹挾,默認自己被裹挾的這種狀況,未嘗不是那種無奈中的被迫選擇的表現。

在人員方面,朱燮元手下有兩員武將和一營兩千多人的總督標營。在資金方面,朱燮元有朝廷撥發來的,可以實打實的支撐五千人規模部隊的糧食和餉銀。

按照朱燮元對行省都司部隊狀況的了解,他大體上推斷,武昌叛兵的人數最多也就在兩千到三千人之間。所以,他覺得自己手里已經有兩千多人了,自己再招納三千人左右組成一支五千人上下的隊伍,那么鎮壓這場兵亂就完全可以了。

朱燮元總體上的想法不錯,他從成本的角度考慮,準備就地在襄陽地區征召士兵,以本地兵平本地匪。原本他覺得在當前這種環境下,征召士兵的工作不會很難做。可是讓他沒想到的是,因為復興會對襄陽地方上的建設吸納了襄陽地區大量的勞動力,以至于他派出的招兵人員在襄陽周邊地區折騰了很長時間,才招到了不到兩百個質量還算湊合的兵員。

為什么我們要說朱燮元這個五省總督算是個比較知兵能夠打仗的人物呢。這就是因為朱燮元這個人懂得在軍事行動里進行成本方面的考量。

就以招兵為例,大部分人都知道南方兵以川折兩地的兵員為最佳。朱燮元當然也知道這樣的道理。可是呢,身處湖廣襄陽的朱燮元更知道,想要在四川和浙江征兵,那是需要更多的經濟支出的。

所以說,從這個角度考慮,朱燮元主要還是希望能夠在湖廣省內招兵,以減少自己的支出。

問題是,不僅襄陽地方相對剩余的勞動力已經被復興會所吸納。就整個湖廣地區的長江以北地方來說,西部從荊州府到襄陽府之間的廣大地區,已經全部成為復興會的勢力范圍。

除了兩府之間的一些呈點狀分布的縣城之外,兩府之地的廣大農村,不是復興會的農場就是復興會的基地村。

對于復興會來說,承擔著大明王朝最基層的行政職能的縣城,對他們沒有任何的意義。

在復興會的眼中,中國最強大的力量不在那些據點一樣的縣城里,而在于廣大的農村地區。無論是人口還是資源,這些東西都在農村分布著。所以,一直堅持以農村包圍城市政策的復興會,在五年多的時間里,向荊州和荊州周邊地區的廣大農村進行了全面的滲透。

因為有枝江縣的例子擺在那里,所以復興會這幾年對荊州府以及周邊土地的滲透非常的順利。除了個別地主們負隅頑抗被復興會以土地革命的形式所消滅并在該村建立基都村以外,在荊州府和荊州府周邊的土地上,復興會通過土地置換的手段,大批量的兼并土地。

復興會對這些土地進行大規模的改造,并組織這些土地上原來的農戶和安排從外地吸納來的人力,建立了一大批國有農場。

也就是說,朱燮元想要在湖廣行省的長江以北地區,特別是在襄陽府周邊地區招納士兵,這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要知道,專業化、專門化、現代化的工業化農業,對于勞動力的需求仍舊是非常的龐大的。

復興會在明朝末年這種落后的社會環境下建設工業化,他們對于勞動力的需求真的是海量的。畢竟,復興會在廣大農村進行的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并不是全都可以使用機械化手段的。

特別是因為復興會工業體系的機械加工能力方面的限制,讓復興會拖拉機廠的產量一直上不去,而且復興會生產出來的那種傻大黑粗的蒸汽拖拉機,也完全沒法和王書輝從現代定制的那些精巧精細的產品相比較。

在這種情況下,復興會不僅對本地勞動力進行全方面無死角,上至九十九下至剛會走的吸納,而且復興會仍舊在大量的從全國各地區吸納災民流民補充自己的勞動力缺口。

如果說復興會這個違背歷史規律的組織的存在對原本的時空產生的最大影響是什么的話,那么首當其中的,就應該是因為復興會發展工業和工業化農業而吸納的大量剩余勞動力,消解了很多原本可能發生的動亂和起義。

最直接的證明就是,從1621年復興會工業建設開始全面展開以來,不僅湖廣行省內部,湖廣行省的周邊的陜西、河南和江西等省份,因為小冰河氣候而產生的大量流民災民,大部分也都被復興會所吸納。

到1625年底,根據復興會政務廳的統計,復興會已經吸納了各種流民和災民四十多萬人。

您的到來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喜歡就多多介紹朋友來吧!


上一章  |  時空之門1619目錄  |  下一章